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尊經‧崇禮‧教化: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尊經‧崇禮‧教化: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三學年度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林啟屏教授. 立. 王德權教授. 政 治 大. ‧ 國. 學 ‧. 尊經‧崇禮‧教化: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王志浩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v.

(2) 摘要 本論文以柳宗元為焦點,探討其置身中唐環境、思想變遷下,提出哪些具體 意見,付出什麼實際行動,回應時代難題。生逢安史亂後,國家、社會、秩序、 思想、制度面臨亟需重新整頓的窘況,柳宗元沒有選擇遁入佛家、道家的世界, 而是堅持儒者的信念,叩問傳統經典、重新詮釋禮書、強調士之職分,這是其思 想的特殊面向,亦是一種理想的儒者形象。藉由此一個案的考察,掌握唐代士人 的處境,有助我們瞭解中唐儒學思想的特質。 除緒論和結論,正文內容概分為四章。第二章考察中唐思想變遷情況,以定. 治 政 人,如何看待自身所習、周遭學風變遷,乃至經典詮釋的意見,並導出啖助為首 大 立 的新《春秋》學派興起。柳宗元之所以批判用以解釋 《春秋》的二傳及章句之學, 位柳宗元的位置。第三章試圖由科舉制度的明經科出發,討論置身選制底下的士. ‧ 國. 學. 背後繼承的即是新《春秋》學派的「尊經」意識。第四章以柳宗元的家學背景為 核心,探討柳宗元禮學意識的兩個面向:其一是對「禮」的認識,此屬禮學意識. ‧. 之形成;其二是對禮書與禮制的批評,此乃禮學之反省。第五章討論科舉制度影 響下的士人,面對制度衍生的弊端,有何具體回應。面臨制度衍生的弊端,中唐. Nat. sit. y. 士人群體開展出兩股新的動向,其一是修身,其二是教化。亦儒亦士的柳宗元,. io. n. al. er. 體認士是確保國家能夠順利運作的關鍵,他呼籲士人應承擔教化百姓的責任。. Ch. i n U. v. 柳宗元的確對佛、道義理深感興趣、與僧道交遊往來密切,然而,根據本文. engchi. 的考察,他並沒有因此就捨棄倫理觀念,其恪守的依舊是儒家傳統價值。柳宗元 的身上,展現出理想儒者的特質:尊崇經典、重視禮儀、務求教化,其終極關懷 始終是如何安頓百姓、澤被萬民。即使遭受歲月和境遇無情的打擊,柳宗元內心 這股儒者情懷,依舊是持續燃燒,從未熄滅。. 關鍵詞:柳宗元、儒學思想、新《春秋》學派、禮、教化. ii.

(3) Honoring the Classic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i,and Emphasizing Moralization──The Study of Liu Tsung-yüan's Confucian Thought.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Liu Tsung-yüan’s thought and investigates his. 政 治 大. solutions to respond the scholars’ predicament in the Middle-T’ang dynasty. As we know, this dynasty needs to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An-Shi-Rebel. At that difficult. 立. time,Liu Tsung-yüan still insists Confucianism,and he do not become a Buddhist or a. ‧ 國. 學. Taoist. By means of this individual case could know the scholars’ situation an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traits of Confucianism in the Middle-T’ang dynasty. Liu. ‧. Tsung-yüan interests about the meanings of Buddhism and Taoism,however,he doesn’t abandon Confucian ethics. Liu Tsung-yüan is a Confucian scholar who. sit. y. Nat. honoring the Classic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rinsic values of Li(Propriety),and emphasizing moralization. Consequently,we could realize Liu Tsung-yüan’s ultimate. io. n. al. er. concern is settling down people..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Liu Tsung-yüan、Confucian Thought、New Ch’un-Ch’iu Studies、Li (Propriety) 、Moralization. iii.

(4)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回顧................................................................................................ 8 (一)中唐思想變遷的兩種解釋方式........................................................ 8 (二)科舉制度前後的士人...................................................................... 13 (三)柳宗元的思想研究.......................................................................... 19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25. 政 治 大 第一節、天人關係的爭辯.................................................................................. 30 立. 第二章 中唐思想變化的三條線索──論儒學思想變遷下的柳宗元.................. 30. ‧ 國. 學. (一)唐初以來的兩種天人觀.................................................................. 31 (二)柳宗元與韓愈的天人關係論.......................................................... 33. ‧. 第二節、心性議題的探究.................................................................................. 36. sit. y. Nat. (一)唐初佛、道的心性論...................................................................... 36. al. er. io. (二)中唐儒者的心性論.......................................................................... 39. v. n. 第三節、古文運動的興起.................................................................................. 43. Ch. engchi. i n U. (一)唐初以降的文壇風氣及其轉折...................................................... 43 (二)古文運動中的柳宗元...................................................................... 47 第四節、結論...................................................................................................... 51 第三章 從「明經」到「尊經」:論柳宗元對儒學「經典」之認同.................... 53 第一節、唐代明經科與章句之學...................................................................... 54 (一)漢唐章句之學.................................................................................. 54 (二)士人對明經科的反省...................................................................... 58 第二節、唐代新《春秋》學派與柳宗元.......................................................... 62 (一)新《春秋》學派興起及其理念...................................................... 62 iv.

(5) (二)新《春秋》學派對《左傳》的反省.............................................. 65 (三)新《春秋》學派與柳宗元的關係.................................................. 69 第三節、柳宗元的「經典」認同...................................................................... 71 (一)何謂「經」?何謂「經典」?...................................................... 71 (二)「尊經」的具體行動........................................................................ 74 第四節、結論...................................................................................................... 80 第四章 崇禮?反禮?──柳宗元禮學意識之形成與省思.................................. 82 第一節、「禮因人情,事有沿革」的時代氛圍................................................ 83. 政 治 大 (一)知書達禮的河東柳氏...................................................................... 87 立. 第二節、崇禮──家庭教養與禮學意識之形成.............................................. 87. (二)重視禮書與禮儀.............................................................................. 89. ‧ 國. 學. (三)熟悉具體禮制.................................................................................. 92. ‧. 第三節、反禮?──對禮書、禮儀的檢討與思量.......................................... 95. y. Nat. (一)批判禮書、典籍內容...................................................................... 96. er. io. sit. (二)實行於日常生活之禮儀的反思.................................................... 102 (三)從重視人事到重探古禮................................................................ 104. al. n. v i n 第四節、結論.................................................................................................... 106 Ch engchi U. 第五章. 利安元元為務:柳宗元與中唐士人的新動向........................................ 108. 第一節、科舉考試與士人風氣的敗壞............................................................ 109 (一)選制與士風的關係........................................................................ 109 (二)柳宗元的意見................................................................................ 114 第二節、士人的新動向──修身與教化........................................................ 119 (一)修身與性命.................................................................................... 120 (二)教化與成俗.................................................................................... 125 第三節、「利安元元為務」之核心信念.......................................................... 131 v.

(6) (一)「君─臣─民」各司其職分.......................................................... 131 (二)儒者意識........................................................................................ 135 第四節、結論.................................................................................................... 139 第六章 結論:理想的儒者.................................................................................... 141 參 考 書 目.............................................................................................................. 14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宗大曆八年癸丑(773)生,青年時代大 部分時間在長安或附近地區活動。德宗貞元九年癸酉(793)二月登進士第,年 僅二十一歲。永貞元年乙酉(805)九月,因參與王叔文黨,坐貶邵州刺史,十 一月再貶為永州司馬,時年三十三歲。憲宗元和九年甲午(814)十二月,詔追 叔文黨人赴都,柳宗元以為重新受朝廷起用,然而隔年三月再貶為柳州刺史。元. 政 治 大. 和十四年己亥(819)十一月卒於柳州,享年四十七歲。1這段四十餘年的生命歷 程,柳宗元把握時間書寫、思考與行動,沒有絲毫浪費,其詩與韋應物(737-791). 立. 並稱「韋柳」 ,其文則常和韓愈(退之,768-824) 、劉禹錫(夢得,772-842)相. ‧ 國. 學. 提並論,更被後世列入「唐宋八大家」 。2此外,柳宗元亦是一名思想家,其所議 論的天人關係、國家摶成、聖人形象、名實問題等,3時至今日對於讀者仍頗有. ‧. 啟發。然而,在傳統哲學史/思想史書寫之下,柳宗元與唐代思想常是缺席的, 依循傳統哲學史/思想史論述脈絡,容易會讓人產生疑惑:唐代思想除了中國化. sit. y. Nat. 佛學,以及韓愈「道統說」、李翱(習之,774-836)〈復性書〉之外,儒學思想. io. er. 有何值得討論的?4再者,柳宗元身處的中唐社會,有何特殊意義?最後,子厚. al. n. v i n Ch 社,1996 年),頁 287-340。以及陳弱水:《柳宗元與唐代思想變遷》(南京:江蘇教育出 engchi U 版社,2010 年)。. 1. 生卒年考訂,參見羅聯添:〈拾参、柳子厚年譜〉,《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 2. 明‧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收入於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集部 322,總集類,冊 1383。. 3. 柳宗元論天人關係可見諸: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天說〉,《柳宗元集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冊 4,卷 16,頁 1089-1090。論國家摶成見氏著〈封建論〉, 同書冊 1,卷 3,頁 185-189。另外,有關聖人形象,參見〈觀八駒圖說〉,冊 4,卷 16, 頁 1154-1155。至於名實問題,參看〈永州鐵爐步志〉,冊 6,卷 28,頁 1873。又,本論文 所徵引柳宗元相關著作,主要依據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本,並對照古籍刻本,若有重新標點、 更動字句之情況,將在註腳另外補充說明。古籍刻本參看:唐‧柳宗元:《五百家註柳先生 集》收入於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集部 16,別集類,冊 1077,頁 1-322。. 4. 錢穆曾說:「……唐代的政教、文章、師道,都不能超脫南北朝習氣,都不能卓然有所建樹。 說到儒統下的理論思想方面,更不足道,大體都視北朝有遜色。韓愈只是氣魄大,若論思想 造詣,也無可言。李翱繼之,〈復性書〉三篇揉合釋、儒,遂為唐儒思想上有數的大文章。 至於呂溫、劉禹錫之類,都是卑不足道。因此我們說唐代學術思想,仍只有以佛學為代表。」 從現今的學術研究概況來看,錢穆所言恐怕失之偏頗。參見錢穆: 〈縱論南北朝隋唐的儒學〉, 1.

(8) 其人、其思想和同時期的儒者相較,有何獨特價值? 首先,得先瞭解唐宋之際在思想史上的重要意義。錢穆(賓四,1895-1990) 曾撰文提及中國文化有幾個變動時期,而在諸多變動之中,尤以安史之亂至五代 的變動最大,錢穆進一步指出,安史之亂以前是古代中國,安史之亂以後則為近 代中國。5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一書中,錢穆更將中國歷史劃分為三個時期: 先秦以上屬第一期、秦漢、隋唐為第二期,以下的宋、元、明、清則是第三期。 6. 事實上,在錢穆以前,日本學者內藤湖南(1866-1934)在〈概括的唐宋時代觀〉. 一文,7早已提出類似看法,內藤湖南弟子宮崎市定(1901-1995)等京都學派更 將師說敷衍為「唐宋變革」 (Tang Sung Transition)之歷史解釋模式。誠如內藤湖 南自己的文章標題,這種概括性質的論述,後來有不少學者針對其說提出許多修. 政 治 大 立基此說,從不同角度繼續延伸、拓展。 由於「唐宋變革」牽涉諸多層面,涉 立 及文化、思想、經濟、兵制、官僚組織……等,筆者目前無法兼顧,故弱水三千 正,8然而,此仍無法抹滅「唐宋變革」說對於學界的震撼力與價值,不少學者 9. ‧ 國. 學. 僅取一瓢,選擇與柳宗元所具備的士人身分10相關之科舉制度,循此進路觀察身. ‧.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收入於《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冊 19,頁 438-439。 參看錢穆:〈唐宋時代文化〉,收入於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 y. Nat. 5. sit. 華叢書委員會,1984 年),第三輯,頁 1-6。. io. 錢穆:〈第九章 宗教再澄清民族再融和與社會文化之再普及與再深入〉,《中國文化史導論》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年),頁 175。另,傅樂成亦從學術文化角度,區分唐與. n. al. er. 6. i n U. v. 宋的不同,參看氏著:〈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 年),頁 339-382。. Ch. engchi. 7. (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入於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 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第一卷通論,頁 10-18。. 8. 李華瑞整理日本學者、中國學者、西方學者、臺灣學者對「唐宋變革」論、「宋代近世說」的 質疑與修正,參看李華瑞:〈「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代緒論)〉,收入於氏編:《「唐. 9. 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年),頁 18-30。 「唐宋變革」相關討論不勝枚舉,時至今日仍不止息,例如學者柳立言曾檢討「變革」與「轉 變」用語之差異,指出後來許多研究者的誤解,試圖廓清內藤湖南立論之原意及京都學派之 史觀。參看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8 年),頁 3-42。不過,亦有學者持反對意見,其中批評力道最為猛烈的,當屬 盧建榮。盧氏分別從單一直線史觀的盲點、西方史學界對變歷史變遷議題的省思、馬克思唯 物思維解釋歷史的方式已有所修正等,批評內藤湖南及後來的學者,過度誇大唐與宋的差距。 參看盧建榮:〈一個被誇大了的變遷解釋模式:從邱添生一生致力引介日本唐宋變革論述談 起〉,收入於氏編:《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臺北:時英出版社,2010 年), 頁 7-35。. 10. 西方漢學家 Peter K. Bol 指出,「士」階層的社會成分,在唐代為世家大族,北宋屬文官家族, 南宋則轉型為地方精英。Peter K. Bol 的研究有助我們看出「士」階層在唐宋時期,組成分子 2.

(9) 處制度變動下的唐人,其思想是否有殊異以往之處。 必須說明的是,筆者並不是說科舉制是造成思想變遷的單一要素,就邏輯推 論而言,致使唐人乃至唐宋之際思想變遷實有諸多層次可議,科舉制僅是其中一 項原因,不過,在「士若不仕,則無以為士」的唐代,11不論是當朝執政抑或是 在野求進,科舉始終縈繞於讀書人心中,無法輕易拋去。唐朝國祚綿延近三百年, 士人處世亦隨之推移,錢穆檢討唐代朝廷官吏與士人,在盛世之中如何腐化,曾 提及: 唐代的租庸調制和府兵制,結束了古代的社會。其政府組織和科舉制,則 開創了後代的政府。但後兩者亦各有其流弊與缺點。12. 政 治 大 錢穆具體地從不同面向,指出兩稅法的開始、府兵制的結束,象徵古代社會走向 立 尾聲,而科舉制及朝廷組織的擴大,則開啓往後新時代。錢穆所言,可見其中思. ‧ 國. 學. 想劇烈轉變的契機,落在帝國勢力從盛轉衰的中唐,同時也彰顯科舉制之重要性。 無獨有偶,陳寅恪(1890-1969) 〈論韓愈〉一文結尾處,亦觸及中唐社會的特殊. ‧. 意義:. y. Nat. sit. 綜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 er. io. 開啓趙宋以降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亦莫. al. n. v i n C h K. Bol:〈第二章 U士的轉型〉,《斯文:唐宋思想的 的屬性有顯著差異,參看(美)Peter i e 年),頁 n g c h35-81。王德權則是從「鄉里─朝廷」的角 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度,觀察魏晉迄唐所謂「士人」與「官僚」的關係。王氏指出,魏晉以降在中正評品的鄉論 機制下,「士人」身上烙印著「鄉里」的印記,故當時是「官─士」二軌的背景。要到北朝 後期,隨著朝廷積極介入鄉里人事,以及士人逐漸「貴族化」,才開始朝向「官=士」。至 唐代貞觀朝重構官僚制秩序,確立「官=士」的政治結構,官僚與士人在此畫上等號。參見: 王德權:〈士人、鄉里與國家──古代中國國家型態下士人性質的思考〉,《為士之道── 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 年),頁 57-59。兩位學者分別從社會屬 性、政治身分等面向,界定何謂唐代的「士」、「士人」或「士大夫」,雖然取徑並不相同, 但無不反映唐代的「士人」與「官僚」關係緊密。 11. 日本學者谷川道雄首先提出「士若不仕,則無以為士」之說,亦即唐初以來的士人若不藉由 仕宦,則無法保持其士人的地位。王德權曾接續此谷川氏之說,並進一步探討在「士不成士」 的現象出現後,柳宗元等士人如何展開其批判。兩位學者之說有助我們瞭解唐人士人的處境, 參見王德權:〈「士人」合理性的重構──以柳宗元的政治社會批判為例〉,《國立政治大 學歷史學報》第 22 期(2004 年 11 月),頁 75-76。. 12. 錢穆:〈第五編 第二十六章 盛運中之衰象(下)〉,《國史大綱(修訂本)》(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上冊,頁 426。 3.

(10) 不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學術史上承先啓後轉舊為新關捩點之人物也。 13. 陳寅恪之說有濃厚的「唐宋變革」意味,其視韓愈為唐宋之際思想變遷的轉捩點, 是否恰當,還有商榷的餘地。值得注意的是,陳寅恪將唐代歷史劃分前後兩期, 並以韓愈所處的中唐作為斷點,突顯中唐社會、文化、學術異於過去的特殊意義。 最主要的原因得歸咎於安史亂後,士人親眼目睹強盛的唐帝國,竟被掀得天翻地 覆,檢討的聲音於焉高漲。 其次,唐人回顧安史之亂帶來的挫敗,有許多面向可議,諸如:藩鎮未靖、 外患頻仍、宦官跋扈、制度問題等。無論理由為何,可以知道安史之亂過後,這. 政 治 大 這股反省意識,是推動思想變遷的一大力量,柳宗元則身處於此特殊環境之中。 立 與子厚同時期的士人,由於戰亂所激起的強烈的憂患意識,莫不迫使他們重新檢. 股反省風氣瀰漫中唐社會,士人莫不戰戰兢兢,借鑑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 國. 學. 討過去具體層次的國家制度,進而思考抽象層次的價值問題。肇因於安史之亂和 藩鎮割據之局所興起的古文運動,14恰恰反映士人理解「文」的價值與過去有差. ‧. 異,或可將此理解為中唐以來,士人思想開始有所轉變的一個側面。15筆者選擇 以柳宗元為研究個案,探討中唐社會劇烈變動下的儒學思想,主要是基於過去以. y. Nat. sit. 來的研究者,論及中唐這段特殊的時空,多半只看到韓愈思想的特殊因子,有時. er. al. n. 儒學史上發聲。. io. 附帶一提「韓門」高足李翱,彷彿除了韓、李二人以外,再無其他人能夠在中唐. Ch. engchi. i n U. v. 不可諱言,韓、李思想確實有其特殊面向,學者豐碩的研究成果亦清楚呈現; 然而,彼時與韓愈比肩齊名的柳宗元,其思想應當也有留意的必要。近年來,學 界逐漸注意柳宗元在中唐儒學的重要位置,陳弱水(1956-)便指出: 韓愈和李翱的思想固然與北宋儒學運動的基本方向有許多近似之處,退之 13. 陳寅恪:〈論韓愈〉,《金明館叢稿初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 年),頁 296。. 14. 見陳寅恪:〈論韓愈〉,頁 293。陳寅恪以安史之亂導致藩鎮割據的情況日益嚴峻,闡述中唐 韓、柳古文運動興起,及古文運動中的「尊王攘夷」思潮,其說是否適宜,可再斟酌。不過,. 15. 陳寅恪以外部因素探討思想,不失為思想史研究之參照點。 參看(美)Peter K. Bol:〈第四章 755 年之後的文化危機〉,《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 頁 114-118。若將 Peter K. Bol 的意見與前引陳寅恪〈論韓愈〉對照,可以發現陳氏是從韓愈 排斥佛教、申明夷夏之防的角度,認為「尊王攘夷」為古文運動中心思想,其立論與從文化 危機切入的 Peter K. Bol 有明顯不同。 4.

(11) 的言論著作對北宋諸子尤其有直接的影響,但他們到底只是中唐儒家陣營 中的一個支脈。我們在探究唐宋之際思想變遷的時候,如果過分專注韓、 李,恐怕就難免忽略中唐儒家思潮與宋學興起的其他可能關聯。我們對宋 代儒學的起源也因此不容易獲得周全適切的認識。16 誠如陳弱水所言,韓愈、李翱思想的特殊性,能夠和宋代新儒學對話,因此,視 韓、李為新學說的萌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若單以韓、李為觀看視角,以為 二者的思想即能概括中唐儒學,恐怕會陷入研究困境,無法明確掌握中唐儒學的 樣態。爰此,陳弱水便轉而從柳宗元入手,探討子厚的儒家性格、信仰傾向等, 進一步描述中唐社會乃至整個中古時期普遍思想狀態,其研究進路迥異前者,頗 具創見。17陳弱水的意見提醒我們,有時得跳脫傳統思想史框架,回過頭重新看. 政 治 大 更加瞭解中唐儒學思想是在何種脈絡下,與社會環境互動,產生新的火花。 立. 待被韓愈、李翱光芒掩蓋其他個案。職是之故,以柳宗元為焦點,或許有助我們. ‧ 國. 學. 第三,韓愈、李翱兩人無法全然代表唐代儒學思想,同時期的柳宗元,其思 想有何特殊處可議?是否適合作為研究對象?這是我們必須要回應的問題。根據. ‧. 學者考察可知,子厚生長於具關隴集團背景的河東柳氏,河東柳氏自西魏至唐代 初期,政治上屬於關隴集團,18子厚的家族屬柳氏的「西眷」一脈。19河東柳氏. y. Nat. sit. 在唐代的聲名雖不如博陵崔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等山東士族集團般顯赫,20. al. n. 16. i n U. v.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9 年),頁 249。. 17. er. io. 但仍占有一席之地。所謂「士族」者,據陳寅恪所述,起初並不專以其先代之高. Ch. engchi.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頁 250-289。此外,陳弱 水還指出,韓、柳雖然都同樣朝儒學復興(the revitalization of Confucianism)的方向努力, 但相較韓愈而言,柳宗元的儒家哲學思想,和同時代大部分人的理念更為接近,屬於中唐儒 家復興運動的主流思想。參見:Chen Jo-shui, Liu Tsung-yü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126. 中文譯本見:陳弱水 著,郭英劍、徐承向譯:〈天、超自然與「道」〉,《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 年),頁 128。筆者以中譯本為主,並參看英文原著。. 18. 參看陳弱水:〈論中唐古文運動的一個社會文化背景〉,《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 頁 219。. 19. 依據陳弱水的考證。參看:陳弱水:〈柳宗元與長安的氛圍〉,《柳宗元與唐代思想變遷》, 頁 30-32。. 20. 《貞觀政要‧論禮樂》載,山東「崔、盧、李、鄭」等士族聲勢之大,使得唐太宗詔吏部尚 書等人撰《氏族志》,欲「剪其浮華,定其真偽」。不過,該書初成時,群臣仍定崔氏為第 一等,待唐太宗以政治力量強行介入,方將之改為第三等。由是觀之,山東士族對唐代社會 的影響不容小覷。參看唐‧吳兢:〈論禮樂〉,《貞觀政要》(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 年),卷 7,頁 515-517。 5.

(12) 官厚祿為特徵,而是以家學、禮法教養標異於其他諸姓,例如子厚母親范陽盧氏, 即屬山東士族中第一等門地。此外,陳寅恪又指出,士族之特點端在家學門風, 優美之門風奠基於累世學業之因襲,此是其異於凡庶之處。21故士族憑藉家世相 傳之學業入仕,對於當時政治社會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亦有助於百姓之教化。即 使河東柳氏不及當時第一等的山東舊族,然而,子厚承柳氏家風薰陶、受母親范 陽盧氏教導,其家學禮法之涵養,仍較同時期非士族出身、循文章得進士的文人 要深厚得多。職是可知,子厚一生以儒者自居,堅守中道、重視人倫、推崇經術、 提倡古文,力求教化百姓,力斥神怪之說,均受家世背景影響,22這是子厚異於 同時期其他文人之處,亦是此個案的特殊面向之一。 第四,除了士族身分以外,還有一項重要因素影響柳宗元的思想,即是前述. 政 治 大 了前述身為士族受良善的家庭教育以外,參與唐代科舉制度可說是另一個重要的 立 因素。 眾所皆知,自隋唐以來國家採行科舉取士,讀書人要取得高位,多半得. 提及的科舉制。子厚年紀輕輕就能夠躋身朝堂,任職於中書省下的集賢殿,23除 24. ‧ 國. 學. 透過舉進士科、明經科。隨著時間推移,在官位數量不變、競宦人數增加的情況 下,士家子弟再也難以憑藉蔭任入仕升至要職,這使得士家大族要長期維持整個. ‧. 家族勢力,變得更加艱難。因此,士族開始培養自家子弟學習經典,依循科舉制 度取得出身,藉以維繫家族地位、保障後輩子弟仕途,此構成唐代士族社會不同. y. Nat. sit. 以往的一項特色。25生逢官少員多的中唐讀書人,不僅寒門舉子,連士族子弟也. er. io. 無法置身科場競爭之外,河東柳氏亦是如此。柳宗元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他. al. v i n Ch 參看陳寅恪:〈中篇、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 engchi U 1994 年),頁 220-222。又,毛漢光指出,東漢末年黨錮之禍以後,士族性質開始有所改變, n. 21. 演變方向有四:其一,由武質集團而兼及文章世家;其二,由地方性人物而中央性人物;其 三,由社會體而兼具政治性;其四,由經濟性而形而上的趨向。本文對於「士族」的界定, 除了依循陳寅恪提及的家學門風優美,亦有參照毛漢光之說。參看:毛漢光:〈中古士族性 22 23. 24. 質之演變〉,《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 年),頁 69-103。 參看方介:〈柳宗元的思想背景〉,《書目季刊》,第 15 卷第 1 期(1981 年 6 月),頁 9-11。 子厚貞元十四年(798)第博學宏辭科,任集賢殿正字,時年二十六歲。參見施子瑜:〈柳宗 元年譜〉,《武漢大學學報》1957 年第 1 期,頁 101。 《新唐書》記載:「宗元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緻,一時輩行推仰。第進士、博學宏辭 科,授校書郎,調藍田尉」,由此可知,柳宗元不僅是進士及第,又中博學宏辭科,其經歷 有助其日後升遷之途。參見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 25. (臺北:鼎文書局,1998 年),冊 7,卷 93,頁 5132。 毛漢光指出,唐代仕宦有兩大因素,其一為門第,其二為進士第。毛氏由唐代各個時期宰相 出身的方式為切入點,經過數據的比對,認為門第為唐代前期官宦的重要因素,中後期則因 為士族子弟過多,彼此競爭的情況下,進士第成為士族振興或延續其家族的重要原因。參看 毛漢光:〈唐代大士族的進士第〉,《中國中古社會史論》,頁 339-363。 6.

(13) 想像過去家族榮光,亟欲重振家族聲望的決心,那種捨我其誰的氣魄,對於一個 二十出頭考取進士、不逾而立之年即中博學宏辭科的年輕學子而言,自然是無可 厚非。即使後來因參與永貞集團,遭逢當局打壓,遠謫蠻荒異域,這股衝動仍不 止息。由此見得,以科舉制度為觀看視角、從社會環境的脈絡思量唐人處境,應 能較為具體地把握柳宗元的儒學思想。 綜上所述,置身安史亂後,國家、社會、秩序、思想百廢待興的柳宗元,他 沒有選擇遁入佛家、道家的世界,而是堅持儒者的信念,叩問傳統經典、重新詮 釋禮書、強調士之職分,這是子厚思想的特殊面向,同時也是儒者的理想形象。 或許柳宗元的光芒,不如與之齊名的韓愈那樣耀眼,那樣受到宋代以後學者熱烈 關注。不過,我們從子厚身上看到儒者如何以具體行動,回應國家社會的種種難. 政 治 大 具體展現出的行動,不亞於同時期的其他儒者。職是之故,本文將深入剖析柳宗 立 元的儒學思想,瞭解子厚學術傾向、家學涵養、人文化成諸面向。首先,以唐代 題,準此,絕不可輕忽子厚在唐代儒學發展的重要性,其身為儒者的自覺,以及. ‧ 國. 學. 儒者重視的三項議題為出發點,分別為:一、天人關係的論辯;二、心性之學的 探究;三、古文運動的興起。有意思的是,柳宗元及其友人皆置身在這場思想論. ‧. 辯的核心,藉由相關討論,有助我們釐清子厚的宇宙觀、人性論,及其邏輯思辨 的起點。其次,置身於新制度、擺盪於新舊文化間的子厚,是抱持著什麼態度如. y. Nat. sit. 何看待儒家「經典」?26第三,柳宗元身上的兩面性,不僅限於對「經典」的態. er. io. 度。誠如前述,柳宗元生長在重視禮法的士族家庭,對於禮儀維繫秩序的作用是. al. 支持的。然而,子厚對於當時的禮儀和禮書所載的內容,卻是頗有意見,甚至用. n. v i n 嚴厲的言辭批判《左傳》 、 《國語》 C h、《禮記》等書,質疑其中有諸多說法,和聖人 U i e h n c g 之意不合,當是後人偽作。不禁讓人產生疑惑:柳宗元何以對禮的態度會有如此 看似「矛盾」的情況?子厚衡量禮的標準究竟為何?子厚對禮的見解亦值得關注, 因為這不只是「經典」詮釋的層次,還涉及「秩序」的層次。最後,比起禮儀建 構的理想秩序,現實的人間秩序更是中唐士人關心的焦點。面對秩序重建的士人, 何以檢討安史之亂發生根源,會直指士風的惡劣?27面對「官─民」關係日益緊 26. 林啓屏指出,所謂「經典」,起初是指具備「普遍性」特徵,可以越過「時間」、「空間」 的限制,提供異時異地的人們,通向真理的途徑。隨著帝國支配力加強,國家藉由政治力, 將典籍「正典化」,使得「經典」受到世俗政權的滲透與支配,「經典」詮釋的最終裁判權 也連帶從學者轉移到皇帝身上。此處所言的「經典」,乃指唐代科考用書,亦即已被政治力 介入後的典籍。參看林啟屏:〈第十章 正典的確立:學術與政治之間的「石渠議奏」〉,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年),. 27. 頁 373-420。 唐代士風敗壞的情況,參見臺靜農:〈論唐代士風與文學〉,收入於羅聯添編:《中國文學 7.

(14) 張的子厚,提出什麼具體主張以緩解衝突?這些都是十分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第二節、研究回顧 誠如前述,本文關懷面向,乃是中唐時期的柳宗元,如何以儒者身分,提出 具體意見,回應時代難題,尤其是施行科舉制以來,所導致的種種弊端。不過, 涉及研究視野和立論基礎的部分,前面僅是略提,原因在於需要藉助前輩學者的 研究成果,論述才能臻至完善。故在此與柳宗元時代、思想相關研究,一同並列 論述。為避免蕪雜,依據論題重心,區分為三大項:. 政 治 大. 一、就中唐思想變遷而言:藉由唐代思想變遷的相關討論,有助我們從宏觀 的視野,瞭解柳宗元身處的時代,在思想史上有何特殊意義。. 立. ‧ 國. 學. 二、就制度層次而言:科舉制度以前的選舉制度為何?與科舉制度的差異之 處?隋唐以後,國家如何透過具體的考試制度,掌控士人群體?科舉制度,在唐. ‧. 代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安史之亂以後,制度之下的士人,有何新的動向?. sit. y. Nat. 三、就研究對象而言:學界對於柳宗元的研究不少,涉及文學、宗教、政治 皆有之,成果可說是十分豐碩。但就本文側重的儒學思想層面,當前學界較少直. io. n. al. er. 接觸及,藉由回顧學界研究成果,有助我們瞭解當前柳宗元研究的概況,亦能看 出有待增補之處。. Ch. engchi. i n U. v. 以上扼要交待本節內容,本文亦是環繞著這三大主軸,與前輩學者互動、對 話與思辨。. (一)中唐思想變遷的兩種解釋方式 日本中國史研究學者內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時代觀〉一文,針對唐宋之際 的歷史,提出一套新的解釋模式,28其著眼點在於一般人習慣並稱唐宋,似乎潛. 28. 史論文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冊 3,頁 769-782。 內藤湖南指出:「唐宋時期一詞雖然成了一般用語,但如果歷史特別是文化史的觀點考察, 這個詞其實並沒有甚麼意義。因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質上有顯著差異:唐代是中世的結束, 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期間包含了唐末至五代一段過渡期。」此即為著名的「唐宋變革」 說之由來。參見(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入於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 8.

(15) 在認定兩個朝代性質接近,據此,內藤湖南指出,唐與宋兩個朝代,文化性質有 明顯地區別,若依據西方學界的分期,則唐代屬中世的結束,宋代乃為近世的開 端。後人常說的「唐宋變革」,莫不追溯自內藤湖南,視之為開啟新的歷史敘述 模式者。29我們知道,內藤湖南、宮崎市定等京都學派學者,劃分唐為中世、宋 為近世,自有當時盛行比附歐洲歷史分期的時空脈絡可循,此亦是宮崎市定所承 認的。30再者,正如宮崎市定所說,把歐洲此特殊地域的歷史發展模型,原封不 動照搬到歐洲以外的其他地方,是有一定危險的。31準此,歷來研究者分別從不 同角度,反覆檢驗「唐宋變革」說的有效性,就思想層面研究來看,有關唐宋思 想轉變,學界已累積豐富的研究成果,筆者不擬繼續探討該議題,之所以提及此 說,主要是基於檢討中唐思想變遷時,不管是同意或反對,皆無法忽略該說。. 政 治 大 國歷史,其《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一書指出:以安史之亂為界線,唐前期的 立 文人相信,文化傳統能夠為國家秩序提供典範,然而,這種想法至中唐因為唐帝 和日本學者一樣,西方漢學家 Peter K. Bol 亦是站在外國學者的立場看待中. ‧ 國. 學. 國的潰敗開始鬆動,現實秩序瓦解連帶造成人們固有價值觀的崩毀,迫使文士 (literary intellectuals)改覓其他出路,重建新的價值觀,藉此挽救作為上古形式. ‧. 傳統(formal traditions)的「斯文」 ,維持形式文化的延續性,32亦挽救這破碎的 時代。很明顯可以看出,相較於宮崎市定,Peter K. Bol 更關心其稱作精英分子的. y. Nat. sit. 「士」 ,置身變動的環境,對價值觀的思考產生哪些變化及哪些作為。Peter K. Bol. er. io. 強調這段從安史亂後的中唐展開的思想轉型,過程十分漫長,人們經過長時間追. al. 尋持續到北宋,終至宋代晚期,人們轉而相信心(mind)的力量,普遍認同真正. n. v i n 的價值是內在的理(principles) C,不再是過去的傳統。 h e n g c h i U 簡而言之,755 年的安史 之亂,不僅導致國家秩序危機,亦和文化、文章的危機環環相扣。現實環境的變 29. 33.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通論,頁 10。 必須要說明的是,內藤湖南的文章沒有提到「唐宋變革」,此說法乃是其學生宮崎市定 (1901-1995)延續師說,大加提倡,方陸續被學者熟知、接受。參見柳立言:〈何謂「唐 宋變革」?〉,《宋代的家庭和法律》,頁 7。. 30. 宮崎市定在〈東洋的近世〉有詳細說明,參看(日)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收入於劉 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通論,頁 153-241。. 31. 參見(日)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頁 153。無獨有偶,不只是宮崎市定如此認知,當代 學者張國剛亦指出,唐宋之際的確發生重大變化,但這在中國前近代時期,當屬完整歷史階 段之內的變化, 「完全無法套用基佐《歐洲文明史》中所展現的中世紀到近世的革命性轉變」, 可見中外學者是有共識的。參看張國剛:〈附錄:論「唐宋變革」與中國歷史分期〉,《唐 代家庭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頁 353。. 32 33. 參看(美)Peter K. Bol:〈第一章 參看(美)Peter K. Bol:〈第一章. 導言〉,《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頁 3。 導言〉,《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頁 3。 9.

(16) 易如何與人們思想產生互動,進而推動思想產生改變,是 Peter K. Bol 主張的研 究進路。職是之故,中唐古文運動落在該時空脈絡下興起,34Peter K. Bol 據此認 為,這場安史亂後由文人引領的古文運動,實屬一場思想運動。35 Peter K. Bol 的研究幫助我們釐清安史之亂何以能導致中唐文人的思想開始有所變化,甚至轉 型,以及轉型之前的文化傳統為何、轉型之後的價值理念為何等難題。 學者陳弱水亦扣緊安史之亂造成中唐思想產生變化的命題,其〈中古傳統的 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一文,首先便肯認從中晚唐到北宋 初是中國歷史劇烈變動的時期。36陳氏考察中唐思想變化,提出兩條線索:其一, 觀察中古時期文人的論說,他認為文人創作時,仍面臨傳統儒家要求文章內容要 具有政治教化的壓力,此結構性的緊張加上安史之亂的衝擊,致使「文章中興」. 政 治 大 道教,尤其是韓愈直接對二氏提出挑戰,不僅提升儒家向前邁進的動力,亦衝擊 立 中古思想的基本框架,開啓唐宋之際的思想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陳弱水在文 的出現,衍生出後來的古文運動。其二,古文運動興起後,儒家開始不滿佛教、 37. ‧ 國. 學. 中提出兩個界定中國中古思想的基本預設: 「外儒內佛」 、 「外儒內道」 (實為一組) , 以及「二元世界觀」 。38所謂「二元世界觀」 ,即為中古時候,人們對世界的理解. ‧. 或價值安排,絕大多數傾向二元區分的情形。如他在文中所舉的例子:本與末、 內與外、道與俗、心與迹、有與無、言與意、迹與所以迹、名教與自然、仕宦與. y. Nat. sit. 隱逸、廟堂與山林、世間與出世間、方內與方外等。39職是之故,人們區分主客. er. io. 層次,便有所謂「外儒內佛」 、 「外儒內道」的情況。陳弱水於〈墓志中所見的唐. al. 代前期思想〉表示,「二元世界觀」的根本原因乃是中古時期佛教、道教思想主. n. v i n 導個人精神追求、內心修養,儒家則主導人際關係和人間集體秩序。 Ch engchi U 34. 參看(美)Peter K. Bol:〈第四章. 40. 至於儒家. 755 年之後的文化危機〉,《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 頁 114-118。 35 36. 參看(美)Peter K. Bol:〈第一章 導言〉,《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頁 29。 參看陳弱水:〈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唐代文士與中 國思想的轉型》,頁 1。. 37. 38. 參看陳弱水:〈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唐代文士與中 國思想的轉型》,頁 97。 參看陳弱水:〈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唐代文士與中 國思想的轉型》,頁 67。. 39. 40. 參看陳弱水:〈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唐代文士與中 國思想的轉型》,頁 66。 此論斷見於陳弱水:〈墓志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頁 100。值得一提的是,陳氏特別重視此「二元世界觀」模式,不限於此篇,其《唐代文士與 中國思想的轉型》收錄的諸多篇章,皆可見到相同論述,可以說「二元世界觀」儼然成為陳 氏看待中國中古思想之預設前提。 10.

(17) 開始試圖就心性、內在修養層次,針對佛、道提出挑戰,要到中唐時的韓愈、李 翱。同時期其他儒者,如柳宗元、呂溫、劉禹錫等人,仍大體遵循儒家傳統,注 重的是有關國家民生之問題。41 不同於 Peter K. Bol 和陳弱水的觀察視角,日本學者副島一郎(1964-)選擇 從六朝以來門第士族的標誌──「禮樂」著手,尤其是禮學,考察原本深諳「禮 樂」傳統、藉此仕進的士人,焦點何以在唐代產生位移,逐漸移轉到「仁義」。 副島一郎細心地考察唐代頻繁改動古禮的現象,諸如:增改喪服、42削除舊禮等, 43. 透露六朝喪服學,在唐代有衰退的跡象。副島一郎進一步指出,六朝喪服學之. 所以衰退,有兩大主因,其一是皇權的強化使得君臣間的差距擴大,其二是國家 以科舉制度取士。本為象徵士與庶之間,身分有所區別的禮,由於國家制度改變、. 政 治 大 統古禮內容過於繁瑣,讓人難以適從,既無助仕宦之途,又無法全然切合日常生 立 活,逐漸不受重視,甚至受文人指謫。 此外,副島一郎還指出,唐代稅制從過 入仕額度擴大、選擇管道多元,使得禮學不再是為士的必要條件。職是之故,傳 44. ‧ 國. 學. 去的均田制改為兩稅法,切斷人與土地的鏈結,間接割裂人與天的牽連,促使中 唐以後,產生像杜佑、柳宗元、劉禹錫等否定傳統天人相應的思想。副島一郎認. ‧. 為,此舉導致過去人們想像禮樂乃取則於天地秩序、世界秩序原理的思維受到嚴 重挑戰,迫使士人得重新尋找一個替代禮樂的原理,新的原理乃為「道德」,即. y. Nat. sit. 其所謂「仁義」。45如此看來,唐代士人思想從「禮樂」到「仁義」的轉折點,. n. al. er. io. 當落在安史亂後,秩序紊亂、變動劇烈的中唐社會。. Ch. engchi. i n U. v. 41. 參看陳弱水:〈中古傳統的變異與裂解──論中唐思想變化的兩條線索〉,《唐代文士與中 國思想的轉型》,頁 89-96。. 42. 副島一郎在文中舉的例子如:嫂叔之間,本無服喪之必要,改為服小功五個月。參見(日) 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收入於(日)副島一 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頁 83。. 43. 例如文中指出,作為皇室喪禮的「國恤」遭到削除,和喪服的增改並列來看,一增一減可視 為兩條路線。參見(日)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 收入於(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頁 85。. 44. 見副島一郎文章引李華〈質文論〉中,針對禮儀難守所提出的批評。唯副島一郎單據〈質文 論〉,即認定李華的禮學觀為「反對死守古禮、拘泥不化,認為應簡化古禮以適於經世致用」 一語,恐怕推論過快,應當另引李華其他篇章佐證,方能辨析李華的禮學觀究竟為何。參見 (日)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收入(日)副 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頁 93。. 45. 參看(日)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及其背景〉,收入於(日) 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頁 94-95。 11.

(18) 相較 Peter K. Bol、陳弱水、副島一郎等以安史之亂為思想轉折點的學者,46 許多學者亦承認中唐的確是思想轉變的時期,不過他們更為強調傳統思想有所鬆 動的時間,應當要上溯安史之亂以前,彼時士人面臨接踵而來的社會問題,已然 開始有自覺地反省。錢穆在《國史大綱》描述唐代朝廷官吏與士人的腐化時,首 先引述高宗顯慶年間,劉祥道上疏近來入流人數過多,以及玄宗朝,劉秩檢討「於 是士無官,官乏祿,而吏擾人」的現象,47顯然錢穆注意到安史之亂以前,唐代 士人已針對高宗、武后以降,大開仕宦之途所引起的弊病。不同於錢穆制度層面 的進路,王仲犖(1913-1986)描述唐前期的反佛現象,引用睿宗景雲二年(711) 時,左拾遺辛替否以民生經濟、力役不堪負荷,上疏諫修立佛塔,以及玄宗開元 二年(714) ,諫言過往度僧數目氾濫、損害稅收力役的宰相姚崇,皆可視作中唐 韓愈反佛的先聲。48不論是考察制度層面的錢穆,抑或是檢視唐前期官員諫言佛. 政 治 大 對唐代日益惡化的士風、影響民生的佛教,開始有所省思,並提出具體方式回應 立 社會問題。 教發展過盛的王仲犖,顯然看出,一些學者早已注意到安史之亂以前的士人,面. ‧ 國. 學. 近年來,王德權賡續錢穆、王仲犖的思考理路,在探究中晚唐思想變遷議題. 筆者注意到一點,即受西方漢學影響的學者,特別重視安史之亂帶來的餘波震盪。包括 Peter. y. Nat. 46. ‧. 時,反省學界過於強調安史之亂的影響,質疑「如果不是亂事發生之前已存在某. sit. K. Bol、陳弱水,以及部分漢學家們,常常會將中唐以後的種種變遷,歸諸安史之亂。雖然. er. io. Peter K. Bol 已經有所反思,但大體而言仍脫不了此論述脈絡。漢學家的意見略舉二例:其一, 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一書,其中由 Michael T. Dalby 主筆的〈第九章 晚唐的. al. n. v i n Ch 地方節度使尾大不掉等情況,歸諸安史之亂所導致的後果,參見:(英)Denis Twitchett U i e h n gc (1925-2006)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 宮廷政治〉 ,文中便將中唐以後宦官勢力坐大、掌管財政官員權限擴增、兩稅法取代租庸調、. 史(589-9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年),頁 521-535。其二,西方漢學 家 Paul J. Smith 視宋、元、明為清朝以前的一個過渡時期,其前提便肯認唐宋之間已有重大 的變化,進而繼續拓展其論述。參看 Paul J. Smith 著;張禕、梁建國、羅禕楠譯:〈宋、元、 明的過渡問題〉,收入於伊沛霞、姚平、單國鉞主編:《當代西方漢學研究集萃‧中古史卷》 (上海:上海古籍,2012 年),頁 247-285。至於何以如此,筆者尚無定論,僅提出此現象, 供讀者參考。 47. 錢穆:〈第五編 第二十六章 盛運中之衰象(下)〉,《國史大綱(修訂本)》,上冊, 頁 427。無獨有偶,岑仲勉(1885-1961)探討進士科所引起的弊病時,亦引述《通典》記 載天授三年(692)薛謙光上疏批評進士科尚文造成彼時文風「皆以浮虛為貴」,兩位學者 此處的意見可說不謀而合。參看岑仲勉:〈第十八節 進士科擡頭之原因及其流弊〉,《隋 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唐史,頁 185。此外,岑仲勉更指出,中 唐以後宦官勢力增強、藩鎮權力過大,乃是唐初至開元、天寶以來與時俱進的結果,此觀點 顯然和前引西方漢學家的說法迥異。見同書 〈第十九節. 48. 開元之治及亂機所伏〉 ,頁 187-192。. 參看王仲犖:〈第九章 隋唐五代的學術與宗教〉,《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3 年),頁 1000-1003。 12.

(19) 種有利於此思想轉折的結構因素,實難想像一場政治事件竟能發揮如此巨大的影 響」,49並指出主張以安史之亂為思想變遷分水嶺的學者,顯然忽略中唐文學或 思想運動的若干因子,已濫觴於開元前後。換句話說,安史亂後,中唐士人有感 於戰亂致使唐帝國崩潰,不斷省思問題的根源,轉而關注道德問題,衍生出「文 與道」 、 「仁義道德」 、 「天人思想轉折」等新議題。王德權認為,這股士風與思想 的轉變,並非是以安史之亂為起點,因為中唐面臨整體政治社會秩序的危機,在 開元前後即有跡可循,而且彼時的士人亦針對唐帝國種種問題有所省思。50簡言 之,安史之亂僅是催化劑,中唐思想變遷的根源仍要從開元前後士人反省中探 求。 綜上以觀,就思想層面而論,學者們的研究莫不表明:安史亂後的中唐社會,. 政 治 大 二:其一是強調安史之亂帶來的衝擊,使中唐思想產生劇烈變動,具相同主張的 立 學者有陳弱水、副島一郎,以及西方漢學家 Peter K. Bol、Michael T. Dalby、Paul J. 思想有明顯異於前期的跡象。至於思想轉變始於何時,據筆者粗略分類,可分為. ‧ 國. 學. Smith 等。其二是意識到中唐以來思想的轉變,應上溯安史亂前,尤其是武后大 開仕途以來,傳統思想在社會變遷下,漸漸鬆動,可由錢穆、王仲犖、王德權等. ‧. 研究中看出。筆者認為,兩造看待這段唐宋之際的歷史,各有其眼界和背後的道 理,且皆肯認安史亂後的中唐社會,確實有思想上的變化。若讀者拘泥於兩造之. y. Nat. er. io. sit. 間的異處,忽略其同,甚至偏執任何一說,難免有掛一漏萬之可能。. (二)科舉制度前後的士人.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筆者於前文已經說明,科舉制的設立並非是造成中唐思想變遷的唯一因素, 不過,由於我們選擇以科舉制度作為觀察進路,故需要解釋何以視科舉制為影響 唐人之關鍵要素。職是之故,回顧科舉制度設立前後誠屬必要,此有助我們瞭解 唐代士人的處境與以往相較,有什麼特殊可議。 隋唐以前,讀書人要能進入朝廷為官,除了依靠本身世族身分庇蔭,另外的 方法,則是要到漢代之後,開始實行的察舉制度,亦即透過地方州郡長官推薦, 得以踏上仕途。科舉實施之後,讀書人要考取功名,獲得官職的方式則變成由朝 49. 王德權:〈李華政治社會論的素描──中唐士人自省風氣的轉折〉,《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 50. 王德權:〈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35 期 (2006 年 6 月),頁 5-9。. 報》第 26 期(2006 年 11 月),頁 4。. 13.

(20) 廷中央決定,不再像是過去由地方負責。所謂科舉,乃是指設科取士,為朝廷按 照不同的行政管理需求,規定不同的考試內容,設置一些科目,讓讀書人根據自 身文化程度與喜好,各自選擇一項科目進行考試,通過考試者則取得踏入仕途的 資格。51除了秀才、明法、開元禮、道舉等科目以外,科舉最為人所重視的項目, 主要是進士、明經科,以及制科,因為唐代能做到宰相和六部長官,及地方州郡 長官者,很多都有通過這三項考試的經歷,獲得升遷之機會。52本文研究對象柳 宗元即是以進士科擢第、博學宏辭科及格,假使永貞集團能夠持續掌權,依照子 厚出身條件,其理當能在官場一路高遷。 當前學界有關科舉之研究成果,依據不同研究進路,可略分為二: 53首先, 以科舉之形成與發展為重心,討論科舉以前選制變革,乃至科舉制度如何具體落. 政 治 大 探討其間教育與階層流動、 文學與社會風氣等, 牽涉領域廣泛,涵蓋社會史、 立. 實,屬於制度與制度史研究。54其次,側重開設科考之後,所帶來的實質影響, 55. 56. 52. 此處根據傅璇琮考察。參看傅璇琮:〈第二章. 總論唐代取士各科〉,《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總論唐取士各科〉,《唐代科舉與文學》,. ‧. 頁 41。 53. ‧ 國. 參看傅璇琮:〈第二章 1994 年),頁 25。. 學. 51. y. Nat. 楊舒雲曾回顧歷來學者討論科舉制度帶來哪些影響,其將當前科舉研究內容,劃分為三種: 首先是制度與制度史進路,其次是政治或社會史視野,最後是文化史角度。楊氏分類有據,. sit. 不妨參考,唯筆者認為後兩者實皆涉及科舉制度所帶來的影響,故將其整併歸一。參看楊舒. al. v i n Ch 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 e n gchi U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陳秀宏:《唐宋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n. 54. er. io. 雲:《《大學》、《中庸》經典化的一個側面──由制度與思想的互動論中唐心性之學的開 展》(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頁 21-22。 討論科舉制度、制度史相關研究專書,如:(日)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 2012 年);龔延明:《中國古代職官科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劉海峰、 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 年);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 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當前學界涉及科舉相關研究成果,可說是汗牛充棟,考察範 圍或是中、短時段之科舉制度演變,或橫跨長時段之整體選舉制度發展;亦有涵蓋制度影響 下的政治、社會、教育概況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55. 相關研究專書如: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 年);陳雯 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年)。. 56. 討論科舉與文學關係之相關研究專書,除了前引傅璇琮的《唐代科舉與文學》,另外如:王 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 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王佺:《唐代干謁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又,闡述科舉與社會風氣之研究,參看:何懷宏:《選舉社會:秦漢至晚清社會形態 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年);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吳錚強:《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君民整合》(上 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年)。 14.

(21) 文化史、教育史等諸多面向。科舉研究可說是政治制度討論中的顯學,文獻浩繁, 難以全然羅列,故回顧學者研究成果仍以本文焦點科舉制度與士人的互動為主, 亦即涉及社會史、文化史、教育史進路之研究。至於制度與制度史,略舉其中和 本文重視的制度變動相關之《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為例,以說明科舉以 前之概況。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的《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一書,從宏觀的角度考 察科舉前的銓選形態,揭示隋唐以前,選舉制度演變、發展的過程。內容大致如 同韓昇所言,這部著作從制度的層面,清楚地敘述魏晉南北朝時的士族門閥形成 過程,以及原先運用於華夏民族內部的士族制度,如何成功地移植到北方民族統 治的社會,使得胡漢合流,最終出現南北朝皆由士族門閥主導政治的局面。57據. 政 治 大 吏的資格審查,尤其是針對漢魏政權轉移之後,原先仕宦東漢朝廷,想要繼續在 立 魏朝任職的官吏,乃是防止漢魏革命可能造成動盪局面的舉措。 此制度具體實 宮崎市定推論,由魏國尚書陳群建議施行的九品官人法,最初目的應是在於對官 58. ‧ 國. 學. 施方式,是在地方郡國設置中正一職,斟酌鄉里評判,授予其管轄區內的人一至 九品的等級,亦即所謂「鄉品」,再上報朝廷,朝廷將根據中正上報的品級任命. Nat. y. ‧. 官員,朝廷此時另外授予的品級,則稱為「官品」。59. sit. 宮崎市定研究貢獻之一,即在龐大的文獻中,梳理出「鄉品─官品」間的對. er. io. 應關係,即設計制度者「制定了起家的官品大概比鄉品低四等,當起家官品晉升. al. 四等時,官品與鄉品等級一致的原則。」60宮崎氏的發現有助我們瞭解魏晉以來. n. v i n 的政治動態。不過,宮崎市定也指出 C h ,鄉品的授予並非全由職司的中正自由心證, U i e h n c g 中正可以自主定奪的品級在鄉品二品以下,二品以上除了皇親國戚,個人的家世. 背景此際將發揮相當大的作用。61換句話說,九品官人法中,蘊含蔭任子嗣之精 神,此當是體現過去漢代的傳統,62這也是何以九品官人法實施之後,士族門地 57. 58. 韓昇:〈宮崎市定和《九品官人法研究》〉,收入於(日)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頁 8。 (日)宮崎市定:〈第一篇 緒論──從漢到唐〉,《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頁 7。. 59. (日)宮崎市定:〈第二篇. 60. 第二章. 魏晉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 (日)宮崎市定:〈第二篇 頁 66。. 第二章. 魏晉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 61. (日)宮崎市定:〈第二篇. 第二章. 魏晉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 62. (日)宮崎市定:〈第二篇 頁 72。. 第二章. 魏晉的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 頁 56-57。. 頁 70。. 15.

(22) 聲望不減,反倒更加根深蒂固的理由。即便九品官人法有維護舊門地的精神,但 中正在授予鄉品時,仍需參考鄉里輿論意見,不能隨心所欲下評判。因此,九品 官人法與後來的科舉相較,最大的差異在於:透過九品官人法得以起家的士人, 需要先經過地方社會的輿論評判機制,但科舉制度下的士人,僅憑一己之聰敏即 可具備仕宦資格,毋須依靠地方輿論。從「他薦」到「自薦」, 63不僅反映隋唐 與過去制度層面截然不同,這些薈萃中央競宦的士人,不需經過鄉舉里選,憑藉 個人聰敏即有任官資格,若不修養自身德行,便容易造成士風的敗壞。 宮崎市定從制度史的角度,梳理魏晉迄隋唐的選舉制度,呈現制度緣何產生、 如何施行、實際影響等不同面向,並交代易代之際,新的朝代除了承襲過去制度, 還有什麼是因應現實需求,而創造不同過去之新制。宮崎氏的研究有助我們掌握. 政 治 大 去歷史、制度作為借鑑,對照自身處境,進而反省科舉制度施行以後衍生的種種 立 弊病,並追究其根本源頭為何。 科舉以前的選舉制度,也讓我們較容易理解科舉制度之下的唐代士人,如何以過. ‧ 國. 學. 隨著國家迎向大一統帝國,政局穩定的唐代,以科舉考試作為國家選舉人才. ‧. 的方針大勢底定,偶爾有人倡議回歸舊制,但也只是蚍蜉撼樹,科舉之勢已然無 法回頭。日後一些制度的調整,僅是因應政治、社會需求稍加增改,整個結構乃. y. Nat. sit. 自隋唐持續至清末。準此,如何看待這段歷史、如何瞭解制度之下人的處境,是. er. io. 當前諸多學者關心的課題。. al. n. v i n 傅璇琮(1933-) 《唐代科舉與文學》一書,誠如傅氏於自序所述,他是從文 Ch U i e h n c g 化史的觀察視角,透過文學與史學跨領域的互相滲透與交流,考察唐代士人舉子 的生活、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等史料,試圖把唐代科舉與文學融洽地結合在一起, 以進行研究。64傅氏以專題的方式分成十七章,叩問唐代科舉與文學相關議題, 檢討龐大材料呈現出哪些重要訊息,釐清其中反映唐代科舉考試的現象與問題。 大體而言,內容偏向描述性質,考證材料真偽的傾向較淡。唐代科舉考試項目繁 多,65傅氏需要辨明之處亦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定期舉辦的「常貢之科」 ,66. 63. 宮崎市定認為,「自薦」制在隋代已經出現,至唐代情況更加普遍,故謂之「投牒自舉」。 參看(日)宮崎市定:〈第三篇 頁 349。. 餘論──再從漢到唐〉,《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 64. 傅璇琮:〈序〉,《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 65. 唐代科舉考試項目,據《新唐書‧選舉志》記載:「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 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 16.

(23) 即有六種考科,然而,如同清代考據學家王鳴盛所言,「大約終唐世為常選之最 盛者,不過明經、進士兩科而已。」67職是之故,瞭解影響唐人最為深遠的明經、 進士科考內容,有助我們辨清彼時士人身處的社會景況。 首先,關於唐代明經科考試,傅璇琮指出,東漢章帝時就有舉明經的記載, 可見察舉制度時即有「明經」之名,不過,檢驗考試的基本程序,即可瞭解唐代 明經科和過去舉明經有異。68明經科的考試時間和主辦機構,與進士科相同,應 考程序為:考前舉子照例先於十月下旬集中在京城,之後到戶部辦理相關手續, 接著由皇帝召見,最後則至國子監拜謁孔子像,國子監學官為舉子開講問義。69 考試共分三場進行,首場帖文,其次口試,最後則為試策文。至於具體考試內容, 根據唐制,科考用書依篇幅多寡,分成大、中、小經三種,大經為《左傳》 、 《禮. 政 治 大 梁》 。此外,還區分通二經、三經、五經,但不管考生選擇的考科項目, 《論語》、 立 《孝經》皆是必須要考的。. 記》 ,中經為《詩經》 、 《周禮》 、 《儀禮》 ,小經則有《易》 、 《尚書》 、 《公羊》 、 《穀 70. ‧ 國. 學. 由是觀之,明經科考制度設計目的,便是要求舉子熟記並能夠背誦儒家經典. ‧. 及注疏,舉子透過閱讀經典,將經典內容銘記在心,日後任官能發揮所學,施之 於民。然而,死背硬記經書及注疏內容的考試形式,流於制式且瑣碎,使得讀書. y. Nat. sit. 人空記章句注疏,反倒無法掌握經典本義。71專考記誦工夫的明經科,不僅止實. al. er. io. 際施行情況與制度原理悖離,板滯的取士方式亦難以滿足學子亟欲一展創作長才. n. 的渴望,加上錄取人數眾多,漸漸受到唐人的輕視,和進士科及第的艱難程度相. Ch. 72. 較,而有「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之諺語。. engchi. v i n 如此一來,在社會普遍尊進士、 U. 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 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 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參見宋‧歐陽修、宋祁等撰: 《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冊 2,卷 34,頁 1159。 66. 唐‧杜佑:〈選舉三:歷代制下〉,《通典》,冊 1,卷 15,頁 353。. 67. 清‧王鳴盛:〈取士大要有三〉,《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1971 年),卷 81,頁 551。. 68. 傅璇琮:〈第五章. 明經〉,《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18-119。. 69. 傅璇琮:〈第五章. 明經〉,《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19。. 70. 上述考科僅是大概而論,考試內容會因應政治形勢的變化,會有所增改。傅璇琮就指出,上 元元年(674),武則天為迎合高宗,特別奏請王公百官需習《老子》,爾後每年的明經科 考試,《老子》、《論語》、《孝經》皆設為必考科目,至武則天改唐稱周後才停止。參見 傅璇琮:〈第五章. 71 72. 明經〉,《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21-122。. 傅璇琮:〈第五章 明經〉,《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22-123。 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點校:〈散序進士〉,《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7.

(24) 抑明經的風氣下,原先和進士科比肩的明經科,不僅升遷速度趨緩,甚至及第後 所授的職位,多半派發到各地州縣任基層官吏,而非人人嚮往的清職,明經科的 地位大不如前,中唐以後再也無法企及進士科。73 其次,關於唐代進士科具體內容,據傅璇琮考察,與「明經」相同的是, 「進 士」一詞亦是舊有,不過,其涵義和唐代科舉考試賦予的科名自是截然不同。74 進士考試制度,在唐代經過幾次變動,因此容易造成誤解,例如探討唐詩繁榮的 原因,一般常認為是進士試以詩賦取士導致,傅璇琮乃從制度史的角度,指出唐 前期有極長的時間,進士考試是與詩賦無關的,至武則天實際掌權之際,進士試 加考雜文兩首,文體屬箴銘論表之類,玄宗開元間始以賦居其一,或以詩居其一, 而專用詩賦,則晚至天寶年間。75簡而言之,並非進士科考試造就唐代詩賦的繁. 政 治 大 方向。如此看來,進士科三場考試,首場即列詩賦,或多或少與唐代重視詩賦文 立 學的風尚有關,連題目亦含有濃厚的文學意味。 榮;應當反過來看,是唐代蓬勃的詩歌風氣,感染廣大社會,進而影響國家考試 76. ‧ 國. 學. 社會普遍標榜文才,連帶容易使得讀書人忽略經學和治世吏幹,故引起許多. ‧. 人對進士科的反彈。因應批評聲浪,玄宗開元時有兩次針對進士試尚浮文艷詞、 不通經書弊病的改革。77批評的內容,最值得注意的,當屬肅宗上元年間劉嶢的. y. Nat. sit. 上疏,78他把文才與德行對立起來,認為進士科以文才決定國家人才,勢必容易. er. io. 使人倒向重才輕德、不修己身,反映時人感於憑藉科舉仕宦的士大夫,專務修文,. al. 荒廢教化,與民間的距離日益疏遠。劉嶢上疏後沒過多久,代宗寶應二年(763),. n. v i n 以禮部侍郎楊綰為首,包括幾位有名望的朝臣在內,不僅攻擊進士科,連明經科 Ch U i e h n c g 亦受到波及,群臣甚至主張停止明經、進士、道舉等考試,亦即全面廢止科舉制,. 重新恢復過去兩漢以來的察舉制,手段可說是十分激烈。79楊綰等人的意見,反 年),卷 1,頁 3。 73. 傅璇琮:〈第五章. 明經〉,《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29-133。. 74. 傅璇琮:〈第七章. 進士考試與及第〉,《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69。. 75. 傅璇琮:〈第七章 傅璇琮:〈第七章. 進士考試與及第〉,《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74-178。 進士考試與及第〉,《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186-187。. 76 77. 傅璇琮:〈第十三章. 78. 唐代以「上元」為年號的,前有高宗,後有肅宗,過去多將劉嶢上疏一事列於高宗朝。據傅. 唐人論進士的弊病與改革〉,《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394-395。. 璇琮考證,清人徐松《登科記考》雖然仍把劉嶢上疏列於高宗上元元年,但對於前說已經開 始有所懷疑。傅氏依據疏文內容提及科考和禮部關係,認為禮部主掌科考,得晚至開元二十 四年(736),故劉嶢上疏時間當在肅宗朝。參看傅璇琮:〈第十三章 79. 唐人論進士的弊病. 與改革〉,《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396-397。 傅璇琮:〈第十三章 唐人論進士的弊病與改革〉,《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397-398。 18.

(25) 映安史之亂以後,士人反省科舉取士帶來的種種弊病,試圖提出解決方案,回應 社會難題,亦可在疏文中察覺他們對唐帝國整體運作的擔憂。 綜上所述,統整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之研究貢獻:首先,史料考證方 面,傅氏比對不同文獻,辨別史料記載內容為真實或錯誤,以及史料正確的年代 歸屬;其次,制度考察方面,傅氏交代科舉制度形成歷史、變動過程、影響所及 等,含括諸多層次;最後,傅氏綰合文學、文化與制度,使我們較容易掌握唐代 科舉與文學之互動關係,而非流於單一面向的理解。 本小節回顧宮崎市定考察科舉以前的九品官人法,和傅璇琮探討唐代科舉制 度中的明經科、進士科考試內容,以及科舉制度下的社會風尚。兩套制度落實方. 政 治 大. 式雖有差異,但同樣作為國家的選舉制度,選賢任能的核心理念理當是一致的。. 立. (三)柳宗元的思想研究. ‧ 國. 學. 經由學者研究成果回顧,我們分別從思想變遷、制度興替兩方面,瞭解中唐. ‧. 社會有承先啓後的特殊意義。身處其中的柳宗元,留下的作品不少,內容涉及文 學、思想、制度、經學、禮學等,價值實不亞於同時期的韓愈。單以思想層面而. sit. y. Nat. 論,柳宗元於中國思想史上,理當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當我們翻閱當代中國思. io. al. v i n Ch 篇幅以外,儒學僅論及韓愈和李翱,甚至斷言「故就哲學思想而論,唐代儒學可謂衰極」, engchi U 至於韓、李二人在思想史上之座標,前者僅是宋明儒學的先驅者,後者思想則受到佛教影響 n. 80. er. 想史重要著作,卻發現柳宗元常常是缺席的,80相關研究多見於學者專著,或散 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著作頗受學界重視,其對唐代思想的著墨,除了佛學占有相當多的. 甚深,只停留在思辯表述層次,未達價值層次。勞思光:〈第一章. 唐末思想之趨勢及新儒. 學之醞釀〉,《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 年),第三冊(上),頁 22-36。 無獨有偶,蔡仁厚的《中國哲學史》亦是類似情形,討論唐代儒學篇幅較勞思光更少,甚至 不獨立成一個章節。參看蔡仁厚:〈第四卷. 宋明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中國. 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2009 年),下冊,頁 560。除臺灣學者外,中國大陸的學者 亦熱衷撰寫中國思想史,例如早期的學者馮友蘭,僅簡單交代韓愈為宋明道學之先驅,視李 翱所論摻雜許多佛學成分,其所論和勞思光差距不大。馮友蘭:〈第二篇. 第十章. 道學之. 初興及道學中「二氏」之成分〉,《中國哲學史(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年),下冊,頁 800-810。與勞思光、蔡仁厚、馮友蘭等人的研究視角相較,葛兆光的《中 國思想史》或許可作為一項重要的對照組。葛氏挖掘過去被大敘述史觀所埋沒的歷史片段, 並加入新出土的文獻,試圖拼湊主流論述以外的思想史圖像。職是之故,其所關懷的面向便 和許多學者有別,例如將韓愈、柳宗元、李翱等人提倡的「道統」說,定位為唐代士人力求 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的願望,或是結合出土文獻重新看待李翱的〈復性書〉等,皆可看 出葛兆光亟欲走出一條新的思想史研究道路。雖是如此,柳宗元在其中依舊妾身未明,只成 為韓愈「道統」說成員之一,或僅在佛教的接受和禮學的衰退中短暫現身。葛兆光:〈第一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hows that, up until the mid to late Tang Dynasty, objects made of glass and crystal still were both called liuli, whereas the term poli was used to refer to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Beijing Donghong Li H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Zhaodou Chen H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is a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China will change the world, not only economically, but also politically, intellectually, ideologically and culturally...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