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中共第 四代領導人胡錦濤在 2004 年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所提出的這段話,揭櫫了中國 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共』)在 21 世紀的外交戰略總體佈局。1

所謂「大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定義通常可被稱之為「強國」。2而中共最早自 我定位為「大國」是在 1954 年的第一屆人大。3至今,中共自許為國際上的「負責 任大國」,4並表現出關於「負責任大國」的重要特徵,5以及進行一連串「大國外交

」的攻勢,逐步推動與其他大國建立夥伴關係。6到了 21 世紀,中共直接承認自 己是崛起中的大國,也從區域大國跳脫成為世界性的大國。7其總體國力已成為 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中美雙方關係成為國際關係學者最為矚目的議題,

2013 年夏季的「歐習會」也為「新型大國關係下的外交」作定調,即中美雙方的外

1 「中國走向”大外交”」,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1 年 02 月 08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3871972.html>。

2 大國(強國)通常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同時也具備一定程度的軍事能力與人口素質,甚至對 國際事件具有一定之影響力。參見:Joshua S. Goldstein, and Jon C. Peve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9th ed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2010, pp.53-56.

3 「一百多年以來,中國人民作了無數的犧牲,以求擺脫外國帝國主義的統治,這個目的已經達 到了。從一九五○年起在全國範圍內發動的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繼續加強了我國的獨立地位。

我國已經以世界大國的身份出現在國際舞台上。」參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之 二)」,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08ch-meet/ziliao/renda-onejie/renda-11-10.htm>。

4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

2012 年 11 月 08 日,< 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5/65448/4526430.html>。

5 其特徵包括「要辦好中國的事情」、「履行國際準則與公約所規定的義務」、「履行維護世界和平 與世界發展之義務」、「聯合各國面對人類共同的挑戰」等。參見:Bruce Jones, Carlos Pascual 著,

秦亞青、朱立群等譯,權利與責任:建構跨國威脅時代的國際秩序(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年),中文版序,頁 3-4。

6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頁 82-97。

7 謝淑麗(Susan Shirk)著,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2008 年),頁 132-134。

庫,2012 年 11 月 08 日,< 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5/65448/4526430.html>。

14 這些組織包括東協加三、東協區域論壇、亞太經合會、東亞高峰會、亞洲合作對話、南亞區 域合作協會、上海合作組織、美洲國家組織、中非合作論壇、波灣合作理事會、中國-阿拉伯國 家合作論壇,以及博鰲亞洲論壇等。參見:Evan S. Medeiros 著,國防部譯,中共的國際行為:

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頁 105-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最後,中國大陸位處歐亞大陸東邊之門戶,面臨東亞第一島鏈與西太平洋,

在地緣上屬於易攻難守之位置,周遭也受到二十個國家所圍繞,其中七國位於軍 事排名前二十五,有五國在這七十年間與中共發生過軍事衝突,有九個屬於政權 不穩定之國家,有兩個是造成中共外交難題的政治行動者,其中,美國在中共周 邊國家有軍事佈署,所以在一定程度而言,美國屬於中共的周邊國家。15因此,

基於地緣關係,鞏固周邊國家的外交任務成為中共外交佈局中的首要位置。

除了中國大陸地理位置與過去歷史,周邊外交的重要性突顯在 2013 年 10 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所召開的周邊外交會議。在此會議中,習近平強 調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為了促進中國大陸發展,

因此必須爭取良好周邊環境。16姑且不論該會內容為何,中共七大常委罕見出席 此專門會議,時間點為第十八屆中共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十八屆三中全 會)之前,可見此會在規格上與重要性無與倫比。17尤其到了 2014 年末,中共 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中,習近平在新形勢的對外戰略布局要求中,將「切實抓好 周邊外交工作,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等周邊外交相關言論的次序擺在四個外交 布局的第一位。18由此更能顯見,周邊外交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對中共而言更 顯得重要。

因此,無論是地緣戰略,抑或是為中國大陸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而言,周邊 外交的穩定影響著中共在外交戰略之佈局。周邊外交包含著對東北亞關係、對東 南亞關係、對南亞關係、以及對上海合作組織與俄羅斯之關係。其中,東北亞與 東南亞國家在地理上緊鄰著台灣,這些國家內政與外交之變化再再牽動台灣的神

15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施道安(Andrew Scobell)著,何大明譯,尋求安全感的中國(新 北:左岸文化,2013 年),頁 54-58。

16 「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13 年 10 月 25 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5/c_117878897.htm>。

17 「七常委罕見齊集周邊外交座談會,五大細節值得關注」,大公網,2013 年 10 月 26 日,<

http://news.takungpao.com.hk/world/exclusive/2013-10/1993297.html>。

18 「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14 年 11 月 29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經。而東南亞各國在政治體制、經濟制度、文化因素,以及區域穩定等先天環境 遠比東北亞複雜許多,卻能夠成立東南亞國協(以下簡稱東協),並在本世紀與 中共達成多項協議。中共與東協之關係可包含經貿因素與疆域因素,前者涉及東 協加一,屬於高度合作之範疇;後者牽涉到南海議題,算是對雙邊關係具有爭議 性的重要因素。在如此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關係下,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戰略該如 何擬定?影響著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戰略為何?中共對東協外交戰略主要內涵是 什麼?以上都是本研究須探討之問題。

二、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本文旨在研究中共對東協國家外交戰略之形 成因素、內涵與行為。一個國家的外交戰略之擬定勢必受其先天與後天因素影響,

所以中共周邊外交戰略的內涵以及東協的內外部環境因素勢必要探討。前者包括 總體戰略之下的頂層設計、周邊外交戰略之沿革,以及其議題傾向;後者包括該 區域內的發展、結構,以及中共與東協以往的雙邊關係。

瞭解中共周邊外交戰略內涵、東協的環境與背景,以及雙邊關係後,則要探 討中共對此戰略的形成原因。這方面以層次分析途徑觀之,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 內政發展、國際環境,以及領導班子或其他決策因素對此之影響,而界定國家利 益,進而使中共對東協戰略就依此形成。以上輸入項目(input)成為本研究第二個 目的。

而第三個研究目的則是探討中共對東協外交戰略的輸出項(output),包括經 濟層面的區域整合、爭議部分的南海議題,以及多邊或雙邊外交之手段。最後,

上述研究目的完成後,將中共對東協外交戰略作為其周邊外交戰略的個案,試圖 驗證中共周邊外交戰略的一致性,為本研究第四個目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