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組織變革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秦夢群(2011)則將校長教學領導行動層面歸納為以下五個層面,並 且強調校長可依學校及社區之特性,自行增減相關層面內涵:

(一)發展學校之教學目標。

(二)確保課程品質與提升教師專業。

(三)評鑑學校教學現況。

(四)形塑良好學校文化。

(五)建立學校與社區間良好關係。

第二節 學校組織變革理論與相關研究

若問教育改革是否見效,學校組織變革可謂是重要的觀察指標。學 校組織改變是教育改革的具象化,而為了提升國家競爭力,學校組織常 需隨著主客觀環境的變動而機動調整,甚至進行有計畫的變革,其長期 的目標則是朝向建立「自我更新學校」(self-renewing school)的理想而邁 進(張明輝,2009)。以美國為例,20 世紀中葉起,學校組織變革相關的 學術研究,從強調變革方案的採用,進而重視變革歷程的探討,1980 年代以後,更重視歷程要素間的分析。以下就學校組織變革的相關文獻 進行探討。

壹、學校組織變革的意義 一、組織變革的意義

變革(change)原是一個中性的名詞,意謂實施變革後結果可能變得 更佳,也可能變得更差。促使組織出現變革的背景主要來自於內外在環 境的改變,組織為了達到另一階段的平衡,有必要重新適應新的器物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術、法令規範、文化氛圍,故必須針對內部結構功能、成員角色、互動 模式等,進行有系統、有計畫的改變過程。

組織變革(organizational change)則是管理學及行政學的重要概念,

也是近幾年來工商業界、政府機構以及學校單位積極追求的目標之一。

若以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學校屬於社會組織的一種,而身處後現代快速 變動的時代環境中,必然會受到內外在環境改變的影響,促使學校採取 必要的變革作為。

茲整理國內外學者有關「組織變革」的定義如下:

吳定(1994)主張,組織變革係指組織受外在環境的衝擊,並配合內 在環境需要,而調整其內部的若干狀況,以維持本身的均衡,進而達到 組織生存與發展目的的調適過程。

張慶勳(2002)主張,組織變革係組織受其內外在因素影響後,在有 計畫或非計畫性之下,從事個人、團體或組織相關層面的改變。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則指出,所謂組織變革,是指一個組織進行 局部或整體調整的過程。

梁雅雯(2005)則認為,當組織的經營行為和環境變動無法配合時,

受其內外部的壓力與影響,為了維持生存與發展,而在計畫性或非計畫 性下,從事組織個人、團體或組織相關層面局部或整體的改變,組織經 過穩定-不穩定-穩定的過程,用以提升組織經營績效,達到永續生存 與發展的目標。

謝文全(2007)認為,組織為適應內、外環境變遷,對組成元素進行 調整,提升自我更新能力,發揮以應變並維持組織的平衡,進而達到組 織的持續生存與進步發展的過程。

秦夢群(2011)認為,組織變革是有計畫且有特定目標,並以一套特 定執行的程序,用新的理念或科技達成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Owens&Steinhoff(1976)則提出,變革是一種改變組織任務、結構、

技術和參與者等方面的有計畫的、系統的、能控制的努力,以能更有效 達成組織的目標。

Hanson(2003)說明了組織變革係指組織內有關人員、行為、結構、

程序、目標與產出改變的過程。若進一步加以分析,可知影響組織變革 的因素頗多,而其影響的層面也極為廣泛,稍一不慎或貿然為之,均可 能造成極為嚴重、乃至無法彌補的傷害。

綜合上述,組織變革係任何組織在任何時間都必須面臨的課題,變 革起自於內、外在環境的變遷,致使組織出現不穩定的狀態,組織須進 行了結構、成員、文化等層面的改變,以加強組織的競爭力,提升組織 的經營績效,並達成組織的存在目標,並恢復新階段的穩定狀態。

二、學校組織變革的意義

若以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學校屬於社會組織的一種,而身處後現代 快速變動的時代環境中,必然會受到內外在環境改變的影響,促使學校 採取必要的變革作為。因此,學校組織變革儼然已成為學校經營的重要 課題,組織變革不但是學校發展過程的常態,更是學校在追求卓越精進 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茲整理國內外學者對學校組織變革定義如表 2-2:

表 2-2

學校組織變革的定義

學者(年代) 學校組織變革定義

吳清山、

林天祐 (1997)

學校組織變革是一個由「穩定狀態」變成「不穩定 狀態」再轉為「穩定狀態」的過程。當內外在因素(如教 師會、家長會)對組織的現狀產生不滿時,便會對組織產 生一股推或拉的力量,造成組織內部的緊張與不穩定,

當緊張或不穩定的狀況超過某一限度之後,將造成組織 的瓦解。為了消除過度緊張與不穩定的狀態,組織本身

Copland (20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三、學校組織變革的內涵

組織變革的層面不僅是重要內涵,更是編制組織變革問卷的重要依 據。故研究組織變革的行為,應先確定其層面,才有助於我們對組織變 革的深入瞭解與探討。林明地(2002)就曾指出,欲瞭解學校組織變革 的內涵,必須採取整全的系統觀,同時考量個體、整體學校的結構、教 與學的工作流程、政治與行政脈絡、廣泛的學校氣氛與文化,以及這些 層面的彼此互動。國內學者對於組織內涵看法如下:

杜岐旺(2001)採取「系統取向變革與發展模式」,將學校組織變 革的內涵歸納為結構、技術與人員三個層面:

(一)結構層面:

結構層面的焦點著重於組織運作程序的改造,其內涵應該包括:組 織目標與決策、事務與權責劃分、組織結構與功能、任用與評鑑等。

(二)技術層面:

技術層面強調的不僅是將新式科技引入行政與教學事務,同時也重 視學校成員科技能力的提升。

(三)人員層面:

人員層面的變革對象乃是學校教職員,因此人員層面的變革內涵包 括:專業能力的培養、學習能力的訓練、組織氣氛的維持、專業自 主的發揮與組織願景的建立。

吳清山(2003)對學校組織變革內涵的觀點如下:

(一)行政與組織變革:

學校變革通常涉及管理方式的改變、組織結構的調整,也涉及權力 的轉移,其變革乃是為了提升行政效率,以利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例如: 學校行政組織再造及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等,都可列入行政與組織變革範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二)課程與教學變革:

課程是時代產物,必須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教學亦是如此;

課程與教學都是學校教育的重心,為提供學生有效學習,變革是必要 的。例如:九年一貫課程、建構式教學、多元化評量及核心課程設計等 都是屬於學校中課程與教學變革內容之一。

(三)規章與制度變革:

法治社會依法行政成為施政的重要準則,學校組織變革都會涉及管 理方式的改變,而這些變革是為了符應社會發展、教育潮流和民眾需 求。例如:《教育基本法》的公布,確立教育基本發展方向;《教師法》

的公布,帶來了教師遴聘制度的轉變;《高級中等教育法》的公布,則 重新定位高級中等教育功能及實施方式。這些都可視為學校組織變革的 一部分。

(四)觀念和文化變革:

學校組織變革除了有形的變革外,無形的觀念與文化的變革亦相當 的重要。雖然觀念與文化最不容易改變,卻是影響學校組織變革中最需 要改變的部份,任何有形的變革如果缺乏觀念和文化的配合,成效不易 顯著,因為人員行為模式、思考方式、價值觀和期望,都會影響到變革 的實施,所以觀念與文化變革應該是學校組織變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儘管研究學者的分層面不盡相同,但是各學者專家在組織變革內涵 層面的主張均是大同小異,著重在組織結構、工作技術及人員行為上,

因此本研究延續學者專家的論點,將組織變革層面分成組織結構、

觀念行為及技術設備等三個層面。以下將各分層面的內涵說明如下:

(一)組織結構改造

本研究在組織結構層面注重於組織運作程序的改造,內容包含組織 目標與決策、事務與權責劃分、組織結構與功能、任用評鑑制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二)觀念行為革新

本研究在人員行為面向包含組織中人力的配置、職務輪調、專業能 力的培養、教學能力的訓練、服務熱忱、成績考核等。

(三)技術設備更新

工作技術變革層面包括工作方式的改變,教學設備的改變或是採用 新的工具、新的生產方法。此外工作技術層面亦包含工作程序與內容設 計,成員能學習新設備或技術的操作,並強調學校成員的電腦科技運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