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介消費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介消費

小明觀看網路媒體,學習理解內容後消費。研究欲釐清,他開始學習網路舞 蹈的動機,是為了逃脫正式組織及家庭帶來的權力知識中心控制;或者,是為了 逃脫社會制度其他方面的控制?具體研究方向如,了解他消費相關之媒體傳播模 式、使用媒體的行為及其實際消費,以描述他的媒介使用生命史。文獻探討中,

閱聽人媒介消費的面向可能如下:

壹、媒介消費

閱聽人消費文化中,Featherstone M.(1990, 1991, 1995) 整理出三大觀點。第 一,「消費生產」(production of consumption)。此觀點類似於後現代主義,認為消 費由無限的符號商品文化組成,這刺激了生產,導致西方社會休閒與消費快速成 長。代表學者有霍克海默與阿多諾 (Horkheimer and Adorno,1972)、馬庫色 (Marcuse,1964),與布希亞 (Baudrillard) 提出的符號消費理論等。他們認為,

消費者非常重視購買商品獲得的滿足感,這樣的發展會給予資本家更多控制與操 弄消費的機會。從生產到再生產,藉由媒介無止盡的模仿與複製符號,物品真實 的意義變得更模糊了。關於此種觀點,Featherstone 則反駁認為,文化工業的說 法,將大眾視為同質文化,容易抹煞個體的創造力。

第二種觀點指「消費形式」(mode of consumption),說明消費由商人刻意創 造差異,欲建立社會人際的連結或分化;大眾的滿足感與地位位置,必須依靠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1

味差異的展現來維持。如韋伯倫 (Veblem) 提出「炫耀性消費」 (conspicuous consumption),說明有些物品會因私人收藏因素,而刻意標上「無價」,反而更提 高了收藏品的價值。另外,像是時尚體系,也常會分類使用者的階層,判別品味 正統與否。事實上,我們對商品 (如高級紅酒) 的享受,可能只有部分與實質消 費相關;其餘則為商品標誌設計,賦予的意義。

第三種觀點,布迪厄 (Bourdieu) 提出類似說法,如「品味會分類商品、也 會分類消費者」。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將投資新商品,建立社會距離,製造 出流行、嶄新、及令人嚮往的商品。例如,管理財富、展示自信、學習人際關係 及工作野心的書籍等,常在書店供應標示、或放置在書店排行榜的上方。媒體不 斷強力宣傳大眾該建構、享受令人滿足的生活風格時,我們便容易被影響—覺得 在現代社會,學習新商品的知識與社會文化價值,似乎變得更為重要。第三種觀 點由 Fiske 提出,較接近本研究強調之愉悅與主動,強調使用媒介帶來的「愉 悅與想像」(consumption of dreams and imagination),得以支持閱聽人對社會關係 之夢想想像。他說明 生產的目標即為銷毀,關鍵問題為如何面對鋪張浪費 (Featherstone M)。實際的商品實踐區域如百貨公司、城市商場、國際展覽、主題 樂園、商業表演等,喚起如嘉年華般的狂歡元素,鼓勵大眾做無深度的感官奢侈 享受。媒介提供符碼交錯的影像,讓閱聽人透過消費文化,找到實踐日常生活認 同方式。儘管閱聽人在其中,無法扭轉閱聽媒介機構決定的生產方式,但卻可以 以不虔誠的享樂形式,對抗媒體機構提供的策略。這種看法,肯定了消費者有可 能顛覆傳統主流文化。同樣在說明消費的的愉悅,另外有學者 Jekins (1992) 提 出「文本盜獵」(textual poachers),說明媒介迷可能從現存文本中取出元素,拼 貼、再重新創造新文本,間接促成了新的媒體奇觀,找出自我認同的生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2

貳、其他媒介消費因素

後現代主義的學者布希亞 (1994, pp. 1-42),提出符號/圖像理論,說明圖像、

真實與消費的關係。媒體機構有時運用符號圖像,操控人們生活消費,使得消費 已經不是純粹物質消費,而是象徵體制的消費。大眾身處於社會,會相信符號價 值的意義,幫助維持圖像與真實的關係。而圖像在社會中變動,有四個過程:首 先,反映真實。如圖像與文字,可以反映世界並且傳播知識。第二,圖像遮蓋並 反轉真實。如,秦始皇造小篆、消滅古代的文字,表示新的圖像符號,讓舊有的 文字消失。第三,圖像遮蓋了真實的不存在。我們大眾以為的真實,事實上並不 存在。崇拜偶像的人總忽略了,偶像只是充滿理想符號的空殼,而容易以為偶像 真實存在,並因此感到愉悅。第四,圖像與真實無任何關係;圖像本身便是模擬 真實。許多新聞圖片與民調顯示了虛假但卻類似於真實的資料,讓閱聽人假設媒 體圖文資料是真實的一部分,但事實上圖文報導中陳述的事實,在現實世界中,

可能根本不存在。

超現實主義部分,布希亞提到了著名的理論—迪士尼化。擬像理論中,迪 士尼為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樂園中充斥著符號與幻想,讓我們以為卡通人物的組 成是真實的。在樂園中,可見成人與小孩,都帶著赤子之心來玩,讓人誤以為天 真的心情或舉動,真實存在於現實的成人社會中。象徵符號充斥於世界,最終將 導致物品充滿著商品的象徵消費意義,資本主義因而出現,並且實踐在社會中。

接著,布希亞提出了重要的辭彙:內爆。當符號乘載的意義過多,其本身意義將 多至爆炸,擬像便因此產生。

布希亞理論,應用在媒體宣傳上,可見電視播放偶像商品資訊,塑造了媒 體包裝,修改了大眾觀賞媒體的過程。比起純粹欣賞媒體內容,閱聽人觀賞現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3

媒體時,多了流行新奇的意義。但這些景觀是媒體人為製造,組成影像為超真實 影像,賦予比原型還要真實的世界。在資訊太多而意義太少的社會,螢幕中介,

呈現目眩神迷的氛圍,模糊了媒體現象與真實的界線;甚至,真實本身難以辨認。

因此,大眾觀賞媒體、或參與媒體活動,要如何看待自我價值、及偶像、商品宣 傳活動,有了許多可想像詮釋的空間。我們在眾多的符號當中,擷取其中一角,

理解了世界,但也難以逃脫資本主義營造的體系。

除了站在文化符號的角度,尚有從社會環境出發的理論。紀登斯 (Giddens,

1991)不談論閱聽人之主動閱讀、或是受到媒體中心組織訊息發佈的控制;他說 明了社會規則,即媒介組織創造出的商業規則,會行使基礎權力,而結果不必然 會對他人造成壓迫;規則架構常能夠予人撫慰與激勵。他認為,社會規則模式的 循環為,首先出現固定的行為模式 (behavior pattern),在例行的傳播活動中形成 具體慣例 (convention),最後再成為社會規範 (social norms)。其中,會訂定什麼 樣的事情是應該做的,反應了自由規則之下的深層意識型態體系。儘管上一小節 提出,閱聽人有權主動對規則做出抉擇、並且創造另種社會互動形式;然而,就 規則而言,它實際上非隨機出現、或具有民主性質。規則往往有無可否認的能力,

可以影響意識及社會活動。所以當制定規則時,必須考慮規則制定者、與規則表 達者他們的地位與腳色、在社會中可以顯現的權力多寡。基本而言,社會規則有 助於激發出特定的互動慣例,這些社會互動模式又反過來強化規則,再度強化、

重複循環社會模式。

參、主動消費媒體的閱聽人

閱聽人身為媒體消費者,常在權力系統中主動參與創造並且消費。他們代 表的不是獨立事件,而是身分和高度複雜的社會建構過程。小明主動使用網路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4

且舞蹈學習,啟示了本研究要尋找閱聽人主動使用媒體的研究。比歐卡 (1988,

轉引自陳芸芸) 整理了閱聽人主動的文獻,約有五種不同的立論:

一、選擇 (selectivity)

閱聽人有不同的媒介可以選擇,同時也有轉台器。閱聽人將媒介看能能夠節 省時間的「工具」,而不是傳遞情感用的「儀式」。此版本用來說明閱聽人 的主動媒介使用,較另外四種軟弱無力。

二、實用主義 (utilitarianism)

閱聽人是屬於「自利式消費者」的化身,如「使用與滿足」理論說明,媒介 消費多少意味著意識需求的滿足。此理論同時也包括了第一種選擇的涵 義。

三、意圖 (intentionality)

主動的閱聽人,必須要涉入資訊和經驗獲取的積極認知過程;活動型態和媒 介使用並重。如,不同型態的媒介訂閱,像是刊物或媒介服務。

四、對影響的抗拒 (resistance to influence)

閱聽人是頑固的、不受影響、不受控制的。閱聽眾可以控制自己,不受影響。

五、涉入 (involvement)

閱聽人對於持續的媒介經驗感到「熱衷」或「著迷」,或者有情感的激發 (affective arousal)。如,向電視回應,或跟身旁同伴討論電視。

以上五種閱聽人主動的多樣定義,說明了理論在閱聽人的主動,仍未有普 遍統一的說法;也就是,「主動性」不太可能視為單一普遍的概念。閱聽人可能 進一步期望、選擇、參與媒介活動,或事後再與媒介接觸等。如,將從媒介獲得 的滿足,轉移到個人或社會生活狀況。整體而言,比歐卡提出的閱聽人主動使用 媒介的不同研究面向,提供了本研究了解小明,探討他主動使用媒體的訪談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5

研究可以詢問小明,他如何選擇不同媒介,訂閱的刊物內容等。

除了以上五種閱聽人主動使用媒介的大方向,尚有更細節的理論,如接收 分析說明,閱聽人也可能不完全接受媒介訊息發出的意義,而會主動解釋媒體訊 息。此種說法即為第一節的「接收模式」,認為閱聽人會「偏好」接受媒體的製 碼訊息。接收分析理論中,霍爾 (Hall,1980) 修改了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理論,

提出製碼/解碼模式中,解碼者採用的方式可能與先前製碼的意圖不同。他認為,

媒介訊息總是開放且多義 (polysemic) 的;訊息的詮釋則根據脈絡和接收者的文 化而定。閱聽人有三種解讀的可能:第一種位置,訊息接收者完全以符合統治霸 權的符碼來解讀。第二種閱聽人,以協商的態度來解讀訊息。他們大部份會同意

媒介訊息總是開放且多義 (polysemic) 的;訊息的詮釋則根據脈絡和接收者的文 化而定。閱聽人有三種解讀的可能:第一種位置,訊息接收者完全以符合統治霸 權的符碼來解讀。第二種閱聽人,以協商的態度來解讀訊息。他們大部份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