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二節 懷舊「故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三、窮人的營養品:紅燒豆腐

作者朱億長生於 1952 年,祖籍湖南湘鄉,從小在台北羅斯福路擺攤長大。

父親過世後與丈夫接下南門市場的攤位,先批發水果後才販售熟食,店名「億長

御坊」,曾獲「第二屆中華傳統美食展」第二名、「第一屆傳統市場節最佳伴手禮」

第一名。

《入味:南門市場朱億長的不倒人生》為自傳式的散文著作,由呂政達潤飾

撰稿,共分四章,分以菜色為名並配有全頁主題照片。〈紅燒豆腐〉篇選自第一

章「小時候的貧窮滋味」,描寫母親過世後的匱乏年代如何撙節開支以及變化日

常菜色,其中「豆腐」扮演重要角色,便宜、營養價值豐富又變化萬千,作者喻

為自己生命的寫照。

第二節 懷舊「故事」分析

本節將拆解上述三篇個案之故事架構拆解,其後統整以回應研究問題一。

一、「個案一」故事分析

個案一故事架構如下(見下頁圖 4-1)8

8 圖示中「核心」意指故事之核心事件,「小核心」指相對於主核心事件之較小衛星事件。衛星 事件常以「鏈接」、「嵌入」、「接合」方式組合,鏈接指故事按時間順序組成,嵌入指某一事 件被插入另一事件中,接合則指事件因相關而彼此組合(Chatman, 1979: 54;Cohen & Shires, 1988:

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圖 4-1:個案一故事分析架構

個案一以「庭院的臘肉香」為書寫起始,共含 15 個核心情節(見圖 4-1):

核心 1 時間場景為民國五、六○年代童年時期的春節前後,野貓們在安靜的庭院

中引頸盼著垂吊的臘肉,母親則在屋內午睡或編織毛衣,小核心 1-1 解釋臘肉得

趁開春時曬太陽。核心 2 跳出回憶場景來到當下,向朋友講述此段往事獲得回應。

核心 3 再度拉回童年場景,其時母親忙著與親朋好友交換年節禮物,小核心

3-1 則補充與哥哥姐姐曾在往來的贈禮上註記,計算贈禮來回了多少次。核心 4 又將時間拉回當下,發現自己承襲了母親的習性,不但與親友交換飲食情報,甚

至一同採購、烹煮年菜(小核心 4-1 至 4-3)。

然而記憶不僅止於臘肉,核心 5 再度回到童年庭院,憶起開春時棉被套、椅

套、窗帘都得拆下清洗,而自己最喜歡在曝曬的棉被裡打滾(小核心 5-1)。小

核心 6-1 提到朋友藉著「氣味」憶起兒時的故鄉,自己也在開放返鄉時節以一道

水噗蛋料理連繫起父親與大陸親戚的血緣關係(核心 6、7)。而除了水噗蛋還

有綠豆湯的記憶外,核心 8 遙記起全民瘋棒球的時節,父親總希望備有一鍋綠豆

湯食用。

核心 9 提到在上海見到糕餅店名竟與台北店名呼應,口味卻大相逕庭;核心

10 談到在上海餐廳吃到的軟爛青菜正與母親炒的如出一轍,核心 11 說明來自上

核心 15:朋友家的菜餚(段二十五、二十六)

角色:我、朋友、朋友母親、菜餚 場景時間:現在

場景空間:朋友家(具體)/投射自己的家(象徵)

事件/行動:在朋友家見到與自家類似情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海的母親雖不知如何料理台灣空心菜而鬧了笑話,卻也在這幾十年的光陰流逝中

改變了習慣,說再也吃不慣道地的上海口味(小核心 10-1)。

核心 12、13 的場景來到當代台北街頭的麥當勞,作者眼見攝影名家津津有

味地吃著麥當勞,想到先前在北京目睹老外看見麥當勞的喜悅之情,繼而提到食

物沒有高、低階而只有品嚐者的心境差異。核心 14 再舉朋友例子闡述即便到了

懷想已久的上海,仍選擇走進熟悉的台灣連鎖店點餐,小核心 14-1、14-2 則談

到自己過去熟悉的紐約風情不復存在,再度走訪只剩下連鎖咖啡店。

核心 15 為總結,提到在朋友家見到滿桌的菜餚進而聯想起母親,評述她們

都活在過去的時代氛圍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圖 4-2:個案二故事分析架構

個案二主題為「歲歲年年」,全文包含 9 個核心故事,亦與童年時的年節記

憶相關。核心 1 以童年時的春節前夕回憶為起始,憶及在人們相繼端出年菜、湯

圓、香腸等食物時「長年菜」(芥菜)也跟著飄出濃濃年味。

核心 2 將時間拉回小時候父親種植芥菜的場景,孩童在收割後的田間嬉戲。

芥菜收成後,場景隨著核心 3 移轉到大稻埕,大人們把握秋末陽光在廣場上曬著

各式蔬菜、瓜果。小核心 3-1 描述大人們把曬過的芥菜丟入木桶,孩子們負責光

腳踩踏酸菜;小核心 3-2 接著談酸菜的料理方法,嘴饞的孩子甚至直接生吃辣椒

炒酸菜。

除了酸菜,核心 4 談到芥菜亦可製作成覆菜,作者因而想起兒時負責將瓶甕

中的覆菜一條條勾出,洗淨後給大人們烹煮料理。核心 5 回到當下陳述芥菜在年

節以各種面貌出現在不同料理,小核心 5-1 繼而也就芥菜的特性、分類予以說明,

小衛星 5-1-1 則從古籍裡的芥菜分類談到刈菜雞的作法。

核心 6 將場景再度拉回童年除夕的餐桌上,面對苦澀的芥菜孩童根本不願下

箸,因此象徵吉祥的長年菜常是被「媽媽輩」吃完。嵌入的小核心 7-1、7-2 說

明母親從小教導讀書至上,直到年歲漸長才體會母親的苦衷,因此核心 7 將時間

帶回當下反思母親與自身的性別角色。明白了母親吃菜的心情,嫁為人婦後的除

夕,心中卻也掛念著長年菜(核心 8),然而婆家與娘家距離甚遠,自己再也吃

不到記憶中的長年菜了(核心 9)。

三、「個案三」故事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圖 4-3:個案三故事分析架構

個案三以豆腐為主題,故事架構內含 8 個主要核心事件。核心 1 首先提及

1959 年重要的「八七水災」,回憶七、八歲時坐在澡盆中聽得見外頭呼喊,小 核心 1-1 補充母親過世使自己六神無主彷彿遇上洪荒。核心 2、3 接著延續童年

記憶,描述家中經濟狀況不好而到鄰居家看電視並接電話,且平時得幫忙父親顧

店,窮得連學費都得用借的。

核心 7:剩菜剩飯的利用(段十八續)

角色:我、剩菜剩飯、炒牛肉、鍋巴 場景時間:童年時期

場景空間:不明

事件/行動:炒牛肉剩餘湯汁拌蛋炒;鍋巴泡水再利用 小核心 5-4:吃雞不浪費(段十八)

角色:我、雞、羽毛、雞胸、雞骨 場景時間:過去過年時

場景空間:不明

事件/行動:雞是奢侈品,烹煮時連雞骨都不 浪費

核心 8:請客好習慣(段十九)

角色:我、員工 場景時間:現在請客時

場景空間:請客餐廳(具體)/友好(象徵)

事件/行動:叫很多菜,不浪費而讓員工打包帶回家

接 合

小核心 8-1:(段十九續)

角色:我、剩菜剩飯

場景時間:現在下班回家後

場景空間:家(具體)/休息場所(象徵)

事件/行動:開水泡飯配豆腐乳吃,不浪費 接合:

不浪費

接合:剩菜飯不浪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核心 4 則拉回寫作當下討論糧食缺乏與資源浪費問題,嵌入小核心 4-1 提到

自己童年時曾打昏老鼠供鄰居加菜。核心 5 正式進入故事主題,陳述豆腐是貧窮

年代的要角,烹煮方式多元且具適應能力。作者接著憶起小時候受房東邀吃雞,

卻只敢揀雞皮、雞脖子等部位食用(小核心 5-1),國中時期開始養雞(小核心

5-2),家境貧窮卻使作者過年時僅能在雞、魚中擇一料理(小核心 5-3)且連雞 骨都不浪費(小核心 5-4)。

核心 6 陳述在同學家看豆腐製作過程,黃豆研磨後得用石頭壓著才能製成,

作者因而認為自己的生命就像豆腐,需經磨練才得以適應環境。帶著豆腐精神,

核心 7 接著小核心 5-4 說明窮困的童年時期如何利用剩菜剩飯變出新菜色,而這

樣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核心 8 陳述現在請員工吃飯也絕不浪費,剩餘菜餚一律

會請員工帶回家。

四、飲食懷舊敘事之故事樣貌

延續以上故事架構分析,本論文研究問題一旨在探問「古早味散文之懷舊故

事樣貌」,亦即觀察文本故事談及何種舊時歲月?回憶談及哪些故人、哪類飲食

氛圍?

統合以上故事架構可發現「童年」是一再提及的舊時歲月,如個案一在核心

1 開頭便提到:

一直不能忘記童年時的一幅景象。庭院裡曬衣架上,整齊的弔著一 串串火腿、香腸、臘肉。開春的第一道陽光下,那些放了跨年的南北貨,

在暖和的春陽烘烤下冒出發亮的油光,架子底下,卻排著更長一隊的野 貓,巴巴的仰著頭,看著香氣四溢的火腿、臘肉…(頁 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該段充滿童趣的場景唯有透過孩童的雙眼才能生動描述。而小核心 3-1 則描

述在長輩與親友交換年節禮物時刻的惡作劇:「哥哥姊姊便調皮的在某些別人送

來的火腿上做記號…(中略)…我們看記號便知道,進過家門幾回,大家笑得樂

不可支。」(頁 27)因此「童年」歲月帶有歡樂意涵,「玩樂」意象常出現在故

事架構,且與大人們的「工作」狀態對比。如個案一之核心 5 即提到年節後得將

被套拆下清洗,母親還得一針一線將被套縫回,但在母親工作之餘,自己卻最喜

歡在地上曝曬的棉被翻滾幾圈。而個案二在核心 2 也提到父親在二期稻作採收後

忙著種植芥菜,空著的田地便是孩童遊戲的場所。

在童年視角中,大人們所謂的工作看來像是遊戲,如個案二在小核心 3-1 與 核心 4 分別提到製作酸菜與覆菜的過程:

小孩子都知道,踩酸菜的遊戲時間到了。被曬了一天或兩天的芥菜,

軟趴趴地被收攏成一堆堆,幾個小孩,洗好腳爬進大木桶內,連頭淹沒 在桶內,桶外的大人把垂頭喪氣的芥菜一棵棵地往木桶內丟,灑一層粗 鹽,小孩子們雙腳不停地又踩又踏,踩完一層,再丟一層,一直到七分 滿(頁 44)。

這些孩子雖肩負踩踏酸菜與勾取覆菜等工作,卻能抱持嬉戲心態而樂在其

中。此外,三篇個案皆提到「農曆年節」,如個案一以火腿臘肉為故事主題,從

開春的庭院場景談到與親友禮尚往來之回憶。個案二主題為芥菜(又稱長年菜),

開春的庭院場景談到與親友禮尚往來之回憶。個案二主題為芥菜(又稱長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