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參與者-善善求學生活適應的故事分析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善善求學生活適應的故事分析

一、 善善的背景介紹

善善來自馬來西亞,今年 26 歲。家中有位從事精緻農業的嚴肅父親,母親 則在家照料善善一家人,善善有兩位姊姊與一位哥哥,一位妹妹和弟弟,在馬來 西亞是個大家族的家庭。善善總覺得因為家中有許多的兄弟姊妹,以至於父母只 關注到善善的生理上的需求,卻沒有足夠的時間關注到善善心理方面的需要。雖 然如此,善善在這大家庭中成長長大,也因為在這大家庭環境成長,讓善善有機 會學習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及互動,善善離開家裡後,才體會到其實她有一個充 滿著溫暖又快樂的家,她也發覺到她越來越愛這個家了。只不過,善善對自己的 童年,還是感到一些遺憾,善善希望透過就讀幼兒教育學系,可以更加了解孩子 童年的需要,並帶給她們美麗的童年回憶。

在 2008 年善善確定了求學的目標,決定來臺灣讀與幼教相關的科系。善善 先到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僑生先修部修習課程一年,而這一年的學業成績及綜 合上下學期的操行成績的加總,就是分發學校的成績依據,依照各類組成績高低 來選填志願學校,於是善善進入了本研究場域大學就讀幼兒教育學系。善善的興 趣非常多,像是透過一支勾針將一條毛線編織成一片織物,進而將織物組合成衣 著或小玩偶的勾針嗜好、參加合唱團出國演出、閱讀有趣的書籍、參與社團活動、

跳舞及演戲。善善目前為幼兒教育學系大學部四年級的學生。

二、善善來臺求學就讀幼教系的原因

蔣美華(2003)研究中發現,國際學生選擇留學國家,有一大因素是因為,

該名國際學生的周遭,有人曾到臺灣受過教育,也認同臺灣的教育方式,進而推 薦到臺灣接受大學教育。善善因為高中時期成績不理想,而無法進入馬來西亞的 大學來就讀,於是善善選擇先出社會工作,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而善善的第一

份工作,即是從事幼兒教育相關工作,因此對於幼兒教育產生了興趣,也因為工 作場域的老師都從臺灣幼教系畢業,於是紛紛向善善推薦臺灣的幼兒教育學程,

在取得善善父親同意下,善善成了家庭裡第一位出國念書的孩子。

我原本是想說成績還沒出來的時候,我應該是打算在馬來西亞讀大學就 好了,可是就是成績出來過後,就沒辦法進入本地大學,因為分數有點 低,所以就去工作了一陣子,也有去到馬來西亞的幼稚園那邊看,在幼 稚園的那些老師,就是,也是一個巧遇吧,還是怎樣,那裡所有的老師 都是臺灣畢業的學生,她們就說臺灣的幼教方面就是不錯阿,那時候我 也想就讀有關幼教方面的科系,馬來西亞就是對幼兒教育沒有很用心,

也沒有一個是專門學幼兒教育的學系,沒有這個系,就只能拿到那個就 是讀兩年那種,就只是讀兩年那種專科那種。(訪善1001128)

凡事都有第一次,對於善善,到臺灣求學是第一次出遠門,更是第一次搭飛 機,心中抱持著對家鄉人事物的種種不捨,及帶著興奮又害怕受到傷害的心情,

踏上臺灣這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裡,對於眼前所展露的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不管 眼前將要走的路是如何,這都是善善選擇的路。對於嶄新的事物與環境,都是需 要時間去學習適應的,人最害怕的就是改變,例如改變了一個新的居住環境,而 這個地方,沒有一個人是你所熟悉的,那種惶恐的心情,相信是許多人所體驗過 的,而善善此時此刻將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剛要離開家裡的時候,心理充滿了對於家人以及好朋友的不捨,第一次 坐飛機,就要半年後才可以回家,我就這樣的跟著十幾位不認識的朋友 一起到了臺灣。(訪善1001128)

善善在僑大先修部,依照就讀先修部一年的學業成績及綜合上下學期操行成 績,來決定分發就讀的大學學校及科系,善善聽取僑大先修部老師的建議,認為 選擇幼兒教育學系有附設研究所或碩士班的學校就讀,師資及教學品質會比較 好,像是臺灣師範大學或是政治大學,只是善善說明:「我就是沒有辦法進入,

成績太高了,若700個人,你就得考前20名才有機會去讀那。(訪善1001128)」;

最終善善會選擇就讀本研究場域大學就讀幼兒教育學系,最主要是因為善善在僑 大先修部的成績並不理想,無法錄取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政治大學,於是善善 選擇就讀歷史背景比較悠久的學校,善善提到:「就因為這間學校的年資比較久,

就老學校。(訪善1001128)」。

三、善善在臺灣求學生活適應情況

(一)認真求學,勇於發言

善善是位勇於在課堂上發表及分享的學生,跟臺灣學生相比,實在不同,

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詢問臺下的學生,若是臺灣學生幾乎不太會主動回應老 師,臺灣學生幾乎會低下頭若無其事的坐著或是靜靜的觀望臺上的老師,但是善 善是會主動分享心得,發表感想的學生,訪談擔任善善「幼教名著選讀課程」的 老師表示:

第一次接觸她是因為她修我的幼教名著選讀的選修課,但是這門課裡 面,其實我會推荐或指定學生閱讀一些教育相關的書籍。要請她們在課 堂上面發表感想,分享心得,善善這堂課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大部分 的學生都不會願意分享心得,都不講話,我就想盡辦法威脅、利誘,也 都不講話,可是善善大概每一次,我們閱讀完一本書,課堂上她都會舉 手分享她的想法及看法,我很快就知道她是外籍學生,因為她講話有一 些口音,我也很驚訝,因為大部分臺灣的學生都不講話,都會躲著,老 師一直問,你們要講話,她們也都不講話,但是她卻會分享這樣子。(訪 師B1010322)

擔任善善「幼兒檔案與評量」課程的老師更誇讚善善上課非常認真與積極,

隨時會回應老師上課的內容,習慣坐位也坐在教室比較前方的位置,認真注視著 老師聽課。而研究者也在觀察時注意到,善善屬於是坐在教室比較靠近黑板的位 置,上課也相當積極主動回應老師上課的內容。

A老師上課發問問題,善善會主動回答,雖然回答不盡正確,但勇氣可佳。

善善也會主動回應老師上課的內容,很專心聽課所以可以適時回應,投 入上課情況很好,與老師的互動也相當良好。當老師在問班上哪位同學 最有自信心,老師依序抽學生回答,但老師沒有點善善,她也主動回答 了。(觀善1010307)

善善認真上課的情形讓擔任「幼兒檔案與評量」課程的老師,印象非常深刻,

除了主動回答問題,與老師互動之外,在班上上課所坐的位置也都是比較靠近講 臺的,這些情形與臺灣學生的上課情況也不太相同,臺灣學生上課,習慣往教室 的後方坐,很少會有臺灣學生願意坐在教室的前方,這樣也可避免與老師直接互 動的機會。擔任善善「幼兒檔案與評量」的老師表示:

善善是四年級,我覺得她就是穩穩的,上課比較積極。經常會主動回答 上課老師的提問。善善上課比我們臺灣學生專心很多,她每次給我的感 覺,她都會坐在比較前面,都會抬著頭看著老師上課,很專注的聆聽。

(訪師A1010308)

研究者認為,善善的年紀比班上同學年長,心智上也比較成熟,再加上要到 臺灣念書,也是善善自己決定的,既然都千里迢迢來到臺灣了,更要好好把握每 一次學習的機會,更加去珍惜。由教育部統計處(2011)的臺灣大學校院錄取率 統計表可得知,在97、98學年度錄取率為97%,99學年度錄取率為95%,100學 年度錄取率則為90%,由以上數據可得知目前臺灣學生幾乎人人有大學可以念,

以至於念大學不是件難事,相較之下,臺灣學生就比較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學習機會,更不會把握運用自己身邊的學習資源,相較於臺灣學生,善善更加把 握學習機會和資源。

(二)樂於助人,無私奉獻

在善善班上有位罹患癌症的學生--愛愛,愛愛比善善班上的學生大兩屆,只 因為罹癌,身體狀況不佳,時常得回到醫院做治療,不斷的休學又復學,目前跟

善善是在同一個班級裡學習。善善是位善良又樂觀的孩子,愛愛若有到校上課, 人格的成熟度有關係。(訪師D1010118)

班導師認為善善是位成熟的孩子,由於個人的人格特質,讓她出自一份幫助

(觀善1010110)

善善的同學也表示,善善真的很善良,也很無私奉獻,她們也都相當感動。

善善在臺灣讀書的這段期間,發展了她的另一項興趣--勾針,善善會勾一些可愛 的小玩偶,在運動會上或是一些活動上販賣,像100學年度的第二學期的運動會,

善善也有把她的勾針完成品,拿到運動會上販賣,最後沒有賣掉的玩偶,善善把 它全部捐到癌症中心去,這些小玩偶的製作時間及材料費用,善善完全不放在心 上,她只想著跟大家分享那心中一點點的快樂,這舉動讓研究者感到驚訝與佩 服,研究者看到身邊的臺灣同學或是大學部的學弟妹主觀意識甚強,也不太會替 別人著想,所做所想之事,絕大部分是從自己利益上出發,但在善善身上,看到 的確是無私的奉獻,把愛分享出去的精神,訪談中,善善的同學表示:

我覺得善善也很犧牲奉獻的,像善善的興趣就是勾針,像上學期的運動 會她不是有勾一些東西在賣嗎?因為沒有賣完,她就把所有的勾針娃娃 都捐去那個臺北榮總癌症重症中心的孩子,但那些東西是她花錢買材料

我覺得善善也很犧牲奉獻的,像善善的興趣就是勾針,像上學期的運動 會她不是有勾一些東西在賣嗎?因為沒有賣完,她就把所有的勾針娃娃 都捐去那個臺北榮總癌症重症中心的孩子,但那些東西是她花錢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