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1

第三節 研究意涵

一、理論意涵

(一)飲食敘事之時間與空間

飲食敘事是近年興起的媒介現象,同時也是亟待研究的新領域。觀察文獻與

坊間敘事文本可知懷舊是重複提及的主題,因此本論文乃選擇「懷舊古早味」為

切入點,專注探討懷舊飲食書寫中的認同建構樣貌。

然而重回懷舊理論與相關研究之探討,懷舊如前述原意係指「過去美好時光

的歸返」,多數理論乃將重點置於「時間」而常忽略「空間」面向之討論,如 Davis

(1979)之懷舊論述及心理學者 Sedikides, Wildschut, Arndt 與 Routledge(2008)

等人之研究等。事實上,懷舊除暗示美好時光不再也指涉「在地」、「故鄉」、「家」

等空間的消逝,因此「懷舊」(nostalgia)與「離散」(diaspora)概念應是互相增

補的,人對過去時光的眷戀勢必與空間想像鑲嵌在一起,正如本研究個案一、二

之認同矛盾皆與離散經驗相關。

而由更大架構觀之,「懷舊飲食」只是飲食敘事的面向之一而已。下頁圖 5-2

「飲食敘事圖」之橫軸代表時間(以「古早」與「前衛」為兩端點),縱軸代表

空間(以「在地」與「異地」為兩端點),本文研究的懷舊飲食敘事即座落在左

下角的象限中,偏向「古早」與「在地」端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2

圖 5-2:飲食敘事圖(來源:本研究)

由上圖可知本研究僅探討了懷舊飲食之意涵,而整個飲食敘事範疇尚有異國

復古料理(古早—異地)、異地新奇料理(前衛—異地)、在地飲食創新(前衛—

在地)等面向尚待討論。而新、舊、在地、異地等分類看似互斥實則相關,許多

理論文獻皆已指出飲食與人的身分想像、文化認同有關(張展鴻,2008;呂亦欣

譯,2008/Mansvelt, 2005),而認同並非本質而是辨認而生,因此「在地」認同

是相對「異地」想像而存在。

以上論述或可重新呼應 Anderson(2007/吳叡人譯,2010)提出的「想像

共同體」概念:民族認同是有限的疆域想像,其相互連結的意象透過語言存於每

個成員心中,其所謂的疆域想像即「在地想像」,且在地乃排除異地才得存在。

而 Anderson 提出的資本主義生產體系與印刷傳播科技條件,在當代也應理解為

各種媒體敘事形式(不僅包含書寫),須透過科技或資本條件才得以傳播各地。

而在 Giddens(1991/趙旭東、方文譯,2005)的現代性理論中,全球通用 前衛

古早

在地 異地(國)

懷舊飲食 本土創意 新奇料理 異國復古

(時間軸)

(空間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3

計時系統與世界地圖之發明使時間與空間都變得「虛空」,Giddens 稱其為「時空

分離」現象,意指人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不再如前現代與「地點」綁在一起,人

因而可想像在地時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也得以想像異地(異國)空間的存在。

(二)「古早味敘事」與社會關係建構

本研究亦借用 Giddens 提出之「行動理論」說明「言語意識」、「實踐意識」

與「無意識」共同組成人的意識系統。其中言語意識與實踐意識會互相影響,而

透過該言語敘事與實踐行動,人會在生活中形成穩定、常軌化的生活秩序,此即

認同的形成。然而猶得注意 Giddens 的反思理論易使人誤解認同純屬個人主動之

理性選擇,實際上 Giddens 雖認為人有選擇空間,但認同仍是人與群體、社會互

動的協商結果。

以上協商看法以「社會建構論」之解釋較為完備,如 Berger 和 Luckmann(1966

/鄒理民譯,1991)曾提出日常生活乃「自我」與「他人」的共享世界,人對世

界之態度相應於他人而生,而他人也在個人所處時空中建構對世界的理解。

因此,認同是人與社會共同建構的產物。我們或應重行調整對坊間懷舊出版

品與節目等敘事文本的認識,視其為「社會建構的邀請」(語出 Gergen, 2009/

許婧譯,2010):每一次書寫、閱讀、觀賞都是建構的過程,人們在其間不斷反

思自我行動,也持續調整對自我及社會的理解。

統合上述,首章之「懷舊飲食敘事示意圖」(圖 1-2)也應進行修正,因為個

人情感經驗與社會關係並非二分而相互牽連,個人認同得在「關係」中建立,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4

懷舊敘事之本質即在協調與社會之關係。修正之圖示如下(圖 5-3):人們在高度

現代化社會中面臨全球化與在地特殊情境之結構困境,因此透過敘事協調自我與

社會之關係,其中尤以親情聯繫與飲食意義最為重要,它們扮演「刺點」(語出

Barthes, 1980/許綺玲譯,1995:36)角色,能勾起敘事者及讀者生命經驗進而 形塑認同。

圖 5-3:懷舊飲食敘事示意修正圖(來源:本研究)

換言之,看似私我的古早味書寫實際上有其社會性,書寫僅是敘事形式之

一,因此應可再從不同飲食文本進行研究,如媒體報導、歷史資料、博物館與展

覽等資料俱可反映不同於散文書寫的「集體認同」意義。而專屬不同世代或族群

的敘事文本也應有認同差異,值得後續研究分層、分群進行較大規模之比較。

(三)再探後現代立場與懷舊意涵

本研究以「社會建構論」為典範,心理學界普遍已將社會建構論視為一種後

現代論述,目的在對既有理性、客觀、科學事實等價值觀提出挑戰(Gergen, 2009

/許婧譯,2010)。具體而論,社會建構論的後現代意義在於宣告:人們會透過

社會及文化語言、論述溝通等方式建構生活及認同,而該建構並不可能理性客觀 在地 全球

親情聯繫 飲食意義 彼時 此時

時序 感官回憶

懷舊飲食敘事

(協調社會關係、建構認同)

未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5

(Speedy, 2008/洪媖琳譯,2010)。

延續社會建構論立場,「認同」的意義建構得回歸人對主體、生活處境的認

識,本文在文獻部分曾談及Hall(1992: 275)的三種主體觀論述,其中啟蒙主體

觀強調本質於心中的統一個體,而社會學主體、後現代主體觀則開始強調「他者」

對個人形塑主體的重要性。應認為Hall的三種主體觀並非截然劃分,其應有如一

道以「本質」與「非本質」為兩端的光譜,啟蒙主體偏向本質端而社會學、後現

代主體觀則偏向非本質端。

統合上述,本論文引用的社會建構論與認同主體觀雖皆隱含後現代精神,概

念上卻可與Giddens(1991/趙旭東、方文譯,2005)的「晚期現代認同理論」

相接,他主張在晚期現代背景下,自我發展與社會體系是互相滲透的(Giddens,

1991/趙旭東、方文譯,2005)。換言之,Giddens雖以「晚期現代」而非「後現 代」來指涉現狀,但他強調社會對認同形塑的影響,自我是社會結構下具有反思

性的存在,此概念可說與社會學、後現代主體看法呼應。

「現代」與「後現代」實際上也非絕對衝突的概念,後現代主旨在對現代普

世價值提出挑戰,但卻不真正指涉現代性的消亡。亦即後現代並不是現代的結

束,而是現代的延續與深化,惟延續過程包含斷裂、否定、批判等精神(沈清松,

1993)。

再從後現代觀點討論懷舊,文獻曾引用學者詹明信(Jameson, 1991/吳美真

譯,1998)對懷舊電影的看法,他認為當代懷舊現象斷裂而無深度,且無法提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6

任何歷史意義,國內文化領域研究多延續此後現代觀點,批判懷舊故事多數時候

僅是符號操作出來的姿態、暗示與誘惑(李依倩,1995;林徐達,2010)。

然細究而論,上述研究對懷舊消費持負面看法乃是站在文化生產角度立論,

本文雖同樣探討懷舊,卻是將研究核心置於主體與認同建構上,此與過去研究切

入角度有極大不同。從主體與自我敘事觀出發,懷舊重點已不在釐清歷史真實與

否,因為歷史、社會與自我的關係本就是反思建構生成的。循此,懷舊想像讓個

人得以整合過去與現在的經驗,它是具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二、方法意涵

文學認為敘事學乃「研究敘事文本(narrative text)」之理論,心理學則視敘

事為典範或方法,兩敘事學門由來與傳統發展不盡相同,卻皆認為敘事是新興發

展之學科,此潮流近年也影響傳播領域,許多研究開始將傳播或新聞視為「敘事

(說故事)」之學問(臧國仁、蔡琰,2010)。

檢討過去敘事在文學領域之應用,其多用於探究文學作品或電影形式表現而

少用於傳播或社會文化現象之解釋。「敘事」在心理學尤被視為具有治療效果的

文本,且分析敘事文本有助於認識敘事主體從而勾勒認同樣貌。本文方法上試圖

融合文學與心理學領域之敘事傳統與典範,視古早味書寫為敘事文本並探究其傳

播與社會意涵。

由此,本研究在方法上借用學者 Chatman(1978)、Cohen & Shires(1988)、

Gennette(1983)等人之定義將敘事分為「故事」與「論述」兩部分,前者指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色、行動、場景等故事內容,後者指敘事觀點、敘事時間等表現形式。本文依此

兩類定義將研究分階段進行,首先進行故事分析並回應研究問題:「懷舊故事樣

貌?」,再以論述之時間性與視角觀點分析敘事者如何在當下回憶過去以及如何

統合認同。

然而,Chatman(1978)、Cohen & Shires(1988)等學者之敘事理論由來

自文學、語言學領域,該流派素有「結構主義敘事學」之稱。他們強調文本具有

「內在性」特徵,主張敘事文本為「內在實體」,其自成封閉體系且內涵意義,

因此反對以外在歷史、社會條件來詮釋文本意義。一般認為,結構主義敘事學受

語言學傳統影響甚深,認為有普遍語法、普世架構的存在,因此文本分析方式也

較為制式(徐黃鸝,2008)。

本研究承襲結構主義敘事學傳統,在方法執行上加入後現代敘事學者

Margolin(1999/馬海良譯,2002)提出的時態、體式、情態等時間性概念,試 圖將傳統結構化之敘事分析融合後現代敘事概念。惟礙於研究需循分析步驟回應

不同研究問題,本研究設計上未能跳脫結構主義範疇,而也囿於結構主義相信普

世語法的存在,因此致使研究者主觀詮釋之發揮空間較少。

延續上述討論,亦有相當數量的敘事研究以「後結構主義」自居而批判結構

延續上述討論,亦有相當數量的敘事研究以「後結構主義」自居而批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