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教學建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教學建構

壹、 教室空間規劃

傳統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室,學生的學習機會只有一次,就是教師講授的 時候。教室中,講台的高度通常 20 公分左右,呈現上對下的權威互動方式。學 生被要求面對黑板,雙眼注視教師,使教室自然地成為教師專業獨白的舞台(陳 美玉,1997)。課堂上,教室環繞著教師使用麥克風口述課程的音頻,無形也壓 抑了學生主動思考與發言的欲望。然而,這些教學習性,並非出自教師不好的意 圖,而是來自教師對繁重的課程壓力、教學進度或分數主義的妥協。傳統教室內 所有的空間擺設、語言及動作,透露出教師掌控了整個教室的訊息,在這種政治 空間中,導致教室的原創性與本真性悄然消失(林文生、歐用生,2013)。

建立班級學生的學習圈,首先要改變班級學生的座位方式,由一排排面對教 師的座位方式,改為ㄇ字形的座位,方便學生隨時能互相討論,並進行小組學習。

佐藤學以知覺現象學者Maurice Merleau-Ponty的理論,來說明ㄇ字型的教室對學 習的幫助。梅洛‧龐帝的知覺現象理論提到「知覺優先性」、「互為主體性」和

「共社群性」三個概念,而「知覺優先性」的概念,梅洛-龐帝以幼小孩子的目 光會自動尋找同年齡(或接近)的孩子為例。佐藤學的研究同樣發現,學生喜歡 看到學生,但是傳統排排坐的教室使得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一致面對教 師,無法滿足其知覺優先性。其次,「互為主體性」的概念說明學習共同體的民 主主義哲學思想,在民主的教室當中,老師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師生與同 儕間就形成相互主體性的關係,因此老師不需要主導一切,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是 學習的發動者。最後,「共社群性」的概念來自梅洛-龐帝發現孩子喜歡跟孩子 在一起,佐藤學以此說明孩子喜歡幫助孩子,彼此能產生互惠關係(林文生、歐 用生,2013)。

38

ㄇ字型的座位安排,能翻轉過往學生只能看著黑板和老師的單向學習模式,

學生都曾經因感覺課程枯燥乏味而分心,或心存僥倖在下面玩樂;現在,ㄇ字型 把現場學習者凝聚成一體,增加師生與同儕互動機會,提供學習者面對面溝通的 機會,實踐面對面對話的基本禮儀。當同學發言時,ㄇ字型座位可以看到彼此,

將目光投注在對方的眼神,幫助傾聽彼此的聲音;教師也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學生 的反應,增加學生專注力(姜宏尚,2014)。

再者,學習共同體的課堂能否成功運作,取決於教師的細膩觀察,串起對話 學習的交響樂章。當學生遇到高層次或較難的問題,進而進行伸展跳躍的學習 時,ㄇ字型座位可以幫助老師環顧全班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快速走到每位學生面 前,解決小組學習停滯問題或合作問題(姜宏尚,2014)。

要尋回教室的原創性與本真性,就需要將教室成為寧靜的學習場域。學習最 早的意義是修練,不假他人力量就可以完成,方法對了就可以改變學習的方法,

因此公布欄不必花俏、桌椅排成ㄇ字型、移開講桌、黑板前放置一張椅子等都有 助於輕聲細語及與兒童以同等高度視線對話(鐘啓泉、陳靜靜譯,2012)。

貳、 課堂教學研究

UbD 課程設計

學習共同體在操作上可依據不同的成員與重點,產生不同的形式與名稱,惟 不論是哪種形式與名稱,各個學習共同體均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在各項學習 活動中,學習者不是被動接收,而是透過主動學習來促進自我的成長。目前在中 小學主要推動三種學習共同體:「教師學習共同體」、「學生學習共同體」及教 師在教室中,形成師生互動的「課堂學習共同體」。作為課堂學習共同體後盾的

「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以「課堂教學研究」為焦點的運作方式,讓教師的專業 成長模式直接扣緊課堂的教與學。因此,「共同備課」在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教學 建構中,更顯重要。

教師利用共同備課的機會,集思廣益建構對於學科教學的理念。共同備課的 作業內容包含:1.運用各種資料診斷學生的學習。2.共同對整冊教材單元內容做

39

解構及再建構。3.對單元教學做系統性、整體性的設計。4.對段考(期中末)評 量做討論與檢討。5.對教學實施過程及結果進行討論與修正。6.實施公開授課後 研討。7.分享教學研究(潘慧玲等人,2014)。

共同備課的運作方式相當多元,可以同年級/ 同年段/ 同領域教師一起就某 一單元重點共同對話討論,設計教材、教法和評量,秉持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進 行教學設計。潘慧玲等人(2014)建議教師可參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Understanding by Design),也就是教師要先考慮如何以具體客觀的資訊檢視 學生理 解的 程度 ,再回 推設 計課 程。 UbD 課程設 計也 稱為 逆 向教 學設計

(Backward Design),是從思考學生學習的結果回推課程發展的模式。

UbD 課 程設 計的 概念 來自 於 Wiggins 和 McTighe 於 1998 年所 合著的

《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一書(簡稱「UbD」模式)。UbD 課程設計不同於 以往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的課程設計,而是以欲評量的目標為思考的起點取而代 之,進而確認目標,然後思考可以達到目標的活動與策略,接著設計相關教與學 的活動,是具目的性的作業分析(陳瓊花,2003)。

傳統上,教師的課堂教學關注進度,企圖教完教科書內容,或注重學習活 動的安排,卻沒有以預期的學習結果,作為評量策略與活動發展的引導。UbD 的 課程設計就是要打破傳統,強調評量的方式必須緊跟著預設學習結果之後設定,

以便能將目標、方法作緊密結合,促使真正達成學習目標。

教師的課程單元設計,應該要促成學生理解;而且,「少即是多」,深入學習 比起大量的的「沾醬式」學習更佳,這也是UbD 最終要達成的意旨。具體而言,

UbD 的課程設計分為三個階段(陳聖謨,2007): 1.目標:決定所要達成學習結果

在此階段所關注的是,學生要知道、、理解、會做什麼?什麼內容有理解的 價值?什麼樣的持續性理解是一定要的?哪些核心問題要加以探究?

2.評量:驗證所訂定的學習結果

40

在此階段所要關注的是,要如何知道學生是否達到我們所耍的結果?何種學 生理解及精熟的證據是可以讓我們接受?

3.活動:設計學習經驗

在此階段所要關注的是:要如何使學生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而能有效的表 現與達成所欲的結果?怎樣的活動、順序與資源最適合達成目標?

陳瓊花(2003)認為,UbD 課程設計模式的理念,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涵:

1.不是以教學者要教什麼樣的內容為首要的思考,而是以學習者的持久性瞭解

(Enduring understanding)為首要的思考。持久性的瞭解就是重要的想法,也就 是課程設計的著眼點,是指學生能掌握的基本原理原則,也是最根本的知能,之 後才漸序地往外擴展(陳雅芸,2005)。2.教學的過程即在進行評量。3.評量著 重在學生的實作,與教學活動結合,以確認學生的學習與瞭解。

實際進行UbD 課程設計時並不是按部就班的線性過程,只要整個設計最後 能將目標、評量與方法三者最緊密組織即可。因此課程設計是來來回回修正增刪 的過程,課程設計的起點,可以是能力指標或重要目標,也可以一個有價值的資 源設施或活動,也可以是一種重要的技能,甚至也可以是一項考試測驗的要求。

即使是要修整自己或他人現有的單元課程設計也可以(陳瓊花,2003)。

UbD的課程設計有其腦科學的認知學習心理研究基礎。針對人類的後設認知 歷程、自我管理以及文化經驗參與等研究顯示,使學生獲得學習的真正理解才是 學習成效的關鍵(陳聖謨,2007)。學習很多表面的知識,很可能無助於學生將 來的學習與工作能力的養成。課程內容太多、太雜卻停留於膚淺的程度,反而阻 礙學生對知識的組織與連結。

有效的學習已從鼓勵反覆勤勉的練習,轉移到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回饋是學 習的基礎,但學生的回饋往往是學習後的測驗或期末的總結性評量成績單。學習 其實更需要形成性評量,以提供學生有更多機會修正與改進其思考與理解的品 質。綜合論述,UbD的課程設計與學習共同體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不謀而合。

41

參、 課堂共同體之教學歷程與引導工作

在學習共同體中,師生各有其角色與任務。潘慧玲等人(2014)參酌佐藤學 2010年《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一書所提內容及臺北市教師實踐經驗,

將教學歷程分為「導入」、「開展」及「挑戰」三項步驟。學習共同體翻轉了過 往的課堂文化:教師從傳統的知識灌輸者成為學習催化者,於教學歷程中,搭建 學習鷹架,引導學生學習,並從事「聆聽」、「串聯」及「返回」三項工作;學 生從傳統的被動學習者成為學習的主體,並於課堂學習,進行「探究」、「合作」

及「表達」三項活動。以下分別說明「課堂教學歷程三步驟」和「課堂教學引導 三工作」。

一、課堂教學歷程三步驟

課堂教學的歷程中的「導入」階段即是教學一開始的「準備活動」,主要包 括動機的激發及複習舊經驗;「開展」階段相當於教學過程中的「發展活動」和

「綜合活動」,係在進行新概念的教學。至於學習共同體相當重視的「挑戰」階 段,就是配合開展性教學進行的「延伸活動」,藉由較高難度且具挑戰性的問題,

激發學生深度思考,實現伸展跳躍的學習。教師可依照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的 學習需求、學習目標和學生學習情況,彈性調整挑戰活動。「挑戰」可能在一節 課中出現,也可能在一個教學單元中才出現(潘慧玲等人,2014)。

激發學生深度思考,實現伸展跳躍的學習。教師可依照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的 學習需求、學習目標和學生學習情況,彈性調整挑戰活動。「挑戰」可能在一節 課中出現,也可能在一個教學單元中才出現(潘慧玲等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