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多元文化的相關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的歷史背景起源於人口變遷(外來人口、移民)、種族衝突、公 民權利運動、對殖民主義的反思與反動、文化主體意識的覺醒、文化研究與批判 等(莊勝義,2002);之後逐漸加入兩性、階級、宗教、語言、特殊性與多元背景 因素有關之議題(劉美慧,2003),而台灣目前較為關注的多元文化議題則以「族 群」與「兩性」最多。

研究者參閱相關研究的文獻資料時發現,國內在較早期談到多元文化教育的 相關研究時,多以「原住民族」與「兩性教育」的研究為主;之後因為社會變遷 的各種因素,多元文化的相關議題已擴展至宗教、音樂、兩性平權、特殊教育、

鄉土教育、外籍配偶及同性戀等議題(厲文蘭,2006),但多元文化教育目前仍以 國小階段的研究居多,有關幼稚園部分的相關研究則屈指可數。

研究者依所蒐集的文獻資料整理出:多元文化的幼兒課程、多元文化的親師 合作、多元文化的族群認同、多元文化的教學環境與多元文化教師的專業素養等 部份做探討。

周佩諭(1994)以屏東縣某托兒所中班做為研究場域,採協同行動研究,以研 究者自行設計的電腦多媒體「幼兒多元文化課程之輔助教材」,呈現族群歷史、節 慶、食物、民俗遊戲等文化內容,輔以文字、語言、國旗、國花、服裝、建築、

音樂等等,讓幼兒主動認識不同族群文化的差異、培養接納與欣賞異文化的情意

態度,及對文化的敏銳覺察力。整個研究歷經兩個行動階段,第一個行動階段為 該教材Ⅰ設計的預試,以觀察記錄與幼兒的互動對話,依其分析結果修正第一階 段的教材Ⅰ設計;第二個行動階段則修正教材Ⅰ及完成教材Ⅱ。該研究結果如下:

幼兒多元文化課程之輔助教材--「福爾摩沙寶島」內容分為「TAIWAN--台灣篇」、

「VIETNAM--越南篇」、「INDONESIA--印尼篇」、「THAILAND--泰國篇」四個單元,

以電腦多媒體呈現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與學習動機,對於幼兒主動認識文化的差 異、接納與欣賞文化的情意態度,及對文化的敏銳察覺力與合作學習能力之發展 有很大的助益。

厲文蘭(2006)亦於原住民部落之幼稚園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運用於幼稚園 教學之研究的初探(實施重點於膚色、宗教、性別),以及多族群聚落之幼稚園的 再探(實施重點於族群、文化、宗教、性別、特殊性等);此研究以教室觀察、個 別訪談為主,結合主題課程的實施,培養幼兒從體驗多樣化的觀點與經驗中,建 立自我自信與尊重他人的態度。

蔡曉玲(1999)以台北、桃園地區九位公私立幼稚園老師、二位園所長及四位 家長為其研究對象,運用「參與觀察」、「訪談」、「田野筆記」及文件資料等,並 以質化研究的方法進行資料蒐集的工作,以多元文化的觀點詮釋與探討幼稚園中 家長、老師的互動關係。

許倪瑋(2006)以其服務學校之二年級某班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設計親、師、

生共同互動的多元文化課程,進行行動研究;研究過程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邀 請家長來校共同參與課程,藉由多次共同參與活動的接觸與合作,嘗試促使本國 籍家長與外國籍家長彼此的了解與關心。該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老師積極扮演主動的角色,親師合作可以創造親師生三贏的場面。

(二)藉由頻繁的接觸,老師與外籍配偶,甚至本及家長與外籍配偶方面可 以避免許多的誤會。

(三)多元文化課程的實施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且有其必要性。

許文瑜(2006)以花蓮縣一所高職幼兒保育科二年級的 34 名女性學生為研究 參與者,採用多元文化的觀點,以附加課程模式將「族群關係」納入課程教學中,

進行為期一學年的教學研究,藉由觀察日誌、訪談、問卷、學習檔案、學習單及 週記等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文化概念與族群態度的分析,發現學生在文化概念與 族群認同方面亦獲得了正向的結果。

「多元文化的教學環境」在國內並未有專門談論此議題的相關研究,研究者 閱讀研究文獻後發現:

厲文蘭(2006)在其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運用於幼稚園教學之研究~~以兩所原住 民部落公立幼稚園為例之研究論文中,則有介紹園所教學現場的環境準備與布置 可供參考。研究者在教室內各個角落添加與其研究主題相關的教具與材料,另在 語文區也設置與其研究主題相關議題之專屬佈告欄,以提供幼兒相關的訊息。

黃瑞慧(2000)與一位國小教師合作,進行多元文化教學的協同行動研究,目 的在促進多元文化教學認知、情意、技能方面專業能力的發展。研究過程設計多 及課程實施後的檢討,以作為教學策略與課程設計的修正依據。研究者共設計有:

(一)「讓家人更親近」。

(二)「家事分工」。

(三)「認識自己、欣賞別人:名字與綽號的認識」。

(四)「尋找女性的故事」四個教學單元。

但由於協同研究的進行與成長團體活動的參與是交織同行,故很難為合作教 師的意識與行動下最後的結論;研究者希望其研究歷程及教學活動設計,能啟開 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無限可能性。

黃玉茹(2003)以參加成長團體的老師為其探究對象,以多元文化教育為主題,

透過讀書會、影片欣賞與討論、經驗分享、溝通對話等學習方式,促使教師本身 對多元文化教育的相關知識、信念與教學經驗不斷反思與重新建構。歸納其研究 後得以下結論,教師成長團體進修讓教師獲得以下成長:

(一)增進省思與檢討的能力。

(二)營造不斷省思對話的開放性空間。

(三)多元化的學習有助於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

(四)從字義的瞭解、意識的鬆動到概念的澄清、轉化行動的歷程,團體教

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更深入理解。

(五)不同文化的接觸與學習,可以跨越異文化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