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針對教師教學、學校行政以及未來研究的實 施,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壹、 教師教學面

一、針對學生學習狀況,規劃適宜的座位方式

本研究經歷ㄇ字型座位與 T 字型座位的實施後,發現不同座位安排有其優勢

177

與劣勢,ㄇ字型座位有助全班師生間「互相聆聽的關係」,但是前後學生無法面 對面立即討論,會間接影響其參與學習的動機。再者,當教學進入教師串聯與返 回時,學生因無法直視黑板,加上反光的問題,會看不清楚黑板的字;T 字型座 位有助小組同儕間「互惠學習的關係」,但是學生於 T 字型座位中容易聊天,需 要老師提醒。本研究建議教學者宜針對學生學習狀況與教學活動設計,妥善規劃 適宜的座位以及小組討論方式,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二、視需要適時或定期重新分組

本研究採每週重新分組發現,小組成員的組成,對於學生當週學習表現具有 關鍵性的影響,學生的協同學習並不能保證每次都能在「差異」之中形成,因為

「差異」能使學生在多元中學習尊重與包容,發生互惠;也會使學生在多元中造 成排斥與衝突,影響學習品質。本研究建議教學者視需要改變分組的頻率,可以 每二~四週重新分組,給學生磨合與培養默契的時間,進而觀察學生於組別中互 動情形的改變。

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仍要適時返回主概念的陳述

本研究於實施歷程發現,學習共同體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哲學觀點,不 能本末倒置演變成教師完全拋棄講述教學以及常規要求。研究者建議,在學習共 同體中,教師的教學責任依然在,透過設計問題、操作討論流程、控制時間、串 聯與理答,讓學生的思考更深入之餘,當學生學習有困難、討論離題、對挑戰感 到困惑、無法歸納重點時,教師更不能忽視「返回」的工作,必須有系統、有深 度的把相關知識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建構學習概念與歸納學習重點。

四、伸展跳躍的學習要兼顧不同程度的學生

學習共同體主張實現伸展跳躍的學習,本研究發現挑戰性課題會因應學生的 程度而有不同的影響。程度較低的學生,會因為學習門檻過高而難以跨越;程度

178

較高的學生,會因為學習門檻過低而折損探究欲望。本研究建議教師在進行教學 活動設計及課堂上的提問探究時,要考量學生不同背景、各科程度、多元智能的 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機會從自己學習的起點,開始逐步往上增加邁進,

才能顧及前、中、後段的學生都有在學習。

五、小組討論活動的頻率、時機與時間要適當

本研究為了促使學生有更深入的探究思考與對話交流,時常安排小組討論活 動,但研究者發現過多的小組討論,學生會疲乏;討論時間太長,也會使討論流 於閒談或造成學生思緒更混淆。本研究建議教師不宜節節都安排小組討論活動;

一節課的討論次數也不宜過多;每一次討論的時間視挑戰性課題的難度,建議不 宜超過十分鐘,尤其當學生的小組討論陷入膠著或失焦聊天,教師更要當機應變 立即結束,返回大班教學。

六、小組上台發表要有效率的進行

學習共同體重視協同學習與溝通表達,小組內的相互發表與對話是教師努力 的方向,但本研究發現,若是逐題討論、逐題上台發表,會佔用許多時間,建議 教師不用執著讓每一組都上台發表,可以由兩到三組不同想法的同學上台發表,

進而讓全班進行補充、比較或論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貳、 學校行政面

一、先帶動轉念才能引發改變

學習共同體要在學校內啟動切勿急就章,建立全校願景和共識後再分階段循 序漸進實施。多數教師在缺乏認識與信賴下,較難接受改變,所以學校可透過辦 理教師研習、專書研讀與專家諮詢輔導,促進轉變教學思維,讓教師多聽、多學、

多看,增加教師彼此觀課的學習機會,才能強化教師的同僚性,促進專業成長能 量。

179

二、成立共同備課工作坊促進教師專業對話

本研究發現,共同備課能強化教師的同僚性,促進專業成長,建議學校的課 務安排,能讓同學年或同領域教師有共同時間進行備課,藉由每週最少一次備課 工作坊的實作經驗,讓教師能夠集思廣益建構對於學科教學的理念,以及對教材 內容做設計,使教師能有專業對話的平台,聚焦學生的學習,進行多角度、多面 向的綜合探討。

三、藉由行政端的支援才能落實課堂教學研究

課堂教學研究的落實,需要行政端的支援協助與妥善規劃,像是觀課時間及 空間的安排與協調、課務異動、教師代課等,才能讓教師放心的參與同儕觀課和 議課的運作,而不必擔心自己班上的學生乏人照顧,和自身課務等問題。

參、 未來研究面

一、探究不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臺東大學附小六年樂學班,學區多為中上社經背景的家 庭,家長從事公職與服務業居多,在文化、教育、住宅與商業混合的社區環境影 響之下,學生的文化資源頗多,在研究結果及推論上受到侷限,因此後續研究可 探討不同地區、學校、年級或領域實施學習共同體的歷程,會有更多不同的發現,

研究結果的推論性也較具參考價值。

二、探究其他共同體成員的研究

本研究以學生學習為研究主體,聚焦探討「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師生互動情 形及問題因應策略,以及當中對學生學習表現的影響。後續研究可朝學習共同體 的相關細節內容進行研究,例如可分別探討學習共同體中,其他共同體成員,例 如校長、教師、行政人員、社區人士及家長,如何形成一股支持的力量,對學習

180

共同體產生影響;或是以教師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題,聚焦探討「教師學習共同體」

的授業研究實施過程與困難;或是以學生互動學習為主題,聚焦探討「學生學習 共同體」的相關影響因素。藉由不同形式的共同體與成員的研究,深入探究推動 學習共同體之細部操作內容。

18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琴芳(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丁鋼(2003)。同儕互助:教學創新的內在動力。課程與教學季刊,6(2),1-10。

小島勇(2014年 8月)。相互理解授業研究-「教師授業指導力的向上」(一)。「103 年度地方教育輔導─教室觀察」發表之演講,臺東縣豐榮國民小學。

小島勇(2014年 8月)。仲間協働、分かち合ぃ:小‧中‧高學校教師專門發展 の道を探求する。「高等教育與教師國際化論壇」發表之演講,國立臺東教 育大學。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

質的研究方法(1-21 頁)。高雄市:麗文。

王旭彤(2009)。建立互惠的語文學習共同體。教研天地,5,5-6。

王紅豔、何泰伯(2009)。學習共同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渭南師範學院 學報,24,66-68。

王露(2014)。構建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北大學,

陝西省。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臺北市:巨流。

方志華(2012)。參訪日本「學習共同體」中小學之述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 (11),20-27。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

課程與教學季刊,16(4),89-120。

伏榮超(2010)。學習共同體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教育探索,229,6-8。

吳文忠(譯)(1997)。課堂研究(原作者:T. L. Good, & J. E. Brophy)。臺北市:

五南。

182

吳宗立(2002)。教師行動研究的實踐。國教天地,149,46-54。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原作者:J. McNiff, P. Lomax, & J.

Whitehead)。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月圓(2009)。對話教學應用於國小高年級課文閱讀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金杰(2008)。基於學習共同體的校長專業發展。美中教育評論,5(8),1-4。

李芒、鄭葳(2007)。學習共同體及其生成。當代教育科學,5-6,18-22。

李明麗(2009)。日本「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模式在中國的可行性探悉。外國 中小學教育,7,50-53。

何沂、李春景(2008)。學習共同體與青年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美中外國語言,

7(12),32-43。

沈春花(2006)。互動式教學。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8,92-95。

呂善道(2014)。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中國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原作者:L. E. Berk,

& A. Winsler)。臺北市:心理。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林文生、歐用生(2013)。從佐藤學研究的系譜分析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其實踐反 思。國民教育,53(5),67-77。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132,70-86。

林明地(1998)。從同僚專業互享氣氛的建立談教師會功能的發揮。教師天地,

94,17-22。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183

林素卿(2008)。行動研究與教學檔案於教師專業發展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

167,24-35。

杜憲昌(2013年 3月 8日)。教育輿情:加入學習共同體,成績明顯進步。新北 市教育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ntpc.edu.tw/index/EpaSubShow.aspx?CDE=EPS20130307130456B I0&e=EPA20130103142845PZP

姜宏尚(2014)。學校發展學習共同體歷程之個案研究—以臺南市一所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紀家雄(2013)。中小學校長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領導核心技術之探討。學校 行政, 85,156-172。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雙月刊,

69,138-158。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博銓(2008)。學校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中等教育,59(4),8-21。

高翠鴻(2012)。興味淋漓,其樂也陶陶:「學習共同體」理念在班級經營的應用。

新北市教育,5,35-39。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陳玉桂(2006)。學校革新中不可忽視的面向。教育行政雙月刊,45,26-46。

陳良亦(2014)。學習共同體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三興 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美玉(1997)。邁向開放的社會─對話教學法的實踐。通識教育季刊,4(4),

陳美玉(1997)。邁向開放的社會─對話教學法的實踐。通識教育季刊,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