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討論

本節綜合一至五節的結果加以討論,主要探討「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對於 國小五年級學童在國語課文理解、閱讀理解、閱讀自我效能以及閱讀策略使用的 影響。本節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表 現之影響;第二部分為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對學生閱讀自我效能之影響;第三部 分為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對學生閱讀策略使用之影響。

壹、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對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影響

由表 4-2 和表 4-4 可知,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後,實驗組學生在「國語課文 理解測驗」上的立即後測與追蹤後測得分,未顯著優於控制組的學生。此一結果 與陳正(2011)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進一步比較分析得知,該研究採融入式 QAR 策略教學與本研究的融入式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仍有許多差異之處,第一、雖然 同樣是融入於本國語領域之教學,但融入的節數不同,本研究僅在內容深究的部 分融入,每週兩節;而該研究則是以每週六節的語文課全都融入的方式實施。其 次,實施的期程略有出入,該研究於開學後第二週至第九週,共計八週,48 節;

而本研究則是從學期的第四週起至第十七週,期間因配合課程內容及學校定期評 量而有四週是暫停的,實驗週數共計十週,20 節。相較之下,該研究的實驗設計 較密集且連續,本研究雖然週數較長,但節數少又分散。另外,兩研究的測驗工 具也不同,故研究結果自然有所差異。

然而,實驗組學童在課文理解表現雖不如預期,但是在閱讀理解方面,卻與 控制組有顯著差異,不論是立即後測或追蹤後測,接受「多層次問答策略教學」

之實驗組學生在閱讀理解上的表現皆與接受「一般教學」之學生有顯著差異存在,

由表 4-7 得知,實驗組學生在「高年級閱讀理解測驗」(立即後測)上之得分及「尋 找和回憶」理解層次立即效果上的表現,均顯著優於控制組,而「整合和解釋」

及「批判和評鑑」理解層次立即效果上的表現則與控制組學生無顯著差異;而由 表 4-8 可知,實驗組學生在「四、五年級閱讀理解測驗」(追蹤後測)上之得分及

「批判和評鑑」理解層次追蹤效果上的表現,均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尋找和回 憶」及「整合和解釋」理解層次追蹤效果上的表現則與控制組學生無顯著差異。

為何在近遷移的課文理解方面兩組學生表現無顯著差異,在遠遷移的閱讀理 解卻又顯現出差異?再者,實驗組學生在閱讀測驗的立即後測與追蹤後測上,各 在不同的理解層次上優於控制組,又為何有如此的現象?以下分別就「兩組學生 在理解表現上之差異」與「實驗組在閱讀測驗立即後測與追蹤後測上表現之差異」

等兩方面來探討研究結果:

一、兩組學生在理解表現上之差異

(一)從內容深究所提問的問題類型來看

本研究之實驗教學是融入於國語科課文內容深究當中,實驗組的多層次問答 策略教學所提問之問題,為研究者依照多層次問題的四類題型所自編而成,在教 導策略的同時,也藉由問題答案的探討達成內容深究之目的;而控制組採一般教 學法,其內容深究的問題全依照國語備課指引(本研究所使用的教科書版本為南 一版第 10 冊)的問題來進行討論。

褚芳瑜(2011)針對南一版、康軒版及翰林版三家版本之國小高年級國語科 教學指引內容深究問題進行歸類與分析,其採 PIRLS 的四大閱讀理解歷程:「直接 提取」、「直接推論」、「詮釋、整合觀點和訊息」以及「根據文章的訊息,檢驗、

評估與批判內容能力」做為問題分類的依據,其中南一版第 10 冊國語教學指引(100 年 1 月初版)內容深究問題在「直接提取」、「直接推論」、「詮釋整合」及「檢驗 評估」等四個閱讀理解層次上的分配依次為 35%、35%、19%及 11%,雖然與多層 次問答的四類題型分法不同,但「詮釋整合」與「檢驗評估」等問題的討論也涉 及較高層次理解,且此兩類問題的比例高達 30%。

回頭檢視本研究中控制組內容深究問題,將這十週所提問的問題依 NEAP 理 解層次加以分類,並與實驗組問題類型進行比較,如表 3-12 所示(詳細的問題列 表請見附錄 9),依比例來看,兩組的「尋找和回憶」、「整合和解釋」之問題類型 比例非常接近,而控制組的「批判和評鑑」問題類型,比實驗組少了 9%,且有 10%

的問題是不涉及文本理解。由此推測,即便控制組的教學未涉入閱讀策略的教導,

但學生在這些增進各層次理解的問題探討中,也可能有助於其課文理解表現。也 就是說,兩組教學實施、提問的問題類型及方式雖然不同,但不排除兩組教學皆 有助於學生對國語課文的理解,而導致兩者在課文理解的立即後測及追蹤後測上 無顯著差異存在。

(二)由測驗題型與學生作答習慣來看

課文理解測驗全為選擇題,不只問題層次與難度受到題型的限制,學生也有 可能因應不同題型而調整作答之策略。國語課文理解測驗之文章皆取自國小五年 級不同版本之教科書,文體、結構與題材都是學生所熟悉,無論是實驗組或控制 組的學生,相較於一般的閱讀測驗,學生更容易產生學習遷移;再者,測驗題型 全為選擇題,問題的層次和難度受到題型的限制,不如開放性問題較能評量出學 生批判思考層次的能力,且選擇題的作答是從四個選項中確認正確的一個,也較 開放性問題容易許多。回頭檢視學生在課文理測驗中的分數表現,前測、立即後 測及追蹤後測的平均難度分別為.72、.72 及.73,可見測驗難度對學生而言是偏易 的。而導致表現差異無法顯現可能的原因,也許便是題目太過容易,形成天花板 效應,使得高分群學生的表現差異無法從課文理解測驗中顯現出來。

兩組課文理解測驗結果未有顯著差異,亦有可能與學生的作答習慣有關,就 全為選擇題的課文理解測驗而言,再認測驗的工作要求,未必需要使用到閱讀策 略,學生或許只要採取「讀題目-找答案」的策略便能作答(陸怡琮,2011),即 便是「我與作者」、「我的看法與分析」兩類較高層次(解釋、批判和評鑑)的問 題,選項裡四個候選答案的內容,都有可能促發學生連結相關的先備經驗,間接 引導學生高層次的思考,學生再從選項中所得到的暗示回到文章去整合適切的答 案,相對於從無到有的開放性問題容易許多。由此推測,學生無論習得多層次問 答策略與否,其仍可能依循著原有的作答習慣或自行尋求更快的解題策略,這或 許是導致兩組學童在課文理解測驗表現無顯著差異的原因之一。

反觀閱讀理解測驗的內容與題型,以 NAEP 2009 閱讀評量架構為基礎的閱讀 測驗,文章體裁多元可能促發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當學生面對高層次的開放性問 答題,而其依循原有的作答習慣仍無法找出解答時,學生便需要調整作答策略。

實驗組在閱讀測驗的立即後測與追蹤後測都顯著優於控制組,造成兩組學生在閱 讀理解測驗表現上的顯著差異,本研究推測可能是「涉入策略的教導」所致。

本研究之閱讀理解立即後測與追蹤後測所使用的工具,是測驗編製者以 NAEP 2009 閱讀評量架構為基礎,依其所定義的文本型態(文學文本、訊息文本)及閱 讀歷程(尋找和回憶、整合和解釋、批判和鑑評)所編製而成。而 NAEP 2009 閱 讀 評 量 架 構所 指 之文 學 文 本 , 特 別是 小 說 , 內 容 多 半具 有 故事 文 法 ( story grammar),包含主角、場景、主角遭遇的問題與解決過程等,且故事的主題或主 要概念會明確或隱含在故事之中;而訊息文本通常包含圖、表格或圖解式的元素,

以加強文本內容或輔助意義的說明(NAGB, 2008)。測驗文章內容廣泛取自報章雜 誌、兒童百科全書、兒童課外讀物及網站等,測驗試題除了選擇題之外,也包含 開放式的結構問答題(林怡君,2010;黃琬玲,2010)。Baker 與 Brown 認為學習 者在面對難度中等的作業時,較可能引發使用策略的意識(引自陳正,2011)。藍 慧君(1991)發現學童在閱讀文章難度較高的說明文時,會比文章難度較低的故 事體使用更多的閱讀策略。再者,根據閱讀目的研究(Mayer, 1975; Pichert &

Anderson, 1988)指出讀者會根據閱讀的目的形成不同閱讀表徵,進而有不同理解 表現(引自陸怡琮,2011)。是故,像上述這樣多元化的文章體裁、內容及測驗題 型之工具,是學生少有經驗過的,也因為並不是他們平時所熟悉的測驗型態,而 促使實驗組學生運用所學之閱讀策略來理解文本內容並回答問題,有效促進其閱 讀理解表現。

二、實驗組學生在閱讀測驗立即後測與追蹤後測上表現之差異

由表 4-7 得知,實驗組學生在「高年級閱讀理解測驗」(立即後測)上之得分 及「尋找和回憶」理解層次立即效果上的表現,均顯著優於控制組;而由表 4-8 可知,實驗組學生在「四、五年級閱讀理解測驗」(追蹤後測)上之得分及「批判 和評鑑」理解層次追蹤效果上的表現,均顯著優於控制組。就閱讀歷程的階層關 係,以「尋找和回憶」最為簡單,「整合和解釋」次之,而「批判和評鑑」最困難

(林怡君,2010;黃琬玲,2010),而實驗組的表現為何在立即後測僅「尋找和回 憶」顯著優於控制組,而追蹤後測卻是在「批判和評鑑」優於控制組。探討原因 如下:

(一)從測驗的難易度以及文本題材來看

本研究在立即後測所使用的工具為「高年級閱讀理解測驗」,追蹤後測的工具 則為「四、五年級閱讀理解測驗」,兩測驗皆自高屏地區抽取國小學童為施測樣本,

本研究在立即後測所使用的工具為「高年級閱讀理解測驗」,追蹤後測的工具 則為「四、五年級閱讀理解測驗」,兩測驗皆自高屏地區抽取國小學童為施測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