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戰略之因素與目標

第三節 國家利益界定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及拉攏印、澳等國加強對東協國家的支持,以平衡此區域的中共勢力;而印度與 澳洲都採取較為溫和的立場,僅採取對中共預防性的外交姿態,並非以軍事直接 涉入。65這區域外的三國如此積極地關注南海議題,除了平衡中共在東南亞的勢 力外,主因也包括安全因素與經濟利益,澳洲與日本將此區域視為重要通道,而 該區域的油氣資源為印度所覬覦。66

對東協而言,中共是經貿上最大的合作夥伴;而美國在政治與軍事上才是最 可靠的同盟,而中美兩國間的關係若趨向穩定,東協在兩者之間以便夾縫中得以 生存。因此,東協在區域整合的進程中,實行大國平衡政策,雖然在經濟層面依 靠中共,同時卻在安全領域上引進區域外大國如美國、日本等勢力介入。再加上 中共與東協國家在關於南海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使得本身不穩定的雙邊關係更增 添新的變化。67

第三節 國家利益界定

一、國家利益概念與組成

本論文在第二章第一節大略地討論到國家利益之概念與分類。而本研究主軸 則是涉及對外戰略及國際關係之範疇,勢必以國家作為行動者之單位,在概念與 分類上則採用國際政治上對於國家利益之定義,即為「滿足民族國家全體人民合 法的物質與精神上需要的東西」,以物質而言,一個國家需要安全與發展;而精 神上則是需要國際社會的承認與尊重。68

基於上述國家利益的結構,首先論及「安全利益」,保障社會成員的生命與財

65 陳相秒,「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南海政策動向」,劉復國、吳士存主編,2012 年南海地區形 勢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4 年),頁 117-129。

66 同上註,頁 125-126。

67 母耕原,「中國與東盟關係:機遇與挑戰並存」,曲星主編,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藍皮書(2012)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 年),頁 316。

68 閻學通,「什麼是國家利益?」,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2006 年),頁 4-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產安全為國家最基本的職責之所在,因此無論國家是否發生戰事,軍隊的存在有 其必要性。若將層級提升至國家為單位,安全利益的範疇包括國家領土與主權的 不受侵犯與威脅性。領土的完整性對中共而言則涉及了不受外部侵犯與國家統一 之問題;而主權完整性意味著國家對於本國事務的決定權有最後及最高的權力,

不容外界干涉。69

其次,國家的「發展利益」涉及經濟問題與人類社會發展。前者具有高度物質 性,而現代大多數國家將經濟利益視為外交主要目的之一,主因是全球化的現代,

各國之間經貿上的相互依賴性日趨緊密,導致國際上經濟與政治的關係更密不可 分,再加上經濟實力在綜合國力的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因為一個國家之發展與 進步勢必要以經濟實力為依托;而人類社會發展主要反映一個國家的人類與社會 之進步,主要涉及到文化、教育、環境、健康、犯罪、價值觀與跨國問題等非經 濟方面的國家社會發展利益。70

最後,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承認與尊重,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榮譽與尊嚴,

其特性不同於前述的安全與發展之利益,此利益是具有精神性與象徵性。71一個 國家若能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與尊重,除了該國政府與人民在外地能享有較良善 的待遇,例如國際體育賽事代表隊之名稱問題、參與國際組織或論壇的難易度、

人民在外的財產與生命之安全等,都與一國是否受到承認與尊重習習相關。而榮 譽與尊嚴等利益則是影響著一國上下的向心力與滿足感,例如國際地位、主辦國 際大型賽會,以及國家代表隊比賽的成績等。

根據以上三種國家利益,在一個國家面臨不同狀況,則有不同的利益排序問 題。當一個國家面臨戰爭狀態,其安全利益遠高於發展利益與精神上的利益,因 此,若一個行為者的生存成為問題,而發展與精神上的需求則無須討論;反之在 承平時期,可將安全利益作為基礎利益,而發展與精神上的利益為最高目標。此

69 楚樹龍,國際關係基本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年),頁 38-40。

70 同上註,頁 40-41。

71 同上註,頁 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外,安全利益與發展利益有時也會遇到矛盾情形,例如東協整合進程可以促進參 與國的發展利益,然而卻也勢必讓渡部分如主權等安全利益。因此,要視該國的 取捨而定。72

二、中共國家利益之分析

依據前項關於國家利益的概念與組成而言,雖然已在第二章第三節關於中共 外交的議題傾向曾討論過,分別為祖國統一、經濟建設,以及反霸與維護世界和 平等三者。但以下將針對中共的國家利益的安全層面、發展層面,以及精神層面 進行更為深入之分析。

(一)安全層面

安全層面涉及領土的完整性與主權不容侵犯性兩者。對於中共而言,領土的 完整性涉及以下數個地區,包括台灣、西藏、新疆與港澳等地區,即所謂的「祖 國統一」之問題。無論從對內的統治正當性,以及對外戰略角度,這些議題對中 共而言是沒有談判空間的。73

而中共有關於領土完整性的安全利益與東協國家較為相關的則是南中國海 主權爭議問題。中共對於南中國海議題的主權宣示最早可溯及到 1958 年的領海 聲明,74即便到 21 世紀,中共不斷地宣稱南中國海為其「核心利益」,其重要性 與台灣、西藏問題等同視之,同時也在南海展開軍事行動,2013 年 11 月出動首

72 楚樹龍,國際關係基本理論,頁 42-43。

73 本論文的第二章第三節曾提到,對中國大陸內部而言,這些土地多為帝國主義的遺產,以及 民族認同之問題,也是中共統治正當性的來源之一;戰略角度而言,基於美國在 21 世紀對中東 與亞太外交和軍事戰略布局,使得這些領土對中共的安全極為重要,若任何一地失去統治,將面 臨腹背受敵之危機。參見: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施道安(Andrew Scobell)著,何大明 譯,尋求安全感的中國,頁 272-276。

74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寬度為 12 海浬,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東 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關 於領海的聲明,1958 年 9 月 4 日」,新華網,

<http://news3.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061.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艘航空母艦「遼寧號」遠赴南海進行訓練即為一例。75

至於中共的安全利益在於主權不容侵犯性,除了上述數個地區的主權問題之 外,最顯見的例子則是對外關係則建立在「和平共處五原則」之上,在這項原則中 則包括了相互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甘涉內政、平等互利,以及 和平共處等。其中除了前兩項有關於保持彼此的領土完整性之外,前三項則涉及 主權的不容侵犯性。在 21 世紀的對外行為上,「北京共識」體現了此項原則,第 一,其主張沒有任何一套模式適合每個國家,因此實現現代化模式是各國「摸著 石頭過河」;第二,中國發展途徑包含三方面發展內容:艱苦努力、主動創新和 大膽試驗;持續、穩定且平等發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第三,「中國模 式」隨著全球化開始能量轉移,使他國受其吸引;最後,中國開闢了一條創新、

聚積非對稱力量、實現以人為本發展的道路。76

另外,中共國家利益的安全層面也涉及到外交戰略的反霸與維護世界和平。

21 世紀的國際格局是以美國為霸權的一超多強,區域衝突與非傳統安全為國際 上最為主要的安全議題。中共多次宣稱反對霸權以及維護世界和平,雖然未指名 所謂的霸權是美國,然而在對內透過經濟與軍事發展提升影響力;對外行動上,

則透過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職權,以及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展中國家外 交,以及多邊外交之行動,以平衡中美之間的權力關係,以及東亞區域格局。

(二)發展層面

中共國家利益中的發展層面,最主要的是促進經濟發展,以提升綜合國力。

75 「中國首次向美明確表態:南海是中國核心利益」,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 年 7 月 5 日,

<http://hk.crntt.com/doc/1013/7/2/6/101372680.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372680>;「中共 宣示核心利益顯示對南海與東海主權立場」,遠景基金會,2012 年 1 月 30 日,

<http://www.pf.org.tw/Pages/ResearchManage/ResearchDetail.aspx?id=16199>;「陸軟硬兼施,力爭 南海核心利益」,中時電子報,2013 年 5 月 1 日,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0501003952-260409>;「對日『亮劍』遼寧號赴南海 訓練」,中時電子報,2013 年 11 月 27 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7000795-260102>。

76 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March, 2004. <

http://fpc.org.uk/publications/TheBeijingConsensu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自 1978 年鄧小平成為領導者以後,基於毛澤東時代所造成的問題殷鑑不遠,以 及借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例子,體認到「發展就是硬道理」,因此經濟建設就一 直是中共最為核心之利益,其後的「科學發展觀」與「中國夢」等指導思想的基礎也 在於經濟建設為中心。另外在本章第一節,其中關於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之論述表 明,21 世紀的中國大陸,其國內生產總額每年成長幅度平均約 10.2%,在 2010 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外貿易總額與外資引進在國際上也名列前茅,同時也 促使中共軍事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提升。

然而在鄧小平時代「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之理念卻造成了十 多年來資源分配不均、城鄉與區域發展不均,以及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發生。77 因此在胡錦濤時代有鑑於此,科學發展觀之指導原則因應而生,而習近平時代的 中國夢則是科學發展觀的延續與成果展現,主要為在中共建黨百週年完成全面小

然而在鄧小平時代「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之理念卻造成了十 多年來資源分配不均、城鄉與區域發展不均,以及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發生。77 因此在胡錦濤時代有鑑於此,科學發展觀之指導原則因應而生,而習近平時代的 中國夢則是科學發展觀的延續與成果展現,主要為在中共建黨百週年完成全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