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生學習動機的探究

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使該一活動朝向某一目 標的內在歷程;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 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2013)。有關各學者對於 動機的定義,如表 2-1 所示;有關學習動機之定義,各學者的定義如表 2-2。

26

表 2-1 動機的定義

學者 定義

張春興 (1996) 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引導該活動 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

溫世頌 (1997) 動機是引發個體行為:包括需求、行為與朝向目標,使個體 採取某種行動。

李咏吟 (1998)

動機是一種對目標的迎拒力,其隱藏於個體內部,驅使或引 導個體去某種行為,它可能是由本能所趨動,亦可能是由理 智的思考所策動,或者是以上兩者的混合。

朱敬先 (2000) 動機乃激發、引導及持續行為之一種內在狀態。

鄭采玉 (2008) 動機是一種內在的需求或驅力,它引發、導引和維持個體的 行為活動,以達成或是滿足特定目標之行為歷程。

資料來源:「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葉炳煙,2013,屏東教大體 育,16,頁 286。

27

28

論、社會取向的學習動機和人本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

一、行為主義 (一) 基本理念

學習是刺激與反應的連結,由於強化物(無條件刺激)能滿足個體需求而 產生後效強化的緣故。行為是由驅力所促動,而驅力是因為生理上的需求而產 生。行為主義的學習動機屬於外在動機,像學校經常採取的獎勵(讚許、獎 品、給予權利、高分數等)與懲罰(訓斥、剝奪權利、勞役、低分數等)來督 促學生,目的是要維持其學習動機(李咏吟,2001)。

(二) 限制

有關行為主義所產生的學習動機有以下三個限制:

(1) 重外誘控制無從培養求知熱忱:如此獎勵制度,很容易誘導學生為了追 求獎勵而讀書,為了追求分數而求知;最後只會教學生被動的讀書應付考 試,無從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讀書興趣。

(2) 趨獎避罰心態於全體學生均皆不利:學生求學形成了趨獎避罰的心態,

中後段的學生一直在升學的壓力之下,求學生活沒有樂趣;前段的學生也 因為追求高分而興趣窄化。

(3) 手段目的化的結果有礙學生人格發展:學生追求考試分數成了讀書唯一 的目的,學校教育兼具人格培養的功能隨之變質。

二、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將探討 Weiner 的歸因論以及成就動機論,茲分述如下。

(一) 溫納的歸因論

溫納的歸因論,以下分為六個因素、三個向度以及在教育上的涵義,三個 面向去探討(朱敬先,1995)。

29

1. 六個因素

溫納認為,一個人對於從事過有關成敗(如考試)的工作後,將自己的行 為結果之所以成功或失敗,歸為以下六個原因:

(1)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2)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盡力而為。

(3) 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

(4) 運氣:個人自認此次工作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5) 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6) 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了以上五項因素之外,其他有關 的人與事的影響因素。

2. 三個向度

以上六項因素是ㄧ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溫納又按照各個因素的 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內:

(1) 因素來源:可分成個人條件(內控),或外在環境(外控)。

(2) 穩定性: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 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 能控制性: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能否由個人意願 所決定。

綜合溫納的六個因素和三個向度,可以用以下的表 2-3 表示。

30

31

1. 成就動機被視為性格特徵之一:人類追求成就的內在心理傾向,稱之為成 就動機。這內在心理傾向,有兩種相反的心理需求:追求成功的動機 (motive for success),另一需求是避免失敗的動機(motive to avoid failure)。

2. 學習行為表現是成就動機指標: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是學校的教育目的 之一。就教育心理學的觀點而言,身為教師應該要將學生的成就動機,視 為兼具教育手段與教育目的的雙重意義。

三、社會學習取向

社會學習取向的動機理論乃是整合型為取向與認知取向的觀點而成。有關 社會學習取向的學習動機,分為三個部分將以闡述:Bandura 自我效能理論、

焦慮理論以及 Pintrich 的動機理論(葉炳煙,2013)。

(一)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

Bandura 表示自我效能論是個人在某個領域對於自己完成工作能力的 信念,這信念會影響到個人對於活動的選擇、繼續努力與動機的堅持度,

以及精熟的表現水準。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有以下四點:

1. 過去的成就表現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個人過去成功的經驗可 以類化到其他情境。

2.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觀察他人成功的經驗,個體可以獲取較 多訊息,比較能增強個人的效能感。

3. 言詞的說服(verbal persuation):言詞的說服不能提供可靠的經驗基礎,效 能期望比較弱。

4. 情緒的激發(emotional arousal):個體若受到不良情緒,如厭惡、焦慮,會 有較低的成功期望。

(二) 焦慮理論:焦慮是由緊張、不安、憂慮、擔心、恐懼交織而成的負面情緒 狀態,可分為一般焦慮(generalanxiety)與特殊焦慮(specificaniety)。一般焦

32

慮與人格特質有關;特殊焦慮是在特殊情境下才會產生。

(三) Pintrich 的動機理論:Pintrich 認為學生在學習歷程中,價值、期望、情感 這三者是主要的學習動機。從這三個動機會衍生出七個向度的動機價值成

33

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其中,前四個為基本需求;後三個為成長需 求。階層圖以圖 2-5 所示(張春興,2013):

圖 2-6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

註:取自教育心理學(頁 304),張春興,2013,臺北:東華。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對於學習動機的影響有以下三點:

1. 需求層次中含有學習動機:在馬斯洛的基本需求中,學生可能因為生理 或心理上的缺失而沒有學習動機。

2. 兩大需求的交互作用:知的需求是成長需求;而自尊需求是基本需求,

求知需求的產生決定於基本需求是否滿足。故基本需求與成長需求兩者 自我

實現需求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自尊需求

隸屬與愛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34

有交互作用產生。

3. 自我實現的高峰經驗:教師要滿足學生隸屬與自尊的需求,必須營造安 全的教室環境,讓學生參與團隊工作。

貳、ARCS 動機理論探究

美國學者 Keller 於 1983 提出了 ARCS 動機模式,(ARCS 分別是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Satisfaction,以下簡稱 ARCS),意在補足其他學習動機 純理論的觀點,以學習者的動機為主題。以下先一一介紹其運用於教學的方 式,再以表格呈現其動機類別所搭配的教學策略(王珩,2005):

一、 注意

教學者必須了解學習者的興趣並分析引起學生好奇的因素,方能吸引學生 的注意力。以下有分成三點加以說明:

(一) 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是聽媒體等現代科技產物,產生不同 的視聽覺特效,引發學生的好奇及注意。

(二) 給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真對個人或小組,

藉由問題提出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思考。教師於上課前,

可以請學生上台表演一段英語節目,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克服困難 的意志力。

(三) 激發學生參與意願: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益處,除了能激發各人學 習的樂趣,提高住意力外,也能增進對任務的理解及表達能力,進而更 提高學好英語的決心。

(四) 提昇英語學習的趣味:如何創造一個融洽、愉快的課堂環境,讓英語教 學充滿歡樂的氣息,進而引發學生的興趣,趕生住意,這就成為教師必 須培養的能力。

(五) 採取預防措施:每次教學若給與學生太多的刺激,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

35

困難;兒童一時間若有太多的指令,也會讓學生難以接受。

二、 相關性

很多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往往因為認為學了對生活沒有幫助。以下有三 點,協助學生把教材內容連結到生活當中。

(一) 訂定及陳述目標:學習上有明確的目標,除了能讓學生心無旁騖的朝目 標前進,也能鼓舞學生的耐心及動力。。

(二) 結合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及經驗:為了要讓學習者領悟所學是誤的可親 性,提生學習的意願,縮短學習時的疏離感,教師就須了解學生既有的 背景知識及經驗,與各人興趣之所在,將寄有的技能做為新事務的的基 石,結合過去經驗,提出適當的比喻及關連性,進而降低學習的恐懼心 理。

(三) 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個人風格和動機需求長會隨著年齡、性別 等而呈現很大的差異,隨時瞭解學生所喜好的各項事、物,考量學生的 背景與特色,擬定適當的教學策略,將有助於學習動機之激發。

三、 信心

信心是人們對於學習任務是否能勝任時所持的態度。教師能夠增加學生信 心的方式,有以下三點:

(一) 提供學習成功的經驗:教師應該要對學生多加鼓勵,瞭解騎過去學習失 敗及挫折的因素,並適時的提供一些正面、積極成功的機會,以提升學 生的學習動機。

(二) 培養學生責任感:學生一旦擁有責任感之後,就會對學習的要求負起責 任,努力克盧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達到其預期的目標教師若能使學生從

「不負責」變為「被動負責」再變為「主動負責」;讓學生從「對自己負 責」跨越到「對社會整體負責」。

36

(三) 傳授不同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泛指學習者用來從事知識的獲得、

保留與提取的任何行為與思考」,因此學習策略的運用就是加強學習的技 巧,增進學習成效的步驟。教師應該要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 進度,自己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偏好。

保留與提取的任何行為與思考」,因此學習策略的運用就是加強學習的技 巧,增進學習成效的步驟。教師應該要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 進度,自己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