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行為之現況

一、敘述統計部分

根據「中學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態度、行為」問卷所得資料,問卷第 四部分為教師推動永續校園行為,共 14 題,三等量表題型,計分方式為「常 常如此」得 3 分、「曾經如此」得 2 分、「從未如此」得 1 分,得分越高,代表 教師的永續校園行動越積極。

表 4-1-1 中,受測中學教師每題行為平均分數,平均表現分數在 1.7 分以 下者分別是:第 13 題「我會投稿陳述或主動與別人討論對永續議題的看法」

的 1.47 分(49%)、第 5 題「我參與過學校永續校園的政策制定或課程規劃」的 1.58 分(53%)、第 12 題「我會採取法律行動促進環境保護」的 1.64 分(55%)和 第 3 題「我會結合社區中的教育資源進行教學」的 1.66 分(55%)。

除了上述 4 題外,其餘行為題型的平均得分皆在 1.7 分(57%)以上,其中 以第 10 題「我會在日常生活中採取環保行為」最高,達到 2.73 分(91%)、其 次是第 7 題「我會鼓勵學生關懷環境及珍惜資源與能源行動」的 2.41 分(80%) 和第 11 題「我會採取比較綠色消費或經濟行為」的 2.35 分(78%)。由表中可 以發現,大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行為之表現偏向積極且正向 (65.7%)。

85

86

註:***P<.001 **P<.01 *P<.05

87

(二)不同背景變項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行為比較(單因子變異數)

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上,表 4-4-3 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背景變項有 以下 5 項,分別是教師的最高學歷、教學年資、擔任職務、任教科目和是否參 與環保活動等,詳細描述如下:

1. 最高學歷方面:

依據表 4-4-3 的統計結果,以具有碩士學位的中學教師行為平均得分最高,其 次是學士學位,最低則為博士學歷的中學教師,但均未達到顯著差異。

2. 教學年資方面:

在國民中學教師的教學年資方面,以任教 20 年以上的國民中學教師在行動為 題中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 16~20 年、11~15 年、16~20 年、最低則是任教 6~10 年教師,以上均未達到顯著差異。

3. 擔任職務方面:

依據表 4-4-3 的統計結果,以主任一職者的國民中學教師在行為題中平均得分 最高,其次是擔任組長或副組長、導師、最低則是擔任專任之教師,有達到顯 著差異,再以薛費法(Scheffe)事後比較,擔任主任這個職務的永續校園行為跟 專任導師有達到顯著差異。

4. 任教科目方面:

依據表 4-4-3 的統計結果,以社會科的中學教師在行為題中平均得分最高,其 次則是綜合活動領域、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語文,最 低則是數學教師,有達到顯著差異,再以薛費法(Scheffe)事後比較,雖然有顯 著差異但無法檢驗出來。

5. 參加環保活動方面:

教師參與環保活動方面,以經常參加環保活動的中學教師在中平均得分最高,

在依序是曾經參加過環保活動之教師;而最低則是無參與過之中學教師,均有 達到顯著差異,再以薛費法(Scheffe)事後比較,發現無參加環保活動的教師跟 曾經參加環保活動的教師之顯著性大於曾經參加環保活動的教師跟經常參加環 保活動的教師。

88

註:***P<.001 **P<.01 *P<.05

89

三、綜合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民中學教師在永續校園行為上,大致表現良好(65.7

%),與國內相關研究(李明和,2002;高宗聖,2008)結果相符。另外,中 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會採取環保行為的得分 91%遠高於把永續觀念融入自己 的教學當中的 65%,由此可見學校及教育單位在課程發展上應該要更積極把 永續發展的元素融入各科課程中。

在教師永續課程的行為中,在課程規劃時,曾經把永續發展融入課程規劃 的教師只有 64%,受限於教師的任教科目,有部分科目跟永續發展似乎關聯 性不大,在永續多科性融入之課程中,永續課程發展應該要更多元融入各科,

也是公部門及學校單位努力的方向。

在永續行動相關程度方面,教師一般背景變項如:性別、教學年資、學歷 等,皆無顯著差異;但在教師職務上面,主任的永續行動上,和其他教師職務 有顯著相關,這與國內相關研究(鍾淑芬,2011)相符,可能是因為主任一職 往往是個校永續校園政策的施行者,所以跟其他教師職務相比,有較佳的永續 校園行為。

另外,在教師專業背景變項相關程度上,環境相關系所畢業、環保團體成 員、大學或研究所修過環境相關課程、參加環境教育相關研習及講習會、參加 過環保活動等專業背景變項的中學教師,在永續校園行為上,皆具有顯著差 異。

表 4-4-4 大臺北地區中學教師在永續校園行為上背景變項之比較

背景變項 有無顯著性及得分高低情況

性別 有無顯著:無

行為得分:女>男 教學年資 有無顯著:無

行為得分:20 年以上> 16~20 年>11~15 年>5 年以下>6~10 年 最高學歷 有無顯著:無

行為得分:碩士>學士>博士 環境相關科系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環境相關系所>非環境相關系所

90

表 4-4-4 大臺北地區中學教師在永續校園行為上背景變項之比較(續)

背景變項 有無顯著性及得分高低情況

擔任職務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主任>組長或副組長>導師>專任教師

任教科目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社會>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活科 技>藝術與人文>語文>數學

參與環保活動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經常參加>曾經參加>無 環保團體成員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環團成員>非環團成員 是否曾修過環

境相關課程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環境相關系所>非環境相關系所 參加環境教育

研習及研討會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曾經參加>從未參加 是否聽過永續

教育政策

有無顯著:有***

行為得分:有>沒有 註:***P<.001 **P<.01 *P<.05

第五節 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素養各項度之相關分析

本節旨在討論整體國民中學教師永續校園素養各項度主構面-「永續校園 認知」、「永續校園態度」及「永續校園行動」三個量表得分作彼此的皮爾遜 (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次構面認知分成:中學教師對永續發展的認知、中學 教師對永續校園計畫的認知;次構面態度分成:中學教師對永續發展的態度、

中學教師對永續校園計畫的態度;次構面行為分成:中學教師推動永續校園的 行為、中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永續行為。以下將先進行三大主構面的相關分 析,探討主構面間的關聯性;再依序進行次構面間的相關分析,以了解各次構 面的項目之間互相影響的關係,主構面與次構面關係如下表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