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知識管理相關理論基本概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係在探究私立大學行政人員知覺學校知識管理、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行政效 能之關係,對於「學校知識管理」、「學校組織氣氛」以及「學校行政效能」三個變 項之意涵、相關理論與影響構面加以整理、歸納,並分析彼此間之關聯性。所蒐集的 文獻資料包括中外期刊、博碩士論文以及相關之專業書籍,藉著了解文獻中各個研究 者過去所使用之各種統計方法與理論基礎,以確立本研究的設計分析理論與結論評析。

第一節 學校知識管理相關理論基本概念

本節為蒐集並彙整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對於研究學校知識管理之範疇及文獻,將 所有整理出的文獻資料分成三部分進行討論,分別為「學校知識管理的意涵」、「學校 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以及「學校知識管理的構面與衡量變項」等,以作為本研究之 第一個變數探討之理論依據。

壹、學校知識管理的意涵

古希臘以來一直對於「知識是甚麼?」的問題不斷的追尋真理。經驗主義和理性 主義長期以來存在著太多的不同意見,唯一共同理念是:知識是一種理性且講求實際 的信仰理念。有關當時的兩大學派(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彼此針對知識的實際來源 有非常大的差異性,也對於獲得知識的方法有著很大的不同認知。經驗主義主張知識 是由特別的感官接觸經驗統整來的,而理性主義則認為知識是由個人不同的心智觀念 建立、本身的規律性或其他結合他人理論演進而來。爰此我們可判定,有關知識的來 源,主要分成兩派不同解釋,各有其異同之處(揚子江等譯,1997)。

知識管理的理念源自於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emy)的興起,且知識管理是知識 的創造、儲存、傳遞與應用的動態歷程(秦夢群,2010)。而學校知識管理乃始於 1965 年美國提出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1965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由 1966 年 柯爾曼等人提出教育機會均等理論後,才引起美國各州普遍對於學校效能方面重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到,指出了知識管理成為組織追求效能的新出路。知識管理概 念的受重視,與組織內外環境變遷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外在環境含:市場競爭、資 訊科技高度發展、對於產品品質與效率的要求;內在環境含:組織再造的壓力、人員 素質提昇的必要,以及資訊流動迅速的事實。這些現象使得如何有效處理知識,例如:

蒐集、分析、分享、創造知識,變成是另一個決勝負的關鍵。知識管理的受重視,當 然與當代是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運作模式有關(魏惠娟,2002)。

因此目前積極推行知識管理的一些企業,其大部份時間接浪費在修補實施組織再 造後所引起的企業知識建置基礎的無形傷害。知識管理可以視為推動「流程再造」的 一種補強方式,而不全然是全新運作模式的概念。其著重在確定知識本身的價值以 及 能夠創造更寬廣的知識價值。這與許多研究學者們強調的流程管理精簡化與改善 之觀念,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目前許多的企業皆積極在推行組織再造,並且也能 達成組織精簡的目標;但它的代價卻是造成企業組織的知識基礎建設漸成流失情形 (李書政譯,2003)。

下表即針對近幾年來國內外學者專家們對於知識管理或學校知識管理的意涵及 定義作歸納,整理如下:

表2-1 研究學者對於知識管理或學校知識管理之定義

學者專家 發表西元年 內 容

Kongpichayanond 2009 知識管理係包括知識的獲得、創新、積存、傳達 分享以及回饋機制等,其屬於一種系統理論架構 下的企業輪轉過程。

Nyuyen 2010 知識管理係指整個企業發展及應用知識的輪轉過 程,為了達到整體企業發展的目的,以提高整個 組織績效以及獲得先知,取得優勢地位。

秦夢群 2010 將組織之顯性與隱性知識,透過蒐集、儲存、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合、分享、應用與創新等步驟,提升其知識層次,

進而創建更高層次價值,促進組織有效改革歷程。

許川濠 2010 學校教育過程中知識的蒐集、取得、利用、評估、

流通、整合與創新等知識的管理程序。

謝文全 2012 組織透過知識的搜尋、組織、儲存、轉換、擴散、

移轉、分享及運用等過程,有校地運用知識並再 造知識,以提高組織的效能。

謝月香 2012 係指組織對於成員以及內外在存有之資訊,進行 系統性整合與有效管理的策略,並強調科技資訊 系統與人的結合,將正確知識經由評估取得、清 查儲存、流通應用、整合分享等路徑傳遞給全體 成員,以累積組織智慧資本及提升個體創新能力。

陳建志 2013 以有效的組織策略系統,採取系統整合的方法推 動學校內部知識施行管理的過程,其認為學校應 當重視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系統管理,透過科 技手段蒐集正確知識,並強調實施知識管理的過 程要結合學校本身的領導、文化與資訊科技等要 素,促進組織知識的流通與共享,創造知識效益。

趙英 2015 是指通過協調各種知識管理行為,對存在於個人、

團體和組織內以及組織外的知識獲取、生產、加 工、儲存、傳播、利用和創造的流程進行管理,

以獲取競爭優勢的能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我們可定義出「學校知識管理」乃為學校組織裡建置一套知識系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識不斷地被創新之終極目的,且能再回饋於知識系統內,促使學校成員與學校組織的 知識不斷的累積。

貳、學校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

知識管理的理論基本上分成兩部分加以討論,即顯性與隱性轉換及知識螺旋理論,

還有學習型組織等;以下即針對此兩部分來論述:

一、顯性與隱性轉換及知識螺旋理論

顯性知識是指可獲取及批露的知識種類;其知識是可被客觀地使用;而隱性知識 是端指個人化的觀念,不僅無法變成規則性也無法讓別人了解;所以知識反而是隱藏 在私人的觀念中,不但主觀上不容易體會,也不容易用一般邏輯思考一種來做批判或 導引的顯現的現代化知識(Nonaka and Takeuchi,1995)。

表 2-2 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轉換關係

隱性知識 顯性知識

隱性知識 組織行為化 (體會) 外部行為化 (概念) 顯性知識 內部行為化 (操作) 融合行為化 (系統)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以上即是Nonaka and Takeuchi(1995)所說的四種顯性知識及隱性知識之互動情形 (亦即 4 種互相轉換形式)。日本之學者耶衷裕次朗利用顯性與隱性兩種知識之屬性,

將企業組織的知識創造模式就隱性對隱性、隱性對顯性、顯性對顯性與顯性對隱性等 4 種不一樣的互動行為,透過組織行為化(Socialization)、外部行為化(Externalization)、

內部行為化(Internalization)以及融合行為化(Combination)等 4 種知識循環模式,謂之

「知識螺旋」。其主要的內容就是:當有任何組織具備越來越多的組織成員參與了外 顯與內隱兩種知識的互動時,知識概念的速度就轉化得非常快,且規模越來越大,進 一步的會將個人的知識轉換成組織的知識,甚至超越整體組織的層面;而就企業之知 識管理論之,為了增加整體組織的競爭優勢,必須擴大整個組織以及個體的知識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範圍。爰此,日本學者所提出的「知識螺旋」原理,就是指組織本身內部的知識,透 過多項循環因子之運行,會將個人及組織的整體知識範圍擴大(Nonaka,1998)。

二、學習型組織

Argyris and Schon (1978)提出學習型組織分成單循環學習、雙循環學習以及再學 習三大部分;這是被全球的研究專家學者視為是提倡學習型組織的之概念的由來。其 主要概念是將社會以及經濟兩大系統結合及並作改變的世紀新產物。全世界在面對 21 世紀知識經濟到來的嚴重衝擊,學習型組織不但能作有關知識的擷取,也能展現 創新知識學習的路徑;再配合整體的資訊技術、創新知識、網路模擬與全球接鏈式的 企業管理等,就能將老沉不堪的企業組織改變成學習型組織。

Robins(2001)認為學習型組織係指在多變之環境中能無間斷地循環改善且能有 危機處理的應變組織謂之;陳琇玲譯(2001)認為,學習型組織即是知識管理活動的其 中一類,其是以知識做為投資槓桿,讓企業專注因應新事業策略。這種方法是以組織 態度的知識環境實務面以及文化改革及為主。學習型組織得以不斷改善人們的思考及 學習技能,而不是只把人們的感官知識作一整理。透過團隊成員彼此間相互交換內隱 知識,得以展現在團隊學習上,這就是學習型組織的真正內涵。透過這種交互行為,

組織內成員就能創造出來一種「團隊知識」,就算不小心失去重要成員,對於團隊知 識而言也不會衝擊太嚴重。其目的就在使得整個組織的創新技術變成非常有特色。

秦夢群(2013b)認為學習型組織能具備適應外在環境改變的能力,重視並能隨時 調整結構來因應未來環境的改變。因此,學習型組織強調產生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

當我們發現本身的理解力,需要新的認知或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或差異時,產生學習 就開始發生作用。界定新問題、看出新機會、改變或克服原有慣性的這些過程,都需 要重新思考並設計自己的心智模式。

學校知識管理歷經二十餘載的理論與實務積澱,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獻。學校 知識管理在實務層面常被視作學校行政管理、校務革新、教師教學效能提升與學校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術、人員管理、文化建構等層面;大陸之主要研究前文有詳述,則更側重技術層面,

大量文獻聚焦於學校知識管理資訊技術系統的建構方法(黃茂勇,2017)。

參、學校知識管理的指標、構面與量表

本研究先以第一個變數「學校知識管理」至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或稱全國博碩 士論文資訊網)進行搜索,統計出有探討到此變數的論文篇數總共有 21 篇(如下表),

本研究先以第一個變數「學校知識管理」至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或稱全國博碩 士論文資訊網)進行搜索,統計出有探討到此變數的論文篇數總共有 21 篇(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