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國追求大學教學卓越策略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各國追求大學教學卓越策略之探討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世界高等教育進入了以提高品質為目標的時代。

為提升大學競爭力,各國重視教學的發展趨勢與速度,已使教學卓越成為 高等教育琅琅上口的口號,追求大學教學卓越已成為全球化的運動。學者 研究認為,儘管各國的文化、經濟、政治動力有所不同,世界各國的教育

系統都會經歷相同的發展階段(Beeby,1996),且一股強大的全球性壓力,

還是會將各國帶向相似的發展之路,趨使各國對共通的問題作出相類似的 反應」(Inkeles and Sirowy,1984)。為面對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學生學 術背景多元,及大學「重研究、輕教學」傾向,導致大學教育品質下降的 問題,各國所規劃出來的對策與發展趨勢,幾乎類似。以下即就美國、英 國、日本、澳洲、新加坡為例,說明各國追求大學教學卓越導向政策的發 展方向及內涵。

壹、美國

美國研究型大學提出四項提升教學品質模式:評鑑策略、協助策略、

獎勵策略以及制度化。評鑑策略是首推的策略,係以學生評鑑來評估教師 教學成效的制度,目前已有90%以上的大學採用學生評鑑模式;協助策略 係指協助未曾接受教學訓練的大學教授,提升其教學品質;獎勵策略係設 立傑出教學獎,遴選教學優良的教師與助教,頒發獎狀、獎勵與獎金,以 彰顯大學對教學品質的重視。近來為避免重視教學的呼籲流於惠而不實,

缺乏實質成效,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將教學成果直接與教授的評估、薪資、

升等連結,使教學成為評量教授是否獲得聘任、晉用、晉薪與長期聘任的 重要指標,鼓勵教師真正重視教學(王秀槐,2005)。為了達到上述評鑑、

協助、獎勵及制度化之目標以提升教學品質,美國各大學紛紛成立教學中 心,以下舉「哈佛大學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及「麻省理工學院教學實驗 室為例」。

一、哈佛大學「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

前哈佛大學校長 Derek Bok 認為,哈佛大學對教學的理念與認知 是:沒有良好的教學成效,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學習表現,更遑論進一步 的學術研究訓練、人格教育、品德培養及國際宏觀視野(張善楠譯,

2008)。因此於1975 年成立哈佛大學「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是美國最 大、也是經費最充足的教學中心之一,其目的在於提高哈佛大學部的教

學品質,及提供各式教學資源來幫助校內教師、學生及對教學有興趣的 來訪者,具體服務項目如下(The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ing,2009):

(一)提供教師的服務

1.為了直接協助全體教師,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將教學卓越、經驗 豐富教師之授課課程錄製下來,掛置中心網站上供全體老師參考。

2.為協助新進教師增進教學技能,於授課前進行微縮教學、授課錄 影、再與中心顧問觀看授課錄影帶討論分析教學技能。

3.辦理各種研討會,邀請校外的菁英教師,分享教學經驗與方法。

4.提供各式課程及網路資源,幫助發展教師教學技巧。

(二)提供學生之服務

1.學生可隨時上網參考、複習名師及任課老師的教學,這種創新的 教學方式,讓哈佛更加提升其教學品質,美國各州立大學在 1990 年代以後,也普遍追隨哈佛DBC 的腳步,開創教師發展以落實教 學成效的機制(李振清,2006)。

2.提供學生線上教學評鑑管道,反映教學進而提高教學品質。

3.為提升寫作能力,提供研究所寫作助理指導大一新生,學習如何 透過草擬和修正、分析內文的證據、使用各種不同的資源來完成 寫作,並安排具說服力的想法。

4.大學部選課指引委員會提供學生關於全校課程的資料,如每一堂 講義費用和教科書的費用是多少?或是教授規定的課程大綱與教 材,都可以提供學生作為選課的參考(周祝瑛,2006)。

(三)提供訪客的服務

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提供各式網路資源、網路教學技巧資料、中 心出版的書籍與影片、各式課程,及學校教師基本資料及連絡方式等,

供參訪者下載使用及參考。

(四)提供院系的服務

許多學系都有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這些計畫包括除了定期教學 會議之外的新進助理教師訓練、及對全系教師進行教學錄影等。

(五)對國際教學助理的支持

辦理工作坊,協助來自其他國家的教學助理學會實用的教學技 巧,並提供多種教學資源與服務,如診斷英語能力、個別和小團體輔 導以改善口說能力、提升有效溝通和美國教室教學短期課程等,以幫 助國際教學助理於教學時,成為有效的溝通者,並提供適當支持,以 增強特殊科系國際教學助理培訓(葉兆祺,2009)。

(六)提供個人或團體諮商

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並提供學生各項問題及教師教學之諮詢服 務,學生於學期當中甚至寒暑假期間,如果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以 個別或團體的方式安排時間和DBC 的諮詢人員約談,中心會保密諮詢 內容;另,許多老師也會透過諮詢來尋求包括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七)專業發展

波克教學與學習中心與其他單位經常進行有關就業市場的教學檔 案、獎金及出版等,以增強研究能力和專業發展。

二、麻省理工學院教學實驗室(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oratory)

麻省理工學院教學實驗室(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oratory)成立 於1997 年,提供麻省理工學院促進教學品質的資源,並與院系所、教師 及學生致力於教學卓越。主要目標如下(張民杰,2009、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orator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9):

(一)促進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學品質。

(二)增進對於科技及工程學習過程的了解。

(三)致力對能夠實際幫助課堂內外學習的各項研究。

(四)扮演國內外有關科技及工程教學資訊交流的平台。

(五)幫助促進各式教學創新。

教學實驗室具體的服務項目包括:

(一)教學服務

1.提供各級大學教師各式諮詢、一對一諮詢、顧問指導。

2.提供授課錄影,以便教師審視及參考改進教學方式。

3.辦理資深教師經驗分享、如何有效教學等等各式研討會議及授課 模擬研討會,提供教師教學觀摩機會。

4.提供各種授課技巧,如學生學習方法、教學基礎、認識學生學習、

授課守則、如何使授課活潑有趣、學術發表的技巧、互動學習、

如何測驗學生、背誦與教學、如何指導研究生、如何增進學生寫 作能力及報告技巧、如何化解教學危機、及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幫 助學習等。

5.辦理精進教學各式研討會,請資深教師經驗分享,良好課堂之互 動、如何使學生合作學習、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教學、如何對學生 有影響力、及如何有效教學等。

6.開辦研究生如何教授大學部、學術溝通技巧、及進階溝通技巧等 各式教學技巧之專屬課程。

(二)評鑑與評量

中心幫助大學教師實行各項評鑑與評量、提供評鑑及評量後的成 果分析及諮詢。評鑑方式分為三種:(1)總結式評量、(2)形成式評量、

(3)歷程評量。

(三)教學相關研究

教學中心致力於各項教學相關研究,進一步了解學生看法及生 活,研究中提供各式資料、數據及專題研究報告,提供大學教師在教 學上亦或是相關決策上作參考。

美國各州立大學在90 年代以後,也普遍追隨哈佛等大學的腳步,

開創教師發展以落實教學成效之機制,如今,全美國評鑑合格的高等 學府,幾乎都設有以教學為中心的正式單位,以輔導新進教師、提升 學生學習成效、增加師生互動、及建置在職教師與行政人員之專業能 力精進機制。

貳、英國

英國為確保其高等教育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就業力 (employability),1990 年代起開始逐步展開教與學的改革。補助與獎勵的 計畫包括:教學卓越中心計畫、國家教學獎助金、教與學研究方案等。教 學卓越中心計畫由各中心針對某一學門或某教學領域提出申請,鼓勵跨校 及與產業界的合作。國家教學獎助金一方面提供獎金鼓勵教學卓越教師,

另一方面鼓勵大學申請專案計畫。教與學研究方案則鼓勵教師進行教與學 研究,希望藉由優秀的教育研究,提升教學品質(陳怡如,2006)。此外,

英國於1977 年成立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局」(QualityAssurance Agency, QAA) 除負責全英國高等教育的相關評鑑工作,亦與大學合作,發展完善 的內部評鑑,肩負起教學品質保證的責任(楊瑩,2009)。

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HEFCE)亦自 2005 年起,配合英國高教白皮書之建議,設立 74 個「教學卓越中心」,並於2005 至 2009 年,撥款 3 億 1 仟 5 佰萬英鎊,

以促進高等教育中所有學科和教學方面之卓越,是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 委員會在教與學計畫中單一最大投資。各校卓越中心的規模和經費補助層 級都不相同,多數在經常門得到最大幅度補助;但是資本門部分則和該中 心的規模有關。74 個卓越中心計畫橫跨多種學科領域和教學主題,英國 政府並於 2007 年針對這 74 個計畫的學科和教學領域作進一步的分析,

而五年期計畫的完整評估將在 2010 年辦理,這兩份評鑑也會包含各卓越 中心所進行的自我評鑑(HEFCE, 2005)。此一計畫顯示大學已經被賦予更大 的彈性來發展教學,而不像早期補助對計畫有較多限制。和台灣「教學卓

越計畫」的差別在於,它是以某一學門或是教學或學習領域提出申請,而 不是完全以學校整體為重心,同時也鼓勵跨校甚至和產業界的合作。

教學卓越中心獲得的經費將用以表揚和獎勵績優教師,並讓大學校院 能夠投資教職員、建築和設備,期在創新和挑戰的方式上協助與加強學

教學卓越中心獲得的經費將用以表揚和獎勵績優教師,並讓大學校院 能夠投資教職員、建築和設備,期在創新和挑戰的方式上協助與加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