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材分析

貳、 擬題的評量

第五節 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材分析

前面四節的文獻探討中,已經討論過擬題的意義、內涵、

教學、評量以及國內外相關的實徵研究,接下來將以擬題的眼 光,分析第五冊數學教材。因此,本章共分為兩部份。首先探 討國小課程標準,接下來針對第五冊數學課本進行教材分析,

並試著將擬題融入其中。

壹、國小數學課程標準

從民國十八年,第一次的「小學課程暫行標準」算來,到 民國八十二年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總共公佈了十次的國 民小學課程標準,其中歷經了九次的修訂(陶惠昭,民 87)。

最近一次修訂課課程標準是民國八十二年所公佈,在數學課程 方面,由於受到建構主義的影響,「數學」的概念有很大的不 同,在過去,數學是一種知識和技能,數學課程旨在讓兒童發 現數學的意義;在這次的數學課程中,數學是由發現轉向建構

(甯自強,民 82),知識並非由被動的吸收而得,而是知識的 主體主動建構而來的,因此,知識並不是客觀存在的,他是依 附在人身上的(黃敏晃,民 83)。所以,國民小學數學教育的 目標在於在於「輔導兒童從日常生活經驗中,獲得有關數學的 知識,進而培養有效運用數學方法,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態度及 能力」(教育部,民 82)。其中包括:

1.養成主動從自己的經驗中,建構與理解數學的概念,並 透過瞭解及評鑑別人解題方式的過程,進而養成尊重別 人的態度。

2.養成從數學的觀點考慮周遭事物,並運用數學知識與方 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以數學語言溝通、討論、講道理和批判事物的精 神。

4.養成在生活中善用各種工具從事學習及解決問題的習 慣。

根據上面所述的課程標準,我們以擬題的角度來看,在擬 題的過程中,組織的方法是屬於個人的(梁淑坤,民 82),擬

題者必須透過本身的經驗,試著將所學過的知識、技能、想法 加以彙集,整理出來形成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養成主動 從自己的經驗中,建構與理解數學的概念」。此外,在擬題之 後,教師可以讓全班共同討論所擬出的題目,或是設計擬題的 評鑑單,讓同學互相評鑑對方的題目(如:林德宗,民 88),

透過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兒童瞭解及評鑑別人的作品,也可以 養成兒童「尊重別人」的態度。

以一個問題作基礎,再由此製造出新的問題的活動,對小 孩子來說,做出類似問題的活動,自然可稱作歸納性的思考,

或一般化的思考,或可稱為類推的思考方式,而這一些思考的 方式,就是所謂數學化思考的方式(坪田耕三,1987)。Writz

& Kahn (1982) 認為擬題可以幫助學生將具體情境與數學抽象 連結,使數學意義化,所以在擬題的過程中,兒童必須「從數 學的觀點考慮周遭事物」,然後透過個人化的思考方式成為數 學題目,接著「利用數學知識與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此一來,

不但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數學思考,也可以培養分析問題、提出 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NTCM(1989)在數學課程與評量標準中,明確地將溝通 視為一項教學與評鑑的標準,並將語言列為溝通活動中重要的 部份。既然數學符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我們要 如何讓兒童增加數學溝通的能力呢?在數學課程中可以透過討 論活動來增進兒童溝通的能力,但是更進一步,坪田耕三

(1987)認為,透過擬題的方式,小孩子之間的討論活動會更 活潑,同時可以培養正確的批判態度和能力。梁淑坤(民 88)

也認為,擬題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欣賞別人的題目,學習如何尊 重別人的想法。如此一來,擬題可以讓「培養以數學語言溝

通、討論、講道理和批判事物」的教學目標,更容易達成。

而透過擬題教學,兒童可以讓所學的知識或技能、統合 性、發展性運用的機會更多(坪田耕三,1987),當兒童透過 擬題的活動,養成分析問題、批判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 後,兒童也就能「養成在生活中善用各種工具從事學習及解決 問題的習慣」。所以擬題對於數學課程目標的達成,的確是有 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