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飲食敘事與認同建構—以「古早味」之懷舊書寫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飲食敘事與認同建構—以「古早味」之懷舊書寫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臧國仁 博士. 立. 政 治 大. 飲食敘事與認同建構—. ‧ 國. 學. 以「古早味」之懷舊書寫為例. ‧. Culinary narrativ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y. Nat. n. al. er. io. sit. –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on Taiwanese retro food.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 楊癸齡.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v.

(2) 謝辭 埋首寫作一整年的時光悄然接近尾聲,幾度臆想最後坐在桌前的自己,會如 何惦量甫走過的七年?隨著大學四年、研究所三年的時光推移,生命經驗又如何 與逐步形成的性格唱和?論文中的懷舊、反思、建構、認同等概念其實也正是這 幾年積累下的人生疑問,嘗試用研究的方式回應自己,卻也明白這僅是階段性的 答案。 反省這些年的學習路走來碰撞顛簸,大抵數得出完成許多事,卻常感焦躁而 憂慮所學之不足,所幸峰迴路轉,人的潛力總能在隙縫中找到出路,重尋動力後. 政 治 大 回頭想想,寫作論文何嘗不是如此,猶記得撰寫初期為選題所苦,兒時的一 立. 能再踏步向前,並能檢視、珍惜歷經的一切。. ‧ 國. 學. 幅記憶畫面卻忽而映入腦中,那是父親為我們親自下廚準備點心,那甜膩的滋味 成就了懷舊的記憶,使我成年後仍難忘懷,自此埋下了探索「古早味」意義的種. ‧. 子。而爾後寫作上遭遇的困頓與挫折,在不忘初衷的耕耘中也化為澆渥土壤的甘. sit. y. Nat. 霖,我也終能等得到歡慶收割的一天。. al. er. io. 這不是最完美的論文,卻是獨特的果實,且絕非個人獨力所能成就。首先得. v. n. 向盧非易、胡紹嘉兩位口委老師致上最深的感謝,老師們對敘事、認同、飲食文. Ch. engchi. i n U. 學領域的專精讓我獲益甚多,也使我看清自己書寫的盲點與不足。在此尤要感謝 一路耐心指導的臧國仁老師,猶記得大一開學後不久的《大眾傳播概論》課,臧 師拉著大嗓門對全傳院新生說:「聽不懂有啥關係,聽不懂是聽得懂的哥哥!」 當時雖一頭霧水,卻仍是將該句話牢牢記下了。 而正當什麼也不懂地唸到大三,獲臧師之邀終於有幸加入「老人研究群」, 也才有機會與蔡琰老師、孫曼蘋老師、叉子老師、劭貞老師還有許多學長姊、學 弟妹結識;而跟臧師一起「混」了這些年,那些學術領域的、人生境遇的「不懂」 , 也漸撥雲見日地「懂了」。感謝臧老師的悉心教導與研究群一路的相伴,尤其謝 謝婉伶伴我度過惶惑焦慮的碩一,也謝謝芮琪在我低落時給予的陪伴與鼓勵。.

(3) 若說我們都嘗試以研究解決人生課題,那麼真得感謝幾年來互訴苦水的朋 友,你們總在陰雨天為我撐開傘翼,使我踩在雨中的泥濘裡也不致孤單絕望。 謝謝天行,在你身上我看到聰明和善良完美結合的樣子,我從而習得最重要 的反思能力;謝謝孟釗,你行事認真、表現出色卻猶能理解體諒,那是我永遠學 不全的包容與溫暖;謝謝予安,你是最真心的朋友,期勉我們都能記住心中最純 淨的夢;謝謝羿伶,你不時隔海捎來的信息與關心,維繫了最值得收藏的友情; 謝謝紹良,一齊讀書切磋的時光雖短,想來卻頗有未盡之意。 感謝新聞女籃,這裡是我投入最多歡笑與淚水的認同歸屬,謝謝學妹們的努. 治 政 大 柱,也謝謝那些未能盡名之的朋友,伴我走過這些年的種種,緣份雖有時盡,回 立. 力,讓我得以帶著大傳盃亞軍的驕傲畢業;謝謝我的家人,願意扮演永遠精神支. 憶卻當珍惜。. ‧ 國. 學. 然而,在此尤要感謝新聞系師長的教導:鍾蔚文院長的《傳播導論》,翁秀. ‧. 琪老師的《傳播理論》與《研究方法》,馮建三老師的《媒介問題分析》、《傳播. y. Nat. 政治經濟學》 ,方念萱老師的《進階採訪寫作》 、 《性別與傳播科技》 ,柯裕棻老師. er. io. sit. 的《文化批判》與《大眾文化研究》等課程啟發了我對傳播知識的興趣,修習幾 位老師的課程可說是高中以來的最大想望,而親身參與確有如沐春風之感。. al. n. v i n 提筆書寫了一圈,最終還得回到自己。謝謝自己在感到恐懼之餘,總不致失 Ch engchi U. 去嘗試的勇氣,能在休息後背著包袱緩步前行,人生路上或許沒有太多贏的機 會,但日子絕對要過得努力而盡興。. 願以此論文,獻給天上的父親、師長、家人、朋友,及逐步成長的自己. 癸齡 2012 年 仲夏.

(4) 〈摘要〉 當代與飲食相關的媒介文本十分豐富,「古早味」更可說是其中討論不絕之 重要主題,然而專論飲食懷舊現象的傳播研究卻不多,相關研究亦常將「懷舊」 現象簡化為失真的歷史想像。 本研究聚焦於古早味書寫文本,認為對過往飲食經驗的懷舊反思具有正面意 義,其乃「當代認同建構的過程」,且該建構論觀點也與敘事理論相互呼應。本. 政 治 大. 文因此認為:觀察近年來盛行的古早味媒介文本,應可描繪當代社會的認同形貌。. 立. 研究發現,古早味敘事乃透過回憶場景、童年節日時光、直系長輩親人等來. ‧ 國. 學. 營造幸福質樸的懷舊氛圍。而個人身世背景、離散經驗與高度現代化社會下的焦. ‧. 慮皆成為結構性壓力,敘事者得以「親情聯繫」 、 「飲食意義」為刺點並以繼承尋. Nat. n. al. er. io. sit. y. 根方式統合建構認同。. Ch. i n U. 關鍵字:古早味、社會建構、敘事、飲食、認同、懷舊. engchi. v.

(5) Culinary narrativ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on Taiwanese retro food Kuei-Ling Yang. 〈Abstract〉 The media texts of “Taiwanese retro food” increase gradually recently. However, there are few communication researches focus on this important phenomenon.. 政 治 大. Moreover, those researches also simplify nostalgia as “distortive imagination of. 立. history” constantly.. ‧ 國. 學.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argue that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past is the. ‧. progres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related to narrative theory. Through. sit. y. Nat. analysing contemporary media texts of retro food, we probably may depict the. io. n. al. er. appearance of social identity of the time.. i n U. v. Accordingl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nostalgic aura was cultivated by the. Ch. engchi. narrative of the important scenes, good old times, and close family members. And the narrators tended to construct personal identity through pursuing family love and holding value of retro food.. Key words: Taiwanese retro food, social construction, narrative, identity, food, nostalgia..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6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現象描述............................................................................ 6 第二節 問題意識.............................................................................................. 10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7 第四節 章節分配.............................................................................................. 17. 政 治 大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古早味飲食敘事之認同建構 ................................................... 19 立. ‧ 國. 學. 第一節 社會建構與認同建構.......................................................................... 19. ‧. 第二節 懷舊飲食敘事與認同.......................................................................... 39. io. sit. y. Nat. 第三章 研究方法:懷舊文本之敘事分析 ............................................................... 55. er. 第一節 研究典範說明:建構論...................................................................... 55. al. n. v i n Ch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7 engchi U 第三節 分析步驟.............................................................................................. 69 第四節 前測...................................................................................................... 71 第五節 本章小結.............................................................................................. 8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84 第一節 分析文本概要說明.............................................................................. 84 第二節 懷舊「故事」分析.............................................................................. 86 1.

(7) 第三節 時間性與視角分析............................................................................ 104 第四節 懷舊與反思性認同之建構................................................................ 134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44 第一節 研究摘要與回顧................................................................................ 144 第二節 研究發現概要.................................................................................... 146.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意涵............................................................................................ 151. 立.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160. ‧ 國. 學. 參考文獻 ................................................................................................................... 163. ‧. 附錄:分析個案文本 ............................................................................................... 172.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8) 表目錄 表 2-1:不同人眼中的「你」 ................................................................................... 22 表 3-1:前測分析階段與實行內容 ........................................................................... 72 表 3-2:前測時間性論述分析 ................................................................................ 74 表 3-3:前測聚焦視角分析 ....................................................................................... 77 表 3-4:修正後資料分析架構 ................................................................................... 81. 政 治 大. 表 4-1:「陽光 貓與火腿」時間性分析 ................................................................. 104. 立. 表 4-2:「陽光 貓與火腿」視角情態分析 ........................................................... 111. ‧ 國. 學. 表 4-3: 「歲歲年年」時間性分析 ........................................................................... 116. ‧. 表 4-4:「歲歲年年」視角情態分析 ....................................................................... 120. y. Nat. al. er. io. sit. 表 4-5:「窮人的營養品」時間性分析 ................................................................... 123. n. 表 4-6:「窮人的營養品」視角情態分析 ............................................................... 126. Ch. engchi. 3. i n U. v.

(9) 圖目錄 圖 1-1:自我概念形成圖 ........................................................................................... 15 圖 1-2:懷舊飲食敘事示意 ....................................................................................... 16 圖 2-1:建構論流派分類 ........................................................................................... 23 圖 2-2:行動反思性認同模式 ................................................................................... 37 圖 2-3:當代認同建構模式 ....................................................................................... 39. 政 治 大. 圖 2-4:「敘事」之結構 ............................................................................................. 49. 立. 圖 3-1:擬態示意 ....................................................................................................... 57. ‧ 國. 學. 圖 3-2:研究架構圖 ................................................................................................... 61. ‧. 圖 3-3:故事結構組成關係 ....................................................................................... 63. y. Nat. al. er. io. sit. 圖 3-4:前測文本故事分析架構 ............................................................................... 74. n. 圖 4-1:個案一故事分析架構 ................................................................................... 92. Ch. engchi. i n U. v. 圖 4-2:個案二故事分析架構 ................................................................................... 97 圖 4-3:個案三故事分析架構 ................................................................................. 100 圖 4-4:飲食懷舊敘事之困境彙整 ......................................................................... 136 圖 4-5:個案一反思認同歷程 ................................................................................. 137 圖 4-6:個案二反思認同歷程 ................................................................................. 137 圖 4-7:個案三反思認同歷程 ................................................................................. 138 圖 4-8:古早味敘事反思性認同建構圖 ................................................................. 141 4.

(10) 圖 5-1:懷舊氛圍示意圖 ......................................................................................... 147 圖 5-2:飲食敘事圖 ................................................................................................. 152 圖 5-3:懷舊飲食敘事示意修正圖 ......................................................................... 154 圖 5-4:飲食敘事發展圖 ......................................................................................... 16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現象描述. 一、前言:飲食生活與傳播的關係 「吃」或許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從廣為周知的「民以食為天」、「吃 飯皇帝大」等俗諺便可窺見一斑。實則飲食跟人的生活太貼近了,許多傳統詞語 如「品嚐箇中滋味」等典故便多與飲食相關,但少有人細究事件何以能「品嚐」, 所獲心得又何以是「滋味」。或因飲食經驗人皆有之,以酸、甜、苦、辣名之恰. 政 治 大. 可對應人們對事物的聯想、感覺,因此以「品嚐」代稱「感受」並以「滋味」代. 立. ‧ 國. 學. 稱「體會」遂成為人們的慣用語彙了。. 中華飲食傳統綿延了千年,除留下美食的歷史記錄、作法外,也積累了豐. ‧. 碩的文化內涵。較為人知者如《論語》〈雍也〉篇,孔子曾讚顏回:「一簞食,. sit. y. Nat. io. n. al. 簡的生活、粗陋的吃食來彰顯顏回的安貧樂道。. Ch. engchi. er.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談的雖然不是飲食,卻是從清. i n U. v. 實際上,論語中關於飲食的敘述眾多1,許多觀念甚至來自更早的典籍《禮 記》,反映了儒家重視的「禮儀」,並由飲食這種日常活動來彰顯長幼尊卑概念 (莫志斌,2002 )。春秋戰國時期,墨家也有特殊飲食主張:如在墨子理想 中,「聖王」的平日飲食應「黍稷不二,羹不重」,也就是一飯一菜不應舖張(王 子輝,2004)。. 1. 如〈鄉黨〉篇亦有許多示例。 6.

(12) 另外,被奉為「五經」之首的《周易》則提倡「美」、「利」,認為中國飲 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不但包含食物的美味,更透過美器、美文、美境的合 一而使人感到愉悅(王子輝,2004)。 飲食文化的探討當然不僅是東方社會專利,西方關於宴飲禮儀的探究實也 可觀。拉丁字「饗宴」(convivium)一詞緣起於「共同生活」(convivere), 與「社區生活」、「交談」、「共食」、「社區」、「聯繫」之字根相同,其重. 政 治 大. 要性也在於它的社會功能(南方朔,1999)。. 立. 人類學觀點則認為,餐桌及饗宴禮儀乃是人對自我的調控,是藉「自重」進. ‧ 國. 學. 而尊重他人的「再社會化過程」。在中古後期以及文藝復興時代,「桌上談話」. Nat. io. sit. 甚至演變為文學沙龍(南方朔,1999)。. y. ‧. 不但是社會化及交流的主要場合及形式,也是「說故事」早期誕生之場合,其後. er. 整體觀之,從古代中國的「宴」、「筵」到西方的宴飲都含有禮儀、娛樂、. al. n. v i n Ch 交流等意涵,而不僅只是食物本身美味的探討。若認定飲食乃重要文化現象兼 engchi U 有重要傳播、溝通意涵,理當從傳播角度對飲食現象進行研究。 二、當代媒體之飲食文本. 觀察台灣媒體亦可發現,坊間近來已有眾多「飲食文本」,繼早期以飲食為 主題書寫文學作品的林文月、唐魯孫、逯耀東等作家外,許多後起新秀也陸續以 吃食為主題寫作,兼有長年在外的旅者、記者或資深媒體作者加入,如知名電視 節目製作人王偉忠便與其姊王蓉蓉在 2008 年合著《偉忠姐姐的眷村菜》,並在 7.

(13) 2009、2010 年又出版了兩本續集(《偉忠姐姐的眷村菜 2》及《偉忠姊姊的眷村 便當菜》)。 除了大量出版的飲食書寫作品外,平面報紙也廣開副刊、小開版面來刊載 美食專題,如《自由時報》的「週末生活版」、《聯合報系》的「Upaper」。直 接以美食為主題的雜誌也不在少數,如《HERE》、《Taipei Walker》等皆以類 似「型錄」方式提供各地美食訊息。. 政 治 大. 電視媒體談論美食最早始於老三台時期由台視製作的「傅培梅時間」,此類. 立. 烹飪節目至今方興未艾,從「美鳳有約」2到「型男大主廚」3,再到日本綜藝節. ‧ 國. 學. 目「料理東西軍」4、美國實境秀「帥哥廚師到我家(Take Home Chef)」5等,型. ‧. 態日漸多元。而除現場烹飪節目與美食新聞報導(如: 「非凡新聞」)外,電視媒. Nat. al. er. io. 美食小吃,將吃、喝、玩、樂等子題一網打盡。. sit. y. 體也新開發了不少以旅遊、外景為包裝的節目(如:「食尚玩家」6),介紹在地. n. v i n Ch 此外,隨著網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許多以「美食」為名的部落 engchi U. 客也逐漸出頭,闖出名號繼而獲得出版書藉之機會。如自由撰稿人陳淑華之部落 2. 民視公司製作之美食節目,主持人陳美鳳,播出時間為週一至週五午間,歷史已有十年。 三立電視製作,以名廚阿基師、詹姆士為號召。 4 日本讀賣電視台於 1997 年 4 月 17 日到 2005 年 3 月 17 日製作的美食綜藝節目。台灣緯來日本 台於 1999 年開始引進,以日語原音、中文字幕播映。兩位主持人分別帶領兩個廚師團隊互相比 較廚藝,每週都各選出兩道不同的菜色做比賽,並由七位來賓做最後選擇,勝者可大快朵頤, 輸者則僅能旁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99%E7%90%86%E6%9D%B1%E8%A5%BF%E8%BB%8D) (上網日期:2012 年 6 月 11 日)。 5 TLC 旅遊生活頻道實境節目,主持人柯提斯(Curtis Stone)在超級市場尋找陌生女性,主動提 供菜單、購買食材,前往當事者家中料理晚餐,給當事者的家人或訪客驚喜。 6 2007 年起由 TVBS 歡樂台製作之節目,於 2011 入圍金鐘「綜藝節目獎」,後來分成「食尚玩 家-就要醬玩」與「食尚玩家-來去住一晚」兩節目(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3%9F%E5%B0%9A%E7%8E%A9%E5%AE%B6#2007.E5.B9. B4)(上網日期:2012 年 6 月 11 日)。 8 3.

(14) 格「我家的餐桌」7,在 2008 年獲「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入圍後順利出版為《島 嶼的餐桌:36 種台灣滋味的追尋》一書,對記憶中的母親拿手好菜詳盡記述。 三、傳播領域中的「飲食」研究 坊間美食節目、飲食論著、文學作品正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關於飲食的 研究起步卻慢,直至 1989 年「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成立並於 1993 年起逐年舉 辦研討會,社會大眾對飲食文化現象始有較大關注。. 政 治 大. 然而,從「文化觀點」出發的飲食研究猶多停留在人類學、歷史學、文學範. 立. (1968/周昌忠譯,1998)所著之《神 疇,如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Lévi-Strauss). ‧ 國. 學. 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即從飲食文化著手,提供了解食譜、餐桌禮儀等的新管. ‧. 道與方向。許多歷史研究也開始注意到當代食物的起源,如《粥的歷史》即以考. Nat. io. sit. y. 古、歷史為經緯,將台灣當代吃粥文化與上古「食療、食補」的觀念相結合(陳. al. er. 元朋,2001);文學領域則多以「飲食散文」為主題探討懷舊情感、歷史變遷意. n. v i n Ch 涵,也常涉及旅遊、政治、情慾等象徵寓意 e n g c(李淑郁,2007;蘇鵲翹,2007;徐 hi U 耀焜,2007)。 搜尋國內傳播領域相關文獻後迄今僅發現三篇碩士論文與數篇研討會論 文,出版日期都在2008年以後,顯見尚待耕耘。如宋良音(2009)以「美食新聞」 為文類,採van Dijk的「新聞基模結構」概念為預設基礎,分析蘋果、中時、自 由、聯合四報美食新聞的撰寫特色。沈岱樺(2009)援引社會學家Bourdieu的「場. 7. http://blog.roodo.com/morningperson(上網日期:2012 年 6 月 11 日)。 9.

(15) 域」概念,將飲食視為文化場域進行探索,分析台灣飲食文化之理路,研究重點 置於九○後的飲食「品味」論述。吳佳玲(2008)則以電影為分析對象,從「影 像再現的食物」、「飲食與人之關聯」、「飲食空間」等角度探討華人的認同基 礎,發現飲食電影存在著多重的認同形構。 傳播領域專屬飲食研究雖有限,卻反映了報紙、電視、雜誌、網路等眾多新 聞、書寫、影音文本所談並非「飲食」本身,而更涉及「怎麼做」、「如何吃」、. 政 治 大. 「跟誰吃」、「記憶中的吃」等議題;而探究「傳統小吃」的意義亦可連結飲食. 立. 論述與文化想像、認同等概念。如熊培伶(2008)即曾以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為. ‧ 國. 學. 題,提出當代台灣飲食文本之「古早味」是重要文化現象,認為其顯示的文化意. ‧. 義除「追尋懷舊」外,也是自我對土地的明瞭、對國族歷史的再確認,更是從個. Nat. sit. n. al. er. 問題意識. io. 第二節. y. 人到國族的飲食認同。. Ch. 一、切入點:飲食書寫之懷舊意義. engchi. i n U. v. 無論透過文字、照片、影音等形式,媒介談論飲食實也都在「說故事」(賴 怡潔,2010) 。關於「飲食書寫」的討論在台灣文學領域其來有自,除食物由來、 文化起源等特定主題的作品外,許多作家習以自我經驗為底、飲食為媒介,書寫 一段段「味覺記憶的故事」 。檢視二十世紀以來的懷鄉散文, 「故鄉的食物」尤是 書寫不竭的主題,從周作人、梁實秋到汪曾琪、賈平凹等作家,撰寫故鄉飲食的 文字幾可謂連篇累牘,將對故鄉的眷戀與認同多體現在兒時感官的「留戀」(黃 10.

(16) 子平,2002)。 文人書寫中的「故鄉食物」多非名饌佳餚,如周作人筆下略帶苦澀的「莧菜 梗」、梁實秋傳述的「豆汁兒」、林語堂與汪曾琪談及的「炒米」,都屬價位不高 的日常飲食;「炒米」在傳統上甚至是應急備荒的糧食,但與作者原鄉的貧窮與 動亂劃上連結,自此被鑲嵌在作者珍藏的記憶中(黃子平,2002)。而談及飲食 懷舊與記憶,梁實秋(1960:126-130)《雅舍小品》曾有專文描繪「饞」,或可 解釋此些記憶之珍貴。.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人之犯饞,是在飽暖之餘,眼看著、回想起或是談論到某一美味, 喉頭像是有饞蟲搔抓作癢,只好乾咽唾沫。一旦得遂所願,恣情享受, 渾身通泰(頁 127)。. ‧. 所謂的「眼看著、回想起」其實正是憶起過去某時節的感官經驗,繼而希望. Nat. sit er. io. 下味蕾的體驗:. y. 重新體驗一回的欲求而已。梁實秋(1960)坦承有時「饞」的感覺是想像大於當. al. n. v i n Ch 我托著一盤羊頭肉,重複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頭肉放 engchi U 進嘴裏,不知不覺的進入了睡鄉,十分滿足的解了饞癮。但是,老實講, 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癡想時所想像的香……,糯米藕一直在我心中留下 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後來成家立業,想吃糯米藕不費吹灰之力,餐館裏 有時也有供應,不過淺嘗輒止,不復有當年之饞(頁 128)。 黃子平(2002)解釋,凡「記憶」都屬「追憶」 ,不只是過去經驗的「複製」. 且更是「重構」,使得一系列童年經驗或主體對現在的「自我」、過去的「自我」 的體驗都被捲入;重嚐「故鄉的食物」因而意味著面對「昔我」與「今我」之間 的心理差異。 11.

(17) 由此觀之,幾乎所有的懷鄉散文都曾提及了童年經驗並由「童年視角」出發, 使得日常飲食變得親切,罕有的珍稀物品則更平添「此情難再」的懷念。且因是 童年經驗,與故鄉食物關連的便常是親情的憶念,尤常提到兩種場景,一是食物 為親人親手所製、另一則是與親人一同進食(黃子平,2002) 。然而不止於當代, 清代文人鄭板橋(1994)在〈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亦曾提及與家人共食炒 米的場景:. 政 治 大. 天寒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手中,佐以醬 薑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暇日嚥碎米餅,煮糊涂粥,雙手捧碗, 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週身俱暖(頁 40-42)。. 立. ‧ 國. 學. 黃宗潔(2005:206-207)認為,家族書寫中社群記憶的飲食書寫似比個人. ‧. 經驗的回憶更多。或因「故鄉的食物」不只象徵著離鄉背井的人們與「故鄉」和. sit. y. Nat. io. al. n. 相連的血緣關係。. er. 「故人」的牽繫,也更代表了身分認同,象徵自己與(曾經)「所屬之地」臍帶. Ch. engchi. i n U. v. 此種思念故人或故鄉的「懷舊」情感書寫,在當代的意義以「後現代」討論 猶多。據李依倩(2006:3)的整理,「懷舊」(nostalgia)一詞最早出現在十七世紀, 原意表達出征在外的士兵對家園的想望。到了十九世紀,人們面對劇烈變動的現 代化社會而常感到難以適應,「懷舊」一詞也就轉變為對過去消逝事物的懷念與 眷戀。李依倩(2006)引述韋式大字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的定義解 釋懷舊實是帶著感傷意味的憧憬,是「明知不可能」卻「渴望回返並再次體驗」 某段快樂時光的感覺。 12.

(18) 後現代學者詹明信(Jameson, 1991/吳美真譯,1998)在名作《後現代主義 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中,即以上述”nostalgia”(懷舊)一詞來解釋某種 回顧式的小說與電影,認為這些媒體表現的內容並非真實的歷史而是「再現的刻 板印象」,那些過去的時代並非如此看待自身,個人也無法從這些媒介中獲得歷 史意義。就詹明信而言,這些懷舊電影乃「扁平而無深度」的整體,在觀者眼中 撩撥若有似無的過往幻覺與時代虛像而非真的回溯歷史。. 政 治 大. 當代許多童玩、明信片、零嘴的懷舊研究也多論及此種歷史斷裂的文化現. 立. 象,並將懷舊商品視為被操作的符號(李依倩,1995;吳靖雯,2008;林徐達,. ‧ 國. 學. 。 「懷舊」名詞及詹明信指涉的相關文化現象被認為是後現代文化的重要特 2010). ‧. 質,詹明信本人亦曾強調此種後現代的懷舊內容與「歷史再現」不盡相同,雜揉. Nat. sit. n. al. er. io. /吳美真譯,1998)。. y. 了更多現代社會的成分,帶有某些對未來的不安與對過去的追憶(Jameson, 1991. Ch. 二、懷舊的自我建構與社會建構. engchi. i n U. v. 承上所述,八、九○年代以降的後現代論述十分關注「懷舊」對當代社會的 意義,而坊間的美食節目、報導、飲食散文書寫亦不斷出現「懷舊、古早味」主 題,可見其俱屬重要傳播現象,值得深究。本論文擬以此為題,將焦點鎖定在散 文類的書寫(即「古早味」書寫)進而討論此類敘事對當代歷史、對書寫個人的 啟示與意義。 首先釐清本論文立場,乃以「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來看「古早味敘事」。根 13.

(19) 據建構主義學者的論述,人類自十八世紀以降即致力於追求某種唯一、真實的知 識(true knowledge) ,認為真理實存於自然之中,須透過理性才能獲致知識;這 種看法引導學術領域許久,此即我們所熟知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與經驗主 義(empiricism;Bruner, 1991; Gergen, 1994)。 然而 Bruner(1991)認為,人類獲致知識的過程並非純然的線性因果過程, 而得通過敘事(narrative)的建構才能產生。換言之,敘事之目的不在「再現」. 政 治 大. 而在「建構」(constituting)真實,讓人們彼此了解,進而傳遞、積累知識。. 立. 據 Bruner(1991)的說法,此為 1981 年以來在認知心理學、人類學、歷史. ‧ 國. 學. 學等領域的最重要典範轉移,認為沒有自外於人的「客觀世界」存在,而敘事之. ‧. 旨就在為人類心靈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人們理解世上事物。在後現代、後結構主. Nat. io. sit. y. 義的諸多論述中,也都視語言(論述、故事)為討論重點(Gergen, 1994: 8) 。 「說. er. 故事」或「敘事」概念因而也漸受心理學、老人學、傳播學等領域重視,乃因透. al. n. v i n Ch 過敘事(或稱敘說)人才得以「建構自我」 2008;蔡琰、臧國仁, e n g(胡紹嘉,2002, chi U 2010;賴誠斌、丁興祥,2002;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吳芝儀 譯,2007)。 如 Gergen(1994)認為,人類理解事物的過程並非理性亦不屬於個人,早 在故事說出之前說者對事物的看法已具內在、外在兩種面向,前者意指個人的記 憶與感受,後者則指他人看法、文化價值觀等意識形態。兩者或多或少都對故事 造成影響,因此「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 」實為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產物(見 14.

(20) 。 圖 1-1) 記憶 個人. 感受. 社會. 文化價值 意識形態. 說故事 (自我概念) 圖 1-1:自我概念形成圖(來源:本研究) 懷舊飲食書寫是敘事之一種,作者書寫過程中也在逐步建構自我概念。正如 胡紹嘉(2002:17)所述, 「人書寫」即「人行動」 ,每次的書寫都是自我面對的. 政 治 大 過程,在其中組織身體經驗並意識其反身性,於是構成了寫作者的自我理解。只 立. ‧ 國. 學. 是該自我理解不僅與私我內心相涉同時也與社會價值相關,這個「關於自我的故. ‧. 事」也將透過述說、出版而被公開檢視,形塑作者與自我、作者與社會的關係. sit. y. Nat. (Gergen, 1994)。. n. al. er. io. 換言之,懷舊飲食書寫表面而言似僅涉及個人對過去時空、古早飲食的回. Ch. i n U. v. 憶,乍看並無立場,實則不然。作者「處在當下」的回觀或對食物與歷史情境的. engchi. 詮釋不僅是記憶而已,更是再詮釋、再建構的過程。敘事者面向大眾書寫的公開 行動勢必影響敘事的呈現,這正是敘事中的「關係」 (relationships)概念(Gergen, 1994) ,亦即敘事者在講述故事過程中不僅討論其與食物的關係、與親友的關係, 也處理了自我與社會的關係。 然而放在社會建構觀點下的懷舊飲食書寫重點卻不在提供客觀的歷史真 實。事實上,後現代史學論述早已認為並無所謂客觀歷史,只因語言無法指涉語. 15.

(21) 言以外的事物,所謂真實與否已不重要(Roland Barthes, 1953/李幼蒸譯, 1991)。其重點反映出作者的社會關係或其與古早飲食、親友互動情狀的情感與 記憶重構,由書寫當下社會脈絡所引申出的反身思考。 如此觀之,書寫不但是個人的亦是歷史的建構,是由當下回溯過去某段歷史 記憶所展現的認同,既屬微觀也是鉅觀。觀察這些懷舊的飲食書寫除可歸納其書 寫主題外,更可透過分析勾勒出某個書寫世代對過去、當下、未來社會的想像。. 立. 感官回憶. 認同. 關係. 個人 記憶. 社會 關係. (記錄、抒情、解饞). 媒體. io. sit. y. Nat. 經驗. ‧. 懷舊飲食書寫. 家族. 飲食. n. al. 環境. er. 情感. 未來. 學. ‧ 國. 彼時. 政時序 治 大 此時. Ch. i n U. v. 圖 1-2:懷舊飲食敘事示意(來源:本研究). engchi. 如圖 1-2 所示,本研究將懷舊飲食書寫視為「自我敘事」,寫作主題可能涵 蓋記錄(某種菜色的作法) 、抒情或想念某食物之「饞」 ,通過書寫者的感官回憶, 時序是在敘事當下對過去之回觀,透過書寫處理過去與飲食相關的關係與回憶; 同時,敘事當下也面對著未來,由書寫者帶著對自我的理解走向未來。 這份理解不只關乎個人內心,而更與家族、大環境氛圍等社會脈絡相關。從 歷史觀點而論,「懷舊飲食敘事」自會重新建構過去的歷史,對歷史的理解亦會 重新朝向書寫主體進而形成寫作者的認同。 16.

(2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古早味敘事散文之「懷舊」故事樣貌為何? 懷舊飲食書寫是種歷史建構,關乎「古早」歲月的人(親人、朋友) 、事(小 事件、大歷史背景) 、物(飲食) 。論者認為,當代台灣懷舊情感一向以嚮往回到 五、六○年代的論述為多(李依倩,2006),若以此世代的敘事為樣本,第一層 研究問題首先可以探問:這類書寫談論哪段舊時歲月?談及哪些故人?哪類飲 食?何種氛圍?. 立. 政 治 大. 二、人何以在「當下」懷念「古早味」?敘事者在當代面臨何種生活處境或哪些. ‧ 國. 學. 認同矛盾?. ‧. 敘事者以現在身分與眼界敘說過去某段懷舊故事,通過敘事展現過去與現在. Nat. io. sit. y. 的關係;換言之,「懷舊」其實是「生活當下」某種困境與需求的反映,人藉著. n. al. er. 「今」 、 「昔」對比以找尋自我。因此,透過敘事文本的分析或可勾勒出現存的社. Ch. 會結構困境,解釋人何以「懷念古早味」。. engchi. i n U. v. 三、敘事者在「古早味」書寫中如何統合「今 vs.昔」 、 「個人 vs.社會」之關係? 若假設人們因「當下的困境而習於緬懷過去」,書寫表述的過程即是自我的 建構,亦是自我認同的統合,故接著可問此統合如何產生,即敘事者如何建構自 我的反思性認同。 第四節. 章節分配. 本研究已就第一章初步整理飲食生活與傳播之相關文獻,發現飲食文化乃新 17.

(23) 興研究領域,然而傳播研究迄今為數不多,殊為可惜,因此本研究之重要性也正 在填補傳播研究此處之不足。歷經挑選,本研究將採近年書籍、影音媒體著墨最 多之「古早味」為題,擬以建構論角度切入探討並初步提出研究問題。 接下來,擬以四個章節進行討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續以社會建構論為理 論基礎,爬梳敘事論述中對於主體建構過去、社會認同關係的理論看法。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延續第二章的理論探討與第一章的研究問題討論如何找. 政 治 大. 出古早味敘事中的懷舊元素?這些元素又如何構連人與過去、與社會的關係?. 立. 第四章將選定研究資料(即古早味書寫作品)進行資料統整與逐步分析。. ‧ 國. 學. 研究最後將進行總結。終章旨在串起前四章的論述,整合、回答研究問題,. ‧. 並提出後續討論。.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8. i n U. v.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古早味飲食敘事之認同建構. 本章為文獻探討,旨在透過理論爬梳以釐清古早味飲食敘事與認同建構之關 連。第一節整理建構論與認同之相關理論,指出認同乃變動的連續性概念,本研 究也將採取偏向「後現代主體」之論點,第二節延續建構論並從敘事角度討論「古 早味」(即懷舊)之理論意涵。 第一節. 社會建構與認同建構. 政 治 大 範之轉變並有助於釐清本論文之意義乃「建構」的觀點。首先整理何謂建構論、 立 本節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談論社會建構論基礎,乃因其涉及了社會科學典. ‧ 國. 學. 建構論流派有哪些,接著討論意義如何產生,強調意義是社會文化與語言建構的. ‧. 結果,且說話表述亦是建構行動,自我認同的意義由此而生。. sit. y. Nat. 第二部分延續建構論基礎深入討論「認同」之主體,從認同的定義引出「現. er. io. 代主體」與「後現代主體」之對比,後者將認同視為非本質的存在因此需要建構. al. n. v i n Ch 與辨認。而從 Giddens 的晚近現代認同理論或可描繪當代社會認同實踐的樣貌, engchi U 即認同是在高度現代化的社會情境下的敘事行動,連續而不斷地反思調整。第三 部分為小結,統合一、二部分並提出認同建構之理論模型。 一、社會建構論基礎 本小節將先解釋建構論之定義與基本預設,也介紹建構論的不同派別。社會 建構論是這些派別之一,依循社會建構論的理路本節接著將指出事物意義如何產 生。. 19.

(25) (一)對真實的挑戰--何謂建構論? 如果我問什麼是世界,你會在一個或多個參照體系下告訴我它是 什麼。但若我堅持讓你拋開那些參照體系來告訴我什麼是世界,你又 會怎麼解釋(Goodman, 1978;轉引自 Gergen, 2009/許婧譯,2010:3)? Gergen(2009/許婧譯,2010)在 1991 年出版之《社會構建的邀請》第一 章使用了上述引語作為整本書的起始,認為人無法單獨解釋任何事物,唯有將其 放在某個參照點方能「真正定義」並解釋其與事物的關連,否則任何事物都無法. 政 治 大. 定義並理解,此即「社會建構論」的基本預設。. 立. Garfinkel(2003)也認為事物、話語沒有固定意義而須考量人們對話當下的. ‧ 國. 學. 「情境」,若忽略情境與話語的參照將無法與他人溝通互動。他並列舉案例說明. ‧. 情境觀察的重要。. Nat. sit. y. A:嗨,雷,你女朋友最近如何?. n. al. er. io. B:什麼是「她最近如何」?你是指身體還是心靈?. i n U. v. A:我是問她感覺如何? 你怎麼搞的?(憤怒貌). Ch. engchi. B:沒什麼,只是想將你的意思解釋得清楚一點。 A:算了,那你醫藥學院的申請如何? B:什麼意思,它們如何? A:你知道我是什麼意思。 B:我真的不知道. A:你究竟怎麼搞的,你病了嗎? (p. 13;括號為原文,由本文作者翻譯) 案例中的 B 面對 A 的問候理應表示感謝且回報,但 A 卻不顧交談情境而不 斷質疑 B 的真正話語意義,使得對話無法順利進行,而 B 的話語「真正」意義 20.

(26) 在追求真實過程中反倒失去了。 建構論認為世界萬物並非「不證自明」而是「建構」所得,此點涉及知識論 (epistemology)的立場轉變(陳瑞麟,2001;陳秋雯,2003) 。根據定義,知識 論是對知識的本質、形式、如何獲得、如何建立正確性、如何發展等的看法或學 理之主張,也跟人如何學習、成長相關(郭重吉,2002;陳秋雯,2003)。 建構主義迥異於過去經驗主義、實證主義、邏輯實證的立場而認為知識是建. 政 治 大. 構出來。早期實證理論來自 19 世紀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學說,. 立. 認為社會可作為科學研究的現象(Babbie, 2004)。其後培根(Francis Bacon)提. ‧ 國. 學. 出「歸納法」 、休謨(David Hume)以經驗為起點提出邏輯實證主義,實證思潮. ‧. 開始在哲學論壇成為主流,領導歐美科學哲學將近半世紀(陳榮祥,2002)。. Nat. io. sit. y. 國內學者郭重吉(2002)指出,晚近波普(Karl Popper) 、孔恩(Thomas Kuhn) 、. er.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等科學家皆曾對實證論從不同角度加以批判修正,如. al. n. v i n Ch 波普提出否證論(falsificationism)就顯示事實無法「證實」而只可能「證偽」 ; engchi U 孔恩(Kuhn, 1962/王道還,2004)則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談到科學典範 在歷史中改變的可能。 這些批判觀點雖各有立場,卻皆認為人們的既有知識、信念會影響感官察覺 的訊息(郭重吉,2002) 。換言之,人們定義事實是立足於某些特殊立場而陳述, 從表 2-1 可發現單就「人是什麼?」的提問,不同立場的人即有區別。. 21.

(27) 表 2-1:不同人眼中的「你」 對一個. 來說. 你可能. 生物學家. 是哺乳動物. 理髮師. 需要剪髮. 老師. 是念大學的料. 同性戀人士. 是非同性戀. 基督徒. 是有罪的人. 父母. 是意外地獲得了成功. 藝術家. 是優秀的模特兒. 心理學家. 有點神經質. 物理學家. 是個原子合成體. 銀行家. 是未來客戶. 治 政 是憂鬱症患者 大 是有缺點的靈魂. 醫生. 立. 印度人 愛人. 是非常棒的人. ‧ 國. 學. 資料來源:《社會構建的邀請》,K. J. Gergen, 2009/許婧譯,2010:4。. ‧. 受到孔恩著述的影響,建構主義認為沒有「絕對客觀」的觀察與推理存在,. sit. y. Nat. 而只有不同立場的論述,且一切觀察必定「蘊含理論」 (theory laden) 。這個面對. n. al. er. io. 實證論的挑戰分別發生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學、自然科學等不同學門,有論者. Ch. i n U. v. 稱建構論為自「現代主義」走向「後現代主義」的過程,或稱「典範轉移」(陳. engchi. 榮祥,2002;Bruner, 1991)。 源於不同學門的建構論理論派別甚多,關注焦點亦有不同,如 Geelan(1997) 即曾依建構端的「社會/個人」屬性與知識的「客觀/相對」兩條軸線區分出「個 人建構論」 、 「基進(radical)建構論」 、 「社會建構論」 、 「批判建構論」 、 「情境建 構論」等不同派別。 個人建構論強調個體自主性,認為知識並非被動接收而應由主體建構,基進. 22.

(28) 建構論則強調知識被建構的目的是用來適應生活世界。社會建構論認為知識不存 於個體或客觀世界而得透過語言共構才能產生,情境建構主義則在社會互動之外 再加上文化的考量(Geelan, 1997) 。根據 Cobern(1993)解釋,建構論以往多強 調「個人」且較關注個案,後期關注「情境」而導入社會互動看法,發展到後來 再受社會學、人類學影響而產生了文化面向之研究(見圖 2-1)。. 社會學影響. 立. 政 治批判建構論 大 情境建構論. 文化研究影響. ‧ 國. 學. 社會建構論. 客觀主義. 相對主義. 個人的. n. al. y. er. io. sit. Nat. 個人建構論. ‧. 激進建構論. Ch. i n U. v. 圖 2-1:建構論流派分類(來源:改繪自 Geelan, 1997: 20). engchi. 理論流派雖多,國內學者詹志禹(2002:13-15)卻認為所有派別的建構論 皆內含三個基本原則: (1)主動原則:知識並非認知主體被動地接受而是由其主 動建造而成; (2)適應原則:人透過認知系統來適應社會與經驗外在世界,而非 用來發現本體性的真實; (3)發展原則:知識的成長透過同化、適應及反思等歷 程逐漸發展而成,後續知識必須植基於先備知識。 詹志禹(2002)並續說明此三大原則同時並存,若過度強調「主動原則」而 23.

(29) 認為人是完全主動則將可能墮入理性主義(rationalism)或天生論(innatism)陷 阱,須輔以「適應原則」以強調人類的後天適應才能使建構論在先天與後天之間 尋找互動可能;但同時亦不能忽略「發展原則」,如此才能完整說明人們知識成 長與建構之「歷程」。 總體而言,建構論認為人會主動接近知識而學習,但仍須適應社會運行規則 而行動,並在先前累積知識基礎上繼續適應、學習,三個基本原則互相配合相輔 相成。. 立. 政 治 大. (二)建構什麼?--社會建構論與「意義」的產生. ‧ 國. 學. 承前所述,社會建構論是建構論中較強調「社會面向」的理論派別(Cobern,. ‧. 1993) ,研究者認為人的日常生活是被「社會化」為「看似真實的結構」 ,人對世. Nat. io. sit. y. 界做出概念性的理解同時也對這些理解提供理性支持(Berger & Luckmann,. er. 1966/鄒理民譯,1991)。. al. n. v i n Ch 若從另個角度解釋,「意義」也應是社會文化與語言建構的結果,情緒、認 engchi U. 知等心理現象並非實存於人腦中而是人際互動的結果,亦屬社會建構的產物 (Gergen, 2009/許婧譯,2010;Gergen, 2003;Bruner, 1991;遲延萍、姚滿團, 2008;况志華,2007)。 Berger 和 Luckmann(1966/鄒理民譯,1991:33)認為日常生活多以人們 詮釋的事實呈現,且此「生活」是主觀上認為具有意義和一致性的世界,亦即人 們所感受到的「日常生活」實是詮釋後的結果,人們不僅主動進行詮釋且認為自 24.

(30) 己的想法與世界意義相合。 日常生活實體因此是由人身處的「此地」 (here)與「此刻」 (now)所構成, 也是一個「我」與「他人」共享的世界,人對世界的態度相應於他人的態度而生, 而他人也在個人所處「此時、此刻」中建構世界;「我」能意識到與「他人」生 活在同一世界,我的意義將與他人的意義持續相應(Berger & Luckmann, 1966 /鄒理民譯,1991)。. 政 治 大. Shotter(2003: 132)曾經試圖解釋人類何以記憶或遺忘,主張從互動建構角. 立. 度討論,引用心理學者 Frederick Bartlett 早年觀點提到社會慣例與制度並不存於. ‧ 國. 學. 個人經驗,而係個人依循社會制度、慣例而做出相應行為並依情境做出反應。換. ‧. 言之,語言系統、所處社會環境均有既定運行規則,人在其中主動理解、詮釋、. Nat. io. sit. y. 表達以與他人共同生活。. er. Shotter(2003: 132)因此認為討論重點應在「個人在某既定情境(可能是團. al. n. v i n C h 則指在特定情境中的行動傾向 體)中做出的反應」 ,而所謂「反應」 (act tendency) , engchi U 可能展現為話語或行動。又考量到人須適應社會情境,反應因而可能受社會既存 態度影響,許多情境因素都將產生作用且可能彼此衝突、共同強化;此即社會建 構過程,惟建構並非個人決定而是在此過程中形成(Shotter, 2003)。 由此,討論意義建構或應先行釐清「語言」的看法。實證典範過去強調語言 是表達意識經驗的工具,可以「準確」地表達人們心中想法;社會建構論則認為 語言並無確定意義也非中性工具,其具備先在的命名與規範作用也左右了人們的 25.

(31) 。換言之,語言在生活中提供了必要的秩序, 認識方式(遲延萍、姚滿團,2008) 舉凡生活空間、使用的工具乃至人群網絡都有相應詞彙可以從中挑選組織,因此 成為生活座標並使生活有了「意義」。 Shotter(2003: 133)也認為「說話」 (speaking)是最直接的社會行動,人們 藉由表達己意雖可能與社會規則妥協,卻也可能形塑社會。因此, 「說話」對 Shotter 而言是種「表述實踐」(accounting practices) ,可以創造、維持、再製、轉化特. 政 治 大. 定的社會模式與社會關係,透過表述實踐人方得以建構事物意義。. 立. (三)小結. ‧ 國. 學. 建構論之重點在於對人所認知的「真實」提出挑戰,認為事物意義依個人立. ‧. 場而有不同,且特別強調「情境、語言」等面向。總而論之,人對事物的理解是. Nat. io. sit. y. 「建構」的,對自我的認識亦是如此,而人的心理狀態、心理過程唯有透過語言. n. al. er. 才能建構,語言表達讓他人或自己更了解「自我」,認同亦由此而生(遲延萍、 姚滿團,2008)。. Ch. engchi. i n U. v. 二、社會建構與「認同」 本小節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從認同定義談起進而指出認同帶有建構意涵, 第二部分以 Hall, Giddens 提出的認同理論起始進而描繪當代認同形成之模型,第 三部分為小結。 (一)認同的建構與辨認 如前所述,語言使人類生活具備意義,人類則透過語言表達進而了解自我。 26.

(32) 關於自我的提問則最常遇到「我是誰?」 、 「我是怎麼樣的人?」或「我想成為什 麼樣的人?」等問題,大致皆與「認同」相關。如《牛津英語字典》之「認同」 一詞即能追溯到拉丁字源「idem」,意為「相同」且包含兩層含意:一指完全等 同的概念;二為橫越時間之一致或連續獨特狀態(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 飛譯,2006:5)。 據孟樊(2001:16)的整理,英文「identity」除譯為「認同」外,還可譯為. 政 治 大. 「身分」、「屬性」或「正身」,雖各有所本但難以完全傳達原意,如「屬性」譯. 立. 回原文將轉變成「歸屬」(belongingness)、「特性」(features)或「個性」. ‧ 國. 學. (characteristics)等意涵,另如譯為「身分」亦會失去詞語的動態意涵。. ‧. 「認同」是動態的嗎?我們能否將認同視為固定身分?換個問法,人是否都. Nat. io. sit. y. 有本質的身分認同,如種族、性別等一出生即被決定?關於認同動態與否的討論. er. 一直是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領域爭論不休的話題(見孟樊,2001;. al. n. v i n Ch Hall, 1996) ,乃因其關乎「人的主體性與行動」內涵,因此可以說,如何看待「人 engchi U 性主體」就將如何理解認同,我們或可將主體視為人的存在狀況,也就是人們如 何被構成為主體的過程(Barker, 2008/羅世宏譯,2010)。 Jenkins(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認為,認同並非「原本就在那裡」 而是被建構的動態概念,其英文動詞” to identify”(辨認)是認同概念的必要附 隨,帶有積極主動的意涵,彰顯了認同更進一步的意義即是替事物或人分類的過 程,讓自己和某物或某人(如朋友、英雄、政黨或是某種哲學)有了關連,在社 27.

(33) 。 會關係脈絡下蘊含著某種反身性(reflexivity) 「辨認」因此或可看作標示差異的過程,如 Woodward(1997/林文琪譯, 2006:16-17)即認為認同跟語言系統一樣是透過差異、排除它者而被標示出來。 他舉 1993 年飽受戰火蹂躪的南斯拉夫為例: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雖已共 享五十年的政治經濟情境,受訪時卻堅稱對方與自己截然不同,連「抽的香菸都 不一樣」,此與台灣所謂「本省」與「外省」之爭亦有呼應。. 政 治 大. 而上述「只抽自己國家生產的菸」之例顯示了人們的認同與使用物品間存在. 立. ,藉此將差異與同 著某種連結,使得抽菸的功能在於視為重要的意符(signifier). ‧ 國. 學. 一的意涵展現出來。而在國族認同的主張中,標示差異的象徵系統還包括了制. ‧. 服、國旗等物件符號。. Nat. io. sit. y. Woodward(1997/林文琪譯,2006)曾解釋生活中的再現(representation). er. 概念包括表意實踐與象徵系統,意義藉此方得產製。而這些意義將我們自己定位. al. n. v i n Ch 為主體,藉此始能理解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我們是誰」等問題。論述與再現系統 engchi U 也建構了某些位置,而在這些位置上人們可為自己定位並就其立場發言。 當代「再現」常出現於連續劇(soap opera)或廣告、新聞媒體,如廣告得. 以消費者所能辨識的形象為訴求(如深知民間疾苦的青少年、奮發向上的汽車黑 手、充滿愛心的雙親)並提供相應的形象才能「發揮作用」而售出品牌、服務與 商品(姚建平,2006)。 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認同也是相對晚近的發明。世界上大多數人類 28.

(34) 過去從未歸屬、認同於任何特定國家,而對 Anderson(2007/吳叡人譯,2010) 而言,「國族」乃「想像的共同體」,由疆域和行政符號及儀式所建構: 它是想像的,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 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 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民族被想像為有限的,因為即使是 最大的民族,就算它們或許涵蓋了十億個活生生的人,它們的邊界縱然 是可變的,也還是有限的……。民族被想像為有主權的,因為在這個概 念誕生的時代,啟蒙運動與大革命正在毀壞神諭的、階層制的皇朝的合 法性……。民族於是夢想著成為自由的……。最後,民族被想像成一個 共同體,因為儘管在每個民族內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與剝削,民族 總是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愛……。正是這種友愛關係在過 去兩個世紀中,驅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甘願為民族去屠殺或從容赴死 (頁 41-4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依據 Anderson(2007/吳叡人譯,2010:86)的解釋,共同體若可資想像. Nat. io. sit. 刷品傳播科技;(3)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 y. ‧. 乃出自三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1)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和生產關係; (2)印. er. 書籍和報紙的機械化生產與商品化使得各地方言被標準化且傳播四方,人們. al. n. v i n Ch 會逐漸知覺到所屬語言場域中的「其他人群」 (可能數以十萬、百萬) ,這些人群 i U engch. 被印刷品連結成讀者同胞,形成民族想像共同體的胚胎,提供有利於國族意識形 成的條件(Anderson, 2007/吳叡人譯,2010)。 然而傳播不只促成共同語言的建構也及於共同的時間觀。Anderson(2007 /吳叡人譯,2010)借用奧爾巴哈看法而提到某種「同時性」(simultaneity)概 念,可解釋為「過去和未來匯聚於瞬息即逝的的現在的同時性」。舉例而言,媒 介使人們可以想像某些事件同時在不同的空間發生,讀者扮演全知上帝的角色, 29.

(35) 此時間觀因此有助於形成國族概念。 Anderson 的共同體看法後續也遭致許多批評,如 Thompson(1995)即認為 Anderson 雖提出印刷媒介與國族認同關聯的證據,卻無法解釋當代不同社會群 體以不同方式使用媒介卻有了不同理解的現象;換言之,Thompson 認為國族統 一性和情感的強度似乎被誇大了。 總結而論,認同被 Anderson 視為某種時空條件下的偶合,他試圖以上個世. 政 治 大. 紀資本主義與印刷媒介之發展來解釋民族認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新的觀看視. 立. 角,指出「認同」之辨認與建構的確與社會情境相關而不是自然產生的。. ‧ 國. 學. (二)後現代/晚近現代認同觀. ‧. 1、Hall 之後現代主體觀. Nat. io. sit. y. 檢視各領域學門目前對「認同」之定義幾皆認為其非本質的存在而得透過. er. 「辨認」產生,並在社會環境中醞釀建構(Anderson, 2007/吳叡人譯,2010;. al. n. v i n Ch 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Woodward, e n g c h i U 1997/林文琪譯,2006)。 國內關於認同的研究自此也多同意 Hall 的觀點,將認同視為複雜的過程而非本 質存在的概念(朱全斌,1998;李世宏,2009;郭良文 1998;翁秀琪,2001; 劉智濬,2011;藍佩嘉,2002)。 然而,前現代時期對認同的理解卻非如此,如 Hall(1992: 275)在”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一文即曾歸納三種主體觀:現代/啟蒙主體(enlightenment subject)、社會學主體(the sociological subject)及後現代的主體(post-modern 30.

(36) subject),簡介如下。 (1)現代主體 Hall(1992)相信啟蒙主體來自宗教改革以降的文藝復興時代,其時人們成 為宇宙中心可以擺脫教會束縛而為理性存在。他引用 Raymond Williams 說法說 明啟蒙主體的兩種特質,一是「不可分」 (indivisible) ,二是「存在的實體」 (entity) , 認為主體是整合且特別的存在(Hall, 1992: 275)。. 政 治 大. Thompson(1998: 48)也認為具啟蒙意義的現代主體具有同質、統合、理. 立. 性、自主、穩定、個體等六項特性。簡而言之,「現代主體」概念強調人具自我. ‧ 國. 學. 意識(self-consciousness) ,擁有調整、認知行為目標的能力,自我則藉由反思過. io. sit. y. Nat. (2)社會學主體. ‧. 程而更統合、連貫(孟樊,2001)。. er. 然而將「認同主體」視為自主、穩定的看法卻曾受到更多後續挑戰,論者. al. n. v i n Ch 質疑認同並非自身、內在產生而是社會涵化的結果,此即 e n g c h i U 「社會學的主體」(Hall, 1992) 。在互動社會學家米德(George Mead)與庫利(Charles Cooley)理論中, 主體內在形成於「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所中介的文化,第一批「重要 他人」是家庭成員,即一般人均經由被讚美、責罰、模仿與溝通而向家人學習生 存之道(Mead, 1930)。 Barker(2008/羅世宏譯,2010)認為,社會學主體觀點下之社會價值觀和 角色的內化被「縫合」進入社會結構,個體於是漸趨穩定並「符合」其所置身的 31.

(37) 社會結構。總結而論, 「社會學的主體」相信人是社會的產物,個體間相互影響, 認同也由此而來;此與社會建構論看法或有呼應,皆談及適應社會的過程。 (3)後現代主體 Hall(1992: 277)曾謂,1960 年代以來關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女性 主義、語言中心地位與傅柯著作等現代知識論的發展實都與「主體去中心」概念 有關,而去中心的論述即「後現代主體」觀的體現。Hall(1992, 1996)指出,. 政 治 大. 從意識形態、潛意識、符號學等概念檢視「認同」一詞在近代學術領域中之演變. 立. 即可發現,認同不再拘於本質而須加入更多社會環境之影響。. ‧ 國. 學. 反觀 Hall 自身成長背景,父親是牙買加混血黑人,母親是英國白人,他自. ‧. 己外表是黑人膚色卻長年接受英國教育並受英國文化薰陶(Hall, 2003: 223) ,可. Nat. io. sit. y. 說其出身即具多種國籍、文化、歷史身分,可能也擁有多樣的認同,因此特別注. er. 意晚近現代的「後現代主體觀」並強調認同的「非本質性」(見 Hall, 1996)。. al. n. v i n Ch 循此脈絡可以再深入探問,何以人對認同的理解乃從「啟蒙主體」而至「後 engchi U. 現代主體」?固定不變的認同概念何以在近代變得多元而動態?根據 Hall 的解 釋,「啟蒙認同」到「後現代認同」的概念轉變涉及當代社會的快速變化,正如 Hall 對自己身世的困惑,現代人的認同常是多樣而混亂的(Hall, 1992)。 因此若欲勾勒當代人們的認同輪廓,得先回頭檢視社會環境扮演的角色,也 就是對「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提出疑問,著名社會學家 Anthomy Giddens 的理論或可提供回應,他認為人們正處於「高度現代性」的社會,其生活特徵與 32.

(38) 前現代大不相同且已造成當代人類認同的混亂(Giddens, 1991/趙旭東、方文 譯,2005)。 2、Giddens 晚近現代認同理論 Giddens 自九○年代起共出版了三本從行動主體出發的現代性論著,分別是 《現代性的後果》 、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以及《親密關 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其現代性的「後果」指的即是高度現代性. 政 治 大. 下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此與當代認同高度相關(黃瑞祺,2005)。. 立. Giddens 認為我們所處的現代性生活有三項重要特質(Giddens, 1991/趙旭. ‧ 國. 學. :時空分離、社會制度之抽離、制度反思性,簡介如 東、方文譯,2005:44-49). io. sit. y. Nat. (1)時空分離. ‧. 下:. er. 在前現代情境中,時空是透過空間的定位而聯結,每種文化都有關於未來、. al. n. v i n Ch 現在、過去的時間感,也都有標準化的空間標誌。但隨著「計時」與「定位」方 engchi U 法的發明,時間不再依隨空間而走向「虛空」維度的發展,因而使得現代社會組 織得以超越物理限制而協調人類行動,如以標準計時系統、時區、世界地圖做為 全球性的規劃,它們不與空間直接相關而是「虛空」的,人能隨意指定「標準時 間」作為溝通基礎。 (2)社會制度之抽離. Giddens 反對「分化」 (differentiation)一詞而使用「抽離」 (disembedding), 33.

(39) 認為現代性是將社會關係從地方性場景中「挖出來」,並使社會關係在無限的時 空地帶「再聯結」的結果。 抽離化分成「符號」和「專家」兩個類型,兩者可統稱為「抽象系統」 (abstract system) 。符號標誌是一種交換媒介, 「標準」的特性使之可以在多元場景中交換。 貨幣就是其中一種,它把時間和空間分成諸多類別而在不同時空中使用。 專家系統則透過專業知識的調度對時空分類,這種知識的效度依從業者和. 政 治 大. 當事人而獨立。在現代性條件下,專家系統無孔不入地滲透到食品、藥物、住房、. 立. 交通等領域。. ‧ 國. 學. (3)制度反思性. ‧. 「時空轉型」和「抽離化機制」驅使社會生活脫離固有規則而成為反思性. Nat. io. sit. y. 的背景。知識資訊對現代制度而言是內在的組成因素,制度反思性即是把知識資. er. 訊應用到社會生活情境,並以此作為制度組織的建構要素。當代社會活動及人與. al. n. v i n Ch 自然關係的調整都係依據新的知識資訊而行,這種修正的敏感性即現代性的反 engchi U 思。. 以上三項現代性特點就 Giddens 而言是交織在一起且皆與全球化相關。全球 化造成時空分離,社會制度亦不再與地方連結而得自時空抽離,當代人們循此脈 絡生活而倚靠知識資訊反思(Giddens, 1991) 。Giddens(1991)認為,現代性的 顯著特徵正在於全球化下「外延性」和「意向性」兩極的關連:外延性關乎全球 化對社會整體的影響,意向性則指個人認同相應於全球化的改變,「自我認同」 34.

(40) 與「全球化轉型」即是在地與全球辯證的兩個端點。 Giddens 解釋,在如此高度工業化與資本化的晚期現代情境下,自我認同是 「反思性地生產出來的」。簡言之,認同並非個體擁有的特質,而是依據個人經 歷所形成的「作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經常變動而連續(Giddens, 1991/趙旭 東、方文譯,2005)。 由此看來,「自我認同」是個體在反思活動中被創造和維繫的東西,人們在. 政 治 大. 生命過程經歷不同事件後會逐一將事件納入「跟自我有關的故事」中,認同也就. 立. 在這樣的敘事進程開拓出來。因此,認同並不全然在行為之中實踐或單純地透過. ‧ 國. 學. 他人反應而被建構,它是某種連續的進程(Giddens, 1991)。. ‧. 人們自幼與父母、親友建立信任關係,從而學會不斷地自我關注與反思,也. Nat. io. sit. y. 學會在日常生活的實際行動中「過濾」掉許多威脅「自我完整性」的事物,最後. er. 才將完整性作為有價值的事物予以保留。認同因此是個人反思解釋的連續性感. al. n. v i n Ch 受,擁有合理穩定的自我認同感的個人,較他人更能統合自我並擅於與他人溝通 engchi U. (Giddens, 1991)。 正如 Taylor(1989)關於自我的評述,人們必須擁有「來自何處又往哪裡去」 的觀念才能保持自我感。而 Giddens 在對「人」的解釋上的確保有現代主義色彩, 也就是根基於啟蒙理性而認為人具有反思能力,但他的寫作風格卻常強調後現代 談及的變遷和流動(Meštrović, 1998/黃維明譯,2008) 。根據 Giddens 自己的解 釋,這是因為他認為「後現代社會」在定義上無法系統性地研究,不如直接從社 35.

(41) 會生活的變遷著手,因此他不稱當代為「後現代」而另以「高度現代」名之(Giddens, 1992)。 在深入晚近現代社會現象的研究之前,Giddens 即已試圖重建社會學的基本 概念並發展出一套「結構化理論」(張宏輝,1992)。他在 1984 年出版的”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中提到結構化理論須從人的存有、人的實踐行動、社會再 生產和社會轉型等面向釐清。. 政 治 大. 這幾個面向環環相扣,如人的存有與「自我認同」 、 「他者」 (the other)相關,. 立. 實踐行動亦與社會的再生產、社會轉型聯結。Giddens(1984)並由人類的日常. ‧ 國. 學. 活動區分出「言說意識」、「實踐意識」和「無意識」等三種意識狀態。. ‧. 根據定義, 「言說意識」指某些可將事物轉化成言語的意識, 「實踐意識」指. Nat. io. sit. y. 較無法以言語表達的行動意識,「無意識」則指認知和情緒支配被阻礙而無法進. er. 入意識狀態。人們基於本體安全感(ontological security)的信賴需要,不僅透過. al. n. v i n Ch 言語意識且更在實踐意識、無意識的作用下進行社會實踐。換言之,行動者在日 engchi U 常生活中經由「實踐」而逐漸形成一個反覆、穩定、常軌化的生活秩序,此即 Giddens 的「行動理論」(theory of action)(Giddens, 1984, p.4-5)。 我們可將「行動理論」理解為行動者的階層化模型(stratification model of the agent),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監視自身行動,也期望他人和自己一樣自我監視, 藉由「行動的合理化」來保持對活動場域的持續理解。行動的動機也有潛在的影 響力,根源於嬰兒時期的基本安全感,但只有在極少數狀態下才會浮現到意識表 36.

(42) 面。 Giddens(1984)認為,行動者可使用言語來解釋、合理化自己的行動,此 即「言語意識」,也可能僅意識到行動的「實踐傾向」而無法以言語解釋,此為 「實踐意識」 。 「言語意識」和「實踐意識」可能互相滲透並與「無意識」共同組 成意識系統,行動的非預期性狀況、產生的未預期結果在人的合理化行動中會形 成反饋而被納入行動者的反省監視中(見圖 2-2)。.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反省監視 言說意識. 行動 意外. 實踐意識. ‧. Nat. 行動的合理化.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y. 無意識. 行動 結果. i n U. v. 圖 2-2:行動反思性認同模式(來源:本研究) 總結而言,行動者透過言說意識與實踐意識的作用並透過個人無意識動機影 響下的身體化習慣性社會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反覆、穩定、常軌化的生活秩 序。從 Giddens 的晚近現代認同理論中我們或可描繪當代社會認同實踐的樣貌, 其乃高度現代化社會情境下的言說與實踐行動,它是連續而不斷反思調整。 三、小結與延伸討論 本節以社會建構與認同建構為題,先從建構論典範基礎談起並介紹不同建構 37.

(43) 論流派,接著指出事物意義由語言產生,而「建構」是個人與社會互動的結果。 第二部分延續社會建構論之基礎討論「認同」概念,呼應前節所述「知識」與「意 義」須得透過語言才能產生,且人是透過「先在」的語言理解知識、認識自己 (Shotter, 2003) ,反之亦能透過反思進而自我覺察、改變既有世界的樣貌(Gergen, 2009/許婧譯,2010) ,而如此的自我覺察正是對主體的認識,也就是對「認同」 概念的理解。. 政 治 大. 若從認同之詞源與定義談起,可發現國內外研究多將認同視為動態概念,而. 立. 「認同由建構產生」看法與 Hall 提出的「社會認同」、「後現代認同」呼應,也. ‧ 國. 學. 與 Giddens 提出的「晚近現代認同」概念相關。Giddens 雖然反對使用「後現代」. Nat. io. sit. 與 Giddens 皆認為認同是動態且受環境脈絡影響極深。. y. ‧. 詞彙而堅持所處時空脈絡只是「現代的深化」 (Giddens, 1992) ,但已可發現 Hall. er. Giddens(1991)指出時空分離、社會制度之抽離、制度反思性等三項現代. al. n. v i n Ch 社會特質皆與「全球化」相關,暗示了當代社會之「認同」極不穩定,而全球化 engchi U 正是不穩定的肇因。Anderson(2007/吳叡人譯,2010)將民族認同視為二十世 紀時空脈絡下的產物亦是在為認同提出解釋,不過 Anderson 是以較具體的論點 指出資本主義與印刷科技發展促成了民族認同的形成。 我們或可借用 Giddens 提出的反思行動理論來理解認同形成的過程:全球化 下時空抽離、社會制度抽離的特性形成本體認同的危機,人們急欲重新建構新的 認同歸屬,因此透過語言書寫、表達之行動對自我概念進行反思(Giddens 稱其 38.

(44) 為「敘事」) ,此也是對自我的不斷監視,而行動的結果與意外會在反思過程中重 新形塑主體行動,此即認同的形成,(見圖 2-3)。. 時空抽離. 全球化 反省監視 言說 實踐. 認同. 行動 意外. 行動 結果. 政 治 言說 大 實踐 行動合理化. 立. ‧ 國. 學. 制度反思性. 社會制度抽離. 第二節. ‧. 圖 2-3:當代認同建構模式(來源:本研究). 懷舊飲食敘事與認同. sit. y. Nat. io. n. al. er. 本節延續前述概念而將懷舊飲食敘事視為認同建構的過程,分三部分論述。. i n U. v. 首先由懷舊理論談起,溯源「懷舊」一詞的由來及理論看法,發現其與當代文化、. Ch. engchi. 社會現象有關,且國內研究多強調懷舊無法展現歷史真實樣貌而只是「存於當下 的想像」,然而亦有研究指出懷舊對個人或集體而言具有安定認同的正面意義。 第二部分回到基礎敘事理論,將懷舊飲食書寫視為「故事」文本,因此試圖 重新釐清來自文學、語言學、心理學等領域的敘事概念。Bruner(1986) 、Tomkins (1979) 、McAdams(1988)等學者皆曾主張以小說、劇本概念來理解人生故事, 本研究承接此觀點繼而以 Chatman(1978)提出的「故事」 、 「論述」理論為架構, 整理關於敘事文本內容與表現方式之定義。第三部分為小結,將視角帶回懷舊敘 39.

(45) 事與認同建構的討論,也為文獻部分作結。 一、食在古早味:懷舊理論意涵 (一)懷舊理論 首章曾提及「古早味」乃近年飲食書寫之重要主題(熊培伶,2008),然而 「懷舊」不僅流行於飲食界,也已成為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風行的現象, 隨手翻閱報紙、雜誌、書本處處可見有關「懷念」 、 「老」 、 「古早」 、 「台灣」飲食. 政 治 大. 等關鍵字的報導文章。如蕭學仁(2010)所著《老台灣柑仔店》即結合了攝影照. 立. 片與文字故事介紹五、六、七○年代的古早味零嘴、黑膠唱片、大同寶寶等懷舊. ‧ 國. 學. 物品;徐金平(2009)的《台灣懷舊情-逛小鎮、遊老街》則以街道、鐵路、手. ‧. 工藝等主題為號召重現古早懷舊氛圍。. Nat. io. sit. y. 西方「懷舊」一詞源自希臘文”Nostalgia”,是由”nostos”(回家)與”algia”. er. (痛苦的狀態)兩字複合組成,原意為「渴望回家的痛苦思念」(Davis, 1979;. al. n. v i n C,最早可溯自荷馬史詩「奧德賽」 李依倩,2005;廖炳惠,2004) (Odýsseia) 。 hengchi U. 主角 Odysseus 在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結束後準備返鄉與妻子 Penelope 團聚, 卻遭獨眼巨人攻擊,更被女神 Calypso 強留島上七年方得脫身踏上歸途。Odysseus 最後對女神說:「雖然她(指 Penelope)美貌不及妳,也無法長生不老,我卻朝 思暮想著她,我渴望回家」 ;此典故即「懷舊」概念之由來(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 Routledge, 2008)。 一直到 17 世紀, 「懷舊」才成為理論概念。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觀察當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paper analyses Buddhist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Hokkien; the ordination of Taiwanese Sangha in Kushan Mountain and, after th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The average Composite CPI for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12 increased by 6.42% year-on- year, of which the price index of Alcoholic Beverages & Tobacco (+29.19%); and Food

In comparison with August 2011, notable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price index of Alcoholic Beverages & Tobacco (+33.33%); Food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8.44%); and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 Report of study on sodium content in local foods.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