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學生求學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三位幼兒教育學系學生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際學生求學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三位幼兒教育學系學生為例"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謝瑩慧博士. 國際學生求學生活適應之研究-以三位幼兒教育學系學生為例. 研究生:王騰鋒 撰. 中華民國一 0 一年七月.  .

(2)  . 謝誌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到臺中教育大學就讀的第一天彷彿如昨日,如今我 已經準備畢業了,這一切將是多麼令人不捨,系上師長及陪伴兩年的同學們,感 謝您們這兩年來的照顧與幫忙,因為有您們,才會有今日的我,在此不勝感激。 首先,最要感謝是我的指導教授-謝瑩慧老師,從研究所入學至今,我喜歡 您樂觀又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在與您對談中,總是充滿著歡笑,真得讓我好喜 歡您,與您的互動中,更讓我學到許多待人處事的道理,這是我讀研究所最大的 收穫,更感謝老師您辛苦指導我的論文,常讓您在半夜,還費盡苦心的批閱我的 論文,騰鋒真的對瑩慧老師您感到深深的歉意,能當瑩慧老師您的學生,我感到 非常的幸福與榮幸,感謝您。另外,更要感謝口試委員郭碧唫教授、邱淑惠教授 在百忙中撥冗審閱我的論文,除了提出切要的指導與充滿建設性的建議,更具體 的告知改進方向,使論文更臻完備,在此致上誠摯的敬意與謝意。尤其是碧唫老 師,藉著這次口試的機會,讓我與老師您有機會再續師生緣,碧唫老師對騰鋒的 鼓勵與疼惜,騰鋒會謹記在心。 此外,更謝謝本研究的三位研究參與者及系上的師長協助,若沒有你們的協 助與提供資料,騰鋒也難以完成這份研究,感謝你們。 最後,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貴人,不管是我的父母,或是身邊的同學們(家 有、欣蓉、淑慧、宛儒、蕬敏、珮甄、明軒、俐文、巧雯、昕瑋、虹云、雅玲、 儒曼、邑庭),謝謝你們對我的照顧與幫忙,能認識你們這群朋友,是我的福氣。 這兩年更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讓我研究所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感謝我身旁親朋 好友們的支持與關懷,尤其是我最深愛的家人(爸爸、媽媽、弟弟),對你們,我 只有萬分的感謝及一句:「我真的很愛你們」。 王騰鋒 謹誌 西元 2012 年 7 月. I   .

(3)  . 國際學生求學生活適應之研究-以三位幼兒教育學系學生為例. 王騰鋒 摘要. 本研究旨要探討就讀於中部一所國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國際學生在臺灣 求學時遭遇到適應上的困難和她們如何克服生活適應困難的情況。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透過深度訪談三位研究參與者和她們老師及同學與負 責招收國際學生事務的行政人員,並輔以參與觀察及蒐集相關文件做為資料分析 的基礎,其研究發現如下: 一、本研究三位參與者其來臺求學的主要因素受到「語言」、「經濟」及 「受 到他人推薦」等三項因素影響。 二、本研究三位參與者在臺灣求學所遭遇到的適應困難歸納為四個層面: 「經 濟」、「人際互動」、「感情」、「生活適應」。在面對「經濟」層面的問題, 國際學生透過助學貸款及積極尋找校內打工的機會來紓緩經濟上的壓力;而在 「人際互動」及「感情」層面上,則是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來調適心情,並以 正向思考的方式來面對人際互動及感情層面所遭遇的問題;遭遇「生活適應」層 面的困難,則採取與相關人員溝通協調來解決生活適應上的難題。. 關鍵詞:國際學生、生活適應、文化衝擊. II   .

(4)  . A Study on Life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sing Thre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tudents as Examples. Teng- Feng W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life adjustment of thre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f a National University in central Taiwa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ed and how they overcame these difficulties.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interview three participants, their teachers, classmates, and the faculty member who 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 In addition to interviews, data include observ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hre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se three participants’ decision to study in Taiwan were language,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and others’ recommendation . 2.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hese thre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aspects: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motional disturbance and life adjustment. To solv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pplied for student loans and actively looked for work opportunities in the school. With asp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motional disturbance, they sought for religious comfort and thought positively. Their teachers assisted them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life adjustment..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fe adjustment, culture shock. III   .

(5)  . 目錄 第一章 . 緒論............................................................................................... 1 .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 第二章 .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名詞釋義............................................................................................ 5  研究限制............................................................................................ 6 . 文獻探討 ...................................................................................... 7 . 第一節 . 我國國際學生來臺之現況與政策發展............................................ 7 . 第二節  第三節 . 國際學生生活適應的相關文獻...................................................... 18  文化衝擊理論.................................................................................. 28 . 第三章 . 研究方法 .................................................................................... 35 .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 第四章 . 研究方法的選擇.............................................................................. 35  研究流程.......................................................................................... 36  研究工具.......................................................................................... 37  研究參與者與場域.......................................................................... 38  資料蒐集的方式.............................................................................. 41  資料整理與分析.............................................................................. 43  研究的信實度.................................................................................. 44  研究倫理.......................................................................................... 45 . 研究發現與討論 ........................................................................ 47 .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 研究參與者-真真求學生活適應的故事分析................................ 47  研究參與者-善善求學生活適應的故事分析................................ 64  研究參與者-美美求學生活適應的故事分析................................ 81  綜合討論.......................................................................................... 95 . IV   .

(6)  . 第五章 . 研究結論、建議及省思 ......................................................... 103 .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 研究結論........................................................................................ 103  研究建議........................................................................................ 106  研究省思........................................................................................ 109 . 參考文獻 ................................................................................................... 111  一、中文部份.................................................................................................... 111  二、西文部份.................................................................................................... 113 . 附錄 .......................................................................................................... 115  附錄一:國際學生參與訪談同意書................................................................ 115  附錄二:國際學生訪談問題大綱.................................................................... 116  附錄三:系所教師訪談問題大綱.................................................................... 117  附錄四:學校負責國際學生業務老師訪談大綱............................................ 118  附錄五:訪談國際學生同學訪談問題大綱.................................................... 119  附錄六:訪談次數一覽表................................................................................ 120  附錄七:觀察次數一覽表................................................................................ 121  附錄八:逐字稿節錄........................................................................................ 122  附錄九:觀察記錄節錄.................................................................................... 123 . V   .

(7)  . 表次 表 2-1-1 2006-2010 年來臺求學國際學生來源洲別百分比表 .............. 8 表 2-1-2 2004-2010 年來臺求學國際學生學制別人數統計表 .............. 9 表 2-1-3 我國高等國際教育 SWOT 分析表 .............................. 14  表 2-2- 1 國際學生生活適應表 ...................................... 26 表 3-6- 1 轉譯符號說明表 .......................................... 43 . VI   .

(8)  . 圖次 圖 2-1-1 國際學生歷年來臺攻讀學位人數圖 ............................ 8 圖 2-1-2 九十九學年度國際學生就讀學科類別圖(不包含語言中心學生) . 10 圖4-3-1 美美20120604臉書動態消息……………………………………………91. VII   .

(9)  . 第一章 緒論 隨著時代潮流的轉變,文明科技的進步及社會價值多元化,造就了現今國際 化的高等教育觀。許多國際學生,遠赴他鄉,到異國就讀,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 裡,學習成長,並追求他們的夢想。從他們下飛機的那一刻,他們所面對的一切, 都是一個嶄新的歷程,種種的事物,對他們而言都是需要適應的。 本章主要介紹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目的與問題,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 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針對本研究中關鍵名詞 進行名詞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趨勢即是高等教育國際化。從偏遠的鄉間小鎮到熱鬧的國 際大城市,從興起英語學習熱的亞洲、努力縮短國際知識落差的美國,到逐步建 立起歐洲公民意識的歐盟國家,「國際化」,都是教育界的熱門話題。美國在2002 年底,正式把國際教育列入教育優先政策(齊若蘭,200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於 1995年「高等教育的轉變與政策發展」報告書中指出高等教育當前改革的三大  方向-關聯性、品質性、國際化(楊國賜,2004)。高等教育國際化已逐漸成為 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重點,我國也不例外,教育部在面對全世界教育國際化同 時,為積極鼓勵各大專校院提昇國際化,已將國際化程度列入大學校務評鑑指標 之一,並積極鼓勵各校推動提昇大學國際競爭力之發展計劃,包括推動雙語化環 境、獎勵大學校院擴大招收外國學生補助計畫、開辦國際研究生學程等,鼓勵各 大學將「國際化」列為遠景或發展目標,並尋求全球化的因應之道(江愛華,2006) 。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長久以來是我國努力 的目標,終於在2002年1月1日順利加入WTO。依WTO的「服務業貿易協定」, 1   .

(10)  . 教育與銀行、保險業同樣被視為商品,必須對144個會員國開放。根據這項協定, 臺灣已開放外國來臺設立高中(職)以上的學校與教學機構,也開放國外機構來 臺提供遠距教學、補習班與留學等跨國服務。也就是說,在WTO的架構下,高 等教育已門戶大開,必須跟全世界大學搶學生。招不到學生,學校就要關閉。以 高教司司長何卓飛曾表示,WTO是臺灣大專校院開始正視國際化的關鍵(施君 蘭,2004)。 其次,臺灣正面臨少子化的現象,根據內政部(2012)人口出生統計資料顯 示,1981年臺灣新生人口數有41萬人,1996年起降為32萬人,2001年再降至26 萬人,2007年已降至20萬人,統計資料至2011年臺灣新生人口數只剩17萬7千多 人,突顯少子化社會已經形成。少子化第一個衝擊的是學校與教育,由於嬰兒減 半,目前幼稚園及中小學已普遍有招生不足的現象,再過一些時日,學校勢將面 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成為艱困產業,教師工作機會隨之減少。少子化的發展 趨勢將提早逼迫國內大專院校思考各種朝向優質化辦學的機會,分析自身所處的 大專院校處境,就其長處、弱點、機會與威脅,全面進行檢討,審視其可能發展 的機會,並探究未來最佳的因應策略與方法。而加強國際交流,擴大招收國際學 生來臺留學就成為目前大專院校積極努力的目標。招收外國學生不僅是許多知名 世界大學排名的國際化評鑑項目,國際學生在加速校園的國際化亦扮演重要角 色。國際學生進來與本地學生一起上課、教育、生活,可讓本地學生了解各國不 同的文化,傾聽不同的觀點與聲音,更容易與國際接軌,形成國際觀。國際學生 人數亦是國家吸引力及國際影響力的表徵,同時與教育國際競爭力及國際學術地 位息息相關。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來臺求學的國際學生也日益增加,本研究場域 之大學,是位於中部的一所國立大學,學校早期的目標是培訓師資,近年來,因 為受到少子化衝擊及流浪教師過多現象,學校面臨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挑戰,以因 應目前國內整體教育環境的需求。而研究場域的大學也開始招收國際學生來臺就. 2   .

(11)  . 讀,但比起國內早期有招收國際學生的幾間主要國立大學,算是起步較晚的,而 此舉改變招收國際學生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研究者就讀幼兒教育研究所期間, 在因緣際會之下與本系大學部之國際學生有了接觸,和她們對話過程當中,了解 她們是因為臺灣幼兒教育發展卓越及本身的興趣與需求而吸引她們來臺就讀幼 兒教育學系,研究者更想藉由本研究深入探討國際學生就讀幼教系的動機為何? 在與她們相處的過程當中,發現每位國際學生因為文化背景不同,所遭遇的問題 及挑戰更是不一樣,也因此各自發展出屬於她們自己的精彩故事,這引發了研究 者強烈的研究動機。 再者,國際學生來到臺灣求學,將面對的不僅是相異的社會文化、語言環境, 更須適應新學校的教室環境與教學方式,不同於過去在自身國家的求學經驗。因 此,研究者將深入探討幼教系國際學生到臺灣求學所遭遇的種種生活適應困難與 挫折,從中發掘來臺求學生活適應的經驗與策略,藉由這些經驗的分享,協助更 多初到臺灣求學的國際學生。研究者也整理過往文獻發現到,許多研究國際學生 到臺灣求學適應相關研究報告,都是以一個地區或是一間學校的學生為主要研究 參與者,也因為研究場域較廣,無法深入探究每位國際學生所適應之情況,故本 研究以幼兒教育學系的國際學生做為研究參與者,希冀本研究能更加深入探討, 了解到這群國際學生到臺灣就讀幼兒教育學系的動機及所遭遇到適應困難為 何?而她們又將如何因應這些挑戰。 根據教育部(2011)統計資料顯示,來臺攻讀大學學位的國際學生由2004 年的1,969位學生,到2010年成長至8,801人,國際學生在臺求學比例有逐年攀升 的情況產生。各大學除了不斷在海外招生,以促進學校更進一步邁向教育國際 化,但是國際學生入學之後,是否有一套完善的輔導策略來協助他們適應這裡的 生活及學習環境呢?本研究將深入探究國際學生生活及學習適應困難成因、了解 她們的需求,呈現其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期許有助於學校相關人員了解國際學生 在適應上種種的需求與困難,更能考量不同學生在背景文化上的差異性,提供最. 3   .

(12)  . 適切的教學和輔導方式。同時對於協助國際學生事務人員而言, 深入了解國際 學生所遭遇的問題與困境,以此研究結果為參考,或能規劃出更加多元且完善的 輔導策略,來協助這群勇於追夢的國際學生成功順利的在臺求學,並留下美好的 留學經驗。.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將採質性研究法,以三位幼教系國際學生為研究 對象,以訪談、參與觀察與蒐集相關文件的方式蒐集資料並分析。本研究之研究 目的與問題如下:. 一、 研究目的 (一) 探討國際學生來臺就讀幼教系之動機。 (二) 探討幼教系國際學生在大學生活適應之情況。 (三) 探討幼教系國際學生在大學生活適應之衝擊與困難。 (四) 探討幼教系國際學生在大學生活面對適應衝擊,所採取之因應策略與方 法。. 二、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目的,將本研究所探討之研究問題列述如下: (一) 國際學生來臺就讀幼教系之動機為何? (二) 幼教系國際學生在大學生活適應情形如何? (三) 幼教系國際學生在大學生活適應之衝擊與困難為何? (四) 幼教系國際學生在面對生活適應衝擊時,所採取之因應策略與方法為 何?. 4   .

(13)  .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國際學生 根據教育部2008年1月18日修正發布「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第二條條文 明定:「本辦法所稱外國學生,指不具國籍法第二條所稱中華民國國籍,且未具 僑生身分者。但原具中華民國國籍,自內政部許可喪失國籍之日起未滿八年者, 不得依本辦法申請入學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依文化合作協議由外國政府、機構、 學校、文教團體遴薦來臺就學之該國國民,得不受前項規定限制。」 因此,具中華民國國籍和外國國籍之雙重國籍者,不能以外國學生身份申請 入學。因此,本研究對「國際學生」之身份認定,係根據上述「外國學生來臺就 學辦法」。而研究文獻裡出現的僑生及外籍生在本研究皆定義為國際學生。. 二、 生活適應 Arkoff 定義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結果」 ,也就是說人與環境 是互相影響且互相協調至共同且平衡的狀態,Arkoff 並將生活適應更區分為家 庭、學校、職業與婚姻適應(引自楊鳳蓮,2011)。吳新華(1996)則是認為生 活適應,不只是人們和所居處的環境互動的關係,還包括了人際關係,並指出良 好的適應是心理層次、情緒反應等的良好狀況。學者李豐里(2000)認為生活適 應涵蓋廣泛,小至個人的行為及特質,大到居住環境及其文化背景等。本研究將 生活適應定義為個人在面對生活環境時,運用因應的方式來達到個人、環境與社 會的平衡和諧之狀態,其涵蓋了研究參與者的生理、心理情緒及行為方面以及在 學校學習課業的情況、同儕互動的關係之情況,可分為「個人適應」 、 「學校適應」 及「社會適應」三大構面。. 5   .

(14)  .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是探討幼教系國際學生生活適應之情況,選擇幼教系三位國際學生為 研究參與者,主要探討三位國際學生就讀中部某國立大學幼教系生活適應之情 形,本研究限制如下: 一、因時間上的限制,研究者未能在研究參與者入學一開始就蒐集資料,所 以蒐集的資料是研究參與者回顧以往求學經驗所提供的,為了讓本研究更加嚴 謹,並採用多元的資料來檢證,如觀察紀錄與蒐集相關文件及訪談曾擔任這三位 國際學生之導師及任課老師與學校負責國際學生相關事務之承辦人員,另外再加 以訪談三名研究參與者的同學,以彌補本研究之信實度。 二、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為中部一所國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三名國際學生, 兩名來自馬來西亞,一名來自澳門,皆為來自亞洲國家的國際學生,故本研究結 果雖可作為往後國際學生來臺求學之參考,但不可推論至其他校園、其他國家之 國際學生及就讀其他系所之國際學生生活適應之情形。 三、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來蒐集資料,研究者於特定活動或是課程發表進入 參與觀察,但受限於研究參與者有時參與的社團活動是屬於國際學生為主要參與 對象的活動,研究者就無法參與觀察,再加上本研究三位研究參與者都是女性, 許多課堂之餘要討論報告,皆在宿舍進行,研究者也無法進入女性宿舍進行觀 察。但研究者仍然把握研究參與者每次課堂試教活動及課後參與活動的每一個觀 察機會,以加深本研究之信實度。. 6   .

(15)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國際學生在臺求學過程中的生活適應經驗以及受到文化衝擊 下適應的相關文獻。研究者將相關文獻彙整為三節,第一節探討我國國際學生來 臺之政策發展與實施現況;第二節說明生活適應的相關文獻及理論;第三節說明 國際學生留學適應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我國國際學生來臺之現況與政策發展. 全球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現象的產生,歐、美等傳統高等教育輸出大國,及日、 韓、新加坡及中國大陸等亞洲新興高等教育輸出國家,均積極提出招收國際學生 及學成留才之具體措施(教育部,2011)。臺灣具有優質高等教育及學習華語環 境等優勢條件下,更能吸引許多國際學生來臺求學。 國際學生是臺灣與各國社會互動,建立國際友誼的人力資本。而國際學生進 入臺灣高等教育學府,對外可宣揚臺灣高等教育特色,增進他國對我國瞭解與支 持,拓展對外關係建立邦誼;對內可促進大學校院國際化發展,提昇國內高等教 育水準,擴大國內學生國際視野及同時解決國內部分私立大專校院招生不足之困 境(教育部,2011)。 教育部 2004 年 7 月 28 日提出「擴大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留學方案」報告, 指出面臨全球化及市場開放趨勢,我國高等教育必須朝國際化發展,以提昇國家 競爭力。行政院隨之將「擴大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留學」列入「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 行政院 2008 年更推動「萬馬奔騰」計畫,擴增青年國際交流機會,促成國內外 學生進行交流,增加臺灣國際學生人數,加速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同時提出強 化「陽光南方政策」 ,希望可倍增東南亞來臺留學生人數,及鼓勵國際學生來臺 留學或學習華語文(教育部,2011)。 7   .

(16)  . 一、 我國招收國際學生現況 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來臺攻讀大學學位的國際學生由 2004 年的 1,969 位學生,到 2010 年成長至 8,801 人,由圖 2-1-1 可以明顯看到從 2004 年起,在 臺求學的國際學生人數激增,反映出臺灣擴大招收國際學生策略之成效。. 人 數 . 年份 圖 2-1- 1 國際學生歷年來臺攻讀學位人數圖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1)。  . 近年來我國國際學生的來源洲別,如表 2-1-1,由數據可知道來臺求學的國. 際學生主要來自亞洲地區。以 2010 年度為例,來自亞洲國際學生為 6,565 人, 佔 75%。其次是美洲,人數為 1,347 人,佔 15.3%。歐洲居第三位,人數為 450 人,佔 5.1%。來自大洋洲與非洲國際學生人數約為 439 人,佔 5%左右。                    表 2‐1‐1 2006‐2010  年來臺求學國際學生來源洲別百分比表  年度. 亞洲(%) 美洲(%). 大洋、非洲及其他(%). 2006. 68.67%. 20.56%. 5.57%. 5.20%. 2007. 70.24%. 18.86%. 5.44%. 5.46%. 2008. 71.51%. 17.55%. 5.70%. 5.24%. 2009. 72.69%. 17.03%. 5.45%. 4.83%. 2010. 74.59%. 15.31%. 5.11%. 4.9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1)。. 8   . 歐洲(%).

(17)  . 以表 2-1-2 來臺求學國際學生學制別人數統計資料來看,2010 年在我國攻讀 學位的國際學生,總人數為 8,801 人。若以教育階段區分,攻讀學士學位者,人 數為 4,357 人,佔 49.5%,相較於 2009 年成長 639 人,成長率 17.2%;攻讀碩士 學位者,人數為 3,100 人,佔 35.2%,相較於 2009 年,成長 214 人,成長率 7.4%; 攻讀博士學位者,人數為 1,344 人,佔 15.3%,相較於 2009 年,成長 184 人,成 長率 15.9%。整體而言,我國國際學生人數仍在高成長階段。以高等教育國際化 引進高階人力、提升學術水準角度而言,研究生超過 50%,多於大學部學生,確 實符合高等教育國際招生效益。 表 2-1-2 2004-2010 年來臺求學國際學生學制別人數統計表 學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大學. 990. 1,492. 1,980. 2,483. 2,970. 3,718. 4,357. 碩士. 717. 1,043. 1,511. 2,033. 2,357. 2,886. 3,100. 博士. 262. 318. 444. 743. 931. 1,160. 1,344. 合計. 1,969. 2,853. 3,935. 5,259. 6,258. 7,764. 8,801.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1). 以統計資料圖2-1-2顯示,來臺攻讀學位之國際學生,其學科類別分為科技 類,包括:工程、數理、電算、生命科學、自然科學、農業科學、建築及都市規 劃、運輸服務、環境保護、數學、醫藥衞生、獸醫等;社會科學類,包括:大眾 傳播、教育、社會行為科學、法律、社會服務、民生等;商業管理類,包括:商 業管理等;人文藝術類,包括:人文、藝術、設計等四大學群(張欽盛,2005)。 以學群來分類,其中以科技類人數最多,佔35%,若就科系而言,則以商業管理 30%佔最多數。. 9   .

(18)  . 圖 2‐1‐ 2 九十九學年度國際學生就讀學科類別圖(不包含語言中心學生)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1)。. 二、 我國招收國際學生之法令規章 為強化國內大學校院國際化與競爭力方面,教育部近年來更修訂研擬相關配 套方案管理國際學生,相關法令規章包括「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僑生回國 就學及輔導辦法」、境外學生來臺就學簽證與居留與畢業後留臺等相關規定。 (一)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為外國學生來臺留學主要法源依據。該辦法發布 於 1973 年,原名「外國學生來華留學辦法」 ,歷經 1976 年、1985 年、1990 年、 1994 年、1997 年、1999 年、2002 年、2003 年八次的修正,至 2005 年更名為「外 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隨後於 2006 年納入中等學校外國學生招收,2008 年修 正放寬五年制專科學校、大學附設專科部、高級中等學校、私立國民中學招收外 國學生名額,得比照大專校院該校當學年度招生名額外加百分之十。另增列外國 學生持我駐外館處驗證該國同等學力證明文件,亦得申請入我國大專校院就讀。 同時放寬申請入學大專校院、五年制專科學校、大學附設專科部、高級中等學校 及私立國民中學的外國學生,得比照現行大學校院研究所學生,申請於第二學期 10   .

(19)  . 入學。2010 年已修正酌予放寬外國學生身份認定,簡化申請入學手續及文件驗 證流程,放寬國內各校核定招收本地學生總名額如有招生未滿情形,其缺額可以 招收外國學生或僑生補足(教育部,2011)。 (二)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係於 1958 年發布,期間歷經 13 次修正,為輔 導僑生來臺就學相關措施之重要依據。為積極呼應海外僑生返國升學之需求, 2011 年修正「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僑生於海外連續居留期間,其每年得 以在國內停留之期間由 90 日放寬為 120 日;增訂大學校院得開設僑生專班、僑 生得採申請入學及各校於核定招生總名額內,若有本國學生未招足之情形,得以 僑生名額補足,並由學校自行辦理招收僑生入學等規定,以提高大學校院招收僑 生意願,並增加僑生來臺升學之選擇。另僑生畢業後經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 准在我國實習者,其僑生身分最長得延長至畢業後一年(教育部,2011)。 (三)陸生來臺就學 為提升兩岸學生之實質交流,建構兩岸學子互相砥礪、良性競爭之學習環 境,並使陸生能够深入體驗、認識臺灣之民主社會及文化價值,教育部於 2008 年年底修訂「各級學校與大陸地區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審查要 點」及「大陸地區文教專業人士及學生來臺從事文教活動審查要點」,將陸生來 臺研修期限由二至四個月放寬為六個月,並經教育部許可最長可停留一年。依上 述規定來臺從事六個月短期研修人數並無特別限制,惟經許可停留一年人數,每 年不得超過 1,000 人。來臺短期研修學生不涉及學歷採認問題,各校邀請大陸學 生來臺研修,均會考慮到學校設備、師資、生活輔導機制等條件,並嚴格禁止學 生從事打工或其他與許可目的不符之活動(教育部,2011)。. 11   .

(20)  . 三、 我國提供國際學生來臺求學獎補助計畫 政府推動大學校院招收國際學生獎補助方案並提供多項獎助學金,茲分述如 下: (一) 臺灣獎學金 為鼓勵優秀國際學生來臺留學,增進友邦與友好國家人民對我國風土民情及 國家發展瞭解,同時拓展對外政治、經貿關係、強化邦誼、增進與外國政府、學 校、文教機構及團體等教育學術及科技交流合作關係,並配合國家建設,培養優 秀人才,以促進產業、經濟、教育等各方面發展,提升我國全球高等教育競爭力, 自九十三學年度起,教育部與外交部、經濟部及國科會設置跨部會「臺灣獎學 金」 。提供國際學生每月新臺幣 25,000 至 30,000 元不等之獎學金,受獎年限為: 大學四年、碩士二年、博士三年,受獎人總受獎年限最高五年。臺灣獎學金由我 駐外館處遴選受獎人,受獎者自行申請赴我大學校院就學。自設置以來,此獎學 金已漸具國際聲望與規模,在人數及學術水準的質量雙重面向均逐年提升,逐步 往高學歷、高科技及高質化的研究路線邁進。受獎人數自 2004 年 555 人,增至 2009 年 1,453 人。為全方位吸引國際優秀青年來臺留學或研究,自 2011 年起, 臺灣獎學金類別將增設「研究獎助金」,吸引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或博士候選人 來臺短期研究(教育部,2011)。 (二) 中央研究院國際研究生獎學金 中央研究院於 2002 年設立「國際研究生學程」 ,希望藉由「國際研究生學程」 提供國際化教育環境,能夠培養具國際觀之高科技研發人才,提昇我國在高等教 育與學術研究之競爭力。學程成立至今已屆十年,每月提供學生新台幣 32,000 元獎助金(表現優異者,至多可領三年),論文進展順利之學生,三年後之獎助 學金,由其指導教授負責提供(教育部,2011)。 (三) 國際合作基金會獎學金 為善盡國際責任並協助友邦及友好開發中國家培育社經發展所需人力,國際 12   .

(21)  . 合作基金會(簡稱國合會)於 1998 年創設「國際高等人力培訓外籍生獎學金計 畫」 ,至 2011 年 3 月,國合會已與國內 16 所大學合作設立兩項博士班學程及 17 項碩士班學程,受惠人數已達 258 名學生。國合會獎學金申請人限定為我邦交國 或友好開發中國家外籍人士,每位碩士生每月實領零用金 15,000 元、博士生 17,000 元,其他如學雜、書籍、宿舍、保險、醫療費用等概由校方統籌管理,自 計畫經費項下代為支應,另由國合會統籌購買往返臺灣之經濟艙最直接航程機 票。本獎學金計畫 100 年度預算為新台幣 56,580,000 元。為促進上述計畫成效, 國 合 會 已 與 合 作 大 學 共 同 成 立 「 國 際 高 等 教 育 合 作 策 略 聯 盟 」( Taiw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lliance, TICA),建立業務交流及經驗分享平台,有效 整合及連結國內教育與民間資源,促進全民參與國際合作事務(教育部,2011)。 (四) 華語文獎學金 為促進國際人士對正體華語文及我國文化之瞭解,自 2005 年起教育部特設 置華語文獎學金。受獎人每人每月獎學金新臺幣 2,5000 元,受獎期限以一年為 原則,並得視情況核給九個月、六個月、三個月或其他經教育部核准計畫性專案 所定期限。受獎人數自 2005 年 103 位增至 2009 年 303 位。在促進國際媒體人士 對我國友好及瞭解方面具實質效益(教育部,2011)。 (五) 補助大專校院及其附設國語文教學機構設置外國學生獎學金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及其附設國語文教學機構設置外國學生獎學金核撥作 業要點」於 2004 年 9 月公布,該要點對申請補助資格,補助款支用範圍,撥款 及核銷及停止核撥或酌予扣除補助款等事項加以規定。該獎學金設置,可提供未 獲政府提供臺灣獎學金等獎助之外國學生,以在校優良學業表現,亦有申請獎學 金機會(教育部,2011)。 (六) 優秀僑生獎學金 修正獎勵海外優秀僑生回國就讀大學校院獎學金核發要點,增列曾代表僑居 國獲得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或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獎項且經海外聯招會. 13   .

(22)  . 送三個志願校系審查通過後優先錄取者。另已符合優秀僑生資格,經教育部遴選 為名列前茅學生,或所持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統一考試成績達五科 A1 者,得申請 菁英僑生獎學金(每生每月新台幣 2,5000 元)之規定。教育部另研議擴大現行 獎勵優秀僑生回國就讀大學校院獎學金機制,使優秀僑生獎學金與外國學生之臺 灣獎學金兩者之待遇及核配名額比率趨於一致。另核發清寒僑生助學金每月 3000 元。又配合暢通僑生升讀研究所管道之措施,自 2008 年 9 月起,補助大學 校院設置研究所優秀僑生獎學金(教育部,2011)。. 四、 我國執行招收國際學生策略 影響國際學生選擇就讀留學國別之三大因素為:教學語言、學費與生活費、 與留學國移民政策(教育部,2011)。其中教學使用語言特別指出為關鍵因素 (critical factor)。國際學生選擇來臺留學主要大多是因為臺灣提供充足獎學金、 學術研究素質高、華語學習及文化等因素,大多數國際學生認為來臺就讀對未來 返國就業是有幫助(教育部,2011)。由下表 2-1-3 我國高等國際教育 SWOT 分 析表,可得知我國招收國際學生優勢在於:學術研究素質高、中文正體華語教學 與傳統文化;主要待改進處為:大學部全英語授課學程不足,及學成後留臺實習 或工作限制較多。此外,面對亞洲國際學生成長趨勢及鄰近日韓競相投入招收國 外學生市場,臺灣高等教育行銷策略亦須同時俱進。 表 2‐1‐3 我國高等國際教育 SWOT 分析表 Strength 優勢. Weakness 劣勢. 1. 學術研究素質高。. 1.. 大學部全英語授課學程不足。. 2. 技職教育資源符合亞洲新興國家人才培育需. 2.. 大學國際化友善程度仍待改進、境 外學生輔導人力資源有待強化。. 求,具輸出特色。 3.. 3. 高科技產業及全球臺商布局發展。. 制較多。. 4. 生活環境友善且學費合理。 5. 中文正體華語教學與傳統文化。 6. 加入工程教育認證國際組織,學歷獲各國官方承 認。 7. 我國高等教育學費相對歐美國家低廉。 14   . 國際學生學成後留臺實習及工作限.

(23)  . 表 2-1-3 我國高等國際教育 SWOT 分析表(續) Opportunity 機會. Threat 威脅 1.. 中國大陸、日、韓、紐、澳、印度等. 1.. 全球有 300 萬國際學生且快速增加中。. 2.. 東亞國家出國留學學生人數成長快速。. 國紛紛與東協洽簽經貿協定,致我官. 3.. 東南亞各國多年大量畢業僑生校友向心力. 方活動空間相對減縮,積極融入亞洲. 高。. 整合體系刻不容緩。. 4.. 亞洲及太平洋工程師組織聯盟(FIEAP)特請. 2.. 中國大陸、英、澳等國積極投入競爭. 我國協助為東協國家制定工程教育認證指導. 東南亞高等教育招生市場,加遽招生. 方針。. 難度。. 5.. 華人社群對於華語文教育需求殷切。. 6.. 臺商於東亞生根茁壯影響力日增,利於形成 對東亞多元交流平臺。.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1) 以表 2-1-3 我國高等國際教育 SWOT 表分析,臺灣若要成功推動高等教育輸 出,吸引優秀國際學生來臺就讀或研習,首要任務為精進國際學生申請來臺留學 友善環境,經由國際學生建立口碑,才是源源不絕吸引國際學生來臺留學最佳之 道。此外,如何善用臺灣華語文資源,掌握國際學生學習華語市場,亦為臺灣於 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之重要優勢。教育部以「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及「強化留 學臺灣優勢行銷」為推動主軸,以下分別針對二項主軸,提出說明: (一)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 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吸引優秀國際學生於我國重點特色大學留學,專案 補助大學校院以全英語授課園區、國際學院、國際學程或專班方式,開設全英 語學位學程。 1.建立大專校院國際學生事務行政支援體系。規劃建置大專校院國際學生事 務人員資訊交流平台及分區工作圈,辦理國際學生輔導事務專業培訓,建立大 專校院國際學生服務品質認證機制及獎勵機制。 2.簡化及放寬國際學生申請入學、在校工讀及畢業留臺相關規定。檢討僑生 及國際學生畢業就業之工作經驗年限及薪資下限規定,在不影響國內就業機會 原則下,讓學業成績優秀之僑生及國際學生能為我國所任用。. 15   .

(24)  . 3.經營留臺國際學生校友網絡及促進國際學生參與專業實習。加強留學臺灣 資訊平台(www.studyintaiwan.org)」網路社群效應,規劃「學生會員」及「學校 會員」專區,及建立國際學生校友網絡,透過社群經營方式,讓 Study in Taiwan 網站成為未來國際學生、在臺國際學生及畢業國際學生重要連結網絡,強化網路 行銷力量,吸引更多優質國際學生來臺就讀。 建立優秀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專業實習機制,增修僑生及國際學生在臺就學相 關規定,學業成績表現優秀之僑生及國際學生畢業後仍可延長其學生身份於國內 參與專業實習,期限最長可達一年。 (二)強化留學臺灣優勢行銷 1.建構留學臺灣宣傳全球布局,強化東亞國家駐外組織人力,積極參與高等 教育國際合作組織,辦理海外臺灣教育展及強化海外臺灣教育中心功能,以全 面提升臺灣高等教育國際曝光度,同時掌握臺灣高等教育輸出市場。 2.重點推動東亞來臺留學專案計畫,建置專案網路平台,彙整國內各大學國 際學程、奬學金等資訊,提供境外學生瀏覽。另主動寄送國內重點大學國際合 作相關資訊給東亞主要大學校院長,促進國內大學與東亞主要大學合作培育該 國優秀人才。 3.積極推動國際人士及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華語,瞭解臺灣高等教育優勢,進 而建立留學臺灣口碑。 4.擴大辦理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利用國內優質技職教育環境及設備,精進 訓練科目及課程內容並朝多元化及實用化發展,以吸引更多華裔子弟前來就讀。 小結 政府為促進大學校院國際化發展,訂定「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 「僑生回 國就學及輔導辦法」 、 「陸生來臺求學」等法令規章,並提供多項獎助學金,推動 「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及「強化留學臺灣優勢行銷」等主軸策略,以吸引更 多優質國際學生來臺就讀。 大學校院推動招收國際學生,是大學國際化發展、營造國際化友善校園環 16   .

(25)  . 境,及擴大國內學生國際視野的最佳策略。大學校院須專注辦學特色及發展國際 化校園,方能吸引優秀國際學生;國際學生人數達一定比例,將更能正向督促大 學校院朝國際化全面發展。國際學生具多語言及跨文化特質,是國內產業推向全 球業務的拓展種子人員或研究機構的優秀研發人才。如學成後,留臺就業及發 展,對於改善未來臺灣人口結構,亦有積極作用。因此,大學校院應訂定質量兼 俱之招收國際學生策略,方有助於國內產企業國際化發展及紓解臺灣人口老化及 少子女的現象。 國際學生是臺灣與外國社會互動,建立國際友誼之人力資本。國際學生進入 臺灣高等教育學府,協助宣揚臺灣高等教育特色,增進他國對我國瞭解與支持, 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亦可提昇國內高等教育水準,厚植國內大學國際競爭力,使 我國學術研究地位得以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席之地。更能讓我們臺灣的本地學生接 觸到更多不同文化族群的特色,藉由國際學生使我們的視野及抱負更加國際化。 臺灣擴大招收境外學生乃順應高等教育全球化趨勢,在國際組織與各國努力下, 國際學生流通日漸頻繁。透過國際學生交流,能達成增進彼此認識、促進世界和 平、提升高等教育水準與擴展知識經濟等目的,其衍生巨大及長遠之非經濟效益 是難以估計的。. 17   .

(26)  . 第二節. 國際學生生活適應的相關文獻. 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因此我們隨時都在和大環境的人事物互動著,生活適 應的好壞也會影響著個人的身心理發展,當然也關係著個人成就。由於目前社會 的多元化,產業經濟結構的變化,在生活上種種的一切,都是需要我們去調適及 適應的。就如同國際學生來臺求學,此階段的年齡正是Erickson所提的追求理想 與實現之階段,若成功的適應這環境,確認自己在這環境所該扮演的角色,在人 際、社會、生理、心理關係上皆能產生良好平衡之狀態,這對此階段的國際學生 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引自蔣美華,2003)。. 一、 生活適應的定義 適應一詞,源出自達爾文1895年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自然生存法 則。意指生物為了在環境下求生存,必須適度的改變自己,與當時所處的環境條 件下相互配合,此過程被生物學家稱為適應。皮亞傑 ( J. Piaget,1896 - 1980) 的認知發展理論用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兩個概念來解 釋人類心理適應的過程。同化是個體以現有的基模去解釋新的經驗與外在的世 界;調適則是指個體改變舊有的基模,以面對新環境的要求,所以適應是個體改 變基本行為模式,以配合環境要求的因應歷程(引自高淑清,2000)。 黃春枝(1999)認為適應本身即是個體與環境間互動調適的歷程,人為了要 生存,就須學著適應環境。這個歷程,又可分為個人面對內在壓力與外在環境互 動兩種。從自我內在心理學觀點看,「適應的歷程」是指一個人運用各種策略及 方法,面對外在環境的改變和難題,個體為求滿足內在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與外 界達成的一種和諧的必要過程。由健康心理學觀點看,適應的結果,是一個人與 環境間互動所建立起來,而這結果會影響個體的身心發展。所以一個適應良好的 人,除了對外在環境的適應外,應包括人際間互動良好、生活態度積極並能自我 實現及具備心理健康的準則。 18   .

(27)  . 學者李豐里(2000)則認為良好的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 和諧與健康的關係,且個體能在合宜的因應下,達到自我的滿足。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他強調適應是個 體不斷要滿足自身的需求,但也要承擔外界環境的壓力,這個過程是雙向交流 的,且需要兩方都達到和諧一致的情況下,才算是良好的適應。 朱敬先(1995)也認為適應是個體及環境間不斷的交互過程,它不僅是雙向 的還要具備彈性或是多向的歷程。 張春興、林清山(1989)認為適應是個體對週遭環境的人、事、物的反應。 個體須先具備有健全的人格情況下,一邊改變自己的內心狀況,另一邊則是改變 接受外界的環境,以維持這種關係在一個和諧又平衡的情況。 綜合上述文獻,「生活適應為個體為了達成某種目標,而透過一連續的互動 歷程,在這歷程裡更運用許多方法來因應周遭的人、事、物,並達到個體及環境 間雙向的平衡,不僅得調適內在的心理狀況,更要接受外在環境所給予的壓力, 當這關係維持在一個和諧的情況下,即是一個良好的適應歷程」。 閱讀相關文獻可發現,許多學者都認同,生活適應是個體和環境的交互關 係,而根據 Arkoff 定義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結果」,也就是說 人與環境是互相影響且互相協調至共同且平衡的狀態,Arkoff 並將生活適應區分 為家庭、學校、職業與婚姻適應(引自楊鳳蓮,2011) 。 吳新華(1996)則是認 為生活適應,不只是人們和所居處的環境所互動的關係, 這還包括了人際關係, 並指出良好的適應是心理層次、情緒反應等的良好狀況。來臺求學的國際學生, 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當他們面臨文化衝擊時,勢必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及行為 方面,以適應這個環境,而人際互動關係更在與異國文化接觸中,扮演關鍵因素。 學者李豐里(2000)認為生活適應涵蓋廣泛,小至個人的行為及特質,大到居住 環境及其文化背景等。. 19   .

(28)  . 綜合上述,生活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互動外,還得達到雙方面的平衡狀態, 所以生活適應是個人在面對生活環境時,其運用因應的方式來達到個人、環境與. 社會的平衡和諧狀態。本研究參考上述文獻後,針對本研究參與者之生活層面、 語言能力、經濟、文化差異考量,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及學校適應與社會適 應三大構面,分別敘述如下: (一)個人適應 個人的適應包括身體、心理情緒及行為適應等面的滿足(蔣美華,2003)。 Hammer 指出外籍學生因為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通常會經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 (引自黃璉華,1995)。徐昌燕(2006)指出外籍生離家到臺灣求學,短期內要 適應不同的文化、語言、上課方式、生活習俗等,心理必然產生相當大的衝突而 造成壓力,紓解的管道是很重要的。所以個人適應就是生理、心理與身處的環境 達到一個和諧狀態。 (二)學校適應 學校是個微型的社會,也是個學習社會化重要的場所。在社會化形成的過程 中,師生關係與同儕互動均跟學校生活適應有很大的關係。國際學生在來臺求學 後,學校是生活及學習時間最長的場所,在不同的教育方式、課業要求下,老師 及同儕的援助有很大的幫助。徐昌燕(2006)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廣泛多樣的互 動有助於學生發展。蔣美華(2003)認為學校本身是個多元文化的結構體,如教 師間、同儕間、師生間都存著不同的文化層面,所以學校應主動營造一個環境讓 僑生融入校園文化。而同學友誼間真摯的分享與互動,則是幫助僑生學校適應的 主力來源,讓他可感覺「不是多餘 」 、 「不是不同的」 。本研究指的學校適應包括 與老師、同學的互動及適應臺灣課業上等等適應問題。 (三) 社會適應 個人在社會上的生存是非常需要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及支持的。黃璉華 (1995)指出個人在面對困境、壓力、非個人能力所及時,必須借助他人或社會. 20   .

(29)  . 資源,以增強本身解決問題或自我調適的能力,因此能否適當善用現有的社會資 源,更成為影響適應是否良好的要素。社會適應良好有助於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的 生存,適應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 二、 國內國際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際學生踏入新環境求學,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必須面對的是種種的「適應」 問題。在目前國、內外國際學生學習與適應相關實徵研究中發現,國際學生在異 國求學的適應經驗遭遇到許多不同的問題。以下針對國內相關國際學生生活適應 文獻做說明。 黃璉華、羅漢強(1996)在「外籍生適應問題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上, 針對臺灣北部九所大學之外籍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來臺後的適應 情形。研究發現外籍生主要的適應問題為:課業問題、考試方式、表達意見以及 交通工具。大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學業問題、語言和溝通的問題、經濟與居住 的問題、缺乏相同背景的團體、適應新的教育體制、全新的環境、社會習慣和制 度、健康與娛樂、以及種族歧視問題等。國際學生初到求學國求學時,因面對新 環境,情緒上的困擾也會影響到生理上的問題,像是國際學生會告知有腸胃不適 的情況發生,而腸胃疾病在許多情況下都是屬於心理因素所引起的,面對這些不 同的問題與挑戰,國際學生常容易因為適應問題產生不安全感以及出現適應困難 的現象,同時影響學生學習的狀況與發展。 李豐里(2000)的「外國學生生活壓力及其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中,隨機抽 樣臺北市三所國立大學184名外國學生為研究對象,指出外國學生的學校課業是 他們感受到最困擾的生活壓力,但他們多採取正向的思考邏輯來面對問題及壓 力,每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最常求助於朋友,來獲得情緒性支持。而積極越正 向的因應方式面對壓力,其社會支持是越好的,在生理及心理適應上也是較好的。 蔣美華(2003)在「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中,以深度訪談 法,訪談全國大專院校的三十四位僑生及五所大專校院的六位僑外組承辦業務主 21   .

(30)  . 任、組長和輔導員。結果發現,影響到僑生其在臺生活適應,歸納出五大生活適 應問題,以經濟困擾為最,其他打工、課業、語言及人際互動關係問題,環環相 扣相互牽連。經濟問題則是因為學校工讀名額有限,以致到校外餐廳打工,但打 工環境安全堪憂,且又超時工讀及嚴重體力透支。在課業上,僑生均有理解、寫 報告、上台報告的困擾。人際關係方面,本地生與僑生雙方互動少,相互了解有 限。 施秀玲(2006)「外國學生來臺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歷程之探究」中, 訪談銘傳大學五位外國學生在臺生活適應與社會支持,研究指出外國學生主要受 到就學意願、語言能力、風土民情、課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而有不同的調適差 異。外國學生對於學校所設立之輔導單位位置也不太清楚,以致無法解決適應之 困擾,導致內心態度轉為負向消極。 劉品佑(2007)進一步在「外國學生的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研究」中指出, 外國學生主要面對的生活適應問題,包括語言、飲食、自然環境和宗教等問題, 而「文化衝擊」是多數外國學生會面臨的一大挑戰,其影響的程度,端視於個人 心態調整和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韓光俐(2009)在「來臺大學國際學生課業學習經驗與學習適應歷程之研究」 上,提出影響大學國際學生產生學習適應困難問題,包含「語言」 、 「人際」 、 「經 濟」 、 「心理」 、 「課程制度」以及「社會文化」等六大因素。在「語言」因素方面, 由於語言不熟練,導致無法理解課程內容,而課餘時間又都與自己國家朋友在一 起,溝通又以自己熟悉的母語為主,造成中文能力停滯不前的情況產生。在「人 際」因素方面,由於語言因素,影響同儕間的互動,加上多數時間投入於課業準 備,少有時間參與班級活動,漸漸地容易產生人際疏遠,此外,與本地同學之間 缺乏共同興趣與話題,在缺乏學業支持夥伴的情況下,學習問題不易獲得協助與 解決。在「經濟」因素方面,則是部分國際學生必須肩負生活經濟壓力,因為打 工而犧牲了學習的時間,身心靈的疲憊感則容易影響學業表現。在「心理」因素. 22   .

(31)  . 方面,國際學生時常感到即使努力付出,在學習上卻未能獲得相對成績回報,重 挫學習信心,因此學習困難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學業成績表現,再者,心 理壓力也直接造成生理上疾病產生,出現失眠厭食等病症影響正常學習。在「課 程制度」因素方面,因對系所課程不瞭解,入學後才發現想像與現實的差距,而 臺灣的大學要求畢業學分多,課業負擔大,在不堪負荷下,陷入不斷重補修的循 環當中,加上修課規定與本地學生相同,許多必修課強迫修習,缺乏彈性且易忽 視國際學生特殊需求。在「社會文化」因素方面,則是國際學生缺乏對於臺灣歷 史文化背景瞭解,難以融入課程話題,文化差異下教師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殊 異,不易認同與適應。 黃文燊(2009)亦在「讀在異鄉為異客-外國學生跨文化適應之質性研究」 中,以立意抽樣選取中部某國立大學七位外國學生,以及兩位與外國學生適應有 相關之人員(包括:國際事務處的行政人員、負責接待外國學生的義工)進行深 度訪談。其研究發現外國學生會受個人、群體及組織而影響其跨文化適應,分述 如下: (一)個人:外國學生主要受到語言能力、飲食習慣、文化智商 (cultural-intelligence quotient) 、國家文化、國際經驗、人格特質、在臺時 間、居住狀況、文化衝擊等因素的影響,而有不同的適應差異。 (二)群體:與臺灣學生的人際互動、臺灣學生對外國學生國家的刻板印象、 以及對待東西方外國學生的差別待遇等,都會讓外國學生有不同的適應差 異。 (三)組織:學校所提供之社會支援(教師、獎學金、校園環境)、在學校差別 待遇、居住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都會讓外國學生有不同的適應差異。 張德勝、王采薇(2009)「高等教育國際化,外籍大學新鮮人辛╱欣路歷程 初探」研究中,藉由東部地區一所大學四位研究對象(兩男兩女),透過一年多 的教室觀察、個別訪談、同儕的焦點團體以及相關文獻資料蒐集,分析並詮釋這. 23   .

(32)  . 四位大學新鮮人來臺第一年所面臨的學業和生活的挑戰、因應與喜悅的故事,研 究發現如下: (一)原生母國親友的社會網絡以及目前就讀學校相關獎學金建立起來臺求學 之路。 (二)語言是來臺求學第一年的夢饜。老師及同學是諮詢的好對象,而網路及 圖書館成為蒐集學習資料重要來源。 (三)文化差異及震撼並非明顯但依舊存在。 (四)樂觀、積極以及對於自我的期許,展現這四位外籍大學新鮮人來臺求學 的正向經驗。 (五)時間影響其在臺語言能力、文化認知與學習經驗。 楊鳳蓮(2011)「休閒活動參與對在臺緬甸研究生生活適應之研究」中,以 網際網路發放問卷,再透過滾雪球方式來深度訪談五位個案。其研究結果顯示: (一)緬甸研究生普遍面對的個人適應問題有飲食、課業及經濟壓力。由於研究 對象與臺灣同儕互動低,加上專業科目基礎不足,而學校課程安排跟留學 生母國都不相同為主要問題。 (二)緬甸研究生在面對臺灣飲食,以妥協接納來適應,也進而透過日常的用餐 來建立及維持自己的社交,透過休閒活動參與有助於緬甸研究生在生理方 面保持身體健康,在心理壓力上得以放鬆。 (三)休閒活動參與有助於其和同鄉與留學國家同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而 影響其課業的表現及生活適應。. 三、 國外國際學生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在國外針對留學生的生活適應研究分別敘述如下: Chou(1989)研究顯示,國際學生運用其地主國語言來學習課業會比一般 溝通對話來的困難許多,使用地主國語言會比較吃力是因為比較缺乏相關語文背 景與能力,所以語言問題是相當重要的,其語言技巧能力不好,都可間接影響適 24   .

(33)  . 應學習課業上及社交人際互動等問題。 Deng(1990)研究發現,來自華人世界的國際學生其理工科等領域之學業 成績都非常傑出優秀,但始終無法領取獎學金,其主要原因也是語言能力不足的 關係。研究建議給予國際學生相關協助的語言訓練課程及提供社會人際脈絡等幫 助,來協助國際學生在其求學國成功面對求學適應等相關問題。 Olaniran(1996)研究美國西南部一所大學的外國學生共102位的社會困境問 題,研究顯示,語言及年齡和當地的文化熟悉度都會影響到社會困境,但就對大 學生及研究生的社會困境又會有所不同,不過原則上,地主國與留學生的母國文 化背景越相近類似,則社會困境的程度是比較不明顯的。 Adrian(1997)指出在國外的求學經驗都會給留學生留下深刻的回憶,因此 經驗或文化融合的價值觀,持續可影響終生。在國外留學的國際學生雖然有些會 產生一些負面的留學經驗,但大多數的留學生都會認為他們在異國的留學生活是 相當精彩及豐富的,甚至有些留學生因此會選擇留在其求學國工作或是建立家 庭,發展出一個新的生活模式。 Myburgh、Niehausu和Poggenpoel(2002)訪談18位國際留學博士生,研究 指出,國際留學生認為出國留學收穫很大,但也是需要面對許許多的問題及挑 戰。顯然求學國的特殊文化讓來自不同化背景的留學生來說,要適應是不容易的 事,因為其要面對的問題,如:氣候及生活條件、人際、社會、文化、生活、學 業等等。在生活調適上,氣候溫度上的適應及物價較昂貴的經濟問題都會間接影 響到留學生的學業表現。學習上則是因為教學的方式不同及與母國的教學模式、 導向與課程上安排與母國都不盡相同,以致得花更多時間來準備學業,再加上地 主國的學生有些會因種族上的關係而拒絕一起同組學習,進而都會使留學生有挫 敗感產生,失去其自信心。在面對孤單時,則尋求網際網路或與來自同地區的同 胞好友們互相支持或是閱讀母國的報紙來減輕孤單的感受。也有不少留學生相當 積極投入該求學國活動,並在不同的文化情境裡適應的相當好。. 25   .

(34)  . Brown(2009)對英國南部一所大學共13位國際學生的適應議題探究指出, 其最大的適應關鍵因素是友誼。國際學生通常都會與來自同地區或類似的文化背 景的友人互動,使用其共同的母語,可以紓解在留學國的語言壓力及情緒上的安 慰。而結交當地的好友,則是可以增進其語文能力並了解當地的文化。不過留學 生還是比較喜歡處在母國的同儕的友誼脈絡中,因為感覺就像是從未離開自己的 母國,一切就像是在自己的國家,若沒有跟母國的同儕夥伴處在一起,則有被忽 視隔離的感覺產生。 研究者依上述國內外有關留學生生活適應相關文獻整理出下表2-2-1: 表 2-2- 1 國際學生生活適應表. 構面. ●. ●. 李豐里(2000) ●. ●. 蔣美華(2003) ●. ●. ●. 施秀玲(2006). ●. ●. ●. 劉品佑(2007) ●. ●. ●. ●. 韓光俐(2009). ●. ●. ●. 黃文燊(2009) ●. ●. ●. ●. 張德勝、王采薇. ●. ●. ●. 本土文化. 黃璉華(1996) ●. 人際關係. ●. 社會適應 學業. ●. 同儕關係. 師生關係. 氣候. ●. 學校適應 經濟. 語言. 心理. 生理. 作者. 個人適應. ●. ● ●. ●. ● ● ●. ●. ● ●. ●. ●. ●. ●. ●. (2009) 楊鳳蓮(2011) ● Chou (1989). ●. ●. ●. ●. ●. Deng (1990). ●. Olaniran(1996). ●. ●. ●. ●. Myburgh(2002). ●. ●. Brown (2009). ●. Adrian (1997).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表2-2-1可以得知來臺留學的國際學生與到國外留學會碰到的生活適應 問題均有生理、心理、語言、學業、經濟及人際相處上的問題,唯一最大不同處 26   .

(35)  . 是在國外的留學生有氣候這項生活適應問題,倒是臺灣的文獻均沒有出現這項結 果,或許因為臺灣氣候宜人,以致前來臺灣求學的國際學生較無此項適應的問題 產生;另外再加上來臺留學的國際學生,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來自亞洲的國家,所 以氣候的差異上並無較大的感覺,若是亞洲國家的學生到西方國家留學,可能第 一個會碰到就是氣候的適應問題,畢竟在亞洲有下雪的國家並不常見。 不過普遍的國際學生都會因為語言上的溝通不利,導致與留學國的同儕互動 較少,進而影響到課業的學習或是在異國適應的種種問題。. 小結 現今大專院校積極招收國際學生的口號之下,國際學生來到臺灣求學,適切 的輔導方案有助其順利學習與適應,但在實際推行成效仍是限,許多國際學生依 舊存在著學習及適應困擾等方面的問題。 若與求學國的同儕互動相當良好,除了可以增進語言的表達能力之外,更可 透過同儕之間互相學習及討論來增進自己學業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 對新環境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並建立起良好的人際脈絡關係,以幫助國際學 生適應在求學國種種的適應不良情況。而Myburgh、Niehausu和Poggenpoel(2002) 提及國際留學生大多數都認為出國留學的收穫是很多的,僅管會遭遇到種種的困 難與挑戰,但都是在一生中,相當特別及豐富的經驗。不管適應情況的好壞,在 異國留學的情境裡,終究是一種難以忘懷的感受,如何讓國際學生在臺灣求學時 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經驗,將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27   .

(36)  . 第三節. 文化衝擊理論. 國際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及文化背景,而當踏上這一個嶄新的求學國土, 即將面對的是國際學生的母國與留學地主國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而這群國際學 生適應會是如何?在跨文化差異所產生之文化衝擊下,國際學生又會受到如何影 響呢?本研究藉由文化衝擊理論來與三位研究參與者互相做驗證。本節將探討文 化衝擊的意涵與成因及理論。 一、 文化之意涵 文化,最基本就是指生活中的細節及言行舉止等等,透過時間不斷累積而成 的,假如要能很快的適應某個地方的生活方式,除了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還要 心理及認知上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產生認同。在認同文化時,生活方式和生活習 慣的接受情形,都可能會影響國際學生在臺求學(何世傑,2000)。 文化差異通常是造成思鄉與情緒不穩的因素,因此容易造成生理不適的情況 產生(Miller & Harwell, 1983) 。國際學生可能因為面臨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習慣 及體驗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而產生所謂的「文化衝擊」現象。以下將說明文化 衝擊的意義及造成的適應影響分述如下: (一)文化衝擊的意義 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的產生跟不同文化之間的文化差距(cultural distance)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些國家或地區的特定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 較難令人適應,這就是由文化差距所造成的(Church,1982) 。到達一個新環境, 倘若無法克服因為文化差距所帶來的不適應之情況,便會導致文化衝擊的現象產 生。文化衝擊一詞首先是由人類學家 Oberg(1960)所提出的,他認為文化衝擊 是因為身處外國文化環境裡,但不了解其行為是適當且有效率的,因而產生焦慮 及心理不適等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當一個人身處在陌生的環境裡,這包括了國 家、文化、人、事、物等,所產生的生理及心理上不適應。像是剛到臺灣求學的. 28   .

(37)  . 國際學生因為處在陌生的情境之下,會因為害怕觸犯禁忌或行為所產生的焦慮或 是不適的感覺,都稱之為文化衝擊。 Bock(1970)形容文化衝擊是一種當人們無法了解或掌握、預測別人行為 的一種焦慮反應。 Adrian(1997)認為「文化衝擊」,是人們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但因為 一切都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才會導致產生對於新文化環境裡的不愉快情緒。 Taft(1977)定義了文化衝擊的六個面向,分別是: (1) 進行必要心理調適的壓力。 (2) 一種關於人際、地位、專業或擁有物的失落感及分離感。 (3) 被新文化成員拒絕或拒絕別人。 (4) 對角色的期待、價值觀以及自我認同的困惑感。 (5) 對文化差異的驚訝、焦慮、厭惡及憤怒。 (6) 一種無法因應環境的無力感。 Kohls(1984)列出幾點可以鑑識是否有文化衝擊之情況,如:思鄉病、逃避、 厭煩、需要過多的睡眠時間、暴飲暴食、過度的愛國主義、家庭關係的緊張與衝 突、婚姻壓力、易怒、對新的居住環境或國家有著刻板的印象及無法解釋的哭泣、 心裡煩悶等。 以上 Taft 及 Kohls 兩位學者均提出若遭遇文化衝擊,會有哪些心裡感受或是 症狀產生。在眾多學者論述之後,Mumford(1998)整合眾多學者的意見,並針 對文化衝擊設計了檢測量表,其量表顯示有 12 個項目可以鑑定文化衝擊,此 12 點項目為: (1)適應的壓力; (2)想家; (3)需要被接受的感覺; (4)想逃離; (5)認同困惑;(6)衝擊或厭惡;(7)無助感;(8)焦慮及笨拙;(9)入境隨 俗;(10)對別人的注視不適;(11)感覺被欺騙;(12)努力討好當地人。 在上述 12 點項目裡,前七項是屬於自我內在感覺的層次,後五項則是傾向 在人際間的互動上。Mumford 所提出的這十二點檢測項目為文化衝擊建立了更明. 29   .

(38)  . 確的指標。相對於 Kohls(1984)所提出的文化衝擊症狀,顯然 Mumford 比較聚 焦在心理層面的問題,而 Kohls 則是涵蓋了心裡感受及生活層面(如:婚姻壓力、 家庭關係的緊張與衝突)和生理反應(像是需要過多的睡眠時間、易怒、無法解 釋的哭泣)。 (二)文化衝擊的成因 Jaffer 檢視超過 35 種文化衝擊的定義並發展出五種產生文化衝擊的主要原 因,分別是: (1) 由於面對新環境或新情境所導致。 (2) 由於無效能的溝通所導致。 (3) 由於海外派遣人員(因工作需要,被指配到國外的工作人員)的情緒、心理 安寧受到威脅所導致。 (4) 由於在新環境中需要去修正行為以獲得自我增強所導致。 (5) 由於成長經驗所導致。 了解影響文化衝擊的因素可以有助於瞭解適應的方式,如有些因素可能只是 需要時間(第一、五點) ,有些需要心理的調適(第一、三點) ,或是需要採取行 動及改變(第二、四點),不同的適應困難則是需要不同的適應方式(引自魏瓊 玲,2005,頁 17) 。 Young & Gudykunst(1988)探討海外派遣人員生活適應研究,則提出八個 影響文化衝擊的因素,分別是: (1) 遷移如同失落(movement as loss) ,對於海外派遣人員來說地理位置上的遷 移,意味著失去明確關係或是顯著的事物,如家人、朋友、熟悉的食物,進 而引發個人內心的心理悲傷,如極度焦慮、緊張的承受力降低。 (2) 宿命論(fatalism),對於遷移採取宿命論或是消極悲觀的態度的人,則容易 呈現失控的狀況,並無法掌控行為的結果。. 30   .

(39)  . (3) 選擇性遷移(selective migration) ,視遷移為自己所選擇者最能因應新環境的 緊急狀況。 (4) 適當的期望(appropriate expectations) ,通常派遣人員對社會的、學術的、經 濟的期望與符合度的落差越小者,則適應情形將越好。 (5) 負面的生活事件(negative life events) ,任何生活事件都有可能會影響適應的 情形,尤其是無法預料的負面事件發生。 (6)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由於派遣人員失去原有的人脈系統,因此若增加 社會脈絡的支持可以降低適應的不適。 (7) 價值衝突(clash value) ,由於不同的文化潛藏著不同價值觀,這常是造成派 遣人員內在的衝突因素。 (8) 社會技巧的不足(social skills deficit),越是缺乏社會技巧的人,越難適應社 會。 這八項影響文化衝擊的因素,也是影響適應的因素,從上述文獻可以知道, 個人因素(第一、二、三、四、七、八點)及外在條件(第五、六點)都是影響 適應的主因(引自魏瓊玲,2005,頁 18)。 綜合以上學者之觀點,影響文化衝擊的因素又可分為外在因素及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包含了個人的期望、價值觀、自我調適、社交技巧等,外在因素則是社 會支持、生活世界、文化差距等等。 (三)文化衝擊理論 1955 年,學者 Lysgaard 的研究以兩百多位旅居在美國的挪威籍學者為對象, 提出了「U 型適應理論」(the U-curve theory of adjustment),並說明跨文化適應 有三個階段:初期的適應(initial) 、危機期(crisis)及恢復的適應(regained adjustment)。其中跨文化適應階段可分為 0-6 個月、7-12 個月、及 13-18 個月, 旅居者在 7-12 個月時是處於 U 型的最底端,也就是處於危機期的階段,但此現 象也會因個人特質而有所不同(引自韓光俐,2009,頁 30)。. 31   .

(40)  . 而 Oberg(1960)以 U 型適應理論為基礎,進一步提出「文化衝擊」 (culture shock)一詞,說明跨文化適應的現象(引自韓光俐,2009) ,將「文化衝擊」分 為四個時期的適應階段,分別如下: (1) 蜜月期(honeymoon) :個體在抵達新文化環境後數周,對於這個新環境充滿 著新奇及興奮。 (2) 文化衝擊期(culture shock):個體在此時機,對於新環境的人、事、物充滿 著排斥與敵意,對於周遭人的態度也相當冷漠及不友善,此時期的特徵,就 是對新環境的一切充斥著敵意的心情,此時期也是容易造成情緒崩潰的時 候,所以有人會選擇離開此環境,但也有人繼續留下來面對這一切,並往下 一個時期發展。 (3) 恢復期(recovery):此時期,個體會願意去了解新環境的人們,並獲得某些 語言技巧及能力,並與新環境的人們建立良好友善的關係,若遇到不熟悉的 社會情境,會運用幽默感來應對及解決。 (4) 適應期(adjustment):個體完全適應了這個陌生的環境,並能接受其文化、 習俗和行為規範等等。 Moreover&Brick(1991)提出 U 型理論的四個階段,包括:(1)陶醉期 (euphoria) ;(2)沮喪期(depression);(3)適應期(adjustment);(4)接納期 (acceptance)。 Pederson(1995)的質性研究對旅行經驗受到文化衝擊的重要歷程,分別是: (1) 蜜月期(the honeymoon stage) :此時個體的感覺是感到新奇、有趣、正向的, 情緒處於愉快、好玩、幸福。 (2) 分裂階段(disintegration stage):個體在此時期是感到失落、憂鬱、沮喪的、 退縮、迷失方向,因為對求學國種種的一切,都不是原先所預期的。 (3) 重新整合階段(reintegration stage) :此時個體會從內向的自責轉變至外在求 學國,並認為求學國文化是不好的,情緒是反抗、拒絕、充滿敵意的。. 32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為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學校應營造良好校風,為學生提供適切的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4.6 現時日間育嬰園及日間幼兒園的幼兒工作員與兒童的法定比例,分 別是 1:8 及

 為協助新來港非華語學生融入學校,教育局 資助啟動課程及適應課程,並為啟動課程畢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在香港,公營學校為本地適齡學生 (包括非華語學生) 提供中小 學免費教育,開設中、英文課程,培養學生「兩文 (中、英文) 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