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因素探析暨其與自我效能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因素探析暨其與自我效能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

Copied!
2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毛國楠 博士. 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因素探析暨其 與自我效能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 之建構與驗證. 研究生:吳永清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

(2) 誌 謝 詞 「臺師大啊!我來到你岸上時原是一個陌生人, 住在你房子時原是一個旅客,而今我離開你的門時卻是一個朋友了。」 ~改寫自泰戈爾《漂鳥集》 一直對泰戈爾的詩文情有獨鐘,蘊含哲理、交織詩意,足以悸動。而這段改 寫詩句正巧說明我目前的心境。畢業離開後,臺師大將成為我畢生的摯友與驕傲。 其實在博士攻頂前夕,曾至行天宮問卜求個心安。結果抽到了第 28 首丙辛(上 吉)的籤詩,四行詩中最後兩句是:「人事盡從天理見,才高豈得困林泉」。想必 恩主公亦同意我的博士學位已近在咫尺!內心雖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釋然, 腦海中卻開始浮現攻讀博士曾經走過的篳路藍縷。 回首桂冠攻頂的來時路,屈指一算,已過五個半年頭。一路行來,歷經太多 人生和工作上的轉變。箇中滋味,唯當事者能了然於胸。然「得之於人者太多, 出之於己者太少」 ,再多的感謝,也只能儘量寄于拙筆,娓娓道來…… 首先,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要感謝兩位學術生涯的貴人。一為啟蒙恩師 -高師大碩士班指導教授陳密桃博士點燃學生繼續挑戰學術殿堂的無限勇氣,在 博士班就讀期間又賜予無限溫暖和鼓勵,方能成就此椿桂冠美事;另一為臺師大 博士班指導教授毛國楠博士以其循循善誘的柔軟身段,不吝給予最大的空間、關 懷與肯定,並允諾學生能以自己的生活步調和能力狀態進行研究,此般溫儒友善、 互動良好的師徒關係,對於一位常年奔波於工作和學業之間的博士班研究生而 言,格外彌足珍貴!同時還要感謝五位口試委員:臺大心理系林以正教授、臺師 大心輔系林世華教授、臺師大心輔系陳李綢教授、臺藝大師培中心陳嘉成教授、 成大教研所程炳林教授(依姓氏筆劃序)在百忙之餘,仍撥冗針砭論文、匡正缺 失,並提供諸多關於研究架構及統計方法的寶貴建議,讓論文內容更臻懿善。 其次,在歷經五年半的博士班學術生涯中,定要感謝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 i.

(3) 學系全體師長的啟迪教誨。其中張文哲教授在社會知覺課程中對於「社會比較議 題」的啟發,無形中幫學生推開了社會比較的研究大門;而林世華教授更惠允學 生旁聽其共變結構分析課程,以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皆致上無限謝意。 此外,編製問卷之際,感謝十位教授協助進行問卷之效度評審。另進行問卷 資料統計分析卻屢遭瓶頸之際,幸賴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陳寬裕教授即時惠予甘 霖之助,窒礙甫迎刃而解,在此一併致謝。 再者,欲完成論文,尚需諸多貴人協助。首先要感謝陪伴我一路走來的臺灣 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97 級博士班同窗摯友黃博聖、簡郁芩、莊季靜、李露芳、 葉安華的磨礱砥礪,而學弟妹的加油打氣亦為重要關鍵。求學與教書兩頭奔波之 際,亦賴臺南市大同國小李貞儀校長及大竹國小楊淑敏校長的大力支持,與臺南 市仁光國小及大竹國小全體同仁的關懷鼓勵,方能點滴凝聚成為自己持續向前的 不絕動力。而論文之相關量表施測期間,更感謝王天利組長、王思翔老師、王思 蘋老師、李文欽主任、林怡君老師、洪千惠老師、洪倩婷主任、陳怡璇老師、康 惠美主任、黃雁祥老師、黃詩惠組長、楊竣堯主任、蕭佑儒老師、楊諮燕老師、 蔡榮哲老師、賴盈州組長、薛百佑主任、謝敏青老師、謝筱梅老師、蕭博仁老師、 魏伶如老師、藍雅慧老師等(依姓氏筆劃序)諸多主任、組長和老師們的鼎力相 助,本論文方能如期順利完成。另亦對於朱采翎學妹在 Proposal 論文計畫口試及 葉安華同學在 Final 論文口試的協助,同表謝意,沒齒難忘。 最後,謹以此論文獻給我最摯愛的雙親,感謝他們幾十年來的劬勞顧復之恩, 但願這個兒子永遠是他們最大的驕傲。更感激老婆和岳父母在博士班就讀期間的 體諒,讓我在論文撰寫期間,能夠盡其在我,免除後顧之憂。或許此論文的付梓, 將是給予所有愛我的人及我愛的人最佳之回報! 雖論文有盡,謝誌窮涸。然心中謝忱綿長,亙古彌新……… 謹誌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永清 心輔系 2014 年 01 月暖冬 ii.

(4)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建置國內適用於國中學生之「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並嘗試建構 並驗證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模式,同時探析國中學生社 會比較效應的現況及影響其社會比較效應的背景變項和心理變項。研究中採用問 卷調查法,以 101 學年度就讀臺灣地區(包括北中南東四區)公立國民中學七、 八、九年級的男女學生為研究對象。先抽取 405 位國中學生為預試樣本,以做為 量表信、效度之分析依據。再以 934 位國中學生作為本研究之正式樣本,首先進 行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因素結構驗證(測量模式分 析) ;其次建構並驗證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模式;再者分 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之差異,以及自尊、數學價值觀、 團體表同感和社會比較效應之相關程度;最後探究背景變項、自尊、數學價值觀 與團體表同感對社會比較效應的聯合預測力。 研究工具則包括: 「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 、 「自尊量表」 、 「數學價值觀量表」、 「團體表同量表」 、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 、 「自我效能量表」與「主觀幸福感量表」。 此外,本研究採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描述性統 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與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 和驗證假設。 兹將本研究獲致的研究結論,臚列如后: 一、國中學生的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模式契合觀察資料。 二、國中學生的向下對比比較、向上對比比較與向下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有直 接效果;此外, 「自我效能」在上述三種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間具有中 介效果。 三、國中學生的社會比較效應與其「性別」 、 「家庭社經地位」 、 「學校規模」與「城 iii.

(5) 鄉區域」等背景變項有所關聯。 四、國中學生的自尊和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為顯著正相關;而其自尊和 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化比較為顯著負相關。國中學生的數學價值觀和向上同 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為顯著正相關;而其數學價值觀和向上對比比較、向下 同化比較為顯著負相關。國中學生的團體表同感和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 較為顯著正相關;不過其團體表同感和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化比較未達任何 顯著相關。 五、國中學生背景變項中的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城鄉區域和心理變項中的自尊、 數學價值觀、學校表同感、班級表同感或可作為預測社會比較效應之參考。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供學校教師及輔 導人員、教育相關單位與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自我效能、社會比較效應. iv.

(6) Confirmatory Study of Model of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Exploration of Related Factors on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Wu, Yung-Ch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cale towar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tried to underst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and explored related factors on them. A pilot study with 405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scales. Next, we obtained an efficient sample size 934 after sampling, and used these data to confirm the factor model of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structed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verified if self-efficacy was the mediator of the model,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variables of students´ background on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mong self-esteem, math-value, group-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and to explore the predictability of variables of students´ background, self-esteem, math-value and group-identification to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Besides, several instruments were administer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Basic Data, Self-Esteem Scale, Math-Value Scale, Group-Identification Scale,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cale, Self-Efficacy Sca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And the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correlation analysis, stepwise multiple v.

(7) regression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tated as follows: 1. The scales were appropriate to evaluat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2.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ownward-contrast, upward-contrast and downward-assimilation had a direct effect on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wnward-contras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upward-contras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downward-assimil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also mediated by self-efficacy. 3.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differed according to gender, social-economic status, school size and urban-rural area. 4.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steem was positviely related with upwardassimilation and downward-contrast, but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upward-contrast and downward-assimilati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value was positviely related with upward-assimilation and downward-contrast, but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upward-contrast and downward-assimilation; 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group-identification was positviely related with upward-assimilation and downward-contrast. 5. Gender, social-economic status, urban-rural area, self-esteem, math-value, school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dentification could predic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Based on the finding in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at school, educational related authorities, and further studies were provided.. Key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self-efficacy, social comparison responses vi.

(8) 目. 次.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次………………………...………………………….……………………………...…x 圖次…………………………………………………………………………....………xi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8 第三節 名詞釋義………………………………………………………….……....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比較效應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17 第二節 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內涵…………....……...................….….39 第三節 主觀幸福感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內涵………………………........…….44 第四節. 第三章. 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性及其相關研究…….60.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71 第二節 研究對象………………………………………………………………….78 第三節 研究工具………………………………………………………………….81 第四節 研究程序………………………………………………………………….91 第五節. 資料處理………………………………………………………………….93. vii.

(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因素結構驗證…...101 第二節. 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關聯性之分析.......12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分析………………….…..151. 第四節. 國中學生自尊、數學價值觀、團體表同感與社會比較效應間之 相關分析………………………………………………………………...167. 第五節. 國中學生背景變項和心理變項對社會比較效應之預測分析………...1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81 第二節 建議…………………………………………………………………...…18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95 英文部分…………………………………...…………………………………..…..202. 附錄 附錄一. 國中學生學習經驗調查問卷之效度評審專家……………….……220. 附錄二. 國中學生學習經驗調查問卷(專家修訂用)………………….....222. 附錄三. 專家內容效度彙整表………….…..………......................................232. 附錄四. 「社會比較效應」項目分析摘要表……………….….…….…......243. 附錄五. 「社會比較效應」因素分析摘要表………….…..………...……...244. 附錄六. 「自我效能」項目分析摘要表……………….………….………...245. 附錄七. 「自我效能」第一次因素分析摘要表…………………..…...……246. 附錄八. 「自我效能」第二次因素分析摘要表…………….................……247. 附錄九. 「主觀幸福感」項目分析摘要表……………….….…...........…....248. 附錄十. 「主觀幸福感」第一次因素分析摘要表…………….………....…249 viii.

(10) 附錄十一. 「主觀幸福感」第二次因素分析摘要表………………….....…....250. 附錄十二. 施測說明(預試)……………………………………..………......251. 附錄十三. 國中學生學習經驗調查問卷(預試問卷)………………….…....252. 附錄十四. 施測說明(正式施測)…………………………………...…...…...259. 附錄十五. 國中學生學習經驗調查問卷(正式問卷)……………........….....260. 附錄十六. 數學學習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267. 附錄十七. 團體表同感量表使用同意書……………........………………….…268. ix.

(11) 表. 次. 表 3-1. 第一次有效預試樣本分配表……………........………………………….....78. 表 3-2. 有效正式樣本分配表………………………………………………….……80. 表 3-3. 有效正式樣本的基本資料…………………………………………….……80. 表 3-4.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84. 表 3-5.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之層面、題號與題數……………………………...84. 表 3-6. 「主觀幸福感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89. 表 3-7. 「主觀幸福感量表」之層面、題號與題數……………………………...…89. 表 4-1.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常態性評估摘要表………………………….……102. 表 4-2.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觀察變項之參數估計表…………………...……..105. 表 4-3.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整體模式適配度檢核表……………...……..........107. 表 4-4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內在結構適配度分析表……………………….........108 表 4-5.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區別效度檢定摘要表………………………….....109. 表 4-6. 「自我效能量表」常態性評估摘要表………………………….................110. 表 4-7. 「自我效能量表」觀察變項之參數估計表………………………….........113. 表 4-8. 「自我效能量表」整體模式適配度檢核表……………………….............115. 表 4-9. 「自我效能量表」內在結構適配度分析表……………………….............116. 表 4-10 「主觀幸福感量表」常態性評估摘要表………………………….............118 表 4-11 「主觀幸福感量表」觀察變項之參數估計表………………………….....120 表 4-12 「主觀幸福感量表」整體模式適配度檢核表………………………….....122 表 4-13 「主觀幸福感量表」內在結構適配度分析表……………………….........123 表 4-14. 「主觀幸福感量表量表」區別效度檢定摘要表………………………...124. 表 4-15. 潛在變項的觀察變項之常態性評估摘要表…………………………...…129. x.

(12) 表 4-16. 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和模式二適配度及卡方值差 異檢定結果……………………………………………………………...…130. 表 4-17. 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和模式二適配度及卡方值差 異檢定結果………………………………………………………………...132. 表 4-18.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假設模式的參 數估計表…………………………………………………………...………134. 表 4-19.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假設模式適配 度檢核表………………………………………………………………...…136. 表 4-20.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結構模式效果量...…137. 表 4-21. 向上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和模式二適配度及卡方值差 異檢定結果………………………………………………………………...138. 表 4-22.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上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假設模式的參 數估計表…………………………………………………………...………139. 表 4-23.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上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假設模式適配 度檢核表……………………………………………………………...……141. 表 4-24.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上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結構模式效果量…...142. 表 4-25. 向下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和模式二適配度及卡方值差 異檢定結果……………………………………………………………...…143. 表 4-26.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假設模式的參 數估計表…………………………………………………………………...145. 表 4-27.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假設模式適配 度檢核表……………………………………………………...……………147. 表 4-28.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結構模式效果量…...148. 表 4-29. 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現況分析摘要表………………………...151. xi.

(13) 表 4-30. 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得分之平均數和標準差……..152. 表 4-31. 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52. 表 4-32. 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53. 表 4-33. 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得分之平均數和標準差……..154. 表 4-34. 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54. 表 4-35. 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55. 表 4-3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得分之平均數 和標準差…………………………………………………………………..156. 表 4-37.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多變量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156. 表 4-38.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單變量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157. 表 4-39.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得分之平均數和標準差..158. 表 4-40.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158. 表 4-41.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159. 表 4-42. 不同城鄉區域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得分之平均數和標準差...160. 表 4-43. 不同城鄉區域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160. 表 4-44. 不同城鄉區域的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161. 表 4-45. 不同背景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之考驗結果摘要表…………..163. 表 4-46. 國中學生心理變項和社會比較效應各層面之相關分析……………......168. 表 4-47. 背景和心理變項預測「向上同化比較」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173 xii.

(14) 表 4-48. 背景和心理變項預測「向下對比比較」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174. 表 4-49. 背景和心理變項預測「向上對比比較」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176. 表 4-50. 背景和心理變項預測「向下同化比較」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177. xiii.

(15) 圖. 次. 圖 3-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一:考驗「社會比較效應」之測量模式圖…………...72. 圖 3-2.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一:考驗「自我效能」之測量模式圖………………...73. 圖 3-3.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一:考驗「主觀幸福感」之測量模式圖……………...74. 圖 3-4.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二……….………………..…………………………..…..75. 圖 3-5.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三……….………………..…………………………..…..76. 圖 3-6. 中介變項構成要件圖……………………………………………………...…97. 圖 3-7. SEM 的中介變項構成要件圖…………………………………………......…99. 圖 4-1. 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之測量模式圖(標準化解)………………………….104. 圖 4-2. 自我效能量表之測量模式圖(標準化解)…………………………….…112. 圖 4-3. 主觀幸福感量表之測量模式圖(標準化解)………………………….….119. 圖 4-4. 中介模式一……………………………………….…………………………126. 圖 4-5. 中介模式二……………………………………………………….…………126. 圖 4-6. 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131. 圖 4-7. 向上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二…………………………………….…131. 圖 4-8. 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133. 圖 4-9. 向下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二………………………………….……133. 圖 4-10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結構模式圖………….137 圖 4-11 向上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138 圖 4-12 向上對比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二………………..………………...……139 圖 4-13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上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結構模式圖…….…....142 圖 4-14 向下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一…………………………………….…144 圖 4-15 向下同化比較對主觀幸福感模式二…………………………………….…144 圖 4-16 以自我效能為中介之向下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結構模式圖……….....148 xiv.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建置國內適用於國中學生之「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並嘗試建 構並驗證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模式,同時探析國中學 生社會比較效應的現況及影響其社會比較效應的背景變項和心理變項。 本章共分四節,首先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論述本研究的研 究問題與假設,再者針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定義加以界定,最後說明本研究的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社會比較」乃建立自我評估、促進自我認識、判斷自我價值的方法之一。 自從 Festinger(1954)建立起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的理論架構以來,數 十年來實徵研究不斷推陳出新,探討的範疇從個人特質、動機信念、比較向度、 心理適應到學習成就等不一而足(Taylor & Lobel, 1989; Taylor, Wayment, & Carrillo, 1996; Ybema & Buunk, 1993),儼然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 而身處華人文化脈絡下的我們皆難逃被動或主動與他人進行社會比較,所 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山還有一山高」、「人 比人氣死人」……諸如此類耳熟能詳的「比較」俗諺常由中國人嘴裡脫口而出。 在古詩的「知足歌」中更提及一段敘述: 「莫謂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 退步思量海樣寛,眼前便是許多福。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 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詩中道盡社會比較的心情轉折,令人莞薾。 Chan 和 Prendergast(2007)在研究中亦指出, 「比較」在華人的文化脈絡裡被 視為一種重要的議題。以自身為例,從小到大,社會比較的緊箍咒一直如影隨 形,身受其利,或許也身受其害。如今從事社會比較的相關研究,只能說是冷 暖自知,有感而發。爰此,有學者不諱言的指出,人生從搖籃起始直到終點, 1.

(17) 本來就是一連串社會比較與自我評價的歷程(Suls & Mullen, 1982),係日常生 活中普遍存在且影響深遠的社會互動歷程(Wood, 1989) 。準此而論,此主題的 耕耘實有其意義及重要性。 而在這一連串社會比較的人生歷程中,因青少年階段的認知複雜性提高, 加上同儕影響與日俱增,故在青少年階段同儕間的社會比較作用力最大(黃德 祥,1992;Suls & Mullen, 1982)。爰此,當正值社會比較高峰的國中學生置身 華人傳統社會裡,又得不斷進行社會比較時,會不會對其身心狀態造成影響? 值得我們關切。另外李慧娟(2003)指出當前國中生最常進行的社會比較內容 即是「學科成績」的比較,比例高達 77.7%,符合 Festinger(1954)所提出的社會 比較假說:人類具有評鑑自己能力之驅力。若以教室情境為例,且其比較的科 目又是學生感到學習最為困難、學習焦慮和低成就比率皆偏高的數學科時(黃 珊紋,2002;魏麗敏,1996) ,會不會產生較為負面的效應?更值得探究。故本 研究擬以國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設定數學科為其特定領域進行研究。 此外,揆諸社會比較的議題研究,雖然發軔於國外,然目前亦逐漸受到國 內學者專家的關注,包括質性或量化研究皆持續不斷的擴展和累積中。不過稍 加歸納其研究方向,可以發現大都關注於社會比較動機、頻率、方向或情意反 應的研究上。邇來,國內開始有部分學者以實驗設計方式進行社會比較同化或 對比效應的研究(蔡佳靜,2009;蔡銘修,2007)。 所謂社會比較同化或對比效應皆是一種選擇性比較機制, 其過程類似 Wood(1996)的「考量社會訊息」歷程。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係個體在比較歷程 中選擇關注和比較對象間的相似之處;後者則是個體在比較歷程中選擇關注和 比較對象間的相異之處(Mussweiler, Rüter, & Epstude, 2004) 。然綜觀國內目前 對此所累積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或者只是觸及到社會比較效應的部分議題。 根據國外學者專家所提出的「社會比較效應」之模式(Buunk & Ybema, 1997; Mussweiler, 2003; Van der Zee, Buunk, Sanderman, Botke, & Van den Bergh, 2000) ,其內涵理應包括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 2.

(18) 化比較等四個層面。而目前國內所探究之對比效應對於自我概念的影響(張郁 雯,2008;廖雅慧,2009) ,只是相當於向上對比比較的層面。另外,探討大魚 小池效應或是見賢思齊效應(亦稱為榮耀感效應或認同效應)對於個體自我的 影響(毛國楠、趙曉美,2007;侯雅齡,2010;宋曜廷、黃瓅瑩、郭念平、曾 芬蘭,2012) ,前者係向上對比比較的層面,後者乃向上同化比較的層面。小結 其上,似乎皆只關注向上比較(同化或對比)的層面,至於向下比較所可能產 生的同化或對比效應,目前鮮少提及。換言之,國內對於社會比較效應四個層 面的全面性探討尚付諸闕如,更遑論社會比較效應量表的編製和相關應用。 準此而論,完整進行社會比較效應四個層面的相關研究實有其必要性。又 鑑於國外學者 Bounoua、Cury、Regner、Huguet、Barron 與 Elliot(2012)指出, 社會比較同化或對比效應將是未來社會比較的研究趨勢之一。故本研究擬嘗試 建置國內適用於國中學生的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並探討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 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此乃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動機之一。 其次,在正向心理學蓬勃發展的今日,幸福感議題的探討大行其道。而幸 福感理論內涵之一的「判斷理論」指出,幸福是一種相對性、比較後的結果(黄 怡禎,2007) ,強調幸福感的評估可以社會觀點(和他人相較的結果)作為判斷 標準(Christopher, 2000; Schwarz & Strack, 1999; Veenhoven, 1991a)。比較後如 果發覺自己的狀態比他人好,就會感到幸福,故個體進行向下比較理應會比向 上比較產生更多的幸福感受。不過,研究者統整過去以「社會比較方向」為切 入角度所進行的研究後發現,其結果並非全然一致。 舉例而言,有學者提出向下比較能比向上比較產生較高的幸福感(Diener & Eid, 2004; 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Schwarz & Strack, 1999) ,抑或發現 向下比較會比向上比較引發更多正向情緒反應(徐富珍,1998;陳矩元,2009; Medvce & Savitsky, 1997; Wills, 1981) 。然亦有研究指出向上比較會比向下比較 產生更多正向情感(張琇珺,2000;Buunk, Schaufeil, & Ybema, 1994; Collins, 1996) ,如此迥異的結果觸發研究者的興趣。對於此現象,有學者指出,社會比 3.

(19) 較的結果是好抑壞,其關鍵不在於比較的方向,而是在於比較的過程或反應中 產生同化還是對比的效果(Suls, Martin, & Wheeler, 2002)。 Buunk 和 Ybema(1997)亦對「同化-對比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們認 為向上或向下比較皆可能出現正向或負向結果,端視其與比較對象產生同化或 對比效應而定。反觀國內的社會比較研究(張琇珺,1990;陳矩元,2009;陳 欣愉,2011) ,大都致力於社會比較方向和主觀幸福感或情緒反應的相關研究, 因而造成不一致的結果。卻少有人針對社會比較所產生的同化或對比效應和主 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實有加強探究之必要性,此乃本研究主要的研 究動機之二。 另在 Carmona、Buunk、Dijkstra 與 Perió(2008)關於社會比較效應的研究中, 將社會比較效應視為自我效能的來源之一。同時認定此種替代性經驗會影響個 體的自我效能,兩者密切相關。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向上對比比較與自我效 能有顯著負相關,顯示當個體向上比較後,會因認知到自己的不足而導致較低 的自我效能。 其實就自我效能的理論而言,比較乃效能的線索之一,個體會透過與同儕 比較後得知自己的能力現況,進而影響到自我效能(林麗華,2002;Schunk & Pajares, 2009)。而 Vrugt(1994)轉述 Banbura 的社會認知理論後指出,與他人比 較能力和成就,對於發展和維持自我效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與 Schunk(1987) 的見解雷同,同樣認為社會比較訊息對於個體的自我效能具有關鍵影響力,因 為比較訊息提供了一個讓學生評估自我表現的標準,而學生可以藉由正面的比 較訊息增進自我效能(林春如,2002)。Banbura(1982)亦提及從楷模身上可收 到見賢思齊的效果(此即謂向上同化比較) ,進而提昇自我效能(林麗華、林清 文,2003) 。爰此,綜合上述理論及實徵研究後,益加確立社會比較效應和自我 效能間的關聯性。 有趣的是,瀏覽自我效能的相關文獻後發現,自我效能居然亦與前述的幸 福感等情緒感受具有顯著關聯性。Bandura(1997)即指出,自我效能高的人能樂 4.

(20) 觀的思考,並產生正向的情緒反應。Gómez、Villegas de Posada、Barrera 與 Cruz(2007)評估自我效能對主觀幸福感的解釋變異量,結果發現自我效能對主 觀幸福感的解釋量相當高,此與國內蔡昆憲(2006)和黃念祖(2010)的研究 結果相同,自我效能的確會影響個體的幸福感程度。反之,低自我效能和焦慮、 沮喪有關,並呈現較低的主觀幸福感(Caprara, 2002; Kashdan & Robert, 2004)。 爰此,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三者之間密切相關,且兩兩之間 亦有關聯性。但睽諸國內外文獻後發現,雖已有人進行兩兩變項之間的研究, 卻尚未有人進行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三者間的模式建構及驗 證,並進行自我效能在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果檢驗,故進 行研究有其價值性,此乃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動機之三。 再者,影響比較歷程的因素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其中一個重要的心理變 項,推「自尊」莫屬。自尊係個體對自我重要品質之觀感與評價的綜合感覺, 盱衡古今中外一直是倍受關注的研究變項之一(沈如瑩、趙梅如,2006)。 Tesser(2000)在文獻中發現,自尊的維持隱含在許多心理過程中,其中之一即為 社會比較(引自王勇智、曾寶瑩、陳舒儀譯,2010) 。蔡佳靜(2009)亦指出, 受試者的個人特質,如自尊高低(Jussim, Yen, & Aiello, 1995),也會影響到社 會比較歷程。 至於論及自尊和社會比較效應之間的關聯性,國外學者 Buunk、Collins、 Taylor、VanYPeren 與 Dakof(1990)曾針對高、低自尊的癌症病患進行與社會比 較效應之相關研究,發現高自尊癌症患者在進行社會比較時,通常自陳感覺比 較好,得到正向的社會比較效應;而低自尊癌症患者在進行社會比較時,卻會 導致較為負向的情緒結果,得到負向的社會比較效應。如果將此研究推論到一 般的受試者,結果是否依舊不變?需要進一步釐清。 後來 Aspinwall 和 Taylor(1993)亦發現類似的研究結果,他們指出高自尊者 在向上比較中傾向產生同化效應,認為自己可以和優秀的人一樣好,進而提昇 自我評價。不過 Campbell(1990)卻提出不同的看法,其認為高自尊個體在進行 5.

(21) 向上社會比較時,反而造成較低的自我評價。而 Baumerster、Smart 與 Boden(1996) 亦同意此觀點,指出高自尊者在向上比較時其實容易造成負向效應。小結其上, 高自尊者經由向上比較究竟會產生同化或對比效應,實無定論,尚有討論的空 間。 再言及低自尊者和社會比較效應的關聯性,Aspinwall 和 Taylor(1993)雖指 出低自尊者在向下比較時會產生認為自己與差勁他人有所區別的對比效應,因 而提昇自我評價,但卻少有研究提及低自尊者在向上比較時會產生何種效應。 雖然 Tesser、Miller 與 Moore(1988)曾指出,對於自尊過低的人而言,向上比較 後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應,以致降低自我評價。是否果真如此,仍需更多研究加 以證實。 此外,諸多專家學者還指出比較目標在心理上之親近程度(psychological closeness)將影響其社會比較效應(Brewer & Weber, 1994; Brown, Novick, Lord, & Richard, 1992; Mussweiler, Rüter, & Epstude, 2004)。以 Tesser(1988)的自我價 值維持模式(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而言,當比較目標對個人而言「相當 重要」 ,即謂目標和個人具有高相關性時,會讓人們在社會比較後的自我評價產 生「對比」 (contrast)的效果(王怡雯,2010) 。換言之,當人們在認為重要的 比較目標進行「向上比較」會產生對比效果,關注到彼此差異之處,並視此為 一大威脅,認為自己不如他人。不過,在重要的比較目標進行「向下比較」所 產生的對比效果,反而更突顯自己的優越,認為自己一定會做的比別人好(蔡 銘修,2007;蔡佳靜,2009)。 但是當比較目標對個人而言「不重要」 ,即謂比較目標和個人具有低相關性 時,會讓人們在社會比較後的自我評價產生「同化」 (assimilation)的效果。換 言之,當人們在認為不重要的比較面向進行「向上比較」會產生同化效果,非 但不會視他人優於自己的成就為一大威脅,反而覺得與有榮焉。不過,在不重 要的比較面向進行「向下比較」 ,亦可能產生同化效果,認為自己的命運和他人 一樣,都將成為一個失敗者(王怡雯,2010;蔡銘修,2007;蔡佳靜,2009)。 6.

(22) 不過何謂重要性?Beach 和 Tesser(1995)認為其和所處環境的社會價值觀或 重要關係人期望息息相關。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臺灣社會裡,讀書普遍被 認為是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而學科成績若要表現優異,則視為科學之母的數 學絕不能太差。而在本研究的數學科特定學習領域中,如果學生體認到數學科 的重要性,向上比較會不會正如上述學者所言:產生對比效果而降低自我評價? 向下比較會不會因對比效果而激勵自己向上?又倘若學生不因數學科的價值性 而影響其得失心,會不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社會比較效應?應值得探索。 另論及個體和比較對象在心理上之親密程度,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其亦 為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重要因素(Brewer & Weber, 1994; Brown et al., 1992; Mussweiler et al., 2004)。在先前社會比較效應的研究中,大都以個體的「團體 表同感」來代表與他人在心理上的親密程度,進而檢測其與大魚小池效應(向 上對比比較)或榮譽感效應(向上同化比較)的關聯性(毛國楠、趙曉美,2007; 侯雅齡,2010) 。但之於「團體表同感」對向下社會比較所可能造成的效應卻仍 研究不足,故需繼續深究。 此外,有研究亦指出,集體主義的氛圍有助於個體在社會比較後產生正向 的效應(McFarland & Buehler, 1995)。而臺灣隸屬集體主義的華人文化脈絡, 其團體表同感是否有助於產生社會比較的正向效應,實值得觀察。 基於上述,本研究擬將學生所認定的「數學價值觀」及「團體表同感」和 前述的「自尊」一樣,納入本研究中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因素之一,並進 行實徵探究,此乃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動機之四。 職是之故,綜合以上研究動機及目的之陳述,本研究旨在建置國內適用於 國中學生之「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並嘗試建構並驗證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 能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模式,同時探析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的現況及影響其 社會比較效應的背景變項和心理變項,冀能作為未來輔導國中學生學習及生活 適應之重要參考。. 7.

(23)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係欲建置國內適用於國中學生之「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並嘗試建 構「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模式。根據相關文 獻,研究者以「社會比較效應」為預測變項, 「主觀幸福感」為效標變項,並以 「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進而驗證該模式之適配度。此外,本研究亦探析國 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的現況及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背景變項和心理變項。 兹將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臚列如下: 一、建置國內適用於國中學生之「社會比較效應」量表,同時依據研究所需編 製「自我效能」量表和「主觀幸福感」量表,並以探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 析建立量表之信、效度。 二、建構以「社會比較效應」為預測變項,「主觀幸福感」為效標變項,「自我 效能」為中介變項的關聯模式,除了探究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外,亦驗證 此關聯模式是否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三、瞭解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的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 在「社會比較效應」上之差異情形。 四、分析自尊、數學價值觀、團體表同感等心理變項與「社會比較效應」之相 關程度。 五、探究國中學生背景變項、自尊、數學價值觀、團體表同感對「社會比較效 應」各層面的聯合預測力。.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相關文獻探討之結果,本研究擬探討下列五個研 究問題: 一、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與主觀幸福感量表之理論模式 8.

(24) 是否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一)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之理論模式是否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二)國中學生自我效能量表之理論模式是否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三)國中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之理論模式是否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二、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是否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是 否為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項?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的差異情形如何? (一)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其社會比較效應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其社會比較效應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其社會比較效應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學生,其社會比較效應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城鄉區域的國中學生,其社會比較效應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國中學生的自尊、數學價值觀與團體表同感和社會比較效應間是否有顯著 相關存在? 五、國中學生背景變項、自尊、數學價值觀、團體表同感是否能有效預測其社 會比較效應各層面? 貳、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並為解答上述的研究問題,兹提出下列五項研究假設 加以考驗: 假設一: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與主觀幸福感量表能夠契 合觀察資料。 1-1. 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之理論模式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1-2. 國中學生自我效能量表之理論模式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1-3. 國中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之理論模式能夠契合觀察資料。. 假設二:國中學生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為 9.

(25) 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項。 2-1. 國中學生向上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為 向上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項。. 2-2. 國中學生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為 向下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項。. 2-3. 國中學生向上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為 向上對比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項。. 2-4. 國中學生向下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關聯性,且自我效能為 向下同化比較和主觀幸福感間之中介變項。.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有顯著差異。 3-1. 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有顯著差異。. 3-2. 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有顯著差異。. 3-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有顯著差異。. 3-4.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有顯著差異。. 3-5. 不同城鄉區域的國中學生在社會比較效應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國中學生自尊、數學價值觀與團體表同感和社會比較效應間有顯著相 關存在。 4-1. 國中學生自尊和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為顯著正相關。. 4-2. 國中學生自尊和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化比較為顯著負相關。. 4-3. 國中學生數學價值觀和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為顯著負相關。. 4-4. 國中學生數學價值觀和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化比較為顯著正相關。. 4-5. 國中學生團體表同感和向上同化比較、向下對比比較為顯著正相關。. 4-6. 國中學生團體表同感和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化比較為顯著負相關。. 假設五:不同背景變項、自尊、數學價值觀、團體表同感的國中學生對社會比 較效應各層面具有顯著的聯合預測力。. 10.

(2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兹將本研究之重要名詞以概念性定義(conceptional definition)和操作性 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加以界定如下: 壹、社會比較效應 社會比較效應係指個體經由向上或向下社會比較歷程後所可能產生的同化 或對比效果,隸屬一種「選擇性比較機制」(selective comparison mechanism)。 當個體透過「選擇性獲取模式」選擇關注和比較對象間的相似之處,並在比較 歷程中進行相似程度的檢驗,即會產生同化效應(assimilation effect);反之, 當個體選擇關注和比較對象間的相異之處,並在比較歷程中進行相異程度的檢 驗,則會產生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 (Mussweiler, Rüter, & Epstude, 2004)。 本研究的社會比較效應是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社會比較效應量表」 上 之 得 分 , 其 係 參 考 Gibbons 和 Buunk (1999) 的 社 會 比 較 相 關 概 念 、 Mussweiler(2003)和 Buunk、Ybema(1997)的社會比較效應架構、以及 Van der Zee 等人(2000)的相關量表編製而成,內容包括「向上同化比較」 、 「向下對比比 較」、「向上對比比較」與「向下同化比較」四個層面: 一、向上同化比較:個體選擇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優於自己的他人進行 比較,且又關注於與優秀他人的相似之處而產生的效應稱之。 二、向下對比比較:個體選擇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劣於自己的他人進行 比較,且又關注於與較差他人的相異之處而產生的效應稱之。 三、向上對比比較:個體選擇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優於自己的他人進行 比較,且又關注於與優秀他人的相異之處而產生的效應稱之。 四、向下同化比較:個體選擇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劣於自己的他人進行 比較,且又關注於與較差他人的相同之處而產生的效應稱之。 在本研究中,如果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社會比較效應量表」上某一個 11.

(27) 層面的得分愈高,則表示該受試者在比較歷程中愈容易產生此種社會比較效應。 貳、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係指個體根據過去的成敗經驗,在學習或工作情境中對於成功表 現可能性和程度的自我知覺與評估(Bandura, 1997; 李新民、陳密桃,2007; 張春興,1997),並與特定領域有關。 本研究的自我效能是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自我效能量表」上之得分 (數學科為特定領域) ,意謂學生自覺能充份瞭解並順利完成數學科學業活動的 一種信念(王慧捷,2000;林麗華,2002) 。得分愈高表示該受試者自覺其能有 效學習數學的信念愈高;反之,得分愈低,則表示該受試者自覺其能有效學習 數學的信念愈低(趙柏原,1999)。 參、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係指個體對生活滿意度(認知判斷)和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之 間和諧度(快樂氣氛)的整體感受(Lyubomirsky, Tkach, & Dimatteo, 2006), 目前國內最常採用的是 Diener、Suh、Lucas 與 Smith(1999)所提出的主觀幸福感 理論建構和評量策略,其內涵包括生活滿意、良好正向情緒與缺乏負向情緒等 向度(李新民、陳密桃,2009)。 本研究的主觀幸福感是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主觀幸福感量表」上之 得分,其係參考 Diener 等人(1999)以及簡晉龍、李美枝、黃囇莉(2009)編譯 發展的「主觀幸福感量表」等國內外相關量表編製而成,量表題目的設計亦以 學校生活及其在學校裡的情緒知覺為主,內容包括「生活滿意度」 、 「正向情緒」 與「負向情緒」三個層面(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 Diener, Smith, & Fufita, 1995): 一、生活滿意度:屬於認知層面,亦即個體對於目前生活狀態(包括學校生活) 的滿意程度。 12.

(28) 二、正向情緒:屬於情意層面,例如個體的快樂、愉悅、喜愛、自信等正面情 緒成分,並以學校的情緒知覺為主。 三、負向情緒:屬於情意層面,例如個體的生氣、懊惱、悲傷、害怕等負面情 緒成分,並以學校的情緒知覺為主。 在本研究中,如果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主觀幸福感量表」上之得分愈 高,表示該受試者的主觀幸福感愈高;反之,得分愈低,則表示該受試者的主 觀幸福感愈低。 肆、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係指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社會經濟 地位,一般是以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等級與經濟收入作為衡量的標準(林生 傳,2005)。 本研究的家庭社經地位係參考李坤崇(1986)根據 Hollingshead 設計的「二 因素指數法」(two factors index)所編製的「家庭社經地位量表」,其採計的家 庭社經地位是以父母中教育程度和職業等級較高者為代表。教育程度由低至高 依序為:1.不識字;2.國小;3.國中;4.高中(職);5.專科;6.大學;7.研究所 以上。職業等級由低至高依序為:1.無技術工人;2.半技術工人;3.技術工人; 4.小商店的擁有者、辦事員、買賣工作人員及技術員;5.大機構的行政人員、 小獨立企業的擁有者和半專業人員;6.中型企業的擁有者和經理、以及次級專 業人員;7.大型企業的擁有者和執行者、以及主要的專業人員。 然後依據 Haug 和 Suessman 在 1971 年所提出的觀點,將此二因素綜合後 評定家庭社經地位為五層:Ⅰ、Ⅱ、Ⅲ、Ⅳ、Ⅴ(李坤崇,1986) 。最後經研究 者考量研究需求,將Ⅰ、Ⅱ層合併為低家庭社經地位,Ⅲ層為中家庭社經地位, Ⅳ、Ⅴ層合併為高家庭社經地位,以俾後續研究的進行。. 13.

(29) 伍、自尊 自尊係指個人對自我的預期與其所建立的整體自我價值感 (王建雅, 2010) ,實則涉及個人對於自己的整體評價(簡晉龍、李美枝、黃囇莉,2009)。 本研究的自尊是指受試者在 Rosenberg(1965)編製的「自尊量表」上之得 分,該量表共有 10 題,其中 6 題為正向題,4 題為反向題。此量表在過去的國 內外研究中廣為使用,乃測量整體自尊最常見的測驗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王秀紅、邱啟潤、王瑞霞、李建廷,1992;鄧秀蘭,1999;Blascovich & Tomaka,1990)。 在本研究中,如果受試者在 Rosenberg(1965)編製的「自尊量表」上之得分 愈高,表示該受試者的自尊愈高;反之,得分愈低,則表示該受試者的自尊愈 低。 陸、數學價值觀 數學價值觀係指個體對於數學本質或學習的價值信念,可作為其是否重視 數學的衡量指標。 本研究的數學價值觀是指受試者在周明樂(2005)編製的數學學習態度量 表中「數學價值觀分量表」上之得分(由研究者經原作者同意後引用) ,該量表 共有 11 題,其中 3 題為正向題,8 題為反向題。 在本研究中,如果受試者在周明樂(2005)編製的「數學價值觀量表」上 之得分愈高,表示該受試者對於數學愈重視,不僅認同數學學習有其必要性, 同時也願意多花時間和心力在數學學習上;反之,得分愈低,則表示該受試者 對於數學愈不重視,不僅貶低數學學習的必要性,同時也較不願意多花時間和 心力在數學學習上。 柒、團體表同感 團體表同感係指個體對於隸屬團體的認同態度或程度,和其與團體成員間 14.

(30) 的心理親密性有關。 本研究的團體表同感是指受試者在毛國楠、趙曉美(2007)參考學校地位 量表(Marsh, Kong, & Hau, 2000)而編製的「團體表同量表」上之得分(由研 究者經原作者同意後引用),該量表共有 10 題,內容包括「學校表同感」、「班 級表同感」二個層面: 一、學校表同感:個體對於所屬學校的認同態度或程度。 二、班級表同感:個體對於所屬班級的認同態度或程度。 在本研究中, 如果受試者在「團體表同量表」上的得分愈高,表示該受試 者對學校或班級之認同感愈高;反之,得分愈低,則表示該受試者對學校或班 級之認同感愈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包括北、中、南、東四個區域)為主要的研究地區。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上述地區 101 學年度公立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的男女學生為 研究對象。 三、就研究變項而言 本研究的研究變項包括社會比較效應(包含向上同化效應、向下對比效應、 向上對比效應、向下同化效應) 、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 學校規模、城鄉區域) 、自尊、數學價值觀、團體表同感(包含學校表同感和班 級表同感) 、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包含生活滿意度、正向情緒、負向情緒)。 15.

(31) 貳、研究限制 一、就文獻資料而言 本研究之文獻探討以中、英文發表的書籍著作或期刊論文為主,至於其它 語文所發表的相關文獻,因囿限於研究者的能力,並未能直接引用,僅作間接 參考。 二、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雖然研究者已經設法將施測流程予以標準化,但 是難免受限於受試者當時的身心狀況,畢竟其是否竭盡所能,並據實填答,實 非本研究所能全盤控制。此外,本研究係根據實徵研究所得資料,進行量化分 析,並未作其它的質性探討。將來若有機會進行後續研究,研究者可佐以質性 方法,從事更為深入的研究與討論。. 16.

(3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 果,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實徵研究結果之討論依據。全章共分四節,第一 節闡述社會比較效應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 及其相關內涵,第三節探究主觀幸福感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內涵,第四節則說明 社會比較效應、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性及其相關研究。. 第一節. 社會比較效應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 以下兹從社會比較理論談起,並順勢延伸至社會比較效應,以全面詳實的探 討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概念、理論基礎及其研究成果。 壹、社會比較理論 一、社會比較的意義 社 會 比 較 的 概 念 最 早 乃 由 Festinger(1954) 提 出 , 此 理 論 包 含 幾 個 假 設 (hypothesis)、推論(corollary)與引申(derivation)。他認為當人們面對模糊的 社會情境時,且又找不到客觀標準時,其將會嘗試與他人進行比較,以減輕內在 的不確定感(林春如,2002)。 爰此,社會比較可謂一種以他人為參照點來評估自我的重要方式, Zimmerman(1998)還將社會比較當成是自我調整學習中表現控制的成分之一。當個 人對於自己的意見或能力感到不確定時,抑或在沒有絶對標準的情境下,通常會 藉由考量他人相對於自己的相關訊息,以作為自我評價的依據(黃德祥,1992; Festinger, 1954; Wood, 1996)。 當然社會比較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或動機,其研究取向和方式亦迥然不同。 舉例而言,社會比較可以分為「主動性」和「被動性」比較(徐富珍,1998) ,然 17.

(33) 本研究聚焦於「主動性」社會比較及其產生的效應;社會比較亦可分為「二人之 間」和「三人以上」的多重比較(鄭淑菁,2006) ,不過本研究聚焦於「二人之間」 的社會比較及其產生的效應。 二、社會比較的動機 社會比較理論在論及個體選擇比較對象的動機中指出:人之所以會進行不同 類型的社會比較,乃因想要滿足自我改善(self-improvement) 、自我強化(或稱自 我提升、自我彰顯)(self-enhancement)、自我評估(self-assessment)與親和需求 (或稱聯盟需求)(affiliative needs)等心理因素(Taylor, Wayment, & Carrillo, 1996) 。前二者和垂直層面的向上社會比較和向下社會比較有關,後兩者則和水平 層面的平行比較、聯結比較與對照比較有關(Locke, 2003)。 先以垂直層面而言,自我改善乃與表現較佳的他人進行「向上社會比較」 。藉 由觀察他人優異和精熟的表現,以獲得自我改善的訊息(Ybema & Buunk, 1993; Taylor & Lobel, 1989) ;自我強化乃與表現較差的他人進行「向下社會比較」 ,藉此 達到強化自尊、保護自我的目的。另以水平層面來說,自我評估則以能力相近的 他人作為參考架構,藉由平行比較來了解自己相對的立足點,並獲知關於自我的 重要訊息(Gibbons & Buunk, 1999)。 而另一種親和需求則是以相似性或共通性作為其核心概念(Collins, 1996) ,並 透過聯結比較發現自己和比較對象間的共通之處,或藉由對照比較發現自己和比 較對象間的相異之處。一旦發現自己和他人有相似的地方,則可能滿足個體對於 團體隸屬的需求,並感受到與成員之間的親近或聯結性(朱麗勳,2005)。 三、社會比較的方向 社會比較的對象選擇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向上比較(upward comparison)、 向下比較(downward comparison)與平行比較(lateral comparison)。向上比較係 18.

(34) 個人和條件、屬性、能力、成就或經驗等比較面向上較自己優越的人進行比較, 亦即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優於自己的他人比較。向下比較係個人和條件、 屬性、能力、成就或經驗等比較面向上較自己卑劣的人進行比較,亦即與在比較 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劣於自己的他人比較(蔡佳靜,2009) 。而平行比較係個人與條 件、屬性、能力、成就或經驗等比較面向上相近的人進行比較,亦即與在比較面 向上之表現結果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比較(黃建榮,2003;Buunk, Schaufeil, & Ybema, 1994; Van der Zee, Buunk, & Sanderman, 1998)。 然本次社會比較效應的研究所涉及之社會比較方向,只包括向上比較和向下 比較,其中並未包括平行比較。最大的原因是 Wills(1991)認為平行比較是個體在 向上比較或向下比較不容易獲得之際,才會尋求的替代性訊息。此外,本研究係 探究社會比較效應和主觀幸福感(屬一種情緒向度)的關聯性,根據林以正(1999) 的研究發現,三種社會比較中以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的情緒變化量最大,而平行 比較在正、負向情緒的變化上都居於中間位置,情緒的變化量可說是趨近於零。 換言之,平行比較似乎較無法引起個體較大的情緒反應或幸福感受。再加上本次 社會比較效應的研究聚焦於能力或表現上,此與向上和向下社會比較亦較為相關 (林以正,1999)。 爰此,經考量本研究的動機 、目的及效果呈現, 並採納 Mussweiler(2003)的「社會比較效應」的理論架論後,遂決定本研究所定義的社會 比較效應,包括經由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兩種途徑所產生的同化或對比效果,透 過兩兩交叉配對之後,形成社會比較效應的四個層面。 四、社會比較的測量 揆諸目前國內外的社會比較量表,大多會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領域或對象, 而在層面、向度或題項內容上有所調整。不過稍加整理後發現,約略可分為二種 類型,兹臚列如下: (一)依「比較內容」區分 19.

(35) 此類型的社會比較量表以 Gibbons 和 Buunk (1999)所發展的社會比較傾向量 表(the Iowa-Netherlands Comparison Orientation Measure , INCOM)為其代表,其 分為「能力」和「意見」二個層面,前者有 6 題(1 題反向題),後者有 5 題(1 題反向題) ,總題數為 11 題。該量表分別以美國人和荷蘭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施測, 在美國進行的十次施測中,樣本的 Cronbach'sα內部一致性係數從.78 到.85 不等; 而在荷蘭進行的十二次施測中,樣本的 Cronbach'sα內部一致性係數則從.77 到.84 不等。 (二)依「比較方向」區分 此類型的社會比較量表將社會比較方向分為「向上比較」 、 「向下比較」與「平 行比較」三種,國內編製的社會比較量表(林麗華,2002;洪亞岑,2009)大都 依此原則進行編製,只是依其不同的研究目而略作調整。諸如張琇珺(2000)將 三種比較方向歸類為「主動比較頻度」後,又加入「被動比較頻度」向度;林春 如(2002)在三種比較方向之外,又加入「是否和好朋友比較」向度;李慧娟(2003) 則在三種比較方向之外,又加入「拒絕比較」向度;而朱麗勳(2005)在「向上 比較」和「向下比較」外,又將水平比較分成「聯結比較」和「對照比較」二個 向度;另陳矩元(2009)刪除平行比較的向度,只將社會比較量表分為「向上比 較」和「向下比較」二個向度。 綜述其上,社會比較量表的編製方式大致以「比較內容」和「比較方向」區 分,其中又以「比較方向」為其編製原則者居多,顯示此種社會比較量表的向度 或層面似乎較受研究者青睞。 貳、社會比較效應 一、社會比較效應的意義 社會比較效應係個體經由社會比較歷程後所可能產生的同化或對比效果,其 20.

(36) 與「選擇性獲取模式」 (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l)有關(Mussweiler, 2003) ,隸 屬一種「選擇性比較機制」(selective comparison mechanism)。質言之,當個體選 擇關注和比較對象間的相似之處,並在比較歷程中進行相似程度的檢驗,即會產 生同化效應(assimilation effect) ;反之,當個體選擇關注和比較對象間的相異之處, 並 在 比 較 歷 程中 進 行相 異 程 度 的 檢驗 , 則會 產 生 對 比 效應 ( contrast effect ) (Mussweiler, Rüter, & Epstude, 2004)。 二、社會比較效應的類型 根據 Gibbons 和 Buunk 在 1998 年所發展的向上比較傾向量表和向下比較傾向 量表(楊麗珠,2012),將社會比較方向分為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兩種。經由與同 化或對比效應(Mussweiler, 2003)交叉配對後,遂將社會比較效應分為向上同化 比較、向下對比比較、向上對比比較、向下同化比較四個層面(Buunk & Ybema, 1997; Carmona, Buunk, Dijkstra, & Peiró, 2008) ,而國外 Van der Zee、Buunk、Sanderman、 Botke 與 Van den Bergh(2000)亦根據此分類方式編製相關量表,茲將其四個層面分 述如下: (一)向上同化比較 個體選擇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優於自己的他人進行比較,且又關注於 與優秀他人的相似之處而產生的效應稱之。並在向上比較後能以楷模為榮,同時 自覺自己一定可以和優秀他人一樣棒,亦即俗稱的「見賢思齊效應」或「榮譽感 效應」 。同時,研究者推測:向上同化比較的個體應與前述社會比較動機之「自我 改善」有關。換言之,具「自我改善」動機的個體,愈期望自己能從優秀他人習 得成功的經驗,進而在比較後透過學習提升其成就表現。 (二)向下對比比較 個體選擇與在比較面向上之表現結果劣於自己的他人進行比較,且又關注於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料表 專家社群 或研究對 象訪談表 研究問題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專業選修 至少應選修28學分(含模組選修10學分) 模組類別 社會照顧服務、兒少與家庭社會工作 自由學分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2A 與健康、社會 關懷、個人與社 會福祉有關的結 構性議題. (4) 家庭問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