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文獻探討

2.6 國內研究

杜榮瑞(1978)以台北市的學生為樣本,探討人口統計變數、人格變數、心胸 開放程度變數、態度變數,與國、外片的觀影頻次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發現,人 口統計變數的部分,學生的教育程度、性別、有無異性朋友會影響學生觀賞國片 與外片的次數;而學生的籍貫、家庭背景(包括家長的教育程度、家庭所得與社 會階層),以及學生的心胸開放程度,全部與學生觀影次數無顯著的關係。態度 變數的部分,學生對電影的了解程度、對國片與外片所知覺的象徵意義,以及對 國片的滿意程度會影響學生觀賞國片與外片的次數;對外片的滿意程度僅在外片 的觀賞次數有顯著關係。

李必昌(1985)以台北市的學生為樣本,探討人口統計變數、態度變數、生活 型態與國、外片觀賞次數之間的關聯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般的生活形態構 面,作者另依特殊生活型態將研究對象區分為「欣賞電影」、「喜歡人物消息」、

「電影工作參與」、「偏好電影」與「結交朋友」五個構面,並發現觀賞國、外 片的重度、輕度及非使用者在「欣賞電影」與「電影工作參與」上有顯著差異。

依動機因素區分研究對象為「專業及學習取向」、「開拓生活領域」、「休閒調 劑」、「愛好電影」、「尋求目標、慰藉」與「敦親睦鄰」六個構面上,發現國 片在「專業及學習取向」與「敦親睦鄰」上有顯著差異;外片在「專業及學習取 向」、「休閒調劑」與「敦親睦鄰」上有顯著差異。另外,在電影消息來源上,

口碑、報紙、預告片是台北市大專學生最重視之媒體。在競爭策略上,作者提出 多角化、高品質化、發展海外市場、精細區隔市場、掌握電影創作力資源及有效 媒介運用將資訊傳遞予消費者等策略。

周希平(1986)以台北縣市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生活型態變數、人口統計 變數、觀賞電影之動機、電影滿意程度、電影構面滿意、消息來源與觀賞行為之 間的關聯性。研究以使用頻次將觀眾分為非使用者、輕度使用者與重度使用者三 個群體。觀影動機共分為「專業取向」、「學習取向」、「休閒調劑」與「電影 取向」四個因素,發現HU比NU有明顯的「專業取向」;HU比NU有明顯的「休 閒調劑」;HU較NU/LU有明顯的「電影取向」。人口統計變數方面,三個群體 均無顯著的差異。媒體使用行為方面,以親朋好友、報紙與預告片的影響力最大,

但HU顯然較NU重視電視廣告。觀賞行為方面,NU/LU/HU三個群在觀賞時機、

時間和同伴方面均未達顯著水準。

周建輝(1986)以台北市國中以上的學生作隨機抽樣,探討電影欲求利益變 數、生活型態變數、人口統計變數與電影觀賞頻率之間的關聯性。該研究將受訪 對象區分為「追求潮流群」、「社交活動群」與「自我實現群」三個群體,研究 發現三個群體在電影的欲求利益、生活型態、電影觀賞頻率與人口統計變數上有 差異。

李克珍(1986)以台灣大學與輔仁大學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使用與滿意途 徑的理論架構下,探討觀賞電影院電影的動機與行為、電影資訊之消息來源、觀 賞錄影帶電影的行為,以及觀賞電影院電影的動機、行為與人口統計變數之間的 關聯性,並且比較觀賞電影院電影與錄影帶電影的行為、選擇觀賞電影院電影與 錄影帶電影的因素以及不看電影的理由。研究發現觀賞電影院電影的動機可分為

「逃避型」、「知識型」、「電影獲得好評型」及「娛樂型」四個因素。學生觀 賞外片的比例高於國片;84%的學生習慣結伴觀賞電影;80%的學生會將電影院 的硬體設備納入考量之內;71%的學生觀看電影的地區集中在西門町。此外,電 影資訊來源方面,口碑、報紙影劇版及影評排名在前;不看電影之理由則為票價、

電影院本身、時間、電影本身、習慣和興趣及看電影之同伴問題。

「國家電影資料館」在1992年對大台北地區民眾的觀影習慣、觀賞電影所使 用的管道與次數以及電影院觀眾流失的原因進行研究,發現92.5%的受訪者在過 去半年內,經由不同方式觀賞電影;只有48.2%的受訪者到電影院看電影。不到 電影院看電影的原因計有:個人因素(沒有時間)、設備與環境不佳、價錢太貴與 電影不具吸引力等。但從92.5%的受訪者透過非電影院管道觀賞電影來看,民眾 還是喜歡看電影的。此外,研究也發現男性比女性愛看電影,以20至39歲為主要 的觀影年齡層。

「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93)以台北地區民眾為研究對象,探討民眾電影 觀賞行為(包含電影消費行為、電影偏好行為與電影觀賞行為)。研究發現有將近 90%的受訪者是結伴而行;年齡與家庭狀況在觀影頻次上呈現顯著差異。此外,

40.4%的人偏好美國片,16.7%的人偏好香港片,17.3%的人偏好國片。大多的受 訪者從電視及報紙廣告得知電影資訊,他人的推薦則為最有影響力的傳遞管道;

選擇電影的決定因素以電影的劇情和口碑為主。

在1995年則是探討民眾觀賞電影行為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發現民眾在近 一年內,只有38.4%的人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其中以學生居多;無法觀賞電影的 原因則以「太忙/浪費時間」最高,佔57.5%;年齡、職業與婚姻狀況三個變項在 觀影頻次上均有顯著水準;民眾大多數為結伴觀賞電影;比較偏好的電影類型,

前三項依序為:動作片、文藝片與喜劇片;獲知電影資訊的管道主要以報紙或雜 誌為主;選擇電影的決定因素依序為:劇情、演員、親友推薦與電影類型。最後,

則有超過五成的受訪民眾認為台北市電影院過於集中,造成觀影的不便,實有需 要設立「社區電影院」。

彭佳琪(1999)以台北市首輪電影院的觀眾為研究對象,探討電影閱聽人的人 口統計變數、生活型態變數與電影觀賞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觀影動機在受 訪者年齡、最高學歷與婚友狀況上呈現顯著差異;喜歡的電影類型在性別、年齡 與最高學歷上呈現差異;觀影頻次在年齡、從業身分、平均月收入與是否裝設有 線電影和電腦網路上呈現差異;觀影地區在性別、居住地區、最高學歷和平均月 收入上呈現差異;電影資料獲知在年齡、最高學歷、修習電影課和從業身分上呈 現差異。大致而言,該研究發現,電影觀賞行為除了觀影夥伴和觀影考量外,都 會在人口統計變項上呈現差異。

郭幼龍(1999)以台北縣市12歲以上之民眾為研究對象,探討觀眾的人口統計 變數、涉入程度、觀賞電影的動機、對台灣電影的評價、電影消費行為,及使用 與滿足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發現,大部分的民眾都愛看電影,只是看電影的方式 不同;大多數人都是結伴到電影院看電影;到電影院觀賞國片的,則以12~19歲、

未婚與國中程度的比例較高;民眾最相信的電影資訊傳遞管道分別是:電視、他 人推薦、報紙、電影院預告與影評;民眾選擇觀看某部電影的主要決定因素是:

信任該部電影的製作水準、電影類型、他人的推薦及廣告的吸引;電影涉入程度 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職業、收入與休閒娛樂支出等變項上呈現 顯著差異;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在年齡、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職業、收入、

休閒娛樂支出、族群別與居住地區等變數上呈現顯著差異;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 價在不同電影消費行為上呈現顯著差異。

觀賞電影的動機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職業、收入與休閒娛 樂支出等變項上呈現顯著差異。性別方面,男性在「尋找刺激」及「約會交友」

的顯著關係較女性強,而女性則是在「求知學習」、「欣賞藝術」、「充實心靈」

及「仰慕演員」的動機強度高於男性。整體而言,研究發現民眾到電影院觀賞電 影的主要動機是「休閒娛樂」與「放鬆心情」。民眾觀賞電影的各項動機與其滿 足程度,在「休閒娛樂」上呈現顯著負相關;國片在各項動機因素上滿足民眾的 程度都不高;民眾動機愈強,國片的滿意度就愈低,觀看外片的次數則愈多;「休 閒娛樂」動機愈強者,其對國片的滿意度愈低。

廖一凡(2000)以台北市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利益尋求變數得出「欣賞生活 之美因素」、「學習群」、「重視社交群」三個區隔群體。觀影型態方面,各區 隔在「自己去看電影的次數多或是和別人去的次數多」及「最相信哪一種管道獲 得電影的新資訊」變數上有顯著的差異;人口統計變數方面,各區隔在性別、年 齡、可支配所得及住宿情況上有顯著的差異;對台灣電影滿意度方面,各區隔則 無顯著差異。此外,作者將台灣與其他七個國家進行電影內、外在特性之比較,

結果發現美國電影在內、外在特性皆處於相對優勢,而台灣電影則是處於相對弱 勢的情況。

王東昇(2001)以台北地區電影影城消費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口統計變數、

生活形態、價值觀、消費動機、資訊來源、評估準則、消費決策與購後行為之間 的關聯。研究發現,在影城消費的觀眾,男女各半、年齡在25歲以下、家庭狀況 未婚、教育程度大專以上、職業以學生為主,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下,並以居住 在大台北地區為主。觀眾的消費動機方面,以放鬆自己為主;資訊來源方面,主 要以大眾媒體為主;評估準則方面,觀眾較重視實體設備構面;消費決策方面,

觀眾最常去及消費總金額最高的影城以華那威秀居冠;消費頻次方面,以一至三 個月為主;觀賞時段多集中在下午二點至晚上十點為多;在影城的停留時間則以

觀眾最常去及消費總金額最高的影城以華那威秀居冠;消費頻次方面,以一至三 個月為主;觀賞時段多集中在下午二點至晚上十點為多;在影城的停留時間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