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外檔案館運用的 Facebook 的推廣實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內外檔案館運用的 Facebook 的推廣實例

瑛,2011)。根據 2007 年 Lairie Chaenigo 和 Paula Barnett-Ellis 的問卷調查結果發 現,有 51%的調查對象認為圖書館應該與社群媒體與網站接軌,同時也指出學術 圖書館不能再依照以往只以特定領域讀者為主要推廣對象,而要將資訊開放供一 般大眾得知與使用,而在這 51%當中更有 34%的人認為 Facebook 在創建個人檔 案上的編排方式可以使其他網站使用者一目了然,增強和一般大眾的連結性。另 外,根據 Facebook 的官方統計結果顯示,截至 2015 年 9 月,共有約 101,000,000 位用戶每天都會使用 Facebook,當中又有 8,940,000 位使用者是利用手機應用軟 體作為登入的媒介(Facebook, 2015),故此社群媒體可視為檔案館推廣應用最好 的工具。典藏館在新時代的推廣角色要由被動轉為主動,而 Facebook 推廣途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粉絲交流的功能。

Facebook 粉絲專頁為網路使用者的平台媒介,透過「按讚」來加入擁有共 同興趣、共同意識、共同認知的虛體社群。使用者透過社團可在其中進行討論、

連結、張貼等高度連結性的活動,並發展出獨特的網路文化(潘弘愿,2011)。 國 內外檔案館也因為發現了 Facebook 與其他社群網站具有高度的群聚特性,系統 透過個人加入之粉絲專頁、社團、點擊之外部連結與其多數好友之共同興趣的結 果運算,歸納出特定族群特性藉以推薦適合其之粉絲專頁,檔案館不必再花費多 餘的人力與財力招攬使用者,只需委任一個專責網站管理的檔案人員,便能達到 同等的效益(Samouelian, 2011)。網路使用者多數認為團體館在社群媒體上呈現 的資訊與方向,即有助於加深社會大眾對於他們定位上的認知(Charnigo, &

Barnett-Ellis, 2007)。

上述理論的印證,可見陳慧娉(2013)觀察美國檔案事業的發展狀況,陳發 現以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時常運用網路社群 Facebook 活化檔案,使檔案融入 一般民眾的生活,深入探究後發現其發布之動態消息多可以分為以下七類:歷史 上的今天、每周五推出的第一夫人專欄、時事、專題、展覽或演講訊息與參考服 務,並提出利用 Facebook 強大的社群功能及即時性,使檔案機構曝光率提高,

檔案與生活應用相關度提升,提高民眾檔案素養,增進檔案服務的效率與滿意度,

同時她也提出我國檔案機構應制訂 Facebook 專業檔案推廣策略,並交由對生活 與時事具有高敏銳度的專人負責,方可使檔案機構之粉絲專頁貼文內容豐富且用 詞活潑有趣。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 4G 的普及,世界各地人們使用社群媒體的頻率也隨之升 高,而 Facebook 也正是此時代最活躍的社群媒體,其使用人數在 2015 年第二季 時已達 968,000,000 人次(如圖 2-2)。同時,根據 Statista.com 的預測,2018 年 亞太地區 Facebook 的使用人數也將達到 503,300,000 人次(如圖 2-3)。更顯示出 檔案館須極力發展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迫切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圖 2-2 2011-2015 Q2 Facebook 全球使用人數

資料來源:Statista.com. (2016). Number of daily active Facebook users worldwide as of 1st quarter 2016 (in millions). Retrieved 2016, June 23, from

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46167/facebook-global-dau/

圖 2-3 2012-2018 年 Facebook 亞太地區的使用人數

資料來源:Statista.com. (2015). Number of Facebook users in Asia Pacific from 2012 to 2018 (in millions). Retrieved 2015, October 2, from

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04864/number-of-facebook-users-in-asia-pacific/

為瞭解檔案館運用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現況,以下以美國、英國、加拿大 為例,與我國檔案管理局加以比較分析。先羅列說明各館所使用 Facebook 進行 自身推廣的現況,繼而針對各館社群媒體所涵蓋的資料類型與內容特性及其顯示 格式進一步排比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一)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簡 稱 NARA)

在美國 NARA 的網站上,雖然可以看到依活動性質或主題類型而設立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連結,但現在多已整併進「US National Archives」作為統一宣 傳管道。至 2016 年 5 月,共有 191249 位使用者按讚加入 NARA 的 Facebook 粉 絲專頁。「US National Archives」於 2009 年啟用,平均 2-4 小時會發布一則動態 消息,更新速度僅次於推特。然 Facebook 與推特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Facebook 的貼文內容並沒有字數限制。因此,檔案人員常將相片、數位化的紙本資料或影 音檔案連同介紹的文字一併上傳至 Facebook 平台,而使用者對於 Facebook 上每 則貼文的回應次數都比網誌多,分享的次數也較推特來得頻繁,就其使用率觀之 有參與愈來愈多的趨勢(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2015)(圖 2-4)。

圖 2-4 美國 NARA Facebook 粉絲專頁動態時報

(二)英國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簡稱 NA)

英國 NA 的官方 Facebook 粉絲專頁名為「The National Archives」,至 2016 年 5 月,共有 22707 個使用者按讚加入了 NA 的 Facebook 平台。「The National Archives」的粉絲專頁成立於 2008 年,每天平均發布 1 至 7 則動態消息,發文 的內容涵蓋與特色館藏有關的照片、影片以及與檔案館活動或文創商品有關的宣 傳海報(The National Archives, 2015)(圖 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圖 2-5 英國 NA Facebook 粉絲專頁動態時報

(三)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簡稱 LAC)

LAC 對於 Facebook 的經營自 2012 年開始,名為「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的 Facebook 平台,截至 2016 年 5 月,共有 24173 位使用者按讚加入其 Facebook,

每天平均會發布 3 至 5 則動態消息,發文內容和推特的推文內容相似,同樣也會 附上 LAC 的官方網頁連結(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2015)(圖 2-6)。

圖 2-6 加拿大 LAC Facebook 粉絲專頁動態時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四)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簡稱「檔案局」)

我國檔案局目前已有使用兩個 Facebook 粉絲專頁進行檔案應用推廣之作業,

分別為:「電子檔案保存實驗室」與「國家寶藏樂優遊」。「電子檔案保存實驗室」

的前身是「電子檔案技術服務中心」,是為向一般大眾與專業研究人員解釋國家 及機關電子檔案保存與應用的問題與解決之成果而設立;「國家寶藏樂優遊」則 為推廣特色館藏之綜合性平台,雖然該粉絲專頁已於 2016 年 6 月更名為「檔案 ing」,但基於統計需求,本研究仍以「國家寶藏樂優遊」稱之。考量到前述比較 的國家檔案局 Facebook 粉絲專頁也是綜合性平台,故以後者進行我國檔案管理 機構在發展上的說明。

「國家寶藏樂優遊」於 2010 年啟用,截至 2016 年 5 月已有 10785 位使用者 對此按讚。此粉絲專頁的動態消息發布頻率是跟隨檔案局的電子報「檔案樂活情 報 Alohas」一同發布,即每週僅發布一次貼文。而其互動內容則是將電子報個連 結貼上,並進行重點敘述。此經營模式造成這個粉絲專頁的貼文回應數的不踴躍,

一般大眾也難以看出其經營方向與主要服務內容(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2015)(圖 2-7)。

圖 2-7 我國檔案管理局 Facebook 粉絲專頁動態時報

使用者決定是否持續關注的關鍵因素,根據 Daft、Lengel 與 Trevinoy 於 1986 年 的歸納(引自 Kumar, Benbasat, 2002),檢視媒介豐富度有四個面向:

(一)回饋的速度(Immediacy of Feedback):指媒介容許傳播者於接受訊 息後回饋的速度。

(二)多元化內容提示(Multiple Cues):指透過文字、語言或非語言所提 供的內容提示。

(三)語言的多樣性(Language Variety):指透過數字或自然語言可以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