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地震災害防災應有作為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但仍無法有效預測地震之發生。因此當地震毫無預警的 來臨,再加上平日缺少防震規劃與準備,其所造成的災損往往難以估計。為了避 免令人遺憾的災情一再發生,國人應該確實做好地震防範工作,以降低地震災損。

因此,依災害管理的概念將地震防範措施分成平時預防(減災)、震時應變以及震 後復原三部份,茲提出數點防震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平時預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9;教育部,2004) (一)家中

1.傢俱固定放穩,櫃子上鎖,重物不置高處,高懸的物品皆綁牢。

2.家庭成員每人備妥一份緊急避難包(食物、飲用水、藥品、保暖衣物、哨 子、手電筒、收音機、繩子、證件影本……等)。

3.確認家中震時最佳躲避地點,規劃安全逃生路線,保持通道暢通。

4.全家共填「家庭防災卡」,並約定1991留言平台使用之電話號碼。

5.知道瓦斯及電源如何開關,並備妥滅火器。

6.瓦斯爐四周不可擺放易燃物,廚房應放置滅火器,並且定期檢查更換。

(二)學校

1.書櫃(架)固定牆面上,重物置於下層。

2.學校桌子的間隔及桌底下保持足夠空間,供地震時躲藏用。

3.教室窗簾、地毯改用防火或難燃性材料,避免地震引發大火。

4.電腦應放置電腦專用桌上,並於底座鋪上止滑墊或用泡棉膠固定。

5.學校實驗室危險物品放置在地面角落,瓶罐間以緩衝材料隔開。

6.高懸物品牢固鎖緊或加裝保護鐵架。

7.每班教室備妥「緊急避難包」,並找出教室內地震時最佳躲避地點。

8.規劃適宜之校園安全逃生路線,定期做地震防災演練。

13

二、震時應變

(一)地震發生時,簡易逃生3步驟(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2014):

1.「蹲下」:一發生地震,立即找到合適的掩蔽物,並避開危險區域。

2.「掩護」:以手臂抱住頭與保護眼睛。

3.「穩住」:以手抓緊傢俱的可握處,等到晃動停止再離開。

(二)應變對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9;教育部,2004) 1.室內的應變對策

(1)地震發生時務必保持鎮定,切忌慌張往外奔逃,應就地尋求掩護。

(2)利用隨手可得之物品保護頭部。

(3)遠離玻璃窗,並打開門,以防門板變形無法開啟逃生。

(4)若居住在高樓,地震停止搖晃後應迅速離開一樓及地下室,並躲避至空曠 處。但離開時切勿搭乘電梯,以免電梯鋼繩因地震斷裂而失速墜樓。

(5)在學校實驗室應先熄滅酒精燈,避免引起火災(李達志,2001),遠離藥品 櫃及實驗器材,迅速尋找掩護物,待強震停止,再迅速疏散至安全地區。

(6)在樓梯間應就地蹲下,以手護頭,等地震停止搖晃後再靠著牆璧依序下樓,

並躲進最近的避難場所。

2.室外的應變對策

(1)若是行走在街道上,則應躲藏在空曠處或騎樓的柱子旁,並遠離加油站、

櫥窗、天橋、建築工地等危險區域,以手、書本或背包保護頭部,注意頭 頂的掉落物。

(2)小心圍牆、樹木、電線桿倒下,並躲避掉落地面的電線,以免被擊傷或遭 電擊;應避開破損漏氣的瓦斯管線(李達志,2001)。

(3)應遠離崖邊、海邊,迅速找尋空曠處避難。

(4)在公共場所應立即遠離展示架或其它可能掉落的物體,勿爭先恐後擠向出 入口,以免遭人群推擠倒地而被踩傷;如果身處體育館或戲院內,應該待

14

在位子上,將身體放低,以手護住頭、頸,等待逃生機會。在進入這一類 場所前,應先留意緊急避難出口(逃生安全門)的位置,並預擬避難路線。

(5)開車時遇到地震,勿急踩煞車,應緩慢駛向遠離建築物的路邊停放,並下 車躲到附近的安全處;若在高速公路,則盡量駛離橋上,然後停在路肩。

(6)若在公車或火車上,應暫時留在車內靜待地震停止後再下車。在陸橋或地 下道裡,應鎮定且迅速的離開。

(7)如能在強震中逃出危險建築物,盡快以步行方式到政府因應強震所規劃的 避難場所(學校或公園),避免開車前往,以免阻礙了緊急救援。

(8)若不幸受困,千萬要保持鎮定,以敲打器物代替喊叫,不輕易放棄求生。

(三)震後復原重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00)

1.注意餘震的發生,並遠離受損的建築物,盡可能穿著鞋子,以防被震碎 物刮傷。

2.檢查自己或周圍的人是否受傷,若有輕傷時可先設法止血消毒,以免傷 勢擴大。並保護自己,避免遭受新傷害。

3.檢查水、電、瓦斯管線有無損害,如發現有損壞,立即離開並向有關權 責單位報告;瓦斯外洩時應將所有門窗打開,不可使用任何電器或點火 以免引燃(李達志,2001)。

4.遠離海灘、港口以防海嘯之侵襲,即使地震後相隔數小時亦應小心。

5.盡量避免佔用電話,阻礙救災聯繫。

6.收聽收音機廣播及電視報導了解狀況,勿任意聽信謠言。

7.保持救災道路暢通。

臺灣平均每年因地震等天然災害而造成的災損高達三百億臺幣,如果平時能 做好地震防災工作,強化社會整體抗災能力,就可減少損失,不僅對經濟效益相 當有助益(蔣偉寧,2004b),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更有保障。

15

第四節 我國地震防災教育現況

台灣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已成為台灣無可避免的宿命。基 於「防患未然」的理念,政府應該藉由地震防災教育提升國民對地震災害的認知,

培養良好的地震防災素養,以強化國家社會的抗震能力。誠如日本地震學家阿部 勝征(2000,李毓昭、張佳微譯)所言,唯有等到一般人也把地震的真正面貌當 成常識,納入知識體系之中,才能夠去談如何把地震災害減少到最低。 因此,

我們必須發展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地震防災教育教材,並配合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活 動,才能達成地震防災教育的目標。現今,我國的地震防災教育推行狀況大致如 下:

一、防災教育白皮書

我國政府機構在「國家永續發展策略」中所列之重大目標即包含「災害與應 變」,其中,第一項就是推廣防災教育活動(葉欣誠,2003)。2004年,教育部 在公布《防災教育白皮書》時,更清楚闡述防災教育理念,分析推動防災教育會 遭逢的困境,以研擬未來推行的目標與策略。對於學校推動防災教育的重點,首 要在建立安全的環境與深植安全的理念,其次是防災知識的傳播與使用。其防災 教育的四個基本理念為:

(一)預防重於治療:地震災害的發生無法預測,但災損與人類行為及環境安全度 息息相關。 因此必須先建立對地震災害的正確認知,採取適當的防震策略 ,以降低地震災損。

(二)防震教育導向永續發展:透過教育的推行建構完整的地震防災觀念,並藉由 個人特質發揮成效,進而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環境的改善。

(三)建立主動積極的安全文化:地震防災教育的落實需要全體國民凝聚共識、積 極參與,並落實於生活中,養成安全的習性,以達到具體、主動、積極的成 效。

16

(四)邁向「零災害」的願景:地震災害無法避免,日新月異的科技只能減少災損 ,但確實做好減災工作,就能降低地震災害所帶來的危害,發揮「與風險共 存」的理念(蔣偉寧,2004a)。

二、教育部相關防災教育推動措施

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之後,教育部依據民國88年11月16日「全國各級學校防 震示範觀摩演練研習協調會」之會議記錄,製作地震防災影片,做為各級學校地 震防災宣導之用,並通令各校除結合校內行政組織外,並應透過安全教育課程加 強宣導及辦理地震防災演習,以提升地震防災相關知能及防震警覺性,熟稔地震 防災措施,以確保人員安全,減少災害損失(台八九訓二字第八九一四五二四二 號)。其在各級學校之具體作為包含:

(一)擬定學校地震緊急疏散計畫

學校學務處應會同各處室共同訂定計畫,依據各校的教室、走廊、樓梯、操 場等地的空間規劃,擬定學校緊急疏散計畫及規劃地震校園安全逃生路線,包括:

各級負責人員的工作分配、疏散秩序、疏散路線、安全避難地點等,應繪製成圖 表公告于全校師生知道。

(二)舉辦地震防災宣導

學校於每學期開學初,由學務處專職人員於週會時間向學生進行地震防災宣 導,並指導學生完成聯絡簿中的家庭防災卡。此外,全校教師亦應熟記地震緊急 疏散計畫,除了平時可融入教學之中或配合時事向學生再次宣導之外,在地震發 生時也才能從容地指揮、疏散學生至安全避難地點。

(三)定期舉行地震防災演練

為有效達到地震發生時能有秩序地疏散全校師生,故每學期應定期演練數次

。進行地震防災演練時必須全校師生共同參與,並依照地震校園安全逃生路線實 地演練數次,務求師生能快速、井然有序的到達安全避難地點,方能達到防範於 未然之成效。

17

18

19

「九年一貫天然災害及人為災害教材」,共分為國小1~3年級、國小4~6年級、

國中1~3年級三個階段。

(三)其他相關教材

政府各部會所完成的地震防災教育教材尚包含教育部的《國民小學防震教 育教學手冊》及《學校防震手冊》、行政院科學委員會的《地震防災手冊》、內 政部消防署的《國小防災教育教材與教師手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地 震防災手冊》及中央氣象局的《地震防護》、《地震百問》,為我國地震防災教 育的推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五節 各國地震防災教育現況

各先進國家對地震災害都有一完善的危機處理制度,分析各國地震災害之處 理模式,可發現地方政府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落實地震防災教育,可以讓人 民在面對災害時能及時應變、減少災損,因此世界各國不僅重視地震防災教育,

美、英、日、澳等國更將防災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當中,以提升學童的防災素養,

進而將防災理念由學校推廣至社區,強化國家整體的防災能力。

聯合國明訂1901~2000年為「國際自然災害減災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DNDR),目的就在於透過聯合國教

聯合國明訂1901~2000年為「國際自然災害減災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DNDR),目的就在於透過聯合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