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關聯性之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關聯性之分析

本節以社會比較效應為預測變項,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主觀幸福感為效標 變項,並探討變項間的關聯性。研究者依據有效正式問卷 934 份,採用 AMOS 20.0 版軟體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資料分析,冀能了解自我效能在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 幸福感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並驗證其所建構的關聯模式,以考驗研究假設 2-1、

2-2、2-3 與 2-4。

壹、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之模式架構

根據本研究之理論架構,自我效能可能是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間的中 介變項。為了確認其中介效果,遂遵循第三章的研究方法,建立起中介模式一和 二,結果如圖 4-4 和圖 4-5 所示,以利後續的中介假設考驗歷程。

126

本研究的中介模式一和中介模式二都含有 3 個潛在變項(latent variables),分 別為社會比較效應(潛在預測變項)、自我效能(潛在中介變項)與主觀幸福感(潛 在效標變項)。其中,「社會比較效應」包括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向上 對比比較與向下同化比較等四種比較效應類型。

在中介模式一中,本研究假定社會比較效應(預測變項)對自我效能(中介 變項)和主觀幸福感(效標變項)有直接效果。其次,在中介模式二,除了假定 自我效能(中介變項)對主觀幸福感(效標變項)有直接效果外,且當社會比較 效應和自我效能同時預測主觀幸福感時,社會比較效應對主觀幸福感的直接效果 會降低或是由顯著變成不顯著。

再者,於中介模式的觀察指標方面,則使用 10 個觀察指標作為 3 個潛在變項 的觀察指標。由於本研究所使用的「自我效能量表」屬於單一因素量表,且多達 12 題,為了增加模式的適配度,在進行結構方程模式之前,針對自我效能量表進 行捆紮(parceling)或稱小包法(Bandalos, 2002)應是較為合適的作法(Little, Cunningham, Shahar, & Widaman, 2002)。至於捆紮方式有多個作法:包括隨機分 配、平衡負荷量、參考原先編製量表的構念、正反向特徵分類等方式(Little et al., 2002; Russel, Kahn, Spoth, & Altmaier,1998; Wei, Russel, & Zakalik, 2005)。在本研究 中,自我效能優先以原先編製量表的構念進行捆紮,共分成 2 個觀察指標,分別 為自我效能一和自我效能二。而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則各分為 5 個觀察指 標和 3 個觀察指標,前者為社會比較效應一~五,後者則為生活滿意度、正向情 緒與負向情緒。

貳、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之分析程序

首先,本研究先以兩個模式之△χ2 差量來確認兩個模式間是否有顯著差異。

若兩個模式的△χ2 差量達到顯著水準,且模式二相較於模式一更適配於觀察資料 時,則表示自我效能可能為模式之中介變項。其次,探討模式一中,社會比較效

128

應對主觀幸福感和自我效能的直接效果是否顯著,若達顯著則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的中介條件一和二。再者,探討模式二中,自我效能對主觀幸福感的 直接效果是否顯著,若前者成立,則再分析在模式二中之社會比較效應對主觀幸 福感的直接效果是否下降或因此不達顯著。

若自我效能對主觀幸福感的直接效果達其顯著,且社會比較效應對主觀幸福 感的直接效果降低(部分中介)或不達顯著(完全中介),則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 的中介條件三和四。爰此,社會比較效應會透過自我效能的中介來影響主觀幸福 感的假設即成立。

參、模式估計方法之選擇

在正式分析前,研究者擬針對原始資料的偏態和峰度進行初步檢視,以瞭解 資料是否有違常態性之要求,進而選擇最合適的模式估計方法。此外,本研究的 社會比較效應又可分為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向上對比比較與向下同化 比較等四個潛在變項,皆一併估算之。兹將所有潛在變項的觀察變項之分析結果 列如表 4-15:

表 4-15 潛在變項的觀察變項之常態性評估摘要表

130

肆、中介效果分析暨模式估計結果

因本研究的預測變項-「社會比較效應」分為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

向上對比比較與向下同化比較等四種比較效應類型,故總共可以產生四個中介模 式,包括:向上同化比較是否透過自我效能影響主觀幸福感;向下對比比較是否 透過自我效能影響主觀幸福感;向上對比比較是否透過自我效能影響主觀幸福 感;向下同化比較是否透過自我效能影響主觀幸福感。

倘若中介效果顯著,則再進行模式參數估計和相關考驗。兹將四個中介效果 之分析結果,分別臚列如下:

一、自我效能在向上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效果和模式估計結果

(一)模式適配度比較

首就兩個模式進行比較,結果如表 4-16 所示。△χ2(1, N=934)=.62p>.05,

代表兩個模式間無顯著差異。又經模式適配度比較後,發現模式一各項評鑑指標 的符合程度大都優於模式二,故表示自我效能不可能為向上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 感之中介變項。

表 4-16 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和模式二適配度及卡方值差異檢定結果

(二)中介模式之檢驗

向上同化比較預測主觀幸福感中介模式的徑路係數如圖 4-6 和圖 4-7 所示。首 先,在模式一中發現向上同化比較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值為.52(t=13.24,p

<.05),而向上同化比較預測自我效能的效果值為.71(t=18.77,p<.05),兩者皆 達到顯著水準,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中介條件一、二之假定。

模式 χ2 df GFI AGFI SRMR RMSEA NFI NNFI CFI RFI IFI AIC CAIC ECVI 模式一 297.33 33 .932 .887 .035 .093 .955 .945 .960 .939 .960 341.33 469.80 .366 模式二 296.71 32 .932 .884 .034 .094 .955 .943 .960 .937 .960 342.71 477.02 .367 模式

比較

△χ2 df

.62 df 1

然其次在模式二中顯示自我效能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值為-.04(t=-.78,p

>.05)未達顯著水準,不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中介條件三之假定。此外,模 式二中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值由模式一的.52 升高為.55(t=9.53,p

<.05)。爰此,上述檢驗結果未能符合 SEM 中介模式成立之要件,故自我效能非 為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的中介變項。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本研究之假設 2-1:「國中學生向上同化比較和主觀 幸福感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為向上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 項」,未獲支持。

圖 4-6 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

註 1:*p<.05

註 2:省略潛在變項的觀察指標

圖 4-7 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二

註 1:*p<.05

註 2:省略潛在變項的觀察指標

-.04 .71*

.55*

向上 同化比較

主觀 幸福感 自我效能

.52*

.71*

向上 同化比較

主觀 幸福感 自我效能

132

二、自我效能在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的中介效果和模式估計結果

(一)模式適配度比較

首就兩個模式進行比較,結果如表 4-17 所示。△χ2(1, N=934)=62.40p<.05,

代表兩個模式間有顯著差異。經模式適配度比較後,發現模式二各項評鑑指標的 符合程度皆優於模式一,表示自我效能為模式之中介變項。

表 4-17 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和模式二適配度及卡方值差異檢定結果

*p<.05

(二)中介模式之檢驗

向下對比比較預測主觀幸福感中介模式的徑路係數如圖 4-8 和圖 4-9 所示。首 先,在模式一中發現向下對比比較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值為.22(t=5.79,p

<.05),而向下對比比較預測自我效能的效果值為.40(t=11.41,p<.05),兩者皆 達到顯著水準,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中介條件一、二之假定。

其次,在模式二中顯示自我效能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值為.30(t=6.44,p

<.05),亦達到顯著水準,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中介條件三之假定。再者,

檢視模式二中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值由模式一的.22 下降至.09

(t=2.45,p<.05),符合 Baron 和 Kenny(1986)中介條件四之假定。爰此,上述檢 驗結果皆符合 SEM 中介模式成立之要件,故自我效能為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 感的中介變項,且為部分中介之效果。

模式 χ2 df GFI AGFI SRMR RMSEA NFI NNFI CFI RFI IFI AIC CAIC ECVI 模式一 261.08 33 .944 .907 .079 .086 .950 .940 .956 .932 .956 305.08 433.55 .327 模式二 198.68 32 .958 .928 .056 .078 .962 .955 .968 .947 .968 244.68 378.99 .262 模式

比較

△χ2 df

62.40* df 1

圖 4-8 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

註 1:*p<.05

註 2:省略潛在變項的觀察指標

圖 4-9 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二

註 1:*p<.05

註 2:省略潛在變項的觀察指標

(三)模式估計結果

以下由模式基本適配度和整體模式適配度分析其估計結果,臚列如后:

1.模式基本適配度

兹將向下對比比較、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之標準化估計值、估計值、標準 誤、誤差變異與顯著性考驗列如表 4-18:

.30*

.40*

.09*

向下 對比比較

主觀 幸福感 自我效能

.22*

.40*

向下 對比比較

主觀 幸福感 自我效能

134 形,可說是一種外在品質的檢核(黃芳銘,2005)。本研究採用 Hair 等人(2010)所 提出的三種整體模式適配度之指標:包括絕對適配指標(absolute fit measures)、

增值適配指標(incremental fit measures)與精簡適配指標(parsimonious fit measrues)

等作為本研究整體模式適配度之考驗標準,並參酌學者專家們(余民寧,2006;

吳明隆,2009;陳正昌等,2011;陳寬裕、王正華,2011)對於適配標準的建議進 行檢核。兹將整體模式適配度的檢核結果列如表 4-19,並分述如下:

(1)絕對適配指標

絕對適配指標係決定概念性模型可以預測觀察資料中共變數和相關矩陣的程 度(陳寬裕、王正華,2011)。由表 4-19 得知,該假設模式的 χ2(32, N=934)=198.678,

p<.001,結果達到顯著水準。然陳正昌等人(2011)指出,χ2值容易隨樣本數而波

動,即因較大的樣本人數而達到顯著水準,故宜再參酌其它適配指標以進行合理 判斷。Bagozzi 和 Yi(1988)則提出以卡方值與自由度的比值來取代卡方值,同時建 議其比值宜小於 3。檢核卡方值與自由度比值的結果為 6.209,雖不符合小於 3 的 標準,但其它的適配指標皆符合標準。包括 GFI 值為.958,AGFI 值為.928,兩者 皆大於.90 的標準。而 SRMR 值為.056,RMSEA 值為.078,亦皆符合小於.08 的標 準。小結其上,該假設模式在絕對適配指標方面的適配度頗佳。

(2)增值適配指標

增值適配指標是比較概念性模型的適配度和獨立模型(independence model)

增值適配指標是比較概念性模型的適配度和獨立模型(independence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