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字格偏誤的情形

在文檔中 漢語四字格教學初探 (頁 35-4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四字格偏誤的情形

瞭解了四字格教材的情況,我們也需針對學生在使用四字格會發生哪些 偏誤情形進行分析,才可對症下藥,改進教學,達到學生能正確使用四字格 來溝通的目的。

一、四字格偏誤的類型

石琳(2008)在《留學生使用漢語成語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分析北 京語言大學 HSK 仲介語語料庫收集的外國考生 10740 篇的作文答卷,共計

24

373 個四字格,找出以下五種偏誤的情況:

(一)成語形式的偏誤:主要分下列五種:多字(7 例)、少字(41 例)、易序(54 例)、

錯字(298 例)、生造(98 例)。

1. 多字: …一舉手一動…。應該是一舉一動。

2. 少字:…不治症的病人。應該是不治之症 3. 易序:…苦酸甜辣…。應該是酸甜苦辣

4. 錯字:…多少傷心不言而俞。應該是不言而喻 5. 生造:…寥若如星。應該是寥若晨星。

(二)成語語義的偏誤:主要分下列六種:語義不明(9例)、語義矛盾(11例)、

語義重複(13例)、以偏概全(15例)、不明引申義比喻義(12例)、語義偏離(28 例)。

1. 語義不明

例句:*和尚乙聽到和尚丙的話,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沒頭沒腦地也答應了。

2. 語義矛盾

例句:*我們一般想,人多了,事情好辦,既省事,又事倍功半。

3. 語義重複

例句:*因此,父母的每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舉止。

4. 以偏概全

例句:*流行歌曲由於人們覺得歌好聽,曲詞有聲有色,逐漸被人們所知,

受人們的歡迎就會流行的。

5. 不明引申義比喻義

例句:*我們上一代人的觀念是養子防老,因現在生活壓力,經濟問題,往 往孩子自己兩袖清風,自身難保,哪有多餘的錢養父母,鬧翻的根 源永遠是錢。

6. 語義偏離

例句:*如果我的晚輩不聽話,我將專心致志地說又說。

(三)成語語法意義和句法功能的偏誤:主要分下列四種:語性不明(8例)、成

25

分多餘(8例)、成分缺失(16例)、成分誤代(31例)、變形不當(8例)。

1. 語性不明

例句:*發達國家幫助幾億挨餓人,是人之常情的一個道理。

2. 成分多餘

例句:*但是去外地旅遊時,千萬不要很掉以輕心去。

3. 成分缺失

例句:*首先要力求提高糧食的產量,因為我認為凡是有人性的人都不能袖 手旁觀挨餓的人。

4. 成分誤代

例句:*他們兩(倆) 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地生活。

5. 變形不當

例句:*父母跟子女對話的時候,他們不應該固執自己的意見。

(四)成語搭配不當的偏誤:石琳統計出HSK仲介語語料庫中共有這類偏誤 55例,占偏誤總數的7.7%。

例句:*所以當我得知時報出版社出的《李錩鈺博士一檔案實錄》,我就奮 不顧身地以二倍價錢從臺灣訂購過來。

(五)成語語用的偏誤:石琳統計出,HSK仲介語語料庫中共有這類偏誤6 例,占偏誤總數的0.8%。

例句:*你以後不要病了,天長地久活下去吧!

【表二-2 石琳針對HSK仲介語語料庫偏誤分類表】

偏誤類型 形式偏誤 語義偏誤 句法偏誤 語義搭配不當 語用偏誤

錯誤句數 498 88 71 55 6

比例 69.4% 12.2% 9.9% 7.7% 0.8%

26

鄭培秀(2005)在《成語句法分析及其教學策略研究》中,分析了本國 學習者和外籍學習者,誤用四字格句法功能分成下列五種情形:

(一) 謂語功能使用不當:

例:*如果對網路得心應手,有些人可以不勝枚舉。

(二) 定語功能使用不當

例:*豬八戒有如是一個屍居餘氣,濫竽充數的高官。

(三) 狀語功能使用不當

例: *路上的車都車水馬龍的堵在路上。

(四) 補語功能使用不當

例:*她初中時代寫作文,以為要寫得鳳毛麟角才能得到高分。

(五) 賓語功能使用不當

例:*他到哪都很受歡迎,這樣他就不會怕評頭論足。

鄭培秀將學生在語法上的偏誤,歸結在六語-主語、謂語、賓語、定語、

狀語、補語的句法使用錯誤上,但其中鄭只總結出五種語法偏誤類型,其中 缺少了主語的偏誤情形,他本人並未就這點提出說明,但筆者認為可能原因 是:可當主語使用的四字格原本就很少,而且這類四字格形象鮮明,多是名 詞性四字格,學生較易掌握、運用。雖然鄭培秀在此觀察的重點較偏重句法 偏誤觀點,但卻也不無貢獻,可讓我們更能深入暸解學生在六語-主語、謂 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的句法使用的偏誤情形。此外,鄭培秀句法偏 誤歸因,有點不合理,例如:定語功能使用不當的偏誤中,他認為偏誤原因 是「濫竽充數」沒有定語的功能,但北大「現代漢語語料庫」中「濫竽充數」

當定語的例子還不少,例如:有些濫竽充數的東西,真是對嚴肅文學的嘲諷。

可能是因為「平衡語料庫」收集的語料較少,而鄭太依賴「平衡語料庫」的 語料,因而舉例失當,但其實定語功能使用不當的情形還是存在。

蔡智敏(2001)《學習中文成語的困難及教學補救策略-以印尼學生為例》

收集中、高級印尼學生,使用漢語四字格詞語時的 106 句病句,大致可歸為 三種偏誤類型:

27

28

二、四字格發生偏誤的原因

逄琬(2012)在《留學生漢語成語使用偏誤研究》中,對“HSK 動態作 文語料庫”中出現的四字格成語偏誤進行了分析,他總結出留學生使用四字 格成語出現偏誤的幾點主要原因,分述如下:

(一)四字格自身結構的影響

他指出四字格成語的詞素,其語義經過演變,色彩意義發生轉移。留學 生只是單純從構成成分理解,而忽視詞素意義的演變,就會產生偏誤。此外,

四字格成語是現代漢語中保留最多古代漢語成分的語言形式,包含古音、古 義或古語結構等古漢語成分,給學習者增加了很多負擔,也給教學帶來一定 的難度。

(二)四字格成語複雜的文化內涵

逢苑認為四字格的學習,一般開始於中級階段,隨著華語學習的深入,

母語遷移的偏誤會下降,但是文化差異的語用偏誤會持續。由於歐美國家與 中國對“龍”的觀念不同,例如“望子成龍”,易發生語義偏誤;而漢文化圈的 國家,成語有有共通性,例如“對牛彈琴”,韓語有意思類似的“牛耳讀經 [우이독경]”﹔“馬耳東風”日語也有相近的“馬事東風[馬の耳に念仏 ]”,容易產生 語際干擾,出現錯位、替換之類的偏誤。

(三)四字格教學的影響

他認為四字格成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並指出 西方語言學“詞本位”的教學方法,大多數都是先解釋詞彙,再分析課文,然 後通過例句或造句的方式,配合課文語境來幫助留學生理解詞彙,讓學習者 從整體上感知詞彙意義,但是這種理解一般詞彙意義的學習模式並不適用於 去理解成語的意義。留學生由於自身條件所限,根據詞義擴展猜測成語語 義,往往得到的都是錯誤的理解。

(四)大綱、語言測試及工具書的影響

逢苑舉大陸的教材為例,作為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總依據,《漢語水準 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簡稱《大綱》),共收詞 8822 條,成語僅收 143 條,

占收詞總數當 1.62%。漢語水準考試(HSK)少考成語既不能起到對成語教

29

學的指導作用,又失去了作為成語教材編寫依據的價值。

筆者認為逄琬所提到的四字格成語偏誤的原因,雖然是針對大陸地區,

但是每項原因都是一針見血,面面俱到,除了文化理解的原因外,他所提到 古漢語成分殘留的部份,我們在第二章已談到,包括被動語態、主謂倒置和 致動用法等,都是令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四字格時難以理解的部份,老師 教授四字格時需連帶將古漢語語法交代清楚,藉此可以作為文言文或詩詞教 學的基礎。他還指出「詞本位」的教學法不適用於四字格教學,筆者也認同 此說法,四字格成語是一「固定短語」,其在句中功能雖然等同一個詞,但 四字格成語的語義更複雜,理解一般詞彙意義的模式並不適用於去理解成 語,四字格成語套用在句中有更多限制,這些都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教給學 生。此外,逄琬提到漢語水準考試(HSK)少考四字格成語,這類似情形同 樣發生在台灣,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從民國 94 年起在台灣舉辦

「華語文能力測驗」,筆者瀏覽了歷屆試題,就連最高考試層級-流利級也 少見四字格成語出現,只見題目中出現熱心助人、新陳代謝等少數四字格。

主流考試不重視四字格,將會導致教師不重視四字格教學,學生也就不重視 四字格。

綜觀各家說法,學生使用四字格會發生偏誤的原因,不外是以下幾點:

一、學生缺乏相關文化背景,易受母語文化干擾。

二、學生忽視上下文語義,或使用語境不恰當。

三、教師對四字格語義、語法功能缺乏有效教學方法

四、大環境的影響:缺少四字格語言測試機會及優良的工具書、教材。

22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簡稱華測會,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Test Of Proficiency-Huayu, SC-TOP)係由教育部於民國 94 年 11 月正式成立(原名華語測驗中心,民國 96 年 1 月正式更名),

為研發與推廣「華語文能力測驗」的專責單位,旨在研發及推廣台灣對外華語文相關測驗,以因 應世界各地華語學習之熱潮,考試內容分為聽力及閱讀兩大部份,測驗有基礎級、進階級、高階 級、流利級四個等級。

30

31

在文檔中 漢語四字格教學初探 (頁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