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效能研究的發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6-4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學校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5.2 學校效能研究的發展

學校效能研究最早開始於 1960 年代中期至 1970 年代初期,以美 國進行最早,其中 1965 年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Eleme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1966 年柯爾曼(J. S. Coleman)的教育機會 均等報告書(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urvey),均可 視為研究學校效能的起源(吳清山)【12】。至 1983 年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報告裡,呼籲改革學校教育品質,以追求卓越、績 效的學校,學校效能的研究更受到重視。

學校效能研究的發展國內外學者提出不同的分期法,茲敘述如下:

(1)美國學者 Murphy,Hallinger 和 Mesa【11】等人依政策分析的 目的,將學校效能的研究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因素確認時期(factor specification period)

此時期致力於學校效能特徵之確定,如 Weber【23】認定學校效能 的特徵為:強勢的課程領導、對學生高度的期望良好的氣氛、重視閱

讀、拼音的利用、個別化教學、仔細評量學生進步。

第二階段是概念發展時期(conceptual framework development period)

此時期主要研究在確定效能因素的功能,並將這些功能與因素加 以組織,形成邏輯性的類別,作為政策和方案發展的行動,這種概念 性架構的形成來自學校效能多變項特質的研究取向,而其最重要的貢 獻在於有效的將變項因素統整分類,並建立指標層次體系,學校效能 的詮釋與評鑑自此往前跨進一大步。

第三階段是模式發展時期(model development period )

此時期旨在發展模式來解釋研究結果,並提供改進學校效能的指 引,而模式的建立多倚賴前一時期所發展的概念架構為基礎。

(2) 潘慧玲【54】將學校效能研究發展分成四個時期:

1.濫觴期(1960 年代後期)

1960 經濟學側重教育投資報酬率,美國在講求績效及追求教育機 會均等的意識型態下,Coleman 的調查研究啟動學校效能研究的開始,

其報告書顯示家庭背景與學生成就間的差異。這樣的結果被解釋成學 校教育功能的成效不佳,成為學校效能研究的濫觴。

2.追求平等期(1970 年代)

此時期的研究將學校效能視為一個整體,研究著重在學校過程變 項與成果變項間的關連,而非單純的檢視輸入(學校資源)與產出(學 校成就)間是否相關。其研究方式出現教育功能產出研究取徑不同的 極端組研究,企圖透過正極端組學校(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期望高出

甚多)或負極端組學校(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期望低落甚多)的探討,

找出有效能及無效能學校的特徵,且大多數集中在正極端組(有效能 學校)的研究。此時期學者的研究結果與 Coleman 報告書正好相反,

他肯定學校在學生成就表現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效能學校,其學生 的學業成績也會有所不同。

3.批判期:(1980 年代初、中期)

1980 年代初期仍延續有效能學校的研究,研究常兼具研究基礎和 推動革新的性質。此時期的學者對於早期學校效能研究展開嚴厲的批 判,認為早期的學校效能研究在取樣、方法等各方面上有缺失,對早 期研究的結果持負面的看法,故而對這類研究不感興趣,實徵研究並 不多見。

4.追求效率期:(1980 年代中期以後至今)

美國在 1970 年形成「有效能學校運動」,兼具研究與實務取向,

1980 年代中期整個重點則轉移到推廣工作上。此時期開始致力於研究 方法的改善,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例如使用階層線性模式的統計方法

(hierachical linear modeling)及在研究中加入教室觀察等質的 研究取向,另外也重視情境因素的檢視,將追求平等的研究理念轉為 效率的追求。

上述學校效能研究分期中,可發現學校效能研究自片段式單一向 度的研究發展至整合性多元向度之研究,不論何種研究方法,都因所 採納理論基礎之不同而使結果互異,然在研究方法、研究態度、研究 成果上均有所超越,並考量到真實情境的影響,使研究結果更趨近於

事實。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