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導演是國中生」課程實施歷程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大導演是國中生」課程實施歷程

本節針對研究者為探討品德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動 畫」為視覺藝術教學題材與創作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 索影像所傳遞的意涵,在討論與省思中提升道德判斷的自覺。並以動畫製作原理 在小組創作動畫過程中,劇情討論與實際演出(或運用其他媒材演出)中進一步 體會與瞭解品德內涵,最後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估。在實施「大導演是國中 生」單元課程的實施歷程與課堂觀察紀錄,以了解學生對於課程的反應與學習狀 況和教師互動回應……等,做為日後課程再修正的參考。

一、第一單元:破解動畫的密碼

在教學活動之前,先以動畫影片「海綿寶寶-水母蟹堡」進行學生對於動畫 影像內涵的前測,鼓勵學生重新發現動畫中的內涵及正向價值。開始教學時,告 知學生本次課程架構:將會從了解動畫的原理與種類,並了解動畫的製作分期,

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一部動畫,最後運用動畫的原理來拍攝一部短片 MTV。

開始不和學生特別強調「品德教育融入」的議題,而是在課程中舉例或是以 引導的方式代入,避免產生先入為主的排斥或認同,提升學生的自主反思將品德 教育等正向價值內化。

(一)教學活動過程

本單元教學活動共三節課,135 分鐘。藉由動畫原理、媒材、製作流程分期 的介紹,讓學生能夠了解他們平時觀看的動畫從何而來,除了知道動畫的複雜工 序,也能了解創作動畫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最後以動畫為例,探討動畫中的品德 教育,引導學生能夠發現其中的品德價值。

1.第一堂:動畫原理、動畫種類與動畫媒材的介紹

引導學生回想思考發現生活中動畫的運用十分廣泛。引起學生動機進一步介

紹動畫的原理「逐格拍攝」與「視覺暫留」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請學生上台示 範揮手動作,分解動作讓同學了解動作的構成與連貫性,加深學生印象;並使用 手翻書,進行實例示範體驗動畫原理。

接著介紹動畫的種類,讓同學能夠依空間關係區分 2D 及 3D 作品;藉由動 畫圖片及影片運用「6E 教學法-典範學習」讓學生了解並能分辨各種不同動畫的 製作媒材,能欣賞並尊重不同的媒材表現方式。

2.第二堂:動畫製作分期的介紹

課堂開始先以加分搶答的方式複習動畫的原理與種類。複習動畫的原理與種 類後,先以動畫製作流程圖配合 15 分鐘動畫製作教學短片,介紹動畫產業製作 動畫的流程。影片中間適時暫停並針對步驟進行說明,並和學生分享研究者的生 活經驗,在解說與影片穿插之下建構學生基本概念。最後藉由 powerpoint 補充動 畫創作分期圖文介紹學生深入了解動畫製作的流程。從初期籌備規畫、劇本構思、

分鏡繪製;中期的設計稿與動畫原畫繪製;後期的畫面彙整、配音、剪輯等,同 時瞭解一部動畫的完成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原定 2 節課完成第一單元,由於 研究者補充說明以及學生互動踴躍,所以動畫中的品德教育延至下一節課進行,

預計半堂課結束。

3.第三堂:動畫中的品德教育

首先以問答方式複習動畫的原理、種類以及動畫的製作過程分期。先和學生 討論動畫不止是娛樂而已,它可以兼容各項議題兼容並蓄、寓教於樂,甚至連「品 德教育」也可以隱含在動畫之中。以東、西方經典動畫及生活中的動畫影片來探 討動畫中的品德教育。並依據試探性教學結果,除了從劇情分析外可延伸「從角 色個性」的人物設定分析,從學生認同的動畫人物中,發現其正向意涵的表現。

(1)從劇情分析:①以宮崎駿動畫為例:探討「風之谷」中的品德意涵。②以 電影「阿凡達」(大量使用電腦動畫特效繪製)討論「尊重、負責」;「天外奇蹟」

探討尊重、合作、關懷;「史瑞克」探討負責、合作等。研究者於研究學生七年 級時節錄宮崎駿動畫「風之谷」以環境教育議題觀看並討論,對該部動畫已有初 步了解。對於其中尊重自然、肩負保衛家園的責任、環境保護的議題都能夠了解 體會。電影「阿凡達」亦是尊重自然、尊重不同種族的人、利益與環保的議題,

並提及宮崎駿對於議題的敏銳度與前瞻性。

(2)從角色人物設定:先以「火影忍者」主角漩渦鳴人為例:鳴人從小被大家 排擠、成績總是吊車尾,但是他以他的樂觀和努力,負責用心完成各種訓練任務,

一直進步的他甚至能和劇中的資優生佐助並駕齊驅。再以「航海王」、「海綿寶寶」

人物的個性各有不同的特質值得學習,學生開始針對他們喜歡的角色並和同學分 享與討論發現其中值得學習的表現。

最後發下學習單進行動畫的原理及種類、動畫製作的流程學習檢測,另外為 了解學生對平時觀賞的動畫進行反思,設計開放式題目讓學生重新思考並分享從 小到大曾經看過的動畫中,是否重新發現了其他正向價值或品德意涵?

(二)學生上課反應

從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反應可以想見他們對於課程的接受度和學習成效,經 由試探性教學後所實施的正式課程,才能更完整且明確的瞭解學生的反應和課程 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下為研究者在第一單元實施課程中,觀察學生的反應進行說 明:

1.學生對於動畫題材有高度的興趣

當學生們知道這次的系列課程與「動畫」有關時,大部分的同學眼神為之一 亮,所以在課程的討論與分享觀看動畫的經驗時學生反應十分熱烈;教師舉例的 動畫範例有的學生曾經看過引起共鳴,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願意進一步了解 動畫的基本原理、種類及製作流程。

學生在引起動機時提及曾經看過的動畫,開心提出曾看過的動畫,引起同學

的共鳴並開始分享與討論,教室氣氛十分熱絡。(教誌 20130419)

2.增加互動與教具,引起學生興趣且提升注意力及學習成效。

請學生示範揮手動作說明動畫中動作的分解進行互動,由於是同學進行動作 示範,學生注意力集中。甚至學生能延伸發展出其他的動作表演。

請 S3 上台進行揮手示範表演時,好友 S8 笑得特別開心,研究者也請 S8 上 台讓兩位同學進行互動式表演,最後 S3 和 S8 又發展出其他表演方式。(教 誌 20130419)

運用「手翻書」不同的教具媒材,吸引學生注意力,也藉由體驗活動能進一 步了解動畫的原理。在試探性教學後建議增加教具數量與比例以節約教學時間,

所以在正式教學時更能夠掌握教學時間。

手翻書真的很有趣,一人一本不用等來等去,還可以和同學交換。(訪 20130610)

3.了解動畫產業的分工與分期,體認到製作動畫的辛勞與分工合作的重要

本研究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品德教育處處都體現在我們的 生活當中,研究者特別運用學生最常看的動畫來進行說明,不但能獲得視覺藝術 知能,又能覺知合作的重要性。

學生了解動畫的製作分期流程之後,大多覺得動畫真的是一項需要分工合作 的產業。S12、S16、S20 更直呼好難喔~我們真的要做動畫嗎?(教誌 20130426)

部分學生已提前為即將來臨的作業感到不安,開始有些擔心自己是否能完成。

研究者給予引導和鼓勵,並告知接下來的課程將協助大家一步一步完成,降低學 生的焦慮。

4.大部分學生皆能認同動畫除了娛樂外,也包含了其他正向意涵。

先和學生討論動畫不止是娛樂而已,它可以兼容各項議題兼容並蓄、寓教於

樂,甚至連「品德教育」也可以隱含在動畫之中。當聽到「品德教育」時有的學 生面露難色,但是在教學中說明宮崎駿動畫「風之谷」中的品德意涵與環境教育 議題,由於學生在七年級有觀看過部分片段,所以比較容易理解原來品德教育並 不是只能那麼嚴肅的被討論,有的學生還能從其中在發現不同的議題。

S27:「原來宮崎駿在這麼早就想的那麼多啊!小時候在看都沒有想到那麼 多。」

S16:「除了品德教育以外,他還有談到環境保護的部分。」(教誌 20130503)

在分享從角色人物個性中,教師先以「火影忍者」主角漩渦鳴人為例,「航 海王」、「海綿寶寶」人物的個性各有不同的特質值得學習,和學生分享與討論發 現其中值得學習的表現。

「我喜歡魯夫的樂觀和熱心助人。」、「火影忍者的小李也是努力練習、超級 認真的人」……學生們能夠發現動畫人物的優點特質,互相討論熱烈。(教 誌 20130503)

我喜歡這樣的教法,原來動畫裡面也有品德教育,而且這樣討論品德教育比 較不會那麼嚴肅,比較有趣。(訪 20130610)

另外,在學習單的填答中,可以看見學生對於不同動畫的詮釋與發現,大部 分同學都能發現其中的正向意涵,透過課程的引導讓品德教育更容易為同學所接 受。

二、 第二單元:叫我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是一位說故事的專家,他的戲劇具有深澳 的思想和敏銳的心理學透視,和他的文學表現一樣。它的製作被引申、調整、複 製和使用,幾世紀以來轉化為無法計數的故事靈感。劇本的設計與討論是本研究 引導學生反思品德教育的重心,增設本課程引導學生撰寫文字劇本,並設計劇本

學習單使學生繪製分鏡圖前更清楚劇情脈絡。

(一)教學活動過程

本單元教學活動共 0.5 節,25 分鐘。首先複習並強調動畫中劇本設計與分鏡 圖概念,引導學生回想生活、電影、廣告中,音樂與影像的搭配,複習劇情、動 作表情的設計與編排,故事要有起頭、中間和結尾並依據策畫主題進行撰寫。

構思劇本的方式東西方各有不同:(1)西方好萊塢的編劇規律:開端、發現 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最後結尾。(2)東方編劇傳統:起、承、轉、合。

以線條為例運用曲線表示劇情起伏。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出發,或由童話故事改編;

其中可以選擇音樂,從旋律及歌詞結合劇情,將品德教育內涵融入劇情中。

其中可以選擇音樂,從旋律及歌詞結合劇情,將品德教育內涵融入劇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