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際學生生活適應的相關文獻

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因此我們隨時都在和大環境的人事物互動著,生活適 應的好壞也會影響著個人的身心理發展,當然也關係著個人成就。由於目前社會 的多元化,產業經濟結構的變化,在生活上種種的一切,都是需要我們去調適及 適應的。就如同國際學生來臺求學,此階段的年齡正是Erickson所提的追求理想 與實現之階段,若成功的適應這環境,確認自己在這環境所該扮演的角色,在人 際、社會、生理、心理關係上皆能產生良好平衡之狀態,這對此階段的國際學生 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引自蔣美華,2003)。

一、 生活適應的定義

適應一詞,源出自達爾文1895年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自然生存法 則。意指生物為了在環境下求生存,必須適度的改變自己,與當時所處的環境條 件下相互配合,此過程被生物學家稱為適應。皮亞傑 ( J. Piaget,1896 - 1980)

的認知發展理論用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兩個概念來解 釋人類心理適應的過程。同化是個體以現有的基模去解釋新的經驗與外在的世 界;調適則是指個體改變舊有的基模,以面對新環境的要求,所以適應是個體改 變基本行為模式,以配合環境要求的因應歷程(引自高淑清,2000)。

黃春枝(1999)認為適應本身即是個體與環境間互動調適的歷程,人為了要 生存,就須學著適應環境。這個歷程,又可分為個人面對內在壓力與外在環境互 動兩種。從自我內在心理學觀點看,「適應的歷程」是指一個人運用各種策略及 方法,面對外在環境的改變和難題,個體為求滿足內在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與外 界達成的一種和諧的必要過程。由健康心理學觀點看,適應的結果,是一個人與 環境間互動所建立起來,而這結果會影響個體的身心發展。所以一個適應良好的 人,除了對外在環境的適應外,應包括人際間互動良好、生活態度積極並能自我 實現及具備心理健康的準則。

學者李豐里(2000)則認為良好的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 和諧與健康的關係,且個體能在合宜的因應下,達到自我的滿足。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他強調適應是個 體不斷要滿足自身的需求,但也要承擔外界環境的壓力,這個過程是雙向交流 的,且需要兩方都達到和諧一致的情況下,才算是良好的適應。

朱敬先(1995)也認為適應是個體及環境間不斷的交互過程,它不僅是雙向 的還要具備彈性或是多向的歷程。

張春興、林清山(1989)認為適應是個體對週遭環境的人、事、物的反應。

個體須先具備有健全的人格情況下,一邊改變自己的內心狀況,另一邊則是改變 接受外界的環境,以維持這種關係在一個和諧又平衡的情況。

綜合上述文獻,「生活適應為個體為了達成某種目標,而透過一連續的互動 歷程,在這歷程裡更運用許多方法來因應周遭的人、事、物,並達到個體及環境 間雙向的平衡,不僅得調適內在的心理狀況,更要接受外在環境所給予的壓力,

當這關係維持在一個和諧的情況下,即是一個良好的適應歷程」。

閱讀相關文獻可發現,許多學者都認同,生活適應是個體和環境的交互關 係,而根據 Arkoff 定義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結果」,也就是說 人與環境是互相影響且互相協調至共同且平衡的狀態,Arkoff 並將生活適應區分 為家庭、學校、職業與婚姻適應(引自楊鳳蓮,2011)。 吳新華(1996)則是認 為生活適應,不只是人們和所居處的環境所互動的關係, 這還包括了人際關係,

並指出良好的適應是心理層次、情緒反應等的良好狀況。來臺求學的國際學生,

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當他們面臨文化衝擊時,勢必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及行為 方面,以適應這個環境,而人際互動關係更在與異國文化接觸中,扮演關鍵因素。

學者李豐里(2000)認為生活適應涵蓋廣泛,小至個人的行為及特質,大到居住 環境及其文化背景等。

綜合上述,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互動外,還得達到雙方面的平衡狀態, 所以生活適應是個人在面對生活環境時,其運用因應的方式來達到個人、環境與 社會的平衡和諧狀態。本研究參考上述文獻後,針對本研究參與者之生活層面、

語言能力、經濟、文化差異考量,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及學校適應與社會適 應三大構面,分別敘述如下:

(一)個人適應

個人的適應包括身體、心理情緒及行為適應等面的滿足(蔣美華,2003)。

Hammer 指出外籍學生因為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通常會經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

(引自黃璉華,1995)。徐昌燕(2006)指出外籍生離家到臺灣求學,短期內要 適應不同的文化、語言、上課方式、生活習俗等,心理必然產生相當大的衝突而 造成壓力,紓解的管道是很重要的。所以個人適應就是生理、心理與身處的環境 達到一個和諧狀態。

(二)學校適應

學校是個微型的社會,也是個學習社會化重要的場所。在社會化形成的過程 中,師生關係與同儕互動均跟學校生活適應有很大的關係。國際學生在來臺求學 後,學校是生活及學習時間最長的場所,在不同的教育方式、課業要求下,老師 及同儕的援助有很大的幫助。徐昌燕(2006)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廣泛多樣的互 動有助於學生發展。蔣美華(2003)認為學校本身是個多元文化的結構體,如教 師間、同儕間、師生間都存著不同的文化層面,所以學校應主動營造一個環境讓 僑生融入校園文化。而同學友誼間真摯的分享與互動,則是幫助僑生學校適應的 主力來源,讓他可感覺「不是多餘 」、「不是不同的」。本研究指的學校適應包括 與老師、同學的互動及適應臺灣課業上等等適應問題。

(三) 社會適應

個人在社會上的生存是非常需要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及支持的。黃璉華

(1995)指出個人在面對困境、壓力、非個人能力所及時,必須借助他人或社會

資源,以增強本身解決問題或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能否適當善用現有的社會資 源,更成為影響適應是否良好的要素。社會適應良好有助於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的 生存,適應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

二、 國內國際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際學生踏入新環境求學,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必須面對的是種種的「適應」

問題。在目前國、內外國際學生學習與適應相關實徵研究中發現,國際學生在異 國求學的適應經驗遭遇到許多不同的問題。以下針對國內相關國際學生生活適應 文獻做說明。

黃璉華、羅漢強(1996)在「外籍生適應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上,

針對臺灣北部九所大學之外籍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來臺後的適應 情形。研究發現外籍生主要的適應問題為:課業問題、考試方式、表達意見以及 交通工具。大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學業問題、語言和溝通的問題、經濟與居住 的問題、缺乏相同背景的團體、適應新的教育體制、全新的環境、社會習慣和制 度、健康與娛樂、以及種族歧視問題等。國際學生初到求學國求學時,因面對新 環境,情緒上的困擾也會影響到生理上的問題,像是國際學生會告知有腸胃不適 的情況發生,而腸胃疾病在許多情況下都是屬於心理因素所引起的,面對這些不 同的問題與挑戰,國際學生常容易因為適應問題產生不安全感以及出現適應困難 的現象,同時影響學生學習的狀況與發展。

李豐里(2000)的「外國學生生活壓力及其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中,隨機抽 樣臺北市三所國立大學184名外國學生為研究對象,指出外國學生的學校課業是 他們感受到最困擾的生活壓力,但他們多採取正向的思考邏輯來面對問題及壓 力,每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最常求助於朋友,來獲得情緒性支持。而積極越正 向的因應方式面對壓力,其社會支持是越好的,在生理及心理適應上也是較好的。

蔣美華(2003)在「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中,以深度訪談 法,訪談全國大專院校的三十四位僑生及五所大專校院的六位僑外組承辦業務主

任、組長和輔導員。結果發現,影響到僑生其在臺生活適應,歸納出五大生活適 應問題,以經濟困擾為最,其他打工、課業、語言及人際互動關係問題,環環相 扣相互牽連。經濟問題則是因為學校工讀名額有限,以致到校外餐廳打工,但打 工環境安全堪憂,且又超時工讀及嚴重體力透支。在課業上,僑生均有理解、寫 報告、上台報告的困擾。人際關係方面,本地生與僑生雙方互動少,相互了解有 限。

施秀玲(2006)「外國學生來臺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歷程之探究」中,

訪談銘傳大學五位外國學生在臺生活適應與社會支持,研究指出外國學生主要受 到就學意願、語言能力、風土民情、課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而有不同的調適差 異。外國學生對於學校所設立之輔導單位位置也不太清楚,以致無法解決適應之 困擾,導致內心態度轉為負向消極。

劉品佑(2007)進一步在「外國學生的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研究」中指出,

外國學生主要面對的生活適應問題,包括語言、飲食、自然環境和宗教等問題,

而「文化衝擊」是多數外國學生會面臨的一大挑戰,其影響的程度,端視於個人 心態調整和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而「文化衝擊」是多數外國學生會面臨的一大挑戰,其影響的程度,端視於個人 心態調整和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