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問題與假設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根據以上三項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之待答問題與研究假 設。

一、研究問題

(一) 檢驗「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效度 1. 內容效度

(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內容效度為何?

2. 建構效度

(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評量向度為何?

(2)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測驗向度的相關為何?

(3)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是否隨幼兒年齡增長而不 同?

(4) 不同性別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是否有差異?

(5) 不同排行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是否有差異?

(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是 否有差異?

(7) 發展遲緩幼兒與一般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 是否有差異?

(8) 不同教師總評問題行為結果的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 表」得分是否有差異?

(9)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是否可預測教師總評幼兒問 題行為結果?

(10) 教師與家長對幼兒行為的評量結果之間的關係如何?

3. 效標關聯效度

(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與「嬰幼兒 綜合發展測驗」(CDIIT)「社會能力分測驗」得分之相關為何?

(2)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得分與幼兒氣質間之關係如

何?

(3)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的得分與家長親職壓力間之關係 如何?

(二) 檢驗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信度

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α)為何?

2.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重測信度為何?

3. 不同教師對同一幼兒的社會行為評量結果的評量者信度為何?

(三) 探究幼兒社會行為之組型

1. 幼兒(一般幼兒、發展遲緩幼兒)的社會行為組型為何?

2. 幼兒(一般幼兒、發展遲緩幼兒)行為組型分析結果的區辨效度 (discriminant validity)為何?

二、研究假設

針對前述之研究問題,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

(一) 檢驗「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效度

1-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1-2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因素符合預期的架構。

1-3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與「問題行 為」分量表呈負相關;「正向行為」分量表間的得分呈正相關;

「問題行為」分量表間的得分呈正相關。

1-4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隨幼兒年齡 增長而增加;「問題行為」分量表的得分隨幼兒年齡增長而減少。

1-5 男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低 於女幼兒;「問題行為」分量表得分高於女幼兒。

1-6 不同排行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各項得分有顯著差 異。

1-7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各項得分 有顯著差異。

1-8 發展遲緩幼兒、疑似發展遲緩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

「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低於一般幼兒;「問題行為」分量表得 分高於一般幼兒。

1-9 教師總評問題行為愈少的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 向行為」分量表得分愈高,在「問題行為」分量表得分愈低。

1-10 教師與家長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評量結果呈低度相關。

1-1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與 CDIIT「社 會能力分測驗」得分呈正相關。

1-12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與「幼兒氣質量表」得分有顯 著相關。

1-13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正向行為」分量表得分與「家長親 職壓力量表」得分呈負相關;「問題行為」分量表得分與「家長 親職壓力量表」得分呈正相關。

(二) 檢驗「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信度

2-1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之α係數高。

2-2 「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重測結果具高相關。

2-3 不同教師對同一幼兒的社會行為之評量結果具有中度以上的相 關。

(三) 探究幼兒社會行為之組型

3-1 不同行為組型幼兒在「學前兒童社會行為量表」得分有顯著差 異。

3-2 幼兒行為組型分析結果之區辨效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