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古早味飲食敘事之認同建構

第二節 懷舊飲食敘事與認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為「敘事」),此也是對自我的不斷監視,而行動的結果與意外會在反思過程中重

新形塑主體行動,此即認同的形成,(見圖 2-3)。

圖 2-3:當代認同建構模式(來源:本研究)

第二節 懷舊飲食敘事與認同

本節延續前述概念而將懷舊飲食敘事視為認同建構的過程,分三部分論述。

首先由懷舊理論談起,溯源「懷舊」一詞的由來及理論看法,發現其與當代文化、

社會現象有關,且國內研究多強調懷舊無法展現歷史真實樣貌而只是「存於當下

的想像」,然而亦有研究指出懷舊對個人或集體而言具有安定認同的正面意義。

第二部分回到基礎敘事理論,將懷舊飲食書寫視為「故事」文本,因此試圖

重新釐清來自文學、語言學、心理學等領域的敘事概念。Bruner(1986)、Tomkins

(1979)、McAdams(1988)等學者皆曾主張以小說、劇本概念來理解人生故事,

本研究承接此觀點繼而以 Chatman(1978)提出的「故事」、「論述」理論為架構,

整理關於敘事文本內容與表現方式之定義。第三部分為小結,將視角帶回懷舊敘 行動合理化

行動 結果 行動

意外

反省監視

言說 實踐 言說

實踐

認同

時空抽離

社會制度抽離 全球化

制度反思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事與認同建構的討論,也為文獻部分作結。

一、食在古早味:懷舊理論意涵

(一)懷舊理論

首章曾提及「古早味」乃近年飲食書寫之重要主題(熊培伶,2008),然而

「懷舊」不僅流行於飲食界,也已成為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風行的現象,

隨手翻閱報紙、雜誌、書本處處可見有關「懷念」、「老」、「古早」、「台灣」飲食

等關鍵字的報導文章。如蕭學仁(2010)所著《老台灣柑仔店》即結合了攝影照

片與文字故事介紹五、六、七○年代的古早味零嘴、黑膠唱片、大同寶寶等懷舊

物品;徐金平(2009)的《台灣懷舊情-逛小鎮、遊老街》則以街道、鐵路、手

工藝等主題為號召重現古早懷舊氛圍。

西方「懷舊」一詞源自希臘文”Nostalgia”,是由”nostos”(回家)與”algia”

(痛苦的狀態)兩字複合組成,原意為「渴望回家的痛苦思念」(Davis, 1979;

李依倩,2005;廖炳惠,2004),最早可溯自荷馬史詩「奧德賽」(Odýsseia)。

主角 Odysseus 在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結束後準備返鄉與妻子 Penelope 團聚,

卻遭獨眼巨人攻擊,更被女神 Calypso 強留島上七年方得脫身踏上歸途。Odysseus

最後對女神說:「雖然她(指 Penelope)美貌不及妳,也無法長生不老,我卻朝

思暮想著她,我渴望回家」;此典故即「懷舊」概念之由來(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 Routledge, 2008)。

一直到 17 世紀,「懷舊」才成為理論概念。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觀察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時離鄉背井的外籍傭兵時常出現沮喪、憂鬱、厭食削瘦、自殺等症狀,因此沿用

荷馬史詩的典故來形容此種思鄉狀態(Davis, 1979)。而原與鄉愁(homesickness)

同義的「懷舊」概念一直到 19 世紀前都被認為是一種疾病,據稱是「魔鬼在腦

中蟄伏,損害耳膜與腦細胞」的結果(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 Routledge,

2008)。

20 世紀中期,心理動力學開始將懷舊視為人類潛意識的一種,且是壓抑的 表現,存於人類心理的低潮(depression)與失落感,但非疾病的表徵。直到 20

世紀中晚期,心理、文化領域才逐漸改變對「懷舊」現象的解釋,發現其不僅有

鄉愁意涵且可能與當代文化、社會現象相關(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

Routledge, 2008;林徐達,2008;李依倩,2005)。

文化領域多從批判視角出發而視懷舊為特殊社會現象,如國內學者李依倩

(2005)曾將台灣懷舊現象分為「土懷舊」與「洋復古」:前者是台灣本土的、

常民的、樸拙的,盛行時間介於民國四十至七十年間;而後者則是歐美的、全球

的,介於西元二○至八○年代不等,且有較多流行時尚元素之運用。藉著此二兩

者的對比,可勾勒兩股懷舊風如何挪用消費符號和敘事手法以召喚歷史記憶與時

空想像。

學者林徐達(2008)亦曾以電影《悲情城市》為例進行研究,提到電影描繪

的族群緊張與特殊的殖民經驗,在台灣當代意外地造就某種影響力,如以「懷舊」

包裝而成的想像式浪漫而將商業氛圍帶入的九份。依林徐達(2008)之析論,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份給人的感覺不再是「悲情」而變得「懷舊」,而近年推出的柑仔店零嘴、古早

鐵路便當並不只是市場策略效應或消費符號的運用,而更進一步彰顯了某種社會

意識的異動。

林徐達(2008)解釋,《悲情城市》的懷舊起於台灣人政治身分的不確定、

在國際遭受矮化漠視,因此始終擺脫不去某種「悲情」而將其鑲嵌於懷舊情緒中。

另有論者認為,2008 年風行之連續劇《光陰的故事》中對眷村的懷舊乃外省族

群重獲政治正當性的結果,且是在全球金融風暴下對「往日物質貧乏但心靈富裕」

的溫情召喚(楊乃甄,2010)。

對懷舊現象解釋不一,但比照國內針對明信片、電影、電視劇等商品之研究,

皆認為懷舊在當代媒體、廣告中展現的並非歷史真實形貌,而更多是「想像建構」

的美好,或可稱其為「論述建構下的再現」(李依倩,2005;吳靖雯,2008;楊

乃甄,2010;唐惠民,2005;林徐達,2010)。

李依倩(2005)因此總結,人是為了當下而決定過去的歷史,為了未來而形

塑對當前的敘述,亦即我們無法回溯「真實的過去」而會受當下情境之影響;因

此,與其討論懷舊的歷史真實不如探問文本會在何種社會情境中建構。

然而漸有更多學者將懷舊視為正向情緒(Batcho, 1995;Davis, 1979;Sedikides,

Wildschut, & Baden, 2004),如 Davis(1979)即發現人處在生命轉折或困頓階段 較易產生懷舊情緒。他因此認為這是主觀意識試圖對某種「不延續」

(discontinuity)的生命狀態進行整理而導向「延續」(continuity)之過程,是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對自我生命的理解。Sedikides 等人(2004)也提及,「懷舊」可幫助生命面對

既有威脅,且更容易幫助自己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並共同達成生命的完滿。

在懷舊過程中,「過往我」(I was)的確認是「當下我」(I am)被確認的必

備要素,在回溯生命的過程中行動者獲得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Lowenthal,

1985)。依此觀點看待「懷舊」、「古早味」現象應能斷定其不只是時代癥候或歷 史情緒而已,並也關乎某種形式的心理信仰與存在價值。正如學者廖炳惠(2004:

100)所言,古早味食物成為一種記憶,提供沒有罪惡感的歷史,讓我們與外在 事物產生連結,和傳統宗教信仰、宇宙奧祕重新聯繫。

廖炳惠(2004:101)因此結論:在戀舊、懷古的儀式底下追求的其實是情

感結構。在一個更大的文化形成脈絡中,懷舊讓人對於世界和本身位置有種社會

心理的安定與再協商作用。

(二)小結:懷舊與自我認同

「懷舊」原意指「渴望回家的痛苦思念」,當代國內、外研究已不再將懷舊

理解為單純的思鄉病症而改視其為 20 世紀中後期的特殊文化現象,觀察台灣

1990 年代後的媒介文本如電影、戲劇、書籍多以「懷舊」、「古早」為關鍵字召 喚四○到六○年代的往日情懷(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 Routledge, 2008;林

徐達,2008;李依倩,2005)。

文化領域研究台灣懷舊現象多認為其與政治氛圍、國際情勢相關,有論者認

為「人是為了生活『當下』而懷舊」(林徐達,2008;楊乃甄,2010)。相關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已發現懷舊可能與溫馨、感動、快樂、幸福等情緒相關,古早食物/紀念物因而

成為某種記憶,讓人們與傳統信仰、文化產生聯繫甚至扮演安定的角色(廖炳惠,

2004)。

Baker and Kennedy(1994)提到,懷舊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認同感,因為「想 著未來將去的方向得要先記得曾經到過哪裡」。因此懷舊意識並不止於讓美好時

光歸返的欲求而已,並也涉及對過去是否真的如此美好的反思,主角甚至可能觀

察自己的反應並藉由個人敘事去解釋懷舊的原因與結果,進而形成對自我的理解

與認同(Davis, 1979)。

對懷舊意識的觀察與反思實也呼應了前節的建構論論點,即人們對世界的認

識應是主動的、適應的,認知建構並不為了重現歷史的真實而是為了適應不斷變

動的環境(詹志禹,2002)。

向外的、公開的懷舊敘事因此別具意義,能轉化個人的直接經驗而間接與他

人分享,早在民族國家興起的時代,人們即透過印刷科技的普及而形成民族/國

族的共同想像(Anderson, 2007/吳叡人譯,2010)。Baker 與 Kennedy (1994)將

「集體懷舊」定義為具有相似背景、相同成長年代的人對文化、國家或世代的懷

念時,相當程度也暗示了懷舊經驗具有想像成分,能形成集體的認同。

二、敘事理論

(一)敘事論基礎

人們天生就是說故事的能手,故事為吾人的經驗提供了一致性和 連貫性,在我們與他人的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了解內在世界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為清晰的管道,是透過敘說者對其生活和所經驗過的現實進行描述和 敘說(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吳芝儀譯,2008:9)。

正是通過聆聽他人對其生活、體驗的敘述,我們才能夠進入到他 的內心世界中去。故事以現實生活為模板,但又不完全等同於現實,

它是個體內部對外部世界的反映。故事的敘述使我們能夠了解自己、

了解他人,人格是在敘述中得以建構的(馬一波、鍾華,2006:8)。

整理「敘事」之理論概念可發現,與「敘事」、「敘述」、「故事」相關的文獻

在近十五年有顯著成長,在心理學、性別研究、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

學、法律以及歷史等領域皆有以敘事為取向的研究,大多被用作了解個人身分認

同、生活風格、文化之工具,但切入角度各有不同:如心理、教育與醫學領域通

常將敘事視為研究方法,文學、語言學與傳播領域則多聚焦於敘事的結構、劇情

發展或敘事的語言學內容(吳芝儀譯,2008/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

追本溯源可發現敘事理論起源於文學與心理學門。文學領域中「敘事學」(法

文 narratologie)一詞最早由法國學者 Tzvetan Todorov 在 1969 時提出,他認為敘

事在當時乃「尚未存在的科學」,因此暫以「敘事學」稱乎敘事作品的科學,直

到 1970 年代敘事始成為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界關注的主題,英美批評家也才正

到 1970 年代敘事始成為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界關注的主題,英美批評家也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