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現象描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現象描述

一、前言:飲食生活與傳播的關係

「吃」或許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從廣為周知的「民以食為天」、「吃

飯皇帝大」等俗諺便可窺見一斑。實則飲食跟人的生活太貼近了,許多傳統詞語

如「品嚐箇中滋味」等典故便多與飲食相關,但少有人細究事件何以能「品嚐」,

所獲心得又何以是「滋味」。或因飲食經驗人皆有之,以酸、甜、苦、辣名之恰

可對應人們對事物的聯想、感覺,因此以「品嚐」代稱「感受」並以「滋味」代

稱「體會」遂成為人們的慣用語彙了。

中華飲食傳統綿延了千年,除留下美食的歷史記錄、作法外,也積累了豐 碩的文化內涵。較為人知者如《論語》〈雍也〉篇,孔子曾讚顏回:「一簞食,

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談的雖然不是飲食,卻是從清

簡的生活、粗陋的吃食來彰顯顏回的安貧樂道。

實際上,論語中關於飲食的敘述眾多1,許多觀念甚至來自更早的典籍《禮

記》,反映了儒家重視的「禮儀」,並由飲食這種日常活動來彰顯長幼尊卑概念

(莫志斌,2002 )。春秋戰國時期,墨家也有特殊飲食主張:如在墨子理想

中,「聖王」的平日飲食應「黍稷不二,羹不重」,也就是一飯一菜不應舖張(王

子輝,2004)。

1 如〈鄉黨〉篇亦有許多示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另外,被奉為「五經」之首的《周易》則提倡「美」、「利」,認為中國飲

食的最高境界就是「和」,不但包含食物的美味,更透過美器、美文、美境的合

一而使人感到愉悅(王子輝,2004)。

飲食文化的探討當然不僅是東方社會專利,西方關於宴飲禮儀的探究實也

可觀。拉丁字「饗宴」(convivium)一詞緣起於「共同生活」(convivere),

與「社區生活」、「交談」、「共食」、「社區」、「聯繫」之字根相同,其重

要性也在於它的社會功能(南方朔,1999)。

人類學觀點則認為,餐桌及饗宴禮儀乃是人對自我的調控,是藉「自重」進

而尊重他人的「再社會化過程」。在中古後期以及文藝復興時代,「桌上談話」

不但是社會化及交流的主要場合及形式,也是「說故事」早期誕生之場合,其後

甚至演變為文學沙龍(南方朔,1999)。

整體觀之,從古代中國的「宴」、「筵」到西方的宴飲都含有禮儀、娛樂、

交流等意涵,而不僅只是食物本身美味的探討。若認定飲食乃重要文化現象兼

有重要傳播、溝通意涵,理當從傳播角度對飲食現象進行研究。

二、當代媒體之飲食文本

觀察台灣媒體亦可發現,坊間近來已有眾多「飲食文本」,繼早期以飲食為

主題書寫文學作品的林文月、唐魯孫、逯耀東等作家外,許多後起新秀也陸續以

吃食為主題寫作,兼有長年在外的旅者、記者或資深媒體作者加入,如知名電視

節目製作人王偉忠便與其姊王蓉蓉在 2008 年合著《偉忠姐姐的眷村菜》,並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2009、2010 年又出版了兩本續集(《偉忠姐姐的眷村菜 2》及《偉忠姊姊的眷村 便當菜》)。

除了大量出版的飲食書寫作品外,平面報紙也廣開副刊、小開版面來刊載

美食專題,如《自由時報》的「週末生活版」、《聯合報系》的「Upaper」。直

接以美食為主題的雜誌也不在少數,如《HERE》、《Taipei Walker》等皆以類

似「型錄」方式提供各地美食訊息。

電視媒體談論美食最早始於老三台時期由台視製作的「傅培梅時間」,此類

烹飪節目至今方興未艾,從「美鳳有約」2到「型男大主廚」3,再到日本綜藝節

目「料理東西軍」4、美國實境秀「帥哥廚師到我家(Take Home Chef)」5等,型

態日漸多元。而除現場烹飪節目與美食新聞報導(如:「非凡新聞」)外,電視媒

體也新開發了不少以旅遊、外景為包裝的節目(如:「食尚玩家」6),介紹在地

美食小吃,將吃、喝、玩、樂等子題一網打盡。

此外,隨著網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許多以「美食」為名的部落

客也逐漸出頭,闖出名號繼而獲得出版書藉之機會。如自由撰稿人陳淑華之部落

2 民視公司製作之美食節目,主持人陳美鳳,播出時間為週一至週五午間,歷史已有十年。

3 三立電視製作,以名廚阿基師、詹姆士為號召。

4 日本讀賣電視台於 1997 年 4 月 17 日到 2005 年 3 月 17 日製作的美食綜藝節目。台灣緯來日本 台於 1999 年開始引進,以日語原音、中文字幕播映。兩位主持人分別帶領兩個廚師團隊互相比 較廚藝,每週都各選出兩道不同的菜色做比賽,並由七位來賓做最後選擇,勝者可大快朵頤,

輸者則僅能旁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99%E7%90%86%E6%9D%B1%E8%A5%BF%E8%BB%8D)

(上網日期:2012 年 6 月 11 日)。

5 TLC 旅遊生活頻道實境節目,主持人柯提斯(Curtis Stone)在超級市場尋找陌生女性,主動提 供菜單、購買食材,前往當事者家中料理晚餐,給當事者的家人或訪客驚喜。

6 2007 年起由 TVBS 歡樂台製作之節目,於 2011 入圍金鐘「綜藝節目獎」,後來分成「食尚玩 家-就要醬玩」與「食尚玩家-來去住一晚」兩節目(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3%9F%E5%B0%9A%E7%8E%A9%E5%AE%B6#2007.E5.B9.

B4)(上網日期:2012 年 6 月 11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格「我家的餐桌」7,在 2008 年獲「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入圍後順利出版為《島

嶼的餐桌:36 種台灣滋味的追尋》一書,對記憶中的母親拿手好菜詳盡記述。

三、傳播領域中的「飲食」研究

坊間美食節目、飲食論著、文學作品正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關於飲食的

研究起步卻慢,直至 1989 年「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成立並於 1993 年起逐年舉

辦研討會,社會大眾對飲食文化現象始有較大關注。

然而,從「文化觀點」出發的飲食研究猶多停留在人類學、歷史學、文學範

疇,如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Lévi-Strauss)(1968/周昌忠譯,1998)所著之《神

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即從飲食文化著手,提供了解食譜、餐桌禮儀等的新管

道與方向。許多歷史研究也開始注意到當代食物的起源,如《粥的歷史》即以考

古、歷史為經緯,將台灣當代吃粥文化與上古「食療、食補」的觀念相結合(陳

元朋,2001);文學領域則多以「飲食散文」為主題探討懷舊情感、歷史變遷意

涵,也常涉及旅遊、政治、情慾等象徵寓意(李淑郁,2007;蘇鵲翹,2007;徐

耀焜,2007)。

搜尋國內傳播領域相關文獻後迄今僅發現三篇碩士論文與數篇研討會論

文,出版日期都在2008年以後,顯見尚待耕耘。如宋良音(2009)以「美食新聞」

為文類,採van Dijk的「新聞基模結構」概念為預設基礎,分析蘋果、中時、自

由、聯合四報美食新聞的撰寫特色。沈岱樺(2009)援引社會學家Bourdieu的「場

7 http://blog.roodo.com/morningperson(上網日期:2012 年 6 月 11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域」概念,將飲食視為文化場域進行探索,分析台灣飲食文化之理路,研究重點

置於九○後的飲食「品味」論述。吳佳玲(2008)則以電影為分析對象,從「影

像再現的食物」、「飲食與人之關聯」、「飲食空間」等角度探討華人的認同基

礎,發現飲食電影存在著多重的認同形構。

傳播領域專屬飲食研究雖有限,卻反映了報紙、電視、雜誌、網路等眾多新

聞、書寫、影音文本所談並非「飲食」本身,而更涉及「怎麼做」、「如何吃」、

「跟誰吃」、「記憶中的吃」等議題;而探究「傳統小吃」的意義亦可連結飲食

論述與文化想像、認同等概念。如熊培伶(2008)即曾以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為

題,提出當代台灣飲食文本之「古早味」是重要文化現象,認為其顯示的文化意

義除「追尋懷舊」外,也是自我對土地的明瞭、對國族歷史的再確認,更是從個

人到國族的飲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