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士人的新動向──修身與教化

第五章 利安元元為務:柳宗元與中唐士人的新動向

第二節、 士人的新動向──修身與教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9

綜上所述,科舉制度之下的士人,面臨著制度衍生的弊端:選制缺失以及士 人風氣的敗壞,劉祥道、李元璀、薛登、劉秩等人不約而同地提出許多批評與建 議。安史亂後,這股反省聲音愈加強烈,楊綰甚至激烈地主張廢除科舉。彼時士 人內心充滿掙扎,呈現出中唐士人的兩面性:既保有舊的經學傳統,又必須面臨 新標準的檢驗。於是,擺盪其間的士人只能接受,否則就是和楊綰一樣,試圖破 壞科舉體制。置身其中柳宗元雖然來自傳統士族,但他並不主張廢除科考,除了 考量到士族為科舉最大受益者,不論換哪種方式,差異仍舊不大;另一項關鍵,

即是子厚肯定文的價值。子厚認為,縱使以文章擅場的士人,至多只是達到「立 言」的層次,然而,若能把握文章,便能「即末而操其本」,仍有自末返本的可 能。

第二節、士人的新動向──修身與教化

誠如前一小節所言,中唐士人親歷安史之亂,對於選制之弊與士風敗壞的反 省,比起唐前期的士人更為深刻,職是之故,才會產生楊綰、賈至等主張全盤推 翻科舉制度的激烈言辭。必須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士人並非只是一味地批判 時政,他們亦反躬自省,提出具體的意見、透過積極的行動,試圖革除社會種種 弊病。士人群體於此際開展出兩股新的動向,其一是「修身」,其二是「教化」。

事實上,「修身」與「教化」正是循儒家經典釋褐的士人,立身行道的兩道 途徑,前者偏向個人內心的自律,後者偏向外在群體的互動,用余英時的話來說,

即是「內治」和「外治」兩個程序。435邏輯上而論,「修身」與「教化」皆是身

435 余英時在〈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一文指出:「……儒家德治或禮治秩序的建立,指出其中 有兩個相關但完全不同的程序。第一個程序是從『反求諸己』開始,由修身逐步推展到齊家、

治國、平天下。第二個程序則從奠定經濟基礎開始,是『先富後教』。前者主要是對於個別 的『士』的道德要求。……而後者則維繫人民的群體的基本條件。……對於一般人民而言,

只有『先富後教』的程序才是他們所能接受的。這兩種程序當然有內在的關聯性:『士』是 四民之首,平時在道德和知識方面都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在機會到來時才能執行『富民』、

『教民』的任務。……但是在實踐中,這兩種程序決不可加以混淆。……『修身』是『內治』

的程序;『先富後教』則是『外治』的程序。」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 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年),頁 188-189。關於「修身」,杜維 明曾言:「最能代表儒家特色的反思,是修身(self-cultivation)的哲理和實踐。我們既是人,

又要學作人。」參見杜維明:〈第一講 軸心時代的涵義──引言〉,《現代精神與儒家傳 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 年),頁 36。修身是否如杜維明所言,是最能代表儒家特 色的反思,我們還可再商榷,不過,藉由余英時和杜維明兩位學者的討論可知,修身的確是 儒家思想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但這並不表示士人只具單一面向。Max Weber 之說,參見(德)Max Weber;康樂等譯:《支 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年)。

438 唐‧李華:〈正交論〉,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卷 317,頁 1913-19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1

死者益寡焉」439,最後於文章結尾提出「省諸身」的意見: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行之難,言之得無言訒乎?務省諸身而已 矣。440

總地來看,李華在〈正交論〉共提及和修身有關的辭彙三次,即為前述引文中的

「身修」、「修身」、「省諸身」。此外,李華還認為透過身修,則家事便可完善地 理治。我們無法得知三代之教是否如同李華的想像,但確切可知的是,李華對於 修身的價值十分看重。李華所謂的修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士人最為關心的道德。

Peter K. Bol 即認為,「李華並不是一個禮學家,但是他是一個道德家,對他來講 德行和個人行為比制度更為重要。」441然而,Peter K. Bol 的描述看似說得通,但 是,此番解讀又和李華作於大曆七年(772)的〈與外孫崔氏二孩書〉中,442諄 諄教誨晚輩「汝等當學讀《詩》、《禮》、《論語》、《孝經》,此最為要也」443一番 話扞格不入,亦不符獨孤及(726-777)對李華「故風雅之指歸,刑政之本根,

忠孝之大倫,皆見於詞」444形象之理解,如此看來,Peter K. Bol 的推論有過當之 嫌。445

毋庸置疑的是,李華確實有重視道德的傾向,其〈質文論〉曰:

吉凶之儀,刑賞之級繁矣,使生人無適從,巧者弄而飾之,拙者眩而失守。

439 唐‧李華:〈正交論〉,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卷 317,頁 1914。

440 唐‧李華:〈正交論〉,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卷 317,頁 1914。

441 (美)Peter K. Bol:〈第四章 755 年之後的文化危機〉,《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年),頁 120。

442 參見楊承祖:〈李華繫年考證〉,《東海學報》第 33 卷(1992 年 6 月),頁 62。

443 唐‧李華:〈與外孫崔氏二孩書〉,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卷 315,頁 1901。

444 唐‧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

冊 3,卷 388,頁 2338

445 方介在〈李華的聖人觀〉一文曾提及:「李華自幼接受儒家禮教薰陶,立身謹重,晚年猶不 失儒者矩矱,故其教導家中子弟,亦仍以儒家禮教為先,使讀《詩》、《禮》、《論語》、

《孝經》等書。」可見從小受到禮教薰陶的李華,還是以禮教為優先考量。參見方介:〈李 華的聖人觀〉,《中正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1998 年 3 月),頁 3。王德權則直接針對 Peter K. Bol 的意見,提出不同的觀點:「士人透過詮釋經典,認識道德仁義的理念,不僅成 就其一己德行之修整,也成為士人維持整體秩序的動力。不宜將李華的觀點簡化為『德行和 個人行為比制度更重要』,而帶給讀者修身或心性之學的誤解。」參見王德權:〈修身與理 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頁 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2

誠偽無由明,天下浸為陂池,盪為洪流,雖神禹復生,誰能救之!夫君人 者,修德以治天下,不在智,不在功,必也質而有制,制而不煩而已。446

李華自小熟習禮儀,親身體會古禮的繁縟,於是有了這段批評。其中,最為關鍵 的「質」的意涵,由於其性質是「虛的」、是「抽象的」,故能兼指德行和文學的 質樸。447日本學者副島一郎據此認為:「〈質文論〉雖不是一篇論禮的專文,但文 中反映了李華的禮學觀,他反對死守古禮、拘泥不化,認為應簡化古禮以適於經 世致用。」更進一步推測:

而這種主張恐怕也是其他古文家所共有的主張,因為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 的那樣,當時儒學的中心漸漸從禮樂移向道德,而引起這種變化的首先是 庶族的興起、以安史之亂為頂點的國家危機的到來,以及接連不斷的社會 性質的變化,因而當時儒學家們的主張相同決不是偶然的結果。448

副島一郎指出中唐時候的思想有從禮樂移向道德的變化,提示了我們中唐思想變 遷的可能軌跡。449李華於〈質文論〉呼籲君王治理天下需著重「修德」,和他在

〈正交論〉相信透過「修身」家事可完善地理治,思維是一致的。換句話說,在 君臣治理家國的脈絡底下,「修身」與「修德」屬同一回事,修身的同時能夠成 就道德,450兩個概念相互涵攝。至於要如何修身,李華主張「質而有制,制而不

446 唐‧李華:〈質文論〉,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卷 317,頁 1912。

447 參見楊承祖:〈由「質文論」與「先賢讚」論李華〉,收入於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

《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年),頁 4。

448 參見(日)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收入於(日)

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年),頁 93-94。

449 需要留意的是,李華呼籲的對象是士大夫而非平民百姓,明乎此,「吉凶之儀,刑賞之級繁 矣,使生人無適從」一席話,當是告誡那些和自己一樣從小接觸禮儀的士大夫,不應該把同 樣的標準放在平民百姓身上。換句話說,李華提倡以簡易之「質」救「文」之弊,是落在士 大夫治理百姓的脈絡上講,絕非是呼籲士大夫放棄傳統禮儀。例如楊承祖便指出李華的思想 是「尚質」而不「廢文」,如此來看,副島一郎的解釋還有再商榷的空間。楊承祖的意見參 看:楊承祖:〈由「質文論」與「先賢讚」論李華〉,收入於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

《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 5。

450 重視道德可謂士人的共同特性,李華在〈卜論〉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舜好生之德洽於人 心。……專任道德以貫之,則天地之理盡矣,又焉假夫蓍龜乎!又焉徵夫鬼神乎!子不語,

是存乎道義也。」參見唐‧李華:〈卜論〉,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卷 317,頁 1914。再如〈二孝贊并序〉亦曰:「愚及智就,為之禮文。禮文不能節其哀,繫道 德之元純。」參見唐‧李華:〈二孝贊并序〉,收入於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冊 3,

卷 317,頁 19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3

煩」,亦即用易簡之道一以貫之,取代彼時的繁文縟節,這種去繁就簡的聲音在 中唐不啻是一記暮鼓晨鐘。451

同為古文運動先驅者的獨孤及,也有重視修身的傾向。〈對詔策〉曰:

臣聞道之為物,無名無形。蓋聖人酌而用之,推而弘之,取其精以修身,

用其麤以拔物。452

天寶十三年(754),獨孤及以洞曉玄經科對策高第,〈對詔策〉即為應制所作的 文章。該文雖是為了考試而作,但從獨孤及選考的科目,以及對於道家經典的熟 稔,不難推測他日後走向修身一途,多少和道家影響有關。而〈酬常郿縣見贈〉

曰:

愛君修政若修身,鰥寡來歸乳雉馴。453

獨孤及引用《漢書‧魯恭傳》所載士人治理地方的成功範例,這在吏治腐敗的中 唐,454有其背後的深意。我們不清楚該篇寫作的年代及目的,但此處獨孤及把修 政與修身連繫在一起,十分值得我們注意。關於獨孤及其人其事,亦可從他的學

獨孤及引用《漢書‧魯恭傳》所載士人治理地方的成功範例,這在吏治腐敗的中 唐,454有其背後的深意。我們不清楚該篇寫作的年代及目的,但此處獨孤及把修 政與修身連繫在一起,十分值得我們注意。關於獨孤及其人其事,亦可從他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