•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問題意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域」概念,將飲食視為文化場域進行探索,分析台灣飲食文化之理路,研究重點

置於九○後的飲食「品味」論述。吳佳玲(2008)則以電影為分析對象,從「影

像再現的食物」、「飲食與人之關聯」、「飲食空間」等角度探討華人的認同基

礎,發現飲食電影存在著多重的認同形構。

傳播領域專屬飲食研究雖有限,卻反映了報紙、電視、雜誌、網路等眾多新

聞、書寫、影音文本所談並非「飲食」本身,而更涉及「怎麼做」、「如何吃」、

「跟誰吃」、「記憶中的吃」等議題;而探究「傳統小吃」的意義亦可連結飲食

論述與文化想像、認同等概念。如熊培伶(2008)即曾以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為

題,提出當代台灣飲食文本之「古早味」是重要文化現象,認為其顯示的文化意

義除「追尋懷舊」外,也是自我對土地的明瞭、對國族歷史的再確認,更是從個

人到國族的飲食認同。

第二節 問題意識

一、切入點:飲食書寫之懷舊意義

無論透過文字、照片、影音等形式,媒介談論飲食實也都在「說故事」(賴 怡潔,2010)。關於「飲食書寫」的討論在台灣文學領域其來有自,除食物由來、

文化起源等特定主題的作品外,許多作家習以自我經驗為底、飲食為媒介,書寫

一段段「味覺記憶的故事」。檢視二十世紀以來的懷鄉散文,「故鄉的食物」尤是

書寫不竭的主題,從周作人、梁實秋到汪曾琪、賈平凹等作家,撰寫故鄉飲食的

文字幾可謂連篇累牘,將對故鄉的眷戀與認同多體現在兒時感官的「留戀」(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子平,2002)。

文人書寫中的「故鄉食物」多非名饌佳餚,如周作人筆下略帶苦澀的「莧菜

梗」、梁實秋傳述的「豆汁兒」、林語堂與汪曾琪談及的「炒米」,都屬價位不高

的日常飲食;「炒米」在傳統上甚至是應急備荒的糧食,但與作者原鄉的貧窮與

動亂劃上連結,自此被鑲嵌在作者珍藏的記憶中(黃子平,2002)。而談及飲食

懷舊與記憶,梁實秋(1960:126-130)《雅舍小品》曾有專文描繪「饞」,或可

解釋此些記憶之珍貴。

人之犯饞,是在飽暖之餘,眼看著、回想起或是談論到某一美味,

喉頭像是有饞蟲搔抓作癢,只好乾咽唾沫。一旦得遂所願,恣情享受,

渾身通泰(頁 127)。

所謂的「眼看著、回想起」其實正是憶起過去某時節的感官經驗,繼而希望

重新體驗一回的欲求而已。梁實秋(1960)坦承有時「饞」的感覺是想像大於當

下味蕾的體驗:

我托著一盤羊頭肉,重複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頭肉放 進嘴裏,不知不覺的進入了睡鄉,十分滿足的解了饞癮。但是,老實講,

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癡想時所想像的香……,糯米藕一直在我心中留下 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後來成家立業,想吃糯米藕不費吹灰之力,餐館裏 有時也有供應,不過淺嘗輒止,不復有當年之饞(頁 128)。

黃子平(2002)解釋,凡「記憶」都屬「追憶」,不只是過去經驗的「複製」

且更是「重構」,使得一系列童年經驗或主體對現在的「自我」、過去的「自我」

的體驗都被捲入;重嚐「故鄉的食物」因而意味著面對「昔我」與「今我」之間

的心理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由此觀之,幾乎所有的懷鄉散文都曾提及了童年經驗並由「童年視角」出發,

使得日常飲食變得親切,罕有的珍稀物品則更平添「此情難再」的懷念。且因是

童年經驗,與故鄉食物關連的便常是親情的憶念,尤常提到兩種場景,一是食物

為親人親手所製、另一則是與親人一同進食(黃子平,2002)。然而不止於當代,

清代文人鄭板橋(1994)在〈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亦曾提及與家人共食炒

米的場景:

天寒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中,佐以醬 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暇日嚥碎米餅,煮糊涂粥,雙手捧碗,

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週身俱暖(頁 40-42)。

黃宗潔(2005:206-207)認為,家族書寫中社群記憶的飲食書寫似比個人

經驗的回憶更多。或因「故鄉的食物」不只象徵著離鄉背井的人們與「故鄉」和

「故人」的牽繫,也更代表了身分認同,象徵自己與(曾經)「所屬之地」臍帶

相連的血緣關係。

此種思念故人或故鄉的「懷舊」情感書寫,在當代的意義以「後現代」討論

猶多。據李依倩(2006:3)的整理,「懷舊」(nostalgia)一詞最早出現在十七世紀,

原意表達出征在外的士兵對家園的想望。到了十九世紀,人們面對劇烈變動的現

代化社會而常感到難以適應,「懷舊」一詞也就轉變為對過去消逝事物的懷念與

眷戀。李依倩(2006)引述韋式大字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的定義解

釋懷舊實是帶著感傷意味的憧憬,是「明知不可能」卻「渴望回返並再次體驗」

某段快樂時光的感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後現代學者詹明信(Jameson, 1991/吳美真譯,1998)在名作《後現代主義 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中,即以上述”nostalgia”(懷舊)一詞來解釋某種

回顧式的小說與電影,認為這些媒體表現的內容並非真實的歷史而是「再現的刻

板印象」,那些過去的時代並非如此看待自身,個人也無法從這些媒介中獲得歷

史意義。就詹明信而言,這些懷舊電影乃「扁平而無深度」的整體,在觀者眼中

撩撥若有似無的過往幻覺與時代虛像而非真的回溯歷史。

當代許多童玩、明信片、零嘴的懷舊研究也多論及此種歷史斷裂的文化現

象,並將懷舊商品視為被操作的符號(李依倩,1995;吳靖雯,2008;林徐達,

2010)。「懷舊」名詞及詹明信指涉的相關文化現象被認為是後現代文化的重要特 質,詹明信本人亦曾強調此種後現代的懷舊內容與「歷史再現」不盡相同,雜揉

了更多現代社會的成分,帶有某些對未來的不安與對過去的追憶(Jameson, 1991

/吳美真譯,1998)。

二、懷舊的自我建構與社會建構

承上所述,八、九○年代以降的後現代論述十分關注「懷舊」對當代社會的

意義,而坊間的美食節目、報導、飲食散文書寫亦不斷出現「懷舊、古早味」主

題,可見其俱屬重要傳播現象,值得深究。本論文擬以此為題,將焦點鎖定在散

文類的書寫(即「古早味」書寫)進而討論此類敘事對當代歷史、對書寫個人的

啟示與意義。

首先釐清本論文立場,乃以「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來看「古早味敘事」。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據建構主義學者的論述,人類自十八世紀以降即致力於追求某種唯一、真實的知

識(true knowledge),認為真理實存於自然之中,須透過理性才能獲致知識;這

種看法引導學術領域許久,此即我們所熟知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與經驗主

義(empiricism;Bruner, 1991; Gergen, 1994)。

然而 Bruner(1991)認為,人類獲致知識的過程並非純然的線性因果過程,

而得通過敘事(narrative)的建構才能產生。換言之,敘事之目的不在「再現」

而在「建構」(constituting)真實,讓人們彼此了解,進而傳遞、積累知識。

據 Bruner(1991)的說法,此為 1981 年以來在認知心理學、人類學、歷史

學等領域的最重要典範轉移,認為沒有自外於人的「客觀世界」存在,而敘事之

旨就在為人類心靈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人們理解世上事物。在後現代、後結構主

義的諸多論述中,也都視語言(論述、故事)為討論重點(Gergen, 1994: 8)。「說

故事」或「敘事」概念因而也漸受心理學、老人學、傳播學等領域重視,乃因透

過敘事(或稱敘說)人才得以「建構自我」(胡紹嘉,2002, 2008;蔡琰、臧國仁,

2010;賴誠斌、丁興祥,2002;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吳芝儀 譯,2007)。

如 Gergen(1994)認為,人類理解事物的過程並非理性亦不屬於個人,早

在故事說出之前說者對事物的看法已具內在、外在兩種面向,前者意指個人的記

憶與感受,後者則指他人看法、文化價值觀等意識形態。兩者或多或少都對故事

造成影響,因此「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實為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產物(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圖 1-1)。

圖 1-1:自我概念形成圖(來源:本研究)

懷舊飲食書寫是敘事之一種,作者書寫過程中也在逐步建構自我概念。正如

胡紹嘉(2002:17)所述,「人書寫」即「人行動」,每次的書寫都是自我面對的

過程,在其中組織身體經驗並意識其反身性,於是構成了寫作者的自我理解。只

是該自我理解不僅與私我內心相涉同時也與社會價值相關,這個「關於自我的故

事」也將透過述說、出版而被公開檢視,形塑作者與自我、作者與社會的關係

(Gergen, 1994)。

換言之,懷舊飲食書寫表面而言似僅涉及個人對過去時空、古早飲食的回

憶,乍看並無立場,實則不然。作者「處在當下」的回觀或對食物與歷史情境的

詮釋不僅是記憶而已,更是再詮釋、再建構的過程。敘事者面向大眾書寫的公開

行動勢必影響敘事的呈現,這正是敘事中的「關係」(relationships)概念(Gergen,

1994),亦即敘事者在講述故事過程中不僅討論其與食物的關係、與親友的關係,

也處理了自我與社會的關係。

然而放在社會建構觀點下的懷舊飲食書寫重點卻不在提供客觀的歷史真

實。事實上,後現代史學論述早已認為並無所謂客觀歷史,只因語言無法指涉語 文化價值

意識形態 記憶

感受

說故事

(自我概念)

個人 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言以外的事物,所謂真實與否已不重要(Roland Barthes, 1953/李幼蒸譯,

1991)。其重點反映出作者的社會關係或其與古早飲食、親友互動情狀的情感與

記憶重構,由書寫當下社會脈絡所引申出的反身思考。

如此觀之,書寫不但是個人的亦是歷史的建構,是由當下回溯過去某段歷史

記憶所展現的認同,既屬微觀也是鉅觀。觀察這些懷舊的飲食書寫除可歸納其書

寫主題外,更可透過分析勾勒出某個書寫世代對過去、當下、未來社會的想像。

圖 1-2:懷舊飲食敘事示意(來源:本研究)

如圖 1-2 所示,本研究將懷舊飲食書寫視為「自我敘事」,寫作主題可能涵

蓋記錄(某種菜色的作法)、抒情或想念某食物之「饞」,通過書寫者的感官回憶,

蓋記錄(某種菜色的作法)、抒情或想念某食物之「饞」,通過書寫者的感官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