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層次問答策略的理論基礎

「多層次問答策略」之理論依據來自於「NAEP 的閱讀架構」及「QAR 策略」,

本節將針對這兩大主題之內涵、相關理論及實徵研究加以論述。

壹、NAEP 的閱讀架構及其與閱讀理解的關係

美 國 的 「 國 家 教 育 發 展 評 量 」(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簡稱 NAEP),是目前世界上最卓越的大規模教育評量的典範之一(盧雪 梅,2000)。NAEP 在一個獨立於聯邦政府教育部的組織「國家評量指導委員會」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簡稱 NAGB)的指導下,負責全國性的評 量方案,定期評量並報告美國四年級(國小)、八年級(國中二年級)和 12 年級

(高中三年級)學生在各學科(地理、閱讀、寫作、數學、美國歷史...等等)表 現的資料,以協助大眾、決策者及教育專業人士瞭解學生的學習表現。NAEP 2009 閱讀評量架構在先前的理論基礎之下,不局限於特定的派典而是奠基於實徵性閱 讀科學研究結果,並取法於 PISA 和 PIRLS 兩個國際性大型閱讀研究而發展出獨 有的架構(NAGB, 2008),以下將針對「NAEP 對閱讀的定義及理解歷程的觀點」、

「NAEP 閱讀架構的認知目標」、「NAEP 閱讀架構與閱讀理論的連結」及「相關實 徵研究」等方面加以敘述。

一、NAEP 對閱讀的定義及閱讀理解歷程的觀點

NAEP 2009 閱讀評量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下,進一步參酌閱讀科學研究(RAND Report)、PISA 和 PIRLS 兩大國際性評量對閱讀所下的定義,將閱讀重新界定為「閱 讀是一個動態且複雜的歷程,過程中涉及到理解書面文本,發展和解釋意義與依

文本類型、目的和情境適當的使用意義」(NAGB, 2008, p.2)。NAEP 認為閱讀的 本質是涉及許多不同行為的動態、複雜歷程,文本、讀者的背景和經驗皆會影響 閱讀的表現。讀者通常先形成對文本的初步理解,然後尋找他們需要特別注意的 訊息,之後與文本產生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包括解釋和評價文本內容,並利用 先前的經驗和先備知識形成對文意的假設,隨著閱讀的持續進行,不斷修正他們 最初的想法以持續獲得新的理解(NAGB, 2008, p4)。簡而言之, NAEP2009 視 閱讀為一種主動、複雜的歷程,此歷程包含有:理解書寫文本(Unerstanding written text)、發展和解釋意義(Developing and interpreting meaning)、適當地使用意義

(Using meaning as appropriate to type of text ,purpose, and situation )(NAGB, 2008):

(一)理解書寫文本:讀者透過尋找和回憶文本訊息,並在需要時進行推論,以 達字面理解,從而獲取文本中的概念和內容。此時,讀者會進行解碼書面 文字和取用字彙知識等基本技能。

(二)發展和解釋意義:指讀者整合其所閱讀的文本與他們從其他文本所讀到的 知識及外在的經驗而統整出來的意義。讀者使用更複雜的推論技巧,以理 解文本所暗示的訊息。當讀者遇到額外的訊息或概念,讀者將適當的修正 對文本的理解。

(三)適當地使用意義:是指讀者根據特殊目的或情境,提取已從文本獲得的概 念和訊息。例如:文本的使用可能只是簡單的知道火車離站的時間,或是 涉及更複雜的行為,如分析作者如何發展角色的動機,或評鑑論點所陳述 的證據品質。

由此可知,NEAP 對閱讀理解的定義與觀點,有別於傳統將閱讀者視為被動角 色的觀念,而閱讀理解表現不僅僅是技能展現與知識建構的認知歷程,NAEP 從測 量觀點進一步將閱讀理解的定義延伸,從操作性的向度界定閱讀理解。

二、NAEP 閱讀架構的認知目標

NEAP 2009 閱讀評量架構及試題設計聚焦在測驗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本 時,所涉及的三種不同閱讀理解歷程(或稱認知行為),詳見表 2-1 所示。

表 2-1

資料來源:NAGB(2008, p.39)

NEAP 將評量所使用的文本區分為文學性文本(Literary text)與訊息性文本

(Information text)兩大類。其中,「文學性文本」包括:小說(Fiction)、非小說 類文學作品(Literary nonfiction)和詩(Peotry);「訊息性文本」則含:說明文

(Exposition)、議論文和宣導文本(Argumentation and persuasive text)以及程序性 文本和文件(Procedural text and documents)等。而 NAEP 所定義的認知目標包含 了三個不同歷程的能力,以說明閱讀理解歷程的複雜本質,認知目標意指心理歷 程或以閱讀理解為基礎的思考種類,分述如下(NAGB, 2008):

(一)尋找和回憶(Locate/Recall):乃指讀者從文本中尋找和回憶訊息,此一歷 程行為要求讀者清楚的陳述主要概念或支持的細節,找到故事的基本元

素,例如:人物、時間或場景等。他們在回答評量試題的歷程,通常包含 將試題所給予的訊息與文本字面的或同義的訊息加以配對,然後使用文本 的訊息發展出答案。此外,此類的試題通常也聚焦於相對少量的文本訊息,

例如:一個句子、一個段落、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臨近段落。

(二)整合和解釋(Integrate/Interpret):乃指讀者將新訊息和文章所說的原始意義 加以整合,並解釋他們在歷程中讀到什麼。在此一歷程中,讀者需比較和 對照訊息或角色的行動,檢視跨文本各層面的關係,或思考文中可替代的 表徵。這個層面的閱讀是理解的關鍵,且可想而知,讀者需在文本所呈現 的不連接訊息、概念、細節、主題之間移動,從訊息的邏輯性和完整性延 伸對文本的初步印象。此外,讀者也需連結文本訊息和其他來源的知識(例 如過去所學的),或是連結到已內化的規準與邏輯,因此讀者會把他們已知 的知識運用到閱讀中,也會於生活中應用其閱讀所獲取的訊息。此類的試 題會要求讀者歸納訊息文本,以形成概要或說明故事的情景如何有助於主 題的建立,也要求解釋角色的動機或作者試圖說服讀者的理由,推測主角 可能採取的行動或解釋故事所隱含的訊息與寓意等。

(三)批判和評鑑(Critique/Evaluate):最後一個理解歷程,則是要求讀者跳脫文 本並客觀的檢視文本,其焦點仍在文本本身,但讀者的目的是批判性地思 考文本,從不同的觀點且綜合其他文本、經驗來評鑑文本。此類試題會要 求讀者以整體的方式評鑑文本的品質,確認文本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或評 斷特定文本特徵在達成文本目的上的有效性,詢問某事件實際發生的可能 性,議題的合理性,或對事件解釋的適切性等。部分試題則將焦點放在語 言選擇的層次(the level of language choices),例如:評鑑隱喻在文字表達 上的差異。或擴大層面至對整體文本寫作技巧的評析,例如:評鑑作者的 寫作手法是否有效的達成作者想要的目的或效果。

三、NAEP 閱讀架構與閱讀理論的連結

閱讀是一個建構性的過程(constructive process)也是個動態的歷程,而不同 的讀者即使閱讀相同的文章,仍不會建構出完全相同的意義(Goodman, 1998)。

對於閱讀理解的定義,諸多學者各有不同的看法,從傳統的觀點來看,Swaby(1989)

認為閱讀理解就是一種技能的展現,當讀者具備閱讀技能,理解就會自動產生。

而近幾十年來盛行的認知建構觀點,有 Anderson 和 Pearson(1984)所提出的「閱 讀理解是讀者藉由和閱讀材料間的交互作用,內在地主動積極建構意義」;Stoodt

(1989)認為在閱讀的歷程中,讀者為達理解之目的,必須了解文章語言,思考 文章內容,並評鑑文章。Gagne、Yekovich 和 Yekovich(1993/1998)則認為成功 的閱讀理解有賴於三種專門知識之要素--概念性理解、自動化基本技能以及策 略。Kintsch(1988)從文章訊息與讀者先備知識互動的觀點,提出建構統整理論,

主張文章的閱讀理解過程是心理表徵不斷被建構與統整的循環歷程。

林怡君(2010)分析比較各閱讀理論,對照各理論探討的閱讀理解(歷程)

層次,指出雖然 NAEP 未明確說明其依據理論為何,但她認為 NAEP 閱讀理解歷 程與 Swaby 的閱讀理解層次、Gagne 的訊息處理理論、Kintsch 的建構統整理論、

Pearson 和 Johnson 的閱讀理論有其對應關係,如表 2-2,顯示 NAEP 閱讀評量架構 不以單一閱讀理論為依據,而是整合各種理論,將不同層次的閱讀理解納入閱讀 理解架構中。其中,Kintsch 的「情境模式」,以及 Pearson 和 Johnson 的「涉入個 人經驗的理解」皆指讀者閱讀時需要連結文本內容與先備知識,而 NAEP 閱讀架 構的「整合和解釋」、「批判和評鑑」兩層次亦需讀者將文本內容連結個人經驗以 進行解釋,與綜合已讀過的內容以進行批判和評鑑,因此「情境模式」與「涉入 個人經驗的理解」可同時對應 NAEP 的「整合和解釋」和「批判和評鑑」兩個層 次。

表 2-2

NAEP 2009 與閱讀理解理論對照表

理論/架構 閱讀理解(歷程)層次

NAEP 2009 尋找和回憶 整合和解釋 批判和評鑑

Swaby 字義的理解 推論的理解 評鑑的理解

批判的理解

Gagne 字義理解 推論理解

Kintsch 微觀結構 鉅觀結構

情境模式 情境模式

Pearson 和 Johnson 表層文意的理解 深層文意的理解

涉入個人經驗的理解 涉入個人經驗的理解 資料來源:林怡君(2010,p.19)

四、相關的實徵研究

在國內,目前有林怡君(2010)、黃琬玲(2010)參照 NAEP 2009 閱讀架構所 編製的閱讀理解測驗。適用對象分別是國小高年級一般學童與國小四、五年級一 般學童。兩份測驗均採 Rasch 模式分析並建立各項信效度憑證,且為提高測驗分 數解釋的方便性,研究者也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測驗分數的轉換與應用,提供國內 的學者、教育人員從事閱讀研究與教學之參考。

另外,陳怡琪(2011)則是以 NAEP 2009 閱讀架構的理解層次發展「多層次 提問教學」,探討其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後設認知和閱讀動機的 影響。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進行教學實驗,以國小五年級 40 位學生為對象,

隨機分派成兩組,實驗組採多層次提問教學,控制組則採一般閱讀教學,進行十 週,每週二節的教學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表現立即後測 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高層次的「整合和解釋」及「批判和評鑑」的立即後測表

隨機分派成兩組,實驗組採多層次提問教學,控制組則採一般閱讀教學,進行十 週,每週二節的教學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表現立即後測 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高層次的「整合和解釋」及「批判和評鑑」的立即後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