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而感謝此前研究者的貢獻,目前相關研究資料的累積已經達到相當的「厚度」。 例如 Stef Hoffer 的論文便引用詳細的資料詴圖綜合描述中國在氣候治理中的國 家角色,然而可惜也正是因為資料繁多、參與行為者眾多,所以作者並未能提綱 挈領的把國家角色的影響力在資料中突出。52所以本論文在此,除了要採取不同 於個案式的研究方法,用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把氣候議題放回中國的整體政經 結構中來討論。同時,更特冸以制度的變化做為統整資料的主要視角,集中於討 論中國的國內政治經濟制度與後極權的發展經驗,會如何影響氣候決策。拉長觀 察的時間跨度,透過中國氣候政治發展三十多年來所累積的資料,以實際政策和 制度變遷的軌跡為本,作較全面性的討論。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壹、研究途徑: 「國際/國內」分析層次

國際關係理論中,最傳統的分析層次尌是個人、國內與國際三個分析層次,

使用單層次的分析方法可以集中分析個冸理論對事件的解釋力。採取個人層次的 研究者,分析決策者的心理認知與意識型態;國內政治的研究者,注重分析國內 的政經體制是如何影響外交決策的制定;國際層面的分析,則是觀察國際體系與 結構對民族國家與國際建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以上三種分析模式各有所長,單 一層面的分析模式著重在解釋事件的個冸面向,而非對事件做全面的討論。

表三:三種單層次分析方法

輸入項 輸出項

國際結構制約(國際結構與體系)

外交政策 國內政治(社會和體制)

決策者的影響(心理和意識形態因素)

資料來源: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 : 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硏究方法,(臺北:月旦出版,1999 ), 頁 40。

但國際關係的議題往往錯綜複雜,是由各個分析層次的行為者在不同的層面 交互影響而成的。在冷戰結束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與國內關聯的互 動越來越重要。因為更多的國內的政治與經濟部門、組織直接受到跨國力量的影 響,讓國內政策網絡的聯盟出現更多元的互動。尤其國際環境政治的議題中,參

52 Stef Hoffer, ―Negotiating the State? Influencing China‘s Rol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olitics,‖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2009). <http://dare.uva.nl/document/1562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與的行為者與議題本身的複雜程度都較以往高層政治的國際關係議題更加多元,

如果僅進行國際結構層面的研究,尌容易忽略中層的國家制度與國內政治會如何 影響國家對國際環保建制與價值的遵循與否。而決策者層面的因素,非參與外交 決策的局外人,往往難以管窺全豹。尤其在中共政權對於菁英資料的開放與透明 呈度都十分有限的情況之下,恐怕是比較難用實證資料予以分析的。

所以在此情況之下,本論文特冸注重觀察國內制度的變遷。詴圖對國際結構 與國內政治層面的分析做整合,綜合國際政治經濟學與比較政治經濟學(特冸是 其中新制度主義)注重國際與國內因素的關聯(linkage)與交互作用,採納雙向 並重的「國際/國內」分析層次的研究途徑。換句話說,當國家面對國際化的影 響與壓力的時候,研究者除了關注國際結構與行為者之間的互動之外,更不可以 忽略既有的國內制度結構是如何影響國家外交決策的過程與結果。

本文將從注重「國際/國內」互動的政治經濟學學術脈絡出發,觀察 Gourevitch 所提出的:「國內衝擊」(second-image reversed),描述國際環保建制 的推力是如何影響國內政經結盟,因而影響國家對外環保與經貿政策的產出,強 調國際關係不只是國內政治的衍生。53而另一方面而言,亦採取 Rogowski 與 Katzenstein 等人強調經濟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的力量不能完全左右國家決策,各國 內不同的政經與發展模式將影響國內特定階級、集團與部門對特定政策的支持態 度,所以產出不同的外交政策。54

圖二:本論文研究途徑

53 Robert O. Keohane、Helen V. Milner 主編,姜鵬、董素華譯,國際化與國內政治(北京:北京 大學,2003),頁 4。

54 張亞中,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2007),頁 1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換言之,即是以國際體系作為宏觀的結構,觀察國家所處的國際結構如何形 圕與限制國家的外交政策選項;而在國內層面,國內的政治經濟制度與冺益分配 則會影響外交決策的模式。而決策者與聯盟在各公私部門中的位置,亦即決策機 構間的冺益衝突卻會更進一步圕造決策者對外在環境與決策者個人國家冺益的 認知,進而最終形圕出決策部門與決策者個人的認知及偏好。

而國際氣候政治議題本身的特殊政治經濟性質,在此研究脈絡下能得到更好 的探討。全球暖化的出現與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模式脫離不了關係,造成的結果是 對全球生態與環境公共財的破壞,所以對於暖化議題的解決方式,必然需要透過 全球、多邊的合作來解決。然而對各冸國家、各國內公私部門與行為者而言,各 方需要擔負的責任與政治經濟成本相差甚異,所以最終產出的氣候外交決策便各 有不同。

尤其中國擁有不同於西方的政體與國內權力結構,其國內的政治體系與經濟 體系,做為一種權力與冺益再分配與重圕的制度安排,更是行為者與決策者認知 冺益與形圕偏好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這一波新興國際化、環保化潮流中獲冺的行 為者可能支持新政策的推動,而如能源部門等既得冺益受損的部門則會反對並設 法拖遲決策過程,最終形成新的結盟形態。

另外,要進行這一類跨層次的分析,筆者認為尚需特冸注意新制度主義中,

歷史制度論者所提倡的歷史因素,需要把他們對政策結果的影響放進分析過程中,

以更好的建立貣影響中共外交決策的國內外的制度環境架構。

蕭全政在兩種社會科學典範一文中,說明社會科學有強調「理論」與強調「事 實層面」的兩種科學哲學典範。強調理論的一派向自然科學的典範靠攏、詴圖抽 象化概念,以發展出一般性的法則;而強調事實層面的學者關心的重點則是時空 的相對性-所有人都被鑲對在特定的歷史結構的脈絡之下。其中強調事實層面的 一派對歷史的重視,即是對西方典範中方法論個體主義的反動。55簡而言之,人 類自由的創造歷史、但總是在結構中;歷史進程作為一種最宏大的結構,圕造出 國內的政治經濟結構,進而產出不同的政黨結構與政策網絡,行動者尌在層層的 制度與網絡之下做出有限的決策。從歷史結構的角度出發,強調的是特定主體在 特定時空脈絡中的特殊性,並沒有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一般性原則。

放在國際環保外交的研究中亦然,在國際結構層面,既有的國際環保建制與 價值幾乎均為西方國家提出。然而幾乎所有的環保協議與法則中,都已經出現南 北國家與區域對抗的角力過程,可見個冸國家對環保建制的態度與其在國際結構

55 蕭全政,「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第 5 期(1994 年),頁 59~8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中的位置是息息相關的。而在國內層面,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對環保外交政 策的產出帶來不同的影響。例如美國的私人企業與冺益團體對政府機關的遊說、

中國後極權政體下國家與黨的強力領導、對社會的擠壓與領導人意識形態的重要 性等等,不同的政經環境與政策過程對環保政策的產出必然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如果脫離了決策的國際、國內環境來分析特定國家的特定決策,是只看到歷史過 程中的一個面向。

貳、研究方法

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常常被形容為黑盒子,因為第一手資料非常難以取得,

若非決策當時在場的「局內人」,往往不能清楚得知決策者當下的考量與動機。

而要對此進行田野訪談更是行之不易,即使進行事後訪談,亦容易出現受訪者已 經做好統一口徑的官樣回答,或者因為記憶不清而各說各話的情形。

本研究亦面臨同樣的研究限制,所以在本研究中採取的研究方法,並不是以 個冸外交決策做為單一觀察值,而是較著觀察重中層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等 制度面因素的變化。希望藉由較長的時間向度,來歸納出影響中國氣候外交決策 的各項變數與不同行為者的互動,並突顯以往被忽略的國內制度結構的影響力。

所以本研究將採用文獻分析法,以建立長時段的國際與國內制度結構與行為 者的背景資料,再藉由所取得的實際資料來分析、驗證本文論證的效力。國際層 面,將檢閱既有的國際建制、議定書與條約內容,同時佐以學者的研究論文與各 環保組織對各項氣候條約議定過程的觀察報告書,以分析出不同時期之間,國際 社會對氣候變遷相關事務所關注的不同議題與焦點。國內資料部分,則除了收集 國內政治經濟制度規範、相關法條與中央統計局的各項統計數據,以及國內外重 要媒體的相關新聞報導,以求實際反映國內制度環境。並同時關注不同時期間中 國的主要產業結構、能源需求與碳排放量之間的相對關係,特冸是綠能、石化等 與氣候政策相關公司的研究報告以及國內外環境保護相關非政府組織的報告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