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效度、信度檢驗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效度、信度檢驗

本節將分別說明「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效度與信度檢驗結果。

所檢驗的效度資料包括內容效度、建構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信度資料 包括量表內部一致性、評量者信度及重測信度。下文依序說明之。

一、「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效度檢驗 (一) 內容效度

本研究係運用文獻探討與專家審題,說明「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

之測驗內容相關的效度。

首先,研究者在編製之初,即詳細閱讀相關文獻、並廣泛蒐集相關 的評量工具,建立題庫,使本量表的內容為評量幼兒社會行為之重要向 度與題目。

其次,研究者在謹慎分析文獻所列之各個評量項目後,選出適當的 評量題目,建立審題題本;再經過 13 位有七年以上任教經驗的幼教老師 的審題。附錄十五呈現四個向度(人際互動行為、團體規範行為與外向問 題行為、內向問題行為)審題的結果。

審題結果顯示,在人際互動向度方面,共有 36 題,其中有 20 題被 85%以上(11-13 位)審題教師認為是重要的評量項目,僅有 6 題被一半以 上的老師認為不太重要或應刪除。在團體規範方面,共有 18 題,其中有 8 題被 85%以上(11-13 位)審題老師認為是重要的社會行為,僅有 1 題被 一半以上的審題教師認為不太重要或建議刪除。在外向問題行為的審題 結果方面,50 個題項中有 32 題被 85%以上(11-13 位)審題教師認為是重要 的問題行為,而僅有 5 題被一半以上的審題教師認為不太重要或可以刪 除。內向問題行為共有 41 題,其中有 29 題被 85%以上(11-13 位)審題老 師視為很重要,而有 6 題的審題題目被一半以上的老師認為不太重要或 是建議將之刪除。

另外,有部分審題教師認為在部分題目的字句上,有部分需進行修 改或合併;也有審題教師建議增加部分題目,包括「話很多」、「常說

不好聽的話」、「故意干擾他人」、「對學校裡的活動缺乏興趣或動機」

等題目。

另外,在審題後,研究中進行嚴謹的預試過程,最後納入正式題本 的題目均為 62%~100%的審題教師認為是重要的評量行為。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說明,「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內容效度是令 人滿意的。本研究之研究假設 1-1 得到驗證。

(二) 建構效度

本研究運用因素分析探討評量向度、積差相關分析探討評量向度間 的相關,運用積差相關分析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特定變項與「學前 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的關係做為量表的效度證據之一。另外,由於 研究上顯示,幼兒社會行為的評量結果會受到不同情境評量者的影響,

不同情境下的評量者的評量結果僅呈低、中度相關,因此,本研究進一 步探討教師與家長評量結果的相關情形,做為建構效度的資料之一。

下文逐一說明各項分析結果。

(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

預試之後,研究者修改了部分評量內容的文字,且刪除部分題目;

因此在完成正式樣本的評量結果後,研究者重新針對正向行為、外向問 題行為以及內向問題行為等分量表,分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確認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評量向度。

研究者運用主成份因素分析,每個分量表分別抽取 2-3 個因素,由 於研究上顯示,社會行為相關內容間並非完全獨立 (Merrell, 1994),因此 適宜採用斜交轉軸進行分析。各量表的分析結果說明於下文。

首先在正向行為部分,依據預試結果,研究者原將正向行為的 26 個 題目分為「人際互動」、「獨立自主」與「團體規範」等三個因素。分析 結果發現,強制抽取 3 個因素時,共同因素的累積解釋量為 58.79%。正 向行為分量表的因素矩陣(pattern matrix)呈現於表 4-12。從表中可以看 出,各題項所歸屬的因素向度大致與預試相同,惟第 11 題「會主動幫助

別人」、第 61 題「知道自己做錯事,會主動說『對不起』,並願意接受處

兩個因素的歸類卻顯得混亂,有一半的題目均同時在兩個因素間有.30 以 上的負荷量。而從正式樣本的因素分析結果發現,這兩個因素的相關 達.55,應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雖然其中 30、45、46 等題的因素 歸屬與預試結果不一致,但整體來看,各題在各因素的因素負荷量及解 釋量均尚稱理想,因此,研究者接受此因素分析的結果,將外向問題行 為分為「破壞攻擊」與「過動分心」兩個向度,每個向度共有 10 題。

表 4-13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外向問題行為分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題項 破壞攻擊 過動分心

3.會亂拿其他孩子的玩具或物品 .72

10.會搶其他孩子的玩具或物品 .70

42.會攻擊其他孩子(如咬、踢、推、打人) .67 .43

44.用動作或發出聲音干擾別人 .66 .32

46.做事衝動,不經思考就行動 .61 .35

47.很容易生氣或亂發脾氣 .56

51.會和其他孩子吵架 .64 .30

55.愛罵人 .57 .32

57.不能忍受等待,必須立即滿足他的要求 .60

63.故意弄壞自己或別人的東西 .74 .32

12.玩一件玩具的時間很短,會很快換玩其他玩具 .49

13.會無緣無故打斷別人的談話 .31 .58

19.活動轉換時,他的注意力很難跟著轉移 .52

20.活動時容易受傷或發生意外 .53

30.會故意捉弄或取笑其他孩子 .71

33.動個不停,靜不下來 .33 .67

37.說話過多 .72

39.上課時,容易被外面的聲音或事物干擾 .77

43.上課時,他會任意離開座位 .40 .51

48.專注力不能持續太久 .60

最後,在內向問題行為分量表部分,研究者依預試結果,將內向問 題行為分為「退縮害羞」、「焦慮悲觀」兩個因素,所得的因素解釋量為 51.55%,各題項所屬的因素與預試十分接近,惟第 49 題「不願意上學」

與第 53 題「別人要和他玩,他會避開」所在的因素分別從「焦慮悲觀」、

「退縮害羞」改歸類於另一個因素。由於整體因素解釋量較低,研究者 嘗試強制抽取 3 個因素,則因素解釋量可提昇至 55.2%,但是第三個因素

只有 2 題,且其他題項的因素歸屬反而與預試相差較多,因此,研究者 仍將內向問題行為分量表依預試的結果,強制抽取兩個因素,表 4-14 呈 現各題項在所屬因素的負荷量。

表 4-15 呈現「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評量架構、題號與各分量 表題數。

表4-14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內向問題行為分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題項 焦慮悲觀 退縮害羞

5.看起來不快樂 .76

8.對別人的糾正或責罵,太過敏感 .83

21.不敢嘗試新的事物或食物 .48

22.特別害怕某些東西或去某些地方 .68

24.很難適應新環境 .67

41.害怕或緊張時,身體會不舒服 .56

53.別人要和他玩,他會避開 .61

54.容易緊張和焦慮 .64

58.很愛哭 .51

64.環境或作息改變,他會感到緊張或不安 .46

2.對周遭發生的事沒有興趣 .48

23.很安靜,不主動說話 .45

35.需要別人鼓勵或陪伴,他才會參加團體活動 .82

49.不願意上學 .44

50.老跟在熟悉的人旁邊 .87

52.別人問他問題,他不回應 .69

56.和他說話,他不會看著對方 .82

60.老是躲開別人的注意 .49

表4-15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評量架構、題號與題數

分量表名稱 架構 題號 題數

正向行為 26

人際互動 1、6、7、9、17、25、32、36、38、62 10 團體規範 14、16、18、26、28、29、31、34、40 9

獨立自主 4、11、15、27、45、59、61 7

外向問題行為 20

破壞攻擊 3、10、42、44、46、47、51、55、57、63 10 過動分心 12、13、19、20、30、33、37、39、43、48 10

內向問題行為 18

焦慮悲觀 5、8、21、22、24、41、53、54、58、64 10

退縮害羞 2、23、35、49、50、52、56、60 8

整體而言,本研究所編之「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共 64 題,分屬

相關分別為.85、.74,而外向問題行為與內向問題行為的相關為.26。

再從內部架構的相關係數來看,外向問題行為分量表內部的兩個次 項行為與外向問題行為分量表總分的相關為.94、.92,兩個次項行為間的 相關則為.79。內向問題行為內部次項行為與內向問題行為分量表總分的 相關則為.93、.89,內部架構間的相關為.68。這些數據說明問題行為分量 表的評量向度互有差異。

綜合前述有關「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內部相關分析結果,正 向行為與問題行為呈顯著負相關,顯示這兩類行為是幼兒行為的兩端,

符合原先的構念。再就各分量表間均呈中、高度相關來看,顯示本量表 各分量表的評量內容都聚焦在評量特定的構念,說明量表的內部結構良 好。

不過,分量表間的內部架構均呈現中度以上相關,尤其是問題行為 分量表內部相關高,且因素分析結果也顯示,不少行為在各個因素間均 有不錯的因素負荷量,這是否顯示,雖然研究者將外向或內向問題行為 再細分出某些向度,但許多幼兒通常同時表現出各種問題行為,以致問 題行為的內在向度間呈現高相關。因此,未來可進一步分析是否僅需將 問題行為大致區分為內向與外向問題行為即可,事實上,如 SSRS-學前 版(Fantuzzo et al., 1998)、ESP(Walker et al., 1995)即僅將問題行為區分為內 向或外向問題行為,而不再區分內部細項行為。雖然多數評量工具的內 向或外向問題行為分量表仍有內部測量向度,如 PKBS(Merrell, 1994)、

CBCL(Achenbach & Rescorla, 2000),但本研究編製之「學前兒童社會行為 量表」乃希冀做為協助教師或家長迅速發現幼兒問題行為的工具,而非 詳細診斷幼兒的問題行為類型,因此,未來可進一步思考,是否可藉由 不再區分分量表間的內部向度,簡化評量的內容,減少題數,但可達到 相同的篩選目的,應可提昇「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實用性。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內外向問題行為分量表呈低度正相關,顯示 這兩類問題行為間並非完全互斥。其他研究結果也發現,幼兒可能同時 出現兩類極端的問題行為(Bongers et al., 2003; Carter et al., 2004)。不過,本

研究的評量結果發現,內向與外向問題行為間的相關僅呈低度相關,這 結果雖與鄒啟蓉(2000)的研究結果接近,但低於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

以 PKBS、CBCL 之正式樣本的評量結果為例,內向與外向問題行為間的 相關分別為.66、.59(Achenbach & Rescorla , 2000; Merrell, 1994)。其他研究 者也認為內向問題行為與外向問題行為間呈中度以上的相關(Rose, Rose,

& Feldman, 1989)。

& Feldma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