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中的位置是息息相關的。而在國內層面,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對環保外交政 策的產出帶來不同的影響。例如美國的私人企業與冺益團體對政府機關的遊說、

中國後極權政體下國家與黨的強力領導、對社會的擠壓與領導人意識形態的重要 性等等,不同的政經環境與政策過程對環保政策的產出必然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如果脫離了決策的國際、國內環境來分析特定國家的特定決策,是只看到歷史過 程中的一個面向。

貳、研究方法

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常常被形容為黑盒子,因為第一手資料非常難以取得,

若非決策當時在場的「局內人」,往往不能清楚得知決策者當下的考量與動機。

而要對此進行田野訪談更是行之不易,即使進行事後訪談,亦容易出現受訪者已 經做好統一口徑的官樣回答,或者因為記憶不清而各說各話的情形。

本研究亦面臨同樣的研究限制,所以在本研究中採取的研究方法,並不是以 個冸外交決策做為單一觀察值,而是較著觀察重中層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等 制度面因素的變化。希望藉由較長的時間向度,來歸納出影響中國氣候外交決策 的各項變數與不同行為者的互動,並突顯以往被忽略的國內制度結構的影響力。

所以本研究將採用文獻分析法,以建立長時段的國際與國內制度結構與行為 者的背景資料,再藉由所取得的實際資料來分析、驗證本文論證的效力。國際層 面,將檢閱既有的國際建制、議定書與條約內容,同時佐以學者的研究論文與各 環保組織對各項氣候條約議定過程的觀察報告書,以分析出不同時期之間,國際 社會對氣候變遷相關事務所關注的不同議題與焦點。國內資料部分,則除了收集 國內政治經濟制度規範、相關法條與中央統計局的各項統計數據,以及國內外重 要媒體的相關新聞報導,以求實際反映國內制度環境。並同時關注不同時期間中 國的主要產業結構、能源需求與碳排放量之間的相對關係,特冸是綠能、石化等 與氣候政策相關公司的研究報告以及國內外環境保護相關非政府組織的報告 書。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壹、研究架構

本文關注的焦點在於綜合國家決策的歷史與政經制度背景,希望能夠依據上 述的研究方法與途徑,為中國的環保外交決策取向的變化提供更全面的分析。在 對國際結構與國內制度的分析上,以政治與經濟體系作為觀察的重心,關心各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動者如何在體系與結構的制約中進行決策。

放回對中國外交政策的研究脈絡中,學者對跨層次的分析亦多有著墨。使用 國際――國內關聯研究法的學者如 Whiting 在 The Futur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一文中指出,國內政治與外交政策之間的互圕會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兩個重 要變因。56Bachman 則更明確的把影響中國外交政策的國內因素分冸為:政治領 導權、國內的政治系統與政治經濟關係。57

所以延續前述文獻檢閱與研究途徑的基礎,本研究設定即國際與國內的政治 與經濟制度為自變項,而依變項則為所產出的氣候外交政策。

圖三:本論文因果架構

在自變項的部分,主要依據國際氣候變遷相關公約與國際建制發展的時序,

分析國際氣候變化相關對策與架構之下,中國國內層面的政治、經濟制度給中國 氣候外交帶來的影響。從冷戰時期的國際政經結構開始,到改革開放之後,國家 政經制度經過調適與轉型的過程,中國的氣候外交便是在上述層層制度結構之下 展開。研究國內政治制度方面關注以黨領政、官僚部門互相競爭等特色;經濟制 度上則注重說明中國傾向發展型國家式的發展策略,國家官僚主導的經濟形態與 能源結構將會如何影響國家決策。

依變項的部分則觀察中國自 1972 年首次參與聯合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 的「人類環境會議」開始,到 2009 的哥本哈根會議為止,這三十多年間的氣候 外交作為與相關政策在國內的實踐。不只對中國的氣候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作 時序性的研究,也觀察國家參與國際環保建制與條約的數目與涉入程度,既有的 國內行為者又會對這些新興的氣候政治議題做出什麼樣的反響。

除了國家制度之外,本文中將敘述並界定出幾個不同時期影響氣候外交政策 的主要行動者,包括治理層面中提到的國際建制、國內外政府間組織、非政府組

56 Allen S. Whiting, ―The Futur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4), pp. 255~272.

57 David Bachman, "Domestic Source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p.42~59.

國際/國內 政經結構

氣候外交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織與知識社群;國家角色的部分,拍板外交決策的黨中央領導集團,以及環保局、

發改委與外交部等各個參與氣候外交決策的政治經濟官僚部門,和地方政府以及 國企等受到氣候政策間接影響的次級單位,都是觀察的重點。分析這些行動者是 如何在既有結構與制度的制約下,重新認知自己在氣候政治中的冺益優先順序,

並參與決策過程的。

貳、章節安排

所以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即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分冸展示國際、國內與兩個 層次間的互動,並展示中共國家角色在此間的變化。

首先在第二章以參與氣候政治的國家集團與國際結構,做為作為敘述的主軸。

描寫氣候政治是如何由科學議題,被鋪陳進入國際政治的舞台;接著並敘述由京 都議定書到後京都時代,國際氣候政治集團聯盟結構的改變。並從中介紹中國氣 候外交發展的萌芽期、主動參與期與現今更積極的外交策略發展,以及近來中國 被視為發展中大國之後,所面臨在政治經濟上的「氣候威脅論」壓力。

第三章則主要敘述中國國內政治與經濟制度的發展,如何圕造氣候外交政策 的決策環境,並讓中國在環境問題上出現「先汙染,後治理」的環境政策模式。

以環保單位主管機構與負責氣候外交機構主管部門的制度變遷史為證據,說明在 政治制度上,中國的 top-down 環保治理模式,如何與分裂式的威權結構、官僚 部門之爭、中央地方關係的制度結構互動。在經濟制度的部分,則描述改革開放 的過程中,在中央、地方以及地方領導各人三個層次上,「經濟壓倒一切」的目 標各自在什麼樣的誘因之下被奉為圭臬,以致於造成環境保護的一再惡化。並實 際以煤炭與石油兩個創造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門在市場化過程中面對的制 度與管理問題,說明經濟制度與環境政策的連帶關係。

第四章則著重於論述在既存的國際結構之下,當全球化的力量與多元行為者 進入中國之後,國家角色的改變與對之的抵抗與競合關係。首先以清潔發展機制 的參與為例,說明國際建制的制度設計如何在中國既有的條條、條塊關係下,被 重圕的過程。而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政府的法令與制度箝制之下,又是緣何不 得不自我設限、採用「在地化」的方式參與中國的氣候外交決策;以及其對中國 政府與民間社會的雙重動員,可能如何漸次(卻緩慢地)提升中國本土的環境相 關社會組織的重要性。最後一節則是以中國的風力發電為例,說明再生能源做為 一個新興氣候變遷相關產業,其開發在受到國家政策鼓勵的同時,亦仍然無法逃 脫舊制度中分裂威權關係的制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