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導演是國中生」課程前、後測結果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大導演是國中生」課程前、後測結果分析

教學前後進行測驗探討學生對於動畫影片內容的瞭解,是否能從中發現並學 習到正向的意涵或品德價值,在研究者的引導與學生參與的過程,希望學生在觀 賞動畫時除了娛樂外,能夠進一步瞭解動畫中隱含的內容意涵。前後測中將使用 2 段影片:前測使用學生耳熟能詳的兒童動畫「海綿寶寶-水母蟹堡」,選用該動 畫主要是因為這是學生從小到大平常就在觀賞的動畫,以此動畫進行前測不但能 拉近學生的距離,雖然娛樂性質較高,但是其中提及物種的尊重及環境永續的內 容寓教於樂,故研究者選為前測影片,嘗試探討學生對於動畫影片內容的瞭解,

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動畫原來有其內涵;後測使用紀柏舟的動畫作品「光之塔」, 在美國獲得大大小小 18 項影展肯定。施測時學生即將畢業離校,播放此段動畫 亦提醒學生回顧身邊愛你的家人,提醒學生親情、孝順及時的重要作為課程總結 及期許。藉由兩段動畫影片,兩種不同取向的動畫內容題材,卻同樣擁有深入淺 出的劇情內涵,也包含了正向價值,讓學生在觀賞後寫下觀看後是否能發現其中 的想法。

一、前測測驗實施情境

依據實施試探性教學時經驗,引導學生思考:同一個影片觀看的面向與內容 會因人而異,請學生觀看動畫時可以想一想,試著去找發現其中的是否藏有其他 意涵。引起學生「大家來找碴」的心態,提升學生觀看及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反 映已經看過,研究者表示這樣更好,這次剛好可從不同角度再欣賞一次,或許有 其他的發現。

(一)學生觀賞動畫前引導:同一個影片觀看的面向與內容會因人而異,請學生 觀看動畫可以思考其中的意涵。由於動畫內容生動有趣,又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兒 童動畫,學生皆能集中注意力欣賞。

(二)填寫前測題目時,由於題目設計採開放式題型,一開始學生較不清楚開如 何下筆,需教師從旁說明但是不干涉學生的書寫方式,也不要求書寫字數,讓學 生在最低干擾之下寫出他們最自然的感受。

二、後測測驗實施情境

後測使用紀柏舟的動畫作品「光之塔」,由於片長約 7 分鐘,所以併在第五 單元學生作品互評後進行施測。「光之塔」以家庭親情為主軸,學生適逢叛逆的 青春期和家庭的關係比較緊繃,藉由本動畫影片的撥放讓學生思索與家庭的關係。

由於影片中以船隻遠行代表子女不同階段的成就與發展,在船隻越變越大學生說:

「哇,船怎麼越來越大了!」、「好誇張!」。當動畫撥放到越來越年邁的父親,

苦等不到孩子返家,教室氣氛開始改變與原本浮動的情緒開始沉澱。影片中的孩 子返家與父親最後的合奏,當父親手垂下的那一刻,許多學生眼眶已泛著淚。

填寫後測題目時,由於題目題型學生在前測時已經寫過同樣的題型,研究者 從說明並建議學生在書寫正向價值時,可以使用列點方式說明會更清楚,同樣不 干涉學生的書寫方式,也不要求書寫字數,讓學生在最低干擾之下寫出他們最自 然的感受。

三、前、後測結果分析

經專家效度檢核後修正題目題型與評分基準,設定 1~5 分為低學習成就、6~9 分 為中學習成就、10~12 分為高學習成就。以下針對前測、後測與前後測比較結果 分析。

(一)前測結果說明

前測成績如後:1~5 分為低學習成就,計 6 人(22.2%)、6~9 分為中學習成 就,計 17 人(63%)、10~12 分為高學習成就,計 4 人(14.8%)。如圖 4-1:

圖 4-1 前測成績圓餅圖 由數據顯示可以了解:

1.學生具有基本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所以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有中度的學習成 就。

2.部分學生(22.2%)面對學習單,無法提起興趣認真書寫。少部分學生(14.8

%)則已經有敏銳的觀察與感知,已具備正向思維與價值觀。

並且從學生前測填答內容內容可見,學生能夠捕捉前測動畫中所呈現對於物 種的尊重及環境永續的概念並能描述原因:

不能因為錢就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倫理道德。無論是人、動物都有自己存活的 權力,誰也不能傷害一條如此珍貴的生命。看見有無辜的生命正在被傷害,

盡你所能阻止。(前測 S18)

要保護環境,不能為了自身利益破壞他們。(前測 S5)

不要濫殺、抓生物、動物。不要破壞大自然的環境。自私自利最後會被大自 然反撲。(前測 S25)

低學習成就 6人,22%

中學習成就 17人,63%

高學習成就 4人,15%

前測成績圓餅圖

我們不該為了專求龐大的利益而破壞美麗的大自然,而應該要和大自然共生。

(前測 S17)

甚至有同學也聯想到做人不能貪得無厭,要有同理心去關心動物,甚至能夠 見義勇為去協助弱勢:

不能因為個人利益就隨便犧牲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前測 S15、 S23、 S24)

如果沒有克制自己的貪心,就會一直想要。像:魚類,如果人們一直抓一直 抓,魚類就會絕種。(前測 S11)

1.做人不要貪心 2.與自然共存 3.正視現代化農場的問題:動物並不想生活 在小小的空間,從早到晚都在生蛋生蛋生蛋!(前測 S10)

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騙,做最真的自己。對任何事物都要處於感同身受有同 理心。見義勇為去救無辜不幸的殘害。(前測 S18)

依據各題目評分分數的分布,學生在正向價值描述部分比較不清,研究者在 後測時可再補充說明。另外在描述的部分,也可以鼓勵同學以條列式說明更能釐 清思緒。

(二)後測結果說明

後測成績如後:1~5 分為低學習成就,計 2 人(7.4%)、6~9 分為中學習成 就,計 18 人(66.7%)、10~12 分為高學習成就,計 7 人(25.9%)。如圖 4-2:

圖 4-2 前、後測學習成就比較圖

由數據顯示可以了解經過課程學習後,低學習成就的人數較前測少了 4 人,中學 習成就人數增加 1 人,高學習成就的人數較前測增加 3 人,表示學生經過教學之 後在觀賞動畫影像的能力提升。

而在後測的填答內容內容可見,學生都能夠清楚了解後測動畫中所要提醒學 生回顧身邊愛你的家人,提醒學生親情、孝順及時的重要概念並能描述原因:

對於父親要尊重,小孩不應該讓父親等太久。(後測 S4)

我們要孝順,關懷家人。(後測 S9)

多陪陪父母,他們沒辦法每次都等到你回來。(後測 S2)

如果被父母辛苦養大後出社會打拼,但自己有錢、家庭就不鳥父母,突然父 母有什麼不幸,後悔也來不及。(後測 S8)

愛要及時,如果錯過了一生一定會後悔一輩子,不管是友情、親情還是愛情,

一定都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人生總是有生老病死,很多人都是失去後才懂 得開始珍惜,但一切也已經來不及了。(後測 S11)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低學習成就 中學習成就 高學習成就

前測 6 17 4

後測 2 18 7

人數

前、後測學習成就比較圖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部動畫告訴我們,父母雖然什麼都不說,但父母其實一 個人會很孤單,從很小的時候就擔心我們,老了以後一個人還是會擔心。父 母在乎的的不是物質上的需求,父母一生的心願,我想,大概也是孩子能平 安快樂吧!所以我們應及時報答父母,讓父母覺得不管怎樣,還有我們在!

(but,我就不懂,動畫裡的兒子很有錢,為什麼不接父母一起住?)(後測 S27)

感受到親人無私的愛與關心,並與生活現況結合。

父親無私的付出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愛(後測 S5)

其實每位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只發現父母對他的不好,並不會 發現父母對他的好。很多人只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卻沒發現父母看著自己成 長而父母越來越老,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父母是那樣深愛自己的,很多人 總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但這時已太晚了,父母早已不在自己身邊了。所以 我認為愛要及時,不要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後測 S17)

甚至有同學能夠詮釋畫面的物件的意涵。

房子上的燈:燈永遠亮著就好像代表父親一直在這個家等著他,看到時給我 的感覺是,父親不會在意兒子有沒有成功,想的是兒子就算抽點時間回來看 他,那怕只有一下,沒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家就像是避風港一樣,隨時為子 女敞開。

船越來越大:這也代表兒子事業成功,但另一面是父親一直在等他,但他卻 只寫信回來,可能兒子想要父親看到自己成功,為他驕傲,但子欲養親不在,

親情和事業應並重。(後測 S19)

其中該班部分行為偏差的學生在後測內容也有十分具體的描述,想必這部動畫還 是有感動到他們,觸動他們的心情。

飲水思源,感恩是一定要的。父母不惜金錢、時間、勞力為我們付出,我們 偶爾也應該相處關心他們。(後測 S12)

親情是唯一和自己最了解你的東西,所以要在時間還沒到時好好珍惜。(後 測 S6)

經過研究教學的影響,從後測的描述可見學生能夠發現動畫中的內涵,並且 能更明確的表達與描述他們的想法,表示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皆有所提升,未 來可望能將此觀察與思辯能力繼續延續下去。

(三)前後測比較結果說明

圖 4-3 前後測分數進退比例圖

比較前後測驗成績,由上圖 4-3 顯示以下現象:

1.經過課程教學後,普遍同學在學習成就積分上都有進步,分數進步者達 20 人。

其中在中、高學習成就學生人數增加,表示學生對於動畫的描述與發現其中的正 向價值的觀察力皆有提升。

分數退步2人 7%

分數持平5人 19%

分數進步20人 74%

前後測分數進退比例圖

2.部分同學總分退步,比對檢視前後測資料,皆因描述內容部分不如前測詳盡導 致分數降低。學生對於影片分析及價值認定部分持平。

由此可見,學生在教學前後雖然大部分同學已有中度的學習成就,並具有基 本的觀察與描述能力。但是在課程教學後,觀察與描述能力提升,在分辨描述動

由此可見,學生在教學前後雖然大部分同學已有中度的學習成就,並具有基 本的觀察與描述能力。但是在課程教學後,觀察與描述能力提升,在分辨描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