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幼兒行為組型

本節將探討幼兒行為組型之相關研究結果。目前,行為分類取向可 分為「變項取向」 (variable oriented)及「個人取向」 (person-oriented),不 同的取向對問題行為的論述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本節將先討論行為的 分類取向的差異,再探討目前相關的研究成果。

一、 行為分類的取向

近年來,有不少研究探討幼兒問題行為的分類方法,其中最常見的 就是運用因素分析,將問題行為分類。前文提過,藉由因素分析,多數 研究者或評量工具將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包括外向問題行為(如攻擊、

破壞或過動等行為)、內向問題行為(如焦慮、退縮等行為)(Achenbach &

Rescorla, 2000; Merrell, 1994)。

不過,有研究者認為,以「變項取向」將行為分類,雖然可以看出 整體幼兒在特定行為向度的平均數,但卻可能忽略特定次團體的行為特 徵、相關的影響因素或是發展結果( Keller et al., 2005)。再者,也有研究 者發現有一些孩子的行為無法完整歸入特定的向度,而是同時表現出不 同組合的行為,而現有外向或內向問題行為的分類卻無法區別出這些特 定的行為組合(Sonuga-Barke et al., 1997)。因此,部分研究者另從「個人取 向」的角度,探討問題行為的分類議題。

變項取向與個人取向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以行為內容為分類變項,

但個人取向則是以受評者的行為特徵為分類依據,將具有類似行為特徵 的受評者一群一群分類(Sonuga-Barke et al., 1997)。換言之,在變項取向的 分析中,觀察值整體被視為一個同質的團體,探討的重點在於探討變項 間的相關或相互影響;但個人取向則重視個體間異質的部分,探討的重 點在於預測變項對行為結果的影響,試圖分析特定群體的行為特徵、特 定的發展趨勢、或是危險因子,以對個體行為有更全貌的認識(Larsson et al., 2004; Laursen & Hoff, 2006; Lessing et al., 1982)。相關研究顯示,個人取

向的研究結果,在探討特定團體的未來安置、行為前因後果或是追蹤結 果上,具有不錯的預測力與實用性(Greenberg et al., 2001)。

群集分析是「個人取向」研究最常採用的方法。運用群集分析主要 的目的在於依據被觀察者的行為特質分組,使各組的相似性最高,且與 他組的差異性最大(Edelbrock & Achenbach, 1980; Lessing, Williams & Gil, 1982)。不過,由於群集分析的方法很多,不同的群集方法可產生不同的 行為組合;且取樣的對象不同,分析的結果可能也會不同。例如:Lessing 等 人 (1982) 的 研 究 對 象 包 括 了 一 般 青 少 年 或 兒 童 , 但 Edelbrock 、 Achenbach 的研究則全部來自被轉介或治療的個案,因此前者的分類結果 出現一組沒有問題行為且社會能力不錯的研究對象,但後者的分類結果 則沒有類似的群集(Edelbrock & Achenbach, 1980; Lessing et al., 1982)。

另外,群集分析的差異還來自評量工具的架構不同。雖然問題行為 量表主要架構同為外向問題行為與內向問題行為,但在這個廣泛的構念 中,尚包一些細項行為,而如同在前一節所言,各個測驗評量的內容並 不一致,以致不同研究者運用不同的測驗架構為預測變項進行群集探 討,研究結果當然或多或少會有不一致之處(Greenberg et al., 2001)。

整體而言,個人取向的研究仍有其限制,包括:(1) 群集分析的方法 很多,不同的群集方法可產生不同的行為組合,因此在結果的討論中較 無法推論或比較;(2)取樣來源的不同,即會造成不同的分類結果;(3)雖 然進行群集分析時,研究者會先決定預測變項,但卻也有可能是觀察值 本身的其他因素造成群集的結果,而非以預測變項的施測結果進行分組 (Frankel, Hanna, Cantwell, Shekim, & Ornizt, 1992; Laursen & Hoff, 2006)。不 過,即便是這些限制,個人取向的研究對於探討幼兒特定的行為特徵仍 有其意義,因此仍有許多研究者以個人取向將幼兒行為進行分類。但為 減少前述各項限制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干擾,完成行為組型分類後,應進 一步探討各行為組型分類的正確性(Laursen & Hoff, 2006)。研究上較常用 的方法包括運用區辨分析探討分類的一致性(吳明隆, 2008)、運用變異數 分析,比較不同組型幼兒在預測變項或與其他變項的關係,以說明分類

結果的差異(Edelbrock & Achenbach, 1980; Laursen & Hoff, 2006)、或運用折 半信度的概念,將樣本分成兩組,探討兩組樣本群集分析結果的差異 (Sonuga-Barke, 1997)。

二、 社會行為或問題行為組型

前文提過,研究者運用因素分析,會將幼兒行為分為數個主要架構,

而在各架構下,尚包括若干次項行為組合。如外向問題行為下包括過動、

攻擊行為,或如人際互動向度下,包括親和、利他等行為。行為組型相 關研究即是運用群集分析將這些次項行為進行重組,依觀察對象的行為 特質將所有樣本分成若干組型,每一組有其特別的行為特徵。下文將說 明這些研究的成果。

部分研究的分析對象涵括了學齡前幼兒至青少年時期。如 Lessing 等 人(1982)以 900 多名 4-17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了 373 名沒有問題行為的孩子,其餘參與研究的兒童或青少年可能正在接受心 理方面的轉介或治療,或是過去曾接受轉介或治療。該研究以社會能力 的評量結果、學業表現、及問題行為特徵等 15 種行為為預測變項,進行 群集分析。結果顯示,900 多名兒童及青少年的問題行為可分為 7 類,包 括(1)高社會能力-低問題組(High Assets, Flat Symptom Profile)。這是人數 最多的一組。這群孩子社會能力、情緒穩定性分數高,而各項問題行為 的得分均較其他組低。(2)社會性病態、學業問題組(Sociopathic, Academic Problems)。這群孩子出現較多藥物濫用、性行為、曠課、逃學等行為,

且學習動機低或低成就。(3)中等社會能力自我中心、縱慾(Moderate Assets , Egocentric, Incontinent)組。這組兒童或青少年較自我中心、對同儕持有敵 意及有性脫序(Sexually Maladjusted)的問題,且縱慾的問題較為嚴重。(4) 不 安 全 依 附 、 抱 怨 身 體 不 舒 服 、 低 成 就 (Insecure, Somaticizing, Underachieving)組。這群孩子的社會能力分數低於團體平均數、有中度的 不安全依附、依賴、社交技巧拙劣、心身症(psychosomatically)的問題及學 業有點低成就。(5)攻擊、過度反應(Aggressive, Overreactive)組。這組兒童

或青少年的特徵是社會能力在團體平均數左右,情緒穩定度接近團體平 均數-0.5 個標準差,但有很高比例的向外攻擊(acting out)的徵候(例如:過 度反應、不專心、挫折容忍度低、攻擊、破壞、暴力、社會性病態、不 誠實、抗拒權威、自我中心、對同儕有敵意)。(6)有精神分裂症傾向、退 縮、焦慮及古怪的行為組(Schizoid, Withdrawn, Anxious, Bizarre)。這群樣本 的社會能力或情緒穩定度低,至少有三種明顯的內向問題行為,例如焦 慮、強迫行為、有罪惡感;不安全依附、依賴、社交能力笨拙;古怪或 自閉)。(7)交雜混合病理型(Diffuse, Mixed Pathology)。這群兒童或青少年 的社會能力或情緒穩定度低,兩種內向問題行為的得分在平均數以上,

兩種外向問題行為得分在平均數 0.5 個標準差以上。

另外,Edelbrock、Achenbach(1980)的研究中分別探討 6-11 歲被轉介 至心理衛生機構的男女兒童的行為組型。結果顯示男女兒童有部分類似 的群集,如少年犯罪群集(delinquent)(多數分數在平均數左右,但犯罪行 為向度的得分在 1 個標準差以上)、抱怨生理不舒服群集(somatic complaints) 與過動群集。不過,該研究也發現男女幼兒行為群集也有相異之處。如 有一組男童在焦慮、退縮、攻擊行為的得分在平均數 1 個標準差以上,

被稱為焦慮-社交退縮-攻擊群集(depressed-social withdrawal-aggressive);但 女童的分析結果則沒有類似的群集,但卻有一群女孩的焦慮、社交退縮 向度得分接近平均數 1 個標準差以上,外向問題行為則在平均數左右,

被命名為焦慮-社交退縮群集(depressed-social withdrawal)。或如有一群孩 女童被命名為攻擊-殘忍(aggressive-cruel)組,她們在外向問題行為的各 個向度均接近或高於平均數 1 個標準差,但內向行為問題則在負 1 個標 準差以下;然而,男童則沒有這樣的群集結果。

也有研究以學齡前至小學低年級幼兒的行為進行分析。Larsson 等人 (2004)分析 4 歲男女幼兒的問題行為組型。該研究發現,男女幼兒的行為 組型並不一致。結果顯示,在 190 位男孩中,有 117 位幼兒在 8 個問題 行為向度中的得分均很低,被放入沒有問題組;其餘各組中,有 3 組是 在單一行為向度上出現較高頻率的問題行為,分別是飲食問題(16 人)、

憂鬱(9 人)、焦慮(6 人);另外 3 組則是同時合併不同問題行為,包括:分 心過動合併社交關係合併攻擊行為組(18 人)、分心過動合併社交關係合 併攻擊行為合併睡眠問題組(16 人)、社交關係問題合併飲食問題(8 人)。

而在女童部分,有 96 位被歸入沒有問題組,單一行為者則有 3 組,包括 焦慮問題(7 人)、飲食問題(21 人)、攻擊(33 人),另外有 3 個組型出現 2 種以上問題行為,分別為分心過動合併社交關係合併輕微攻擊行為 (12 人)、社交關係合併睡眠問題組(7 人)、社會關係問題合併攻擊合併飲食問 題(9 人)。

Sonuga-Barke 等人(1997) 則以 1047 位 3-8 歲幼兒為對象,探討他們 的行為組型。分析結果將幼兒分為 3 大群,再細分為 6 個群集,分別是 沒有問題組、輕微問題組(包括活潑的(active)、羞怯膽小的(timid)、調皮 的 (naughty)) 及 行 為 問 題 嚴 重 組 ( 包 括 : 精 神 症 狀 與 行 為 異 常 共 病 (neurotic/cd)與過動與行為異常共病(hyperactivity/cd))。

從前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變項取向與個人取向在幼兒行為分類上的 差異,以及各取向對幼兒行為的描述有不同的論點,對幼兒問題行為的 處置或介入也有不同的貢獻(Franke et al., 1992; Sonuga-Barke et al., 1997)。

另外,綜合前文的分析,可以發現不論是幼兒、兒童及至青少年之 行為群集組成的多樣性。但若進一步歸類也可以發現,大致而言,群集 分析的結果仍可區分出由內向或外向問題行為細項行為所組成的群集。

不過,另有部分群集則同時混合了內向及外向問題行為,在 Edelbrock &

Achenbach(1980)、Lessing 等人(1982)都可看到類似的分群。事實上,多數 的群集均具有共病(co-morbid)的特徵,多數行為組型均包含 1 種以上的行 為類型,說明了有不少兒童或青少年同時具備內向或外向問題行為,或 是同時具有 2 個次向度以上的問題行為,如同時出現注意力、過動問題 及攻擊等外向問題行為(Larsson et al., 2004)。

由前述的分析中可以發現,運用「個人取向」的分析方式,可以重 新組合由行為變項所得的問題行為分類。未來若能有更多資料佐證這樣

由前述的分析中可以發現,運用「個人取向」的分析方式,可以重 新組合由行為變項所得的問題行為分類。未來若能有更多資料佐證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