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多層次問答策略的教學

本研究所設計的「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方案,是採融入於國語課程的方式,

內容牽涉到「學習策略」的教導,實施過程中除了教師明確的教導之外,亦需引 發學生主動參與、進行討論及提供獨自練習之機會。本節將針對實驗教學過程中,

所使用的教學策略、運作模式與教學法,分述如下:

一、融入式「學習策略」之教導

Mayer(1988)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影響學習者如何處理訊息的行為。學習策略 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被教導並加以使用的技巧,它是學習者用以影響其 編碼過程所投入的行為和思想。正確的學習策略有助於學習者得到較佳的學習效 果,教師如何將其適當地傳授給學習者,Weinstein 和 Underwood(1985)提出三 種訓練方式(引自張新仁,2002):

1.將學習策略編入教材(embedded instruction):直接把學習策略放入學科的 教學中進行,配合不同科目的特性、情境加以練習。

2.融入課程由授課教師自行教導(meta-curriculum):各科教師授課同時,隨 時引導學生使用適合的學習策略。除親自示範外,並督促鼓勵學生實際使 用。這種方式必須先行分析授課的內容和希望學生達成哪些學習目標,然 後據以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再透過活動設計或非正式的方式來訓練學生 使用。

3.單獨開設學習策略訓練課程(adjunct program):這種訓練方式並不附設於 各個學科,而是另外開設專門訓練學習策略之課程。

這三種訓練方式中以第二種融入課程由授課教師直接教導的方式,最能將教 學策略與學習策略密切結合。張新仁(2006)指出,融入式教學有下列優點:第 一、所教的學習策略能配合個別教材的特性和要求,更有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

第二、訓練過程由教師示範,學生練習,並隨時提供回饋。此方式比在部分教材 融入有關的學習策略題材,要更清楚、詳細;第三、有助於策略的獲得及策略的 持續使用。

而學習策略的教學設計應配合程序性知識獲得的有效原則,其教學流程如下

(張新仁,2002):

1.分析學習策略所涉及的先決條件,並將策略分解成若干步驟。

2.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意願和使用動機。

3.明白告訴學習者「為何使用」及「何時使用」該策略。

4.教授「如何使用」策略:包括詳細解說、示範每項步驟、多方舉例和練習。

對學習表現隨時給予回饋,並提醒學習者隨時自我反省採用該策略是否改 善學習成效。

5.訓練過程可採用逐步轉移的方式,作法上先由教師向全班示範,其次,採 用小組合作方式相互協助策略的使用,最後要求學習者獨立練習。這種逐 步轉移的方式有助於內化新的學習策略。

有鑑於融入式學習策略教學的優點,本研究擬採用此種訓練方式,並依循上 述學習策略教學設計之流程,規畫設計「多層次問答策略」之教學活動,將其融 入於國語課當中實施。

二、「逐步釋放責任」教學模式

根據鷹架作用的概念,Pearson 和 Gallagher(1983)提出「逐步釋放責任模式」

(The Gradual Release Model),描述教室內教師教學的動態歷程,該模式強調教師 需逐步釋放責任(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引導學生變成一位獨立的學習 者。其步驟如下(引自陳世芬,2010):

1.聚焦於教師示範(teacher modeling):由於學生在某些領域的知識技能表現 屬於生手,需要大量的機會觀察專家教師的表現,教師有責任示範期望學 生達成或學習的目標行為。而放聲思考(think aloud)是示範的其中一種方 式,透過教師的放聲思考,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該技能活動(如:閱讀)

中,教師是如何運用這些規則的。

2.聚焦於教室中的充分教學:逐步釋放責任模式假設學生在成為獨立的學習 者之前,必須擁有許多鷹架協助下的實作經驗。因此,此模式的中心即為 學生的近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簡稱 ZPD)。在這個 步驟中,學生會測試教師於上一步驟所示範的行為技能,或者跟其他同學 澄清心中所想的疑惑,並練習新學得的知識技能。此外,近側發展區中的 教學仰賴鷹架,他們提供的協助與課程兩者整合之後,可引導學生學習,

並促進有效地思考。當學生感到困惑需要協助時,教師可適時提供鷹架,

一旦學生有能力或可輕易完成作業時,則須移除鷹架,因為鷹架僅是短暫

的協助,教室內最常見的鷹架為教師的回饋。

3.逐漸賦予學生責任,引導其獨自學習:此步驟的焦點在於逐漸增加學生對 引導自我學習的責任感,此時學生需要時常提醒,以便記住教師教學的目 的在於促使學生最後能培養獨立學習能力。最後,學生需承擔完成作業的 全部責任,換言之,學生不需要教師或同儕的協助,即可完成教學中較為 重要與複雜的作業。

Frey 和 Fisher(2006)根據此模式內涵進一步指出,逐步釋放責任歷程涵蓋四 個相互作用的成分,分述如下(引自陳世芬,2010):

1.聚焦課程(focus lessons):此成分允許教師向學生示範自己的後設認知歷程。

2.引導教學(guided instruction):教師透過問題、作業或任務去激勵、詢問與 引導學生,增進學生對特定脈絡的理解力。

3.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在此歷程中,學生與同儕之間透過問題 解決、討論、協商、思考等機會,鞏固自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4.獨立學習(independent learning):此成分是良好教學最重要的目標,教師提 供學生實作與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可以適時應用已學得的技能或知識。當 學生將已習得之知識技能轉移應用於隨後的作業時,他們能綜合知識、改 變想法,並鞏固自己的理解。此時,學生變成主動且有能力的學習者。

然而,教師需了解逐步釋放責任模式並非呈直線變化,學生為了精熟技能、

策略和學習標準,他們會在每個成分之間來回移動。

根據以上論述,為讓學童能漸進習得並精熟「多層次問答策略」的使用,本 研究在教學程序上之設計,擬採上述三步驟之原則,並掌握歷程中所涵蓋的四成 分,將「融入式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活動,分成三個階段來進行,分別為「明 確的策略教學階段」、「學習責任轉移階段」、「責任完全轉移階段」。

三、多重教學法交替使用

在實驗的操弄過程中,需要教學者明確的策略教導、引發學習者參與討論,

更需學習者積極主動、相互合作,因此,在實驗教學的進行當中,教學者將視教 學程序或情境之需要,交替使用三種教學法:「直接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合 作學習法」,分別詳述如下。

(一)直接教學法

此教學法屬於「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Slavin(1997)認為,這種教學法是 由教師主導整個教學歷程、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一定次序及高度結構性的教學步 驟,可持續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並立即提供回饋與修正的教學法(引自周新富,

2009)。簡單地說,即是上課時教師以直接的方式呈現資訊、技能或概念給學生,

教師組織上課時間,以達成所立的教學目標。而講述法與大團體教學便是最常使 用到的教學策略。周新富(2009)綜合不同學者的意見,將直接教學法的教學步 驟統整為以下六個:1.複習和檢討先前的教學內容;2.敘述教學目標;3.呈現新教 材;4.指導學生練習(含回饋和糾正);5.獨立練習。

對於技能和策略等程序性知識的獲得,認知心理學家傾向作歷程的分析,在 教學則較傾向採直接教學法,由教師先示範或明白解釋過程,然後再讓學生練習,

例如:示範法被用來促進閱讀理解、寫作、數學技能、科學過程技能,以及第二 語言學習策略等的發展。對於牽涉內在思考歷程的技能,則利用放聲思考法示範,

明白解釋過程,再讓學生練習,才容易成功(鄭麗玉,2000)。因此,本研究在「明 確的策略教學階段」,採直接教學法是相當適切的。

(二)討論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是指團體的成員聚在一起,經由說、聽和觀察的過程,彼此溝通 意見,以達成某種教學目標(王財印,2009)。它的主要特色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就 某一主題進行探討,以尋求答案或討論出能為團體大多數成員所接受的意見。方 郁琳(1997)指出,討論法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讓討論者自由發表想法,並藉由意 見的交換能彼此接納、容忍和尊重,進而發展思考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引自王財 印,2009)。在討論過程中,所有成員的意見可以充分地溝通,教學成為師生雙向 交流的活動而非教師獨占的過程。此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更能針對問題深入 思考,有助於學生思考訓練和價值判斷能力的發展。

王財印(2009)認為討論教學法並無一定的型態或模式,一般而言,其教學 程序可分為三大過程:1.引起動機;2.進行討論;3.整理結果(總結)。如係分組討 論,可分為五大過程:

1.準備:包括教師對討論問題與討論環境的準備,及學生對討論問題的準備。

2.創始:包括引起學生興趣及師生共同策劃。

3.討論: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討論,此為學生最感興趣的階段。

4.報告:指由各小組代表分別報告討論結果及所遭遇的困難或問題。

5.總結:通常由教師作最後之總結,並提示應行注意的事項。

在討論教學中,需有主持人來扮演主導的角色,而其稱職與否,常是教學成 功的關鍵。通常主持人多由教師擔任,主導整個討論會的進行。當然,也可由能 力適當的學生來扮演。如果實施分組討論,則由教師指派或由組員推派某一學生 為主持人帶領進行活動(林進材,1999)。

本研究之教學程序當中,為求教學活動更多變化,課程設計將視教學內容與 情境需要,適度加入討論教學法,尤其是在以講述法為主的「明確的策略教學階

本研究之教學程序當中,為求教學活動更多變化,課程設計將視教學內容與 情境需要,適度加入討論教學法,尤其是在以講述法為主的「明確的策略教學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