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學習社區產生的背景

在文檔中 貳、高齡者學習的目標 (頁 32-39)

二十世紀七 0 年代以還,伴隨終身學習典範的移轉,學習社會成 為人類以學習為中心所追求的願景。學習社會的建立,需要社會的組 成單位及團體都成為學習型組織,在回應「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

的趨勢之下,新社區主義奮力湧出,構建學習型社區作為激發社區參 與學習,進而帶動公民社會的發展,成為促進學習社會早日實現的重 要關鍵。基此,查證文獻並鑑諸世界性趨勢以及地方性的實際需求,

歸納促成學習社區產生的主要因素,約有下列五項:

一、終身學習典範的移轉

自從孔恩(T.Kuhn)於 1962 年提出「典範」(paradigm)概念以來

,人類對於自然現象與宇宙的觀察方式之世界觀,進入新的境界。就

人類的學習活動而言,迨至以學校教育為主要學習場所,形成各項有 意的、正規的制度,可謂是學校教育典範的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左派批判論、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 等之鼓吹,高喊尊重個別差異、自由、自主、合理性等口號,終而促 使在教育機會均等的前提下,給予所有的學習者充分的教育人權的保 障,諸如多元的教育、多樣化的選擇、彈性化的學制,引進了非正規、

非正式的教育型態,從此進入終身教育典範的時代。九十年代以降,

伴隨後結構主義、後殖民主義的論述,著重意識型態、主體性、互為 主體性等議題,更加注意個人需求面向,強調自由選擇,持續追求卓 越的權利。至此,終身學習的渴望與積極的企求,實已超越終身教育 的制度與結構面,在邁入第三個千禧年之後,引領人們悄然攀登終身 學習典範的新殿堂。黃富順(2004b)即指出在本質、性質、目標、主 體性、範圍、學習的責任、型態、能力、機會、內容、地點、評量等 特徵上,終身學習典範更能符應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需求。

有鑑於終身學習典範的來臨,社區居民勢將面對學習與生活融和

、個人與社區攜手成長的共同願景,終身學習已然成為社區學習體系 的核心概念。

二、學習社會願景的引導

建立學習社會已逐漸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目標 與意識(王政彥,1998,2002;胡夢鯨,1998;黃富順,1998;Cresson,1996;

Van der Zee,1991;Williamson,1995)。哈欽斯(R.M.Hutchins)在 1968 年出版「學習社會」(The Learning Society)一書,他主張基於重要 性人性的觀點,抒發學習社會的理念,經由博雅教育、教育機會均等 的實施,並動員所有的學習資源,使社會中每一分子均能融入學習的

時空中,以完成個體之自我改造與自我實現。黃明月(1998:157)指 出學習社會是社會全體成員充分發展自己能力為目標的社會。可謂為 學習社會理念的成形及具體化,具有極大的貢獻。

針對於學習社會的意義與內涵,不同的時期有互異的說法與見解

。愛德華(Edwards,1995)關注於個人與社區成長,從教育、經濟和生 活層面提出學習社會概念:(一)學習社會是一種教育的社會(education society):學習社會致力於積極公民的培養,發展自由民主制度和提 供均等的教育機會。(二)學習社會是一個「學習的市場」(learning markets):學習社會促進機構提供「服務」給個人,以支持個人因應 經濟的戰爭。(三)學習社會是一個學習的網絡(learning networks):

在此學習網絡中,學習者對生活採取一種學習的取向。它運用廣泛的 資源,來幫助學習者發展興趣與認同。胡夢鯨(1998)從未來性、理想 性、綜合性和發展性等四個向度來闡釋學習社會。林振春(1998b:297-337) 特別為文指出,應從地方社區的層次作為觀察的視角,妥適運用社區 教育作為達成學習社會的重要策略,其理由有三:1.傳統社會以家庭 為基層單位;2.現代社會以個人為基層單位;3.社區應成為社會的基 層單位。奈提葛(Nachtigal,1994)認為人類社會正受到四種力量的牽 引:跨國公司造成力量的集中;社會從工業化社會轉變到資訊化社會;

越來越重視環境與生態;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有社區歸屬。其中第四項 至值重視。

黃富順(1998:10)在論析各家之說後,明確指陳學習社會的基石 在於「終身學習」與「學習組織」,而「學習社會,就個人而言,是 指一個能充分提供個體在一生中任何時間均有學習機會的社會,使個

人豐富生活知能,充分發揮潛能,而達自我實現;就社會層面而言,

社會中學習組織處處存在,以加強整體組織或社會的競爭力,促進社

會的繁榮與發展。」此種看法,涵蓋了個人與社會層面,尤以隱含學 習社區的蘊義,欲發展學習社會,須先建構學習社區,甚合本文要旨。

顯然地,學習社會乃係用以引導人類社會面對現實問題與迎接未來挑 戰的理想型態社會,在理解學習社會的意義與內涵之餘,建構學習社 區作為推動學習社會的行動策略,其理甚明。

三、後社區主義的發展趨勢

晚近以來社區主義(Communitcrianism)已儼然成為研究公共政 策理論與實務運作上,極重要的分析和價值體系的核心(江明修,1995 ;邱泰昌,1999;楊國德 1995;Burns、Hambleton&Hoggett,1994;

McIntre,1999)。其與公民社會理念同被視為支持社區適合作為學習 社會的基層單位的重要依據(蔡秀美,1999)。林振春(1995a)研究發 現,由於人民參與力大幅增加,經濟活動蓬勃,教育普及、知識水平 提升等因素,證實社區主義時代已經來臨。

觀乎社區主義乃強調居民之間互相的關懷、對話、共同一致以及 對社會國家的認同,以群體文化的歸屬和共同目標為立論基礎,一方 面側重個體不能背離自我認同的社群,另方面則主張承載共同歷史文 化資源的人,應齊力聚凝共同生命的確保與發展(江宜樺,1997:85-110)。

邱泰昌(1999:9)指出社區主義乃是一群具有文化同屬的人,為達公 善(public good)目標,形成共同意識,參與公共事務,以促進公民 道德的實現;其出發點基於修補日益官僚的社會,造成人們對公共事 務的疏離,而以「地方民主」與「公民社會」為二大基本支柱(Burns、

Hambleton&Hoggett,1994:30-50)。社區主義的特質有四(柯慈怡,

1999):(一)共同的生活空間:可以是一個行政區域或跨越幾個行政 區域的地理空間;(二)共同的歷史文化感:有共同的生活歷史與經驗

可共分享;(三)高度的社會凝聚感:彼此保持高度的聯? 與合作,多 數人對某些公共事務的意見,經由適當的利益表達程序,即可形成一 致的行動;(四)主動的政策參與:他們通常具有普遍而廣泛的政策參 與,以促進社區利益的共同實現。

社區主義在早期係以喚起民眾關心公共事務,培養社區意識為主 要目標,而近年來的社區總體營造,以形塑社區文化特色為理想,可 稱之為「新社區主義」(new communitarianism)。進入二十一世紀,

則應提倡「後社區主義」(post communitarianism),強調實踐三項 核心價值:1.以社區作為政府最基礎之施政單位,強調社區的主體性 及自主性;2.培養社區自我詮釋之意識及解決問題之能力;3.培育社 區營造人才,強調培力過程(empowerment)的重要性(文建會,2005)。

堅持以「人」為中心,以終身學習為策略,以發展學習社區為願景,

藉由學習進行精神與心靈的改造,而不是偏愛物質與硬體建設。此理 念已然對社區的概念,產生極重大的影響,海姆斯托(Heimstra,1974) 即曾明確指陳,社區是個人實踐終身學習的重要地方,即為其例。

四、學習型組織理論的激發

學習型組織的源起,乃是針對二十世紀的工業社會,由於組織內 部的運作強調功能性的分工,以及整體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愈趨專業化 的結果,使人人漸漸習慣於片斷的或單向度的角度來詮釋其所面對的 複雜問題,結果一時所解決的問題,往往卻是製造另一個新問題,使

「行動」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更難以理解,失去宏觀把握與整 體搭配的學習能力(吳瓊恩,1996:321)。黃富順(1999)認為學習型 組織產生的因素有四:(一)經濟、社會和科學環境的改變;(二)工作 環境的變遷;(三)顧客期望和要求的改變;(四)工作者新期望的產生

等因素所激發。

什麼是學習型組織?許多學者就其定義進行探討,提出不同的看 法。其中較具代表性者,首推聖吉(Senge,1990:4),他認為學習型 組織,是「一群人以一種卓越的方式在一起工作—他們彼此信任,互 補優缺點;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大於個人的目標,並能產生卓越的結果 。」看重組織透過學習來重新創造自我,認知世界以及與其之關係,

並擴展厚基創造未來的能量。傑森帕拉(Ashok Jashapara,1993:52)

,則從競爭性的學習型組織觀點,指出學習型組織是指「一個企業能 持續調適,並透過變動性的顧客需求之滿足、競爭對手的動態理解、

以及鼓勵系統性思考等方式,來提昇個人、團隊與組織學習的組織。」

將顧客需求、競爭對手的動態理解加以同時重視,並以系統思考方式 關注個人、團隊與組織三者,是將學習型組織理念提昇至實務運用的 代表。羅賓斯(Robbins,2001)則從環境與創新能力的立場,詮釋學習 型組織乃係指一個組織已經發展出對環境適應與持續創新的能力。楊 國德(1999a)歸納了六項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礎:1.組織學習是普遍 關注的中心概念;2.單環學習與雙環學習的重要啟示;3.全面品質管 理、組織學習文化與人力資源發展;4.互補互利的學習方案;5.核心 基礎在系統思考與統合。此說乃是較綜合性的見解,將學習型組織理 論所涉及較廣泛的勢力,作藍圖性的描述。我國教育部(1998)在「邁 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提出「學習型組織,係指組織能支持成員的學 習活動,同時組織的功能、結構與文化亦能繼續的創新與成長,最終 目的在導致成員與組織同時進步與發展」。此項官方正式文件的公布,

其精神與內涵的明確律定,並為從 1998 年起區分五個社區試辦的學 習社區行動方案計畫,開啟新的里程碑。

鑑於學習型組織是學習社會的基石之一,學習社區是一種學習型

在文檔中 貳、高齡者學習的目標 (頁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