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學校能提供教師社群成員共同合作與學習的時間與場地,使溝通管道能多元暢通,有 利於教師彼此分享資訊,並使社群的運作能更順暢、永續。

五、關注學生學習

教育旨在提升國家競爭力,培育社會所需人才;教師是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而 教師的素質深深影響學生學習成效(林新發、黃秋鑾,2014)。關注「以學生學習為本」、

「聚焦於學生學習上」正是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主要的核心價值(丁一顧,2011,2013;江 嘉杰,2014;吳俊憲、蔡淑芬、吳錦惠,2015;林新發、黃秋鑾,2014;林啟超、陳宥蓁,

2015;教育部,2009;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11;張德銳、王淑珍,2010;

鮑慧門,2013;顏國樑、倪惠軒,2010;Louis, Marks, & Kruse, 1996),社群運作的直接目 的雖在發展教師專業,但最終目的則是為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張德銳、王淑珍,2010)。

社群成員應以學生學習的結果,評估教師教學及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成效,並作為社 群調整與改進的依據。

綜合上述,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形成宜具有「共享願景」、「共享教學實務」、「集體學 習」、「支持情境」與「關注學習」等特徵。社群中教師成員間信賴感的建立、教師教學自 主的授權也需要獲得重視。在學校中若有合適的人選願意擔任社群的領頭羊,加上學校行 政人員高度的支持,相信這些都是社群經營成功的關鍵,也才能讓專業學習社群的根基穩 固,運作順暢,並且在穩定中永續的發展;面對二十一世紀知識管理的時代,以及因應107 年課綱的實施,強調「自發、互動、共好」基本理念之下,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有效 的途徑,可以帶動教師專業成長浪潮(顏國樑,2016),因此,參與及推動以關注學生學 習為主體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所有教育人員與學校領導人需正視且刻不容緩的要務。

第三節 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

近年來家庭日趨少子女化、網路及資訊發展快速、新興工作不斷增加,加上全球化與 國際化所帶來的轉變,使得學校教育面臨諸多挑戰,必須因應社會需求與時代潮流而與時 俱進(教育部,2014);Bülbül於2010年提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發展快速的世界,全球的 競爭情形達到了最高峰,這樣的變化深刻的影響到所有的社會、個人,甚至於所有的組織。

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唯有採用創新文化的組織,才能成功地在環境適應方面獲得實效及 發展,基於這樣的論點,創新對於組織的成功發展與永續經營就顯得至關重要(引自 BÜ LBÜ L, 2012)。然而,學校為培育未來人才以厚植國家競爭力的場域,究竟該如何做才 能有別於傳統學校偏重於守成的經營手法,確保教育不斷革新與進步,以符應社會大眾的 期望及經濟社會的實際需求,的確是教育人員需努力實踐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吳清山(2004)認為過去傳統的學校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框架內進行知識傳授、文化 傳遞和人才培育工作,導致社會大眾常常認為學校生活與社會大眾需求有所脫節。然而,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界為提高競爭力,取得優勢地位,追求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界致勝之 關鍵;公立學校競爭雖不像企業界那麼激烈,但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以及社會大眾的要 求,學校經營仍必須力求創新,以成為學校進步與發展的動能。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2004年所頒布的《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中則提出創新是一 種改變與改善,也是一種競爭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學校辦學要能有高度的自我要求並能 隨時被檢驗。所以學校經營必須不斷的創新,以提高顧客滿意度。持續創新在推動上需以 改善、精緻、優質、科技,卓越為導向,才能不失永續經營的理想。

秦夢群和濮世緯(2006)指出學校乃是知識密集之組織,與社會發展呈密切關係,因 此學校成員更需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以提升掌握動態環境,獲取新資訊,活用多元教材進 行教學的能力,進而能培育出具競爭力的下一代。現今學校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教 師自我充實方式都應該迥異於以往,知識經濟所強調創新經營、知識分享、外部環境經營、

新科技的運用以建立學校經營願景、並達成學校目標,正是學校領導者的中心要務;此外,

不具競爭力的學校必然沒落,最後走向關閉之途。因此,未來學校經營不能一成不變、墨 守成規,應隨時注意社會的脈動,讓學校能順應潮流並進行適度的轉型,反之,則可能逐 漸被淘汰。

如今的家長要求學校提供更有品質、更為精緻的教育,學校行政人員或教師比以往有 更大的壓力,紛紛採取創新行政、創新課程或創新教學,欲使學校經營能更有績效,教學 品質更為卓越,以能發展一所精緻化的學校,而這也凸顯出學校創新經營的必要性。然而,

學校創新經營為「有助於展現教育活力與創意、豐富教育內涵與活動、確保學校生存與發 展、引領教育革新與進步以及促進教育品質與卓越」的重要策略之一(吳清山,2004),

我們必須對於創新經營的定義與層面有所了解,方有助於學校創新經營的理解。

吳清山和黃建翔(2012)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始於內外環境需求而具有必要性,故對學 校創新經營歸納出五種觀點:(1)學校創新經營是有計畫、有系統的持續整合歷程;(2)

學校創新經營是適應社會環境與維持系統的平衡;(3)學校創新經營轉化成員認知與提昇 學校創新功能;(4)學校創新經營提升教育品質與發展學校特色;(5)學校創新經營能符 應社會、家長及學生的期待與需求。此外,張明輝(2006)綜合創新管理的相關理論與策 略,析論學校經營應有的創新管理思維及具體做法有:(1)型塑學校創新經營的願景;(2)

推動突破性的創新作為;(3)調整能因應創新變革的組織;(4)營造能激發創意的工作環 境;(5)培育具有突破性創新能力的主管;(6)加速學校創新管理的流程;(7)強化創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知識的管理;(8)確保學校創新管理的永續發展。不論是學校同仁的創意點子或是創新管 理的經驗,均屬於學校的智慧資本。而本節旨在探討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礎,首先先探討

「學校創新經營的定義」,繼而說明「學校創新經營的研究構面」,做為本研究學校創新經 營的理論基礎。

壹、學校創新經營的定義

我國約於 1990 年末期開始提倡學校創新經營的議題,然而,2000 年起國內外研究對 於學校創新經營的相關研究日益增多,教育部於 2002 年公佈《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

提出的創新經營中勾勒出理想的學校層面的創造力發展,希望藉由經營創新的學習環境與 活潑的教學氛圍為主體,以提升教育視野並發展各校特色、創造多元的學習環境。而由教 育部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指導,中華創意發展協會委託臺北市立大學所主辦的「2017 全國 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 KDP 國際認證獎」(Best Education - KDP 2017)則認為「校務經營與 革新」的內涵乃在推動優質行政運作,提升行政管理品質與效率與提升學校競爭力。而其 學校經營創新競賽的分組,可分為 A.校務經營與革新;B.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C.學 生多元學習與效能;D.校園營造與資源運用,此亦可為校長經營學校時,創新作為的方向。

研究者以「創新經營」、「學校創新經營」進行文獻搜尋,並經過文獻評閱後,得知「學 校創新經營」的概念有如下定義:吳清山(2004)提出學校創新經營乃是創新與經營的結 合體,以「創新」為體,「經營」為用,發揮學校教育的功能;而學校創新經營的定義係 可以界定為在學校環境場域中,採用創意點子,將其轉化到學校的服務、產品或工作方法 的過程,以發展學校特色,提升學校效能和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張明輝(2005)認為創新經營是結合「組織創新」與「學校經營」的理念形成學校創 新經營的內涵,學校創新經營亦涵蓋校務運作的整體層面,不僅在行政管理與教學事務上 追求創新,學校創新經營更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參與的過程,其參與的對象包括行政人 員、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其內容則遍及技術、產品、服務、流程、活動與學校 特色的創新等。因此,持續創新也是形塑優質學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秦夢群和濮世緯

(2006)指出學校為滿足成員之需求、維持競爭力與提昇品質,而在組織內部和外部之經 營作法上進行改變與創新的作為。

顏秀如和顏佩如(2007)指出學校創新經營是學校為提升教育績效,營造有利於成員 創造力發展的組織文化與環境,鼓勵且引導成員參與創新活動,藉由知識系統的管理與運 作,以系統化的經營策略,使創意得以形成,發展及永續經營之動態發展歷程。而蔡進雄

(2007)認為學校經營的創新是以個人或組織產生的創造力或創意為基礎及起點,但創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如果沒有經過審慎地評估並加以付之實踐也不能稱為創新。而所謂學校創新管理就是學校 領導者營造能激發創造力及創意的環境與文化,並將富有原創性及教育性的創意或點子付 之實行,以建立學校特色及促進學校效能的達成。

顏童文(2007)提出學校創新經營的(1)目的在於提昇學校效能及達成教育目標,

不僅重視點子的創意以突破傳統觀念的教學觀念,更賦予教育目標新的價值性;(2)手段 在於營造有利於成員創造力發展的組織文化與環境,透過成員共同的參與和合作,有助營

不僅重視點子的創意以突破傳統觀念的教學觀念,更賦予教育目標新的價值性;(2)手段 在於營造有利於成員創造力發展的組織文化與環境,透過成員共同的參與和合作,有助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