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懷舊文本之敘事分析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文件、書籍文獻的理解,標誌了文本世界與讀者世界的交會地帶(見圖 3-1)。

圖 3-1:擬態示意(來源:Flick, 2002/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8:55)

依上圖所示,人對生命或真實的理解是依主動說理(ratiocination)與敘事行

動產生,而研究過程也在擬態的循環中建構。如在古早味書寫中,書寫者固依自

身經驗(擬態 1)書寫古早味飲食文本(擬態 2),研究者(讀者)亦帶著立場理

解文本(擬態 3),消化統合後可能對後續生活經驗有新的詮釋(重新進入擬態

1),繼而書寫新的文本(再進入擬態 2)。

操作上,敘事研究可定義為「任何使用或分析敘事素材的研究」,多透過訪

談或文本素材而對個人與社會世界進行探析(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ber,

1998/吳芝儀譯,2007)。敘事資料以故事或其他方式蒐集而得,包括從文獻、

日記、自傳、會談或訪談獲得的生命故事,自我書寫也包含在內。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選擇: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古早味書寫

相關文獻早已指出懷舊飲食書寫乃「認同的建構」,但認同之形成並非自然

產生而係深受歷史社會情境影響(Anderson, 2007/吳叡人譯,2010;Giddens, 建構

經驗 詮釋

文本世界之諸 多版本

理解與賦予意 義的操作 自然世界與社會環

境、事件、活動

擬態 1

擬態 2 擬態 3 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1991/趙旭東、方文譯,2005),此或可解釋國內飲食書寫研究為何常以 1949 年作為近代台灣飲食文學之發軔(徐耀焜,2007;張巍騰,2009)。

文獻亦已指出,國民政府 1949 年遷台後即令戒嚴,來台人士遠離家園後的

思鄉情懷難以排遣,遂常以大陸故鄉吃食為題書寫。至 1970 年代末,兩岸對峙

已屆三十年,台灣面臨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困境加上共產黨在大陸主導文化大

革命,在在使人有「家園殘破、有國難奔」之感,因此 70、80 年代的寫作多延

續前代的懷鄉情緒。及至 1990 年代戒嚴解除且開放返鄉探親與出國觀光,台灣

人生活型態與價值觀漸趨豐富多元,飲食書寫風貌則有跨時代之不同(徐耀焜,

2007)。

90 年代後報章雜誌相繼提供飲食文化資訊及消費情報,文學界年輕作家增

多,或在書寫中添入旅行元素或穿梭古今中外探討食物的由來,或更以詩歌、小

說體裁撰寫而形成多種次文類,如盧非易的《飲食男》或焦桐的《完全壯陽食譜》

均屬之。近十多年間,對「台灣本地飲食」的關照成為新興文化潮流,「鄉愁」

轉向為對在地的家鄉認同,作者們有了對本土飲食的回首與凝視。

換言之,台灣的「懷舊」飲食書寫自 1949 年以來已有極大改變,從早年對

大陸家園的眷戀到當代對台灣本地食物的懷念與認同;合併觀之,二十一世紀的

飲食書寫可謂在地、個人記憶的。本研究以「認同建構」為題旨,討論重點乃當

代飲食書寫所彰顯之認同,因此研究對象擬限縮為近十年且以台灣本地為書寫背

景之作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如前所述,台灣坊間飲食書寫文本型態眾多,除已出版之文學作品外亦有搭

配照片出現的美食新聞專題報導、部落格食記、食譜等次文類。惟本研究將排除

美食報導、食記等寫作類型,乃因美食報導結合文字、照片媒介以描繪美食與商

家特色,目的均是吸引消費者前往,店家雖可能以「古早味」為噱頭號召,報導

卻可能著重對室內擺設、食材的介紹;而多數部落格食記之寫作重點也多在記錄

店家的菜色、服務、氛圍等並給予評分,較少書寫個人的飲食回憶。

總結上述,本研究擬以坊間出版的書寫作品為對象,該選擇除寫作內容外亦

考量出版作品如何反映時代的文化及集體意識形態,因此或能成為某時期的文化

線索(蘇鵲翹,2007)。再者,考量「懷舊飲食」之書寫常以散文形式散見在文

選或專書中,本研究因此決定以「單篇散文」為單位進行樣本撿擇。樣本篩選條

件如下:

首先,因應社會情境變化而以近十年書寫之作品為主,其所述之回憶才得以

是「當代回顧的過去」。

其次,個人飲食經驗或回憶應占全文大部分,對吃食評論、製作方法的介紹

不宜太多,因此美食報導、食物歷史由來的探討、食譜皆不在選擇之列。

第三,需包含「懷舊」、「古早味」的意象氛圍。所謂「古早味」在此可拆

解成三個層次:(1)古早:主要指涉民國四○年到六○年期間(或往後延伸至

八○年代),該段期間台灣社會由農業邁向工商業、政治解嚴、人民生活從匱乏

邁向小康;(2)味:不單指品嚐食物的滋味而亦包括氣味、品味、趣味、人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味、審美體會等美學情感氛圍;(3)古早味:與鄉愁、回憶、童年、家族印記、

美好純真年代相關,涉及對社會歷史與個人生命的投射與想像(參考自熊培伶,

2008;李依倩,2006)。

綜合觀之,古早味書寫似較少以專著方式出版而常單篇顯現於作家文集。換

言之,作家著述雖可能以「飲食」為題但不全與「古早味」相關的故事,因此本

研究乃以單篇散文為分析單位,依上述條件選出三篇散文進行敘事文本分析。

三篇散文依出版時間順序分別為:王宣一(2003)著《國宴與家宴》中〈陽

光 貓 與火腿〉篇(頁:25-37);方梓(2008)著《采采卷耳》中之〈歲歲年

年〉篇(頁:43-51);朱億長(2011)著《入味:南門市場朱億長的不倒人生》

一書〈窮人的營養品:紅燒豆腐〉篇(頁:30-36)。

三篇選文中,王宣一是專職文學作家,方梓媒體工作經驗豐富且著有多本專

書,且為大學兼任講師。朱億長則是其中的唯一「素人」作者,寫作文字也較簡

單樸實。

二、研究架構與相關概念說明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觀察對象為古早味(懷舊飲食)書寫,主張此類敘事乃反思性的認同

建構,係寫作者生活在全球化時空中急欲建構的新認同歸屬感,因此透過書寫行

動對自我概念反思並在過程中重新形塑主體。

圖 3-2 為研究架構,由「故事」、「論述」兩面向針對古早味飲食書寫進行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事分析,觀察書寫如何反映、建構敘事者個人與社會的協調關係,以及他們如何

在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中反思進而建構自我反思性認同,而這份認同相當程度也反

映社會文化脈絡,並可能重新影響自我敘事。

圖 3-2:研究架構圖(來源:本研究)

(二)相關研究概念

1、故事概念

(1)事件

古早味書寫作者將過去的飲食記憶與各式活動經驗經由前節「擬態 2」過程

進而篩選建構為書寫文本,因此文本論及之事件並非指涉真實世界發生之事,而

是指構成文本故事的動態行動與發生的事。此處事件意味著「變化」,意指由某

狀態向另一狀態的轉化,也就是描述在時間中的某事(由施動者引發或影響該施

動者的行動)或某種狀態(思緒、感覺、存在)的變化(Cohen & Shires, 1988;

蔡琰、臧國仁,1999)。

文本事件並不單獨存在而會鑲嵌在「序列」(sequence)中,故事中的事件

序列安排即為「情節」(plot),亞里斯多德因此將情節定義為「事件的種種安排」,

而此種安排是透過論述的講述才得以完成(Chatman, 1979)。

反思性認同(關係)

古早味/ 社會 懷舊敘事

故事

論述 建構

反映 個人

過去 現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A. 核心與衛星事件

事件之組織不僅相互連接而更具階層性質。前章業已提到「核心事件」與「衛

星事件」的區別,前者顧名思義乃與主故事關連且具備引發或增強故事起伏的功

能,後者意指故事支線,功能是填滿、說明核心事件,Chatman(1979: 54)因

此認為核心事件是骨架而衛星事件是血肉。

再者,故事中的核心事件會因「時間的連續」與「因果關係」而聯繫。傳統

看法認為故事是按標準年月順序排列而成,實際上嚴謹的時間連續僅在單一線索

甚至單一人物的故事才存在;因果關係則與時間連續相輔相成,常被包含在時間

順序之中(Rimmon-Kenan, 1983/賴干堅譯,1991)。

B. 事件的組合

事件的組合方式可能有「鏈接」(enchained)、「嵌入」(embeded)或「接

合」(joined)等:鏈接指故事按時間順序組合而成,嵌入則指某一事件被插入

另一事件的時間中,即兩事件同時發生;接合則指事件在組合過程中與一個以上

的其他事件產生聯繫,也就是將事件分布、組合在序列之中。

古早味書寫散文通常講述的故事較為複雜,一篇完整文章由許多套序列組

成,可視其為「大結構」(macrostructure),該骨幹即為核心事件。每一套序列

又有另行嵌入或接合的「小結構」(microstructure)故事,此則為衛星事件,小

結構或可再嵌入更小的衛星結構(Cohen & Shires, 1988)。區分故事書寫結構的

主次與鏈結方式,將有助於理解懷舊故事之意義(見圖 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圖 3-3:故事結構組成關係

(來源:改繪自 Chatman, 1979: 54;Cohen & Shires, 1988: 61)

(2)行動

跟據 Chatman(1979: 44),「行動」與「發生之事」都屬事件的要素且都

涉及某狀態之改變。一般而言,行動是由某人物媒介(agent)驅動,若該行動

在故事中屬重要情節,該人物媒介才得以成為「角色」。

行動種類多元,凡肢體上的行為舉止、口語對談、思維想法、五官感知皆屬

之(Chatman, 1979: 45),重要的行動甚至能成為故事主軸,帶動故事的走向(Bal,

1985)。古早味故事勢必包含多種行動,如作者品嚐食物的經驗繼而勾起兒時的 回憶,並可能試圖「再現」某道料理的心情,而與周遭親友的互動對話亦屬重要

行動。

(3)角色

故事無法單獨發生而需「人物角色」作為行動媒介才得以完成,亦即角色須

置於事件序列關係其種種「功能」才能確認。以「狗追貓」句子為例,狗的功能 大結構

核心 事件 核心

事件

核心 事件

衛星事件

核心 事件

衛星事件 核心 事件 核心

事件

核心 小結構 事件

嵌入、接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是「追」行動的主語(主體)而貓的功能則是賓語(客體)。主體與客體間的角

色的關係較直接,此外尚有四個間接角色:引發事件的「發送者(施動者)」、

彰顯事件效果的「接受者」、反對主體或與主體競爭以阻礙事件的「反對者」、

彰顯事件效果的「接受者」、反對主體或與主體競爭以阻礙事件的「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