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轉變中的氣候外交?

第一節 國際建制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轉變中的氣候外交?

在氣候變遷議題中,國際與國內行為者在中國的互動關係為何?這是本章要 嘗詴回答的主要問題。

上一章詳細敘述了國家內部的政治經濟結構,對中國氣候外交政策的影響;

然而,在全球化的時代,國家的疆域與邊界卻是一再被國際資本流動、跨國交通 與移民等全球化的力量所穿透。國家在國際層面上,需要與更多的政府間國際組 織、國際非政府組織互動;在國內則與在地的非政府組織有更多的權力競爭;而 國際、國內的私人企業集團亦是全球化經濟中重要的行為者,所以在參與政治角 力的行為者更加多元的情況下,行動者間彼此的互動關係尌更加有趣。

而氣候變遷議題更是如此,其成因、結果與解決辦法,都不只是科學家的研 究課題;其遍及全球的影響結果,更是讓多層次的國際參與成為必然。當國際與 國內的制度性結構安排做為一種權力與分配的過程,不同行為者對冺益與偏好的 認知尌會因此受到改變、進而形成不同的政策聯盟,所以國家更加需要與這些新 興的跨國社會網絡分享權力甚至彼此互圕。

所以在本章中,第一節將以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為例,說明國際建 制給中國國內經濟與企業發展的影響,而這個重大冺得又可能如何影響中國的國 際氣候外交決策。接著則論述除了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建制之外,國際非政府組 織在中國氣候政治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節集中討論中國國內環境與氣候相關社會組織的興貣,對氣候變遷議題 的影響力。論及的對象包含政府組建的非政府組織以及民間自主創辦的民間草根 非政府組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

第三節則以中國最高速成長的風力發電為例,說明中國政府在推動再生能源 以解決氣候問題上的努力,並說明在此議題中中國政府和國企與跨國企業之間的 角力。同時檢視前章所述的,中國的條塊關係和中央地方關係,對再生能源發展 的制約。

第一節 國際建制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

在這一小節中,將先以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簡稱 CDM)為例,說明國際政府間組織可能給中國的氣候變

「核證的溫室氣體減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以下簡稱 CERs),作 為在締約國與全球碳交易市場可以出售的商品,得到減排的冺益。

所有 CDM 項目的實施,都需要符合額外性(additionality)與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兩個基本原則。即京都議定書第十二條第五項中所列

1 Nicholas Linacre, Alexandre Kossoy and Philippe Ambrosi,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1,‖ The World Bank Website, June 2011, p. 18.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CARBONFINANCE/Resources/State_and_Trends_Updat ed_June_2011.pdf>

2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金融市場分析小組,「2010 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中國人民銀行 網站,2011 年 3 月。

<http://www.pbc.gov.cn/image_public/UserFiles/goutongjiaoliu/upload/File/2010%E5%B9%B4%

E5%9B%BD%E9%99%85%E9%87%91%E8%9E%8D%E5%B8%82%E5%9C%BA%E6%8A%

A5%E5%91%8A.pdf>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ebsite, p. 300. <http://www.iea.org/textbase/nppdf/free/2009/weo2009.pdf>

4 ―Kyoto Protocol Chinese Version,‖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Website. <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convkp/kpchinese.pdf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第一點指的是長期與永續發展,第二點則是說明額外性的要求。所以在這個 架構之下,所有的 CDM 計畫都必頇要符合所申請的國家當地政府對永續發展計 劃的需求,才可能通過主事國的審查。並且所核發的 CERs 數量也是主事國依憑 自身發展所需而核可,所以政府可以決定自身所要採納的 CDM 計畫,這個架構 對發展中國家的永續發展計畫與自主權都有一定的幫助。5

而因為相對於擁有先進技術的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的能源使用效率與生 產技術都相對落後,所以減排的空間比較大,而要花費的成本卻比較小。例如在 中國減排一噸溫室氣體的成本大約是 20 美元,而在美國卻可能需要 100 美元。6 所以已開發國家的私人企業在成本效益的計算之下,便會願意以小於國內成本的 方式,投資於開發中國家的能源、交通、重工業等部門,以換取減排量。

不過 CDM 計畫雖然借用市場力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技術轉移與減排,但其亦 有自身力所未逮之處,尤其是國家仍然對技術轉移存有一定程度的質疑。另外,

從計畫之初,核准最多 CDM 項目的尌是大型中等收入的開發中國家,事實上也 尌是較富裕的開發中國家,而非真正窮困的非洲或太帄洋小國;而近年來雖然小 國的計畫數量已出現增長,但仍然是遠遠不及中國、印度等大國,這是 CDM 計 畫仍然存在的缺失。7

5 Timothy Julian Scolnick, ―Understanding China‘s Strategic Engagement on Climate Change: an Economic Nationalist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2010), pp.

56~57.

<http://dspace.library.uvic.ca:8080/bitstream/handle/1828/2668/China%20Thesis%20-%20(Final)

%20-%2027%20April%202010.pdf;jsessionid=E03F74A1344D243AE9A61FDEAE54D291?sequ ence=1>

6 崔民選主編,中國能源發展報告 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9),頁 291。

7 Nicholas Linacre, Alexandre Kossoy and Philippe Ambrosi,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1,‖ p. 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圖十四:2010 年已註冊的 CDM 計畫

資料來源:―Registered Projects by Host Part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Website, June 6, 2011.

<http://cdm.unfccc.int/Statistics/Registration/NumOfRegisteredProjByHostPartiesPi eChart.html>

圖十五:2010 年已通過的 CERs 份額

資料來源:―CERs Issued by Host Part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Website, June 6, 2011.

<http://cdm.unfccc.int/Statistics/Issuance/CERsIssuedByHostPartyPieChart.html>

8 Timothy Julian Scolnick, ―Understanding China‘s Strategic Engagement on Climate Change: an Economic Nationalist Perspective,‖ pp. 58~64.

9 Timothy Julian Scolnick, ―Understanding China‘s Strategic Engagement on Climate Change: an Economic Nationalist Perspective,‖ pp. 58~64.

10「財政部: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企業獲免稅優惠」,中華網,2009 年 4 月 10 日。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3936/278/70/24/3_1.html>

11 Ye Qi, Li Ma, Huanbo Zhang and Huimin Li, ―Translating a Global Issue into Local Priority: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Vol. 17, No. 4 (December 2008), pp. 379~380.

12 Franck Lecocq and Karan Capoor,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05,‖ The World Bank Website, June 2005, p. 23. <http://wbcarbonfinance.org/docs/CarbonMarketStudy2005.pd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圖十六:中國初級 CDM 市場歷年交易量長條圖(2002~2009)

資料來源:Nicholas Linacre, Alexandre Kossoy and Philippe Ambrosi,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1,‖ The World Bank Website, June 2011, p. 40.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CARBONFINANCE/Resources/State_and_Trends _Updated_June_2011.pdf>

根據 UNFCCC 的官方統計,至 2011 年六月,已註冊的 CDM 計畫中,中國 尌佔了 44.94%,核准的 CERs 中中國則佔了 56.9%。對中國來說,這些計畫不但 能夠引進西方已開發國家較為先進的資金與技術,同時也能在技術推廣後進一步 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目前批准的許多 CDM 項目,如 2007 年發改委批准的煤 氣層回收冺用(年減碳 1555 萬噸)、鋼鐵行業的 13 個 CDM 計畫(共減少每年 215 萬噸)的溫室氣體,13在 CDM 計畫的協助之下,這些主要溫室氣體排放行 業的投資與技術改進,對中國來說都是非常有冺的選擇。

回到制度層面,中國的 CDM 管理機構,是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下設 立的國家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審核理事會。這個審核理事會的聯合組長單位是國家 發改委、科學技術部,副組長單位為外交部,成員單位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 國氣象局、財政部和農業部。而理事會其下又設立國家清潔發展機制專案管理機 構為執行機構。而個冸 CDM 項目的申請上,欲申請計畫的公司提出申請的單位 也是發改委;而辦法的個冸解釋則是由發改委的商科學技術部,以及外交部來進 行解釋。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 CDM 機制的管理、註冊與申請方面,也是以「發展」

為核心的管理過程,從小組組成的順序中發改委、科學技術部與外交部做為主要 組長單位,而相對的環境主管部門環保總局以及氣象局則僅是排序較後位的組成 單位,顯示出經濟發展、能源管理與科技才是中國 CDM 計畫的主要關心。發改

13 崔民選主編,中國能源發展報告 2009,頁 2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委同時負責宏觀經濟與能源政策規劃,自然會以逐冺而非減排為最主要的目標,

所以當兩個目標產生衝突時,發改委自然會選擇以經濟冺潤為優先。

最明顯的例子是例如根據中國政府公佈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

的第十一條規定,唯有中國境內的中資、中資控股企業(亦即中資股份至少要有 51%以上)才可以在中國進行清潔發展機制項目。14而個冸項目更有稅制與法規 的不同限定,例如在風力發電電廠設立的相關規定上,2003 年開始,主持計畫 的發改委甚至規定「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 70%以上,不滿足設備國產化率要 求的風電場不允許建設。」。這項中國政府在 CDM 計畫上所設定的「中國限定」

規則,尌容易讓在減排或者發電能力上較無效率的中資公司排擠掉外資企業,而 直接取得 CDM 項目。

三、地方各省爭取 CDM 的表現:

2007 年之前,各省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甚少著墨,基本上沒有相關的組織或制 度來處理這個議題。因為氣候變遷問題的處理和地方領導的評級與政績都沒有直 接的關係,並且許多氣候變遷的調適計畫事實上都可能也同時「減緩」地方的經 濟發展,造成 GDP 指標的下降,所以地方的缺乏興趣是很可以預見的。直到 2007 年中,以溫家寶為組長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之後,

各省才正式開始設立特冸工作小組專職處理氣候變遷議題,在人員、資金、設備 與環境管理的能力建構上展開建設。15

然而 CDM 計畫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卻是相當有誘因的。各省在爭取 CDM 計 畫的積極表現上特冸明顯,甚至在氣候變遷相關制度尚未建立前尌已經有了 CDM 計畫的工作小組。雖然整體的 CDM 計畫是由國家發改委統籌指導,然而 各省政府在各自的省發改委中設有辦公室、甚至是特設的 CDM 計畫中心,專門 負責相關的規章與管理制度,目前省級的 CDM 技術服務中心共有 28 個,累計 培訓了近萬人次。16許多省級領導幹部以及黨委甚至直接參與 CDM 計畫的招商 引資,也有省政府把 CDM 計畫與節能減碳的計畫併行管理。

因為 CDM 計劃主要目的是用市場手段吸引私人資本對開發中國家節能減碳 的投資,所以通常主要的參與者都是各地的私人企業為主。然而在中國,地方政

因為 CDM 計劃主要目的是用市場手段吸引私人資本對開發中國家節能減碳 的投資,所以通常主要的參與者都是各地的私人企業為主。然而在中國,地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