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團體輔導之理論

本節針對團體輔導的目的與內涵、團體輔導之歷程與階段、團體輔導之功 效,以及青少年小團體輔導之原則分別加以說明。

壹、團體輔導的目的與內涵

個人中心學派Rogers(1961)提到,20 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小團 體運動(small group movement),透過小團體,人類可以重新探索自我、發展 潛能,進而在團體互動過程中提供人格重塑與社會改造的契機(引自邱素梅,

2009,頁26)。Gladding(2003)認為「團體」指的是有兩個人或更多的人,為 了某一目的而聚在一起進行一些特定的互動(引自程小蘋、黃慧涵、劉安真、梁 淑娟合譯,2010/2008,頁8)。所謂的團體係指由六至十五位有共識、有互動的 一群人,出於自己意願或追求共同目標所組成的,這些成員透過彼此間心理互動 的交互作用,以達成改變成員行為目的(周美伶、楊文貴,1990)。而「團體輔 導」(group guidance)是指運用團體動力學的知能,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領導者,

藉由專業的技巧與方法,協助成員獲得有關的資訊,以建立正確的認知觀念與健 康的態度行為。易言之,團體輔導是由一位輔導員同時對多位受輔者輔導,它近 似於團體諮商(group counseling),有別於團體心理治療(group

psychotherapy)、團體訪談(group interview)、團體會議(group meeting)

(徐西森,1997)。

團體輔導是一種以促進人格成長,與發展良好社會性能力為依歸之結構化活 動,個體在團體中藉著人際互動以幫助自我成長的歷程(沈榮林,2002)。綜合 來說,透過團體的形式,經由專業的領導者帶領,可使得人們在彼此互動的歷程 中,增加個人對他人與自己的了解與接納,進一步建立健康態度與行為。團體輔 導之意涵符合本研究增進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宗旨,因此本研究以實施團體 輔導之形式進行,並根據團體輔導歷程期間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包括團體成員參 與團體的行為方式,領導員的領導方式、自我表露、回饋、出席率、角色地位、

工作形態、情緒狀態等;另外包含團體主題、團體結構、團體活動、團體規範、

團體氣氛、團體凝聚力、團體發展等多項層面,來剖析互動歷程的成效(潘美玲,

2006)。

貳、團體輔導之歷程與階段

進行團體輔導之前,領導者除了需要了解團體的目的、內涵與功能之外,還 需要關注團體發展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重要的意義與任務,所有的團體,不 論團體的類型或領導的風格,均經過三個階段(引自程小蘋等譯,2010/2008,

頁 42-44):

一、開始階段:此階段主要用來介紹以及討論一些主題,如團體目的、可能發生 什麼、可能的害怕、團體規範、自在的程度以及團體運作的內容。

二、工作階段:團體成員聚焦在團體目的的階段,成員們學習新的資料、徹底討 論不同的主題、完成任務,或者個人分享和治療性的工作,此階段為團體的 核心階段,領導者必須特別注意成員們的互動模式和對彼此及領導者的態 度。

三、結束階段:此階段成員分享他們學習到的,他們做了怎樣的改變,以及他們 將如何運用他們所學到的,成員們在此階段準備離開團體。

鐘岱樺(2007)綜合學者對團體輔導歷程之相關研究,整理出類似的觀點,

提出團體輔導歷程為下列四個階段:

一、探索階段(exploratory stage)

在團體輔導之初,成員通常會介紹自己並表達期待由團體中獲得的成長,領 導者會建立團體規範,開始建立信賴與接納的關係,討論情感與行為的問題,以 增進成員的自我了解與團體間的相互接納,此階段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礎階段。

二、轉換階段(transition stage)

在此階段成員已能進入更深的心靈探索與表達,難免會有抗拒、緊張、焦慮 甚至是攻擊的情況發生。此時需要領導者自我表露、坦誠開放、接納尊重,鼓勵 成員面對自身的感受、化解攻擊與疑慮,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進入更深的自我 開放與探索。

三、工作階段(working stage)

在此階段團體成員能自由探索內心情感並相互回饋、支持,此階段也稱問題 解決階段,透過領導者的支持與催化,讓成員更了解自己言行思想,並進而改變 行為,以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與意志,經過了解自我轉換到建設性的行動,此階 段是團體進入自動化的階段,團體中的成員會有強烈的歸屬感,在互相回饋與自 我評鑑中解決問題。

四、結束階段(termination stage)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在回顧過去所學得的經驗,進行經驗分享與計畫執行的檢 討,成員彼此互道再見中,冀望未來的努力實踐與成功。領導者的主要任務則在 協助成員面對結束的情緒調整,再次澄清團體習得的經驗,以引導成員對自己有 信心、感到價值感與獨特性,運用團體中所學的能力於現實,並能積極規劃未來,

使生活更為充實與開展。

参、團體輔導之效能

團體輔導有其獨特之功能,潘美玲(2006)綜合國內學者對團體輔導之相關 研究,整理出團體輔導的功能有:

一、教育的功能:在團體中可以進行資訊交流、互相模仿、檢驗現實、嘗試與創 造、學習人際關係的技巧和擔負社會責任等等。

二、預防的功能:在團體中可以學習了解、接納自己與他人,滿足隸屬感和互愛 互諒的需求,在此歷程中可找回自信心與增進自我肯定。此外,每位成員有機會 提出自己的經驗、解決問題的看法或策略,提供其他成員建議,這些皆具有預防 的效能。

三、診療的功能:團體的環境本身提供了心理治療的許多可能性,團體成員可以 練習新的社會技巧,運用所學的新知。在團體中個人的問題或困擾可以藉著澄清 與回饋獲得了解,藉著淨化的作用與洞察獲得紓解,檢視問題,進而能勇於面對 問題,這些都屬於診療的效果。

四、成長的功能:此類團體注重成員的身心發展,協助成員自我認識、自我探索 進而自我接納、自我肯定。例如:自我發展研習會、自我成長工作坊、自我肯定 小團體等。

五、訓練的功能:此類團體注重成員生活知能的充實與正向行為的建立。例如:

人際關係訓練團體、表達動力團體、身心鬆弛工作坊、敏感度訓練團體、親職效 能研習會等。

六、治療性的功能:此類團體注重成員經驗的解析、人格的重塑與行為的重組。

例如:馬拉松團體、悲傷治療團體、心理劇工作坊、安寧看護團契、家族治療工 作坊等。

由於學校的情境中,基於學校特定的功能和團體領導者的素養,學校的團體 輔導,著重在教育、預防、成長、訓練的功能,較少能達到團體治療的層次。

採用團體取向來進行輔導工作還有許多有利的理由,依據Jacobs等人(引自

程小蘋等譯,2010/2008,頁3-8)的觀點,其優點與功效包括:

一、有效性:當許多的當事人基於共同目的而聚在一起成為一個團體,可以節省 相當的時間與精力,團體提供了一個可以用最少時間服務最多人的架構。

二、共通性:許多人相信他們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一群人在團體中可以讓他們 發現這些感受與想法並非他們所獨有,可經由分享共通經驗而獲得支持。

三、增加資源與觀點的多樣性:團體成員不論在分享訊息、嘗試解決問題,或探 索個人價值觀時,一群人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多的觀點,因此就能有更多的資源,

較容易產生新的點子或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四、歸屬感:人有強烈的歸屬需求,團體成員常彼此認同,人們能感受被接納,

因此參與團體能滿足歸屬的需求,尤其對於尋求認同的青少年來說更顯得重要

(謝麗紅,2002)。

五、技巧演練:團體提供一個安全的演練場所,成員們可以將新的技巧與行為運 用於實際社會情境之前,在團體支持性的環境中嘗試。

六、回饋:團體提供成員獲得回饋的機會,尤其當團體中許多人都說同一件事時,

其效果大於僅一個人給予的回饋。來自於他人的建議、反應與知覺都是很有價值 的。

七、替代性的學習:在團體中成員常有機會可以聽到和他們類似的問題,在他人 與自己的關注相同時,可以使成員有更深的覺察。

八、接近真實生活:團體就是一個小型社會,在團體安全的氣氛中,面質、僵化、

害怕、憤怒、擔憂等情緒可以被辨識出並加以討論,讓成員學習如何處理與因應,

將這些學習延伸到生活中。

九、承諾:在團體場合中,成員們所做的承諾會因為團員的支持、微妙的期望,

以及害怕因未遵守承諾而使其他成員失望等因素,常是促使成員行為改變的強大 動力。

關於團體輔導效果的研究,以Yalom(1985)所提出的11項因素最具代表性

(引自方紫薇、馬宗潔等譯,2001/1995,頁1-70),分別為:

一、利他主義(altruism):團體中成員之間的互惠精神,以及自動自發的利他精 神,讓成員不只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還願意去關懷、支持、幫助他人。

二、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係指團體對所有成員的吸引力,能使得 成員覺得團體與其他成員對其有影響力,願意投入、接納整個團體,並對其他成 員提供支持,表達真實感受。

三、普同感(universality):團體成員感覺到大家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發現 自己的問題別人也有,因而減少自己對問題的困擾程度。成員間彼此更有歸屬 感,進而願意相互依附、接納。

四、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ing):團體溫暖安全的氣氛下,經由成員 彼此的互動,容易產生人際間互相影響的改變行為,而透過團體的催化,讓成員 學會對他人表達正、負向情緒,進而做一個真正的自我,願意去冒險,並協助成 員面對以往不敢處理的情緒或創傷性的經驗。

四、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ing):團體溫暖安全的氣氛下,經由成員 彼此的互動,容易產生人際間互相影響的改變行為,而透過團體的催化,讓成員 學會對他人表達正、負向情緒,進而做一個真正的自我,願意去冒險,並協助成 員面對以往不敢處理的情緒或創傷性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