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

本節探討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相關概念與理論,針對其性質、意義以及 相關理論等進行闡述。

一、學習動機

我從小的願望就是:如果教室都像電影院,課本都像漫畫書該有多好!」資深 畫家蔡志忠說出了許多學童對於課堂的美好想像(引自蔡岫,2013)。在研究者 的教學經驗中,也曾有學生如此說過:「如果課本都是漫畫書,我一定每科都一百分,

而且不用被逼去讀書,而且我還會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上課認真、主動提問呢!」可 見對於學習者來說,能夠引起學習動機的教學素材是如此的重要。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影響教學有效與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曾經聽教育界的 前輩這樣與我分享:「一個正常的學生,只要開啟了他內在的意願,幾乎可以學 習任何東西。」但是身為一位老師如何才能達到使每個學生都想學,並且盡力學 習那些紀錄在課本上的複雜知識呢?在教學的情境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促使學生能投入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是每個老師無不關心的問題,因為有高的學 習動機,才能幫助學生達到好的學習成就,以下分別闡述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 定義與其相關理論。

(一)學習動機的意義

學習是指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獲得知識或行為持久改變的歷程。經驗包含 活動的歷程與結果,在經驗的過程中,個體可能產生知識的獲得或個體的行為改

28

變,又或者兩者同時發生,而產生行為的持久改變。

動機(motivation)是指能引起個體活動,並將此一活動維持、導使此活動 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或內在原因。Brophy(1987)認為動機是一種建構性的 概念,常被用認為是價值與期望的乘積,被用來解釋個體在產生目標導向行為時 的起因、引導、強度及堅持程度等情形。張春興(2012)指出動機就是能引起並 維持個體活動,並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或內在原因。需求與驅力、

好奇與習慣、態度與興趣、意志與價值觀以及刺激與誘因等...都是與動機相關的 概念。

動機又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生理性動機(physiological motivation),指個體 因身體上的生理變化而產生了內在需求,進而引起行為的動機,多半與生俱來,

不需學習,如飢餓、渴、性等較原始的動機。其二為心理性動機(psychological motivation),指的是個體種種行為的內在心理原因,相對於生理性動機,心理性 動機多為經學習而獲得,如求學、社交、求職、創業等,而學生的學習動機,即 是屬於心理性動機。

對於學習動機,歷來不同學派的心理學家都各有其對學習動機的理論與解 釋。行為主義學者關注於如何設計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反應後獲得強化,進而維 持學習動機。行為主義學家透過條件作用、強化、正強化與負強化等概念以控制 個體的學習,他們對學習動機的基本理念是,行為由驅力所促動,而驅力則因生 理上的需求而產生。人本主義對於學習動機的主張則與行為主義學者截然不同,

他們認為動機是人性成長發展的基本原動力,而所有學生都有學習動機,端看教 師是否能夠有效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專注於教師所設定的學科上。認知論的學習 動機理論則認為動機是介於環境與個人行為之間的一個中介作用,意指學習動機 乃是學習者個人對學習事物的看法,因看法而產生求知需求的有與無。

張春興(2012)曾提到「學習動機」與「動機」兩者之間大同小異,而其

29

相異之處有二:其一是學習動機的目標是教師設定的,而一般動機的目標則是個 體自我滿足的;其二是學習動機強調內在的心理歷程,而一般動機有相當成份的 生理歷程。學習動機是指教師講課時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使之維持,促使 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的心理歷程。

學習動機是個體追求成功的一種心理需求,也就是學生在發現課業活動的 意義與價值後,嘗試驅策自己學習與成長的傾向(Stipek, 1993)。賈馥茗等學者

(1995)指出,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一是學習的能力,另一個便是學習 的動機。學生學習能力雖然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因素之一,但動機對於學生的 學習結果卻更具有決定性,誠如教師們常發現有些能力足夠的學生,在學業的表 現上卻是低落的,即所謂「高智商低成就」的學生,這種現象往往是學習動機不 夠強烈、不夠持久的原因。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學習動機乃是一個由內而外的歷程,指在情境中出 現能誘發學習者內心產生某種趨向的動力、意願、心理需求,而促使學習者產生 外在的學習活動,而此種引發學習者產生學習活動之趨力的強度,可維持學習者 的學習行為,直至此趨力消失。

(二)學習動機理論

動機(motivation)是指引發、維持並引導行為的內在歷程;而動機理論就 是心理學者對這個概念所做的系統性及理論性的解釋(丁振豐,2000)。

不同學派的心理學家,對於學習動機各有不同的理論基礎並且也各自發展 其理論系統,強調的層面不盡相同,以下分別敘述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 義及社會學習取向的代表理論。

1. 行為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將學習的產生視為學習者受外在因素控制的過程,而不重

30

視學習者個人內心的自主性,因此並未提出系統性的理論來說明學習動機的概念。

然而,行為主義學者重視學習的科學研究,認為藉由控制相關誘因,可預測學生 的學習反應行為(張春興,2012)。

桑代克(Thorndike)提出試誤學習,其中「反應—刺激聯結」的建立扮演 十分重要的角色,個體在刺激情境中,由於需要獲得某種滿足而產生行為反應,

如此反覆進行,因而有其試誤學習的三大法則:分別為練習律、準備律以及效果 律。在這過程中,個體那股「需要獲得某種滿足」的動力,可說就是行為主義對 於學習動機概念的雛形。此理論也影響了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

進而提出行為主義學派同時也是教育心理學界極重要的一個理論—操作制約學 習理論。操作制約理論中的強化、正強化、負強化、二級強化等概念的提出,主 要是操縱、控制能滿足個體需求的強化物,並以之引發個體的趨力去進行某些行 為或者避免某些行為。受行為主義影響的教學現場,強化物可能是各種有形無形 的獎勵、讚美、分數,也可能是各種訓斥、懲罰、剝奪權利等,教師藉由這些強 化物來督促學生學習或以之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班杜拉(Bandura)認為,在班級的情境中,其他同學的優異表現或教師的 教學風範都可能引起學生的觀察學習。從學習動機的觀點看,觀察學習乃是來自 於學生在心理上對於其他學生或教師產生以之為「楷模」的認同感,因而模仿學 習他們的行為表現,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心中的楷模一樣表現優良,進而提升個 人心理上的自尊。學校教育中對教師要求「以身作則」、對學生的優良行為公開 表揚、重視學生所受的社會因素影響…等,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引起學生的模仿學 習,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張春興,2012)。

2. 人本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

人本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相較於行為主義的學習動機理論,行為主義的學 習動機理論是外控的,而人本主義則主張由內而外的心理歷程。他們認為為人師

31

表者,需處處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立場來思考學習的意義,因為只有當學生自身 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才會有學習的意願與強烈的學習動機。人本主義心 理學家哈姆柴克(Hamachek, 1987)指出,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並培養和諧的教 室氣氛是使學生具有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條件。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在 1943 年,發表了《人類動機的理論》一 書,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的需求有一個從低到高 的發展層次(圖 2-3),可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依序向上是生理需求、安全、

愛與歸屬、被尊重;而較高的後三層則為成長需求,依序是求知、求美與自我實 現的需要。各層次之間不僅有高低之分,還有先後順序的差別,唯有低一層的需 求獲得滿足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會產生。馬斯洛對的理論對於學習動機的理論發 展具有極大的先導性影響,說明了教育歷程中的因果關係。

圖 2-3 馬斯洛需求層次

資料來源:取自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的理論與實踐(頁 227),張春興,2012,

臺北:台灣東華。

自我 實現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自尊需求 隸屬與愛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成長需求

基本需求

32

馬斯洛對於教與學有兩樣基本的主張,第一,學習非外鑠,乃是內發的,學 生生而具有內發的成長潛力。第二,教師的使命不只是傳授知識給學生,更重要 的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供學生自行學習(張春興,2012)。在他的需求層 次論中,人類在前四層的基本需求滿足了之後,就會產生「知的需求」,知的需 求指個體對於自身週遭之人事物的變化有所不理解,而產生希望理解的需求,如 探索、提問、試驗、閱讀…等,這樣的需求,在內涵上即是學習動機的意義。

然而知的需求其實並非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生都有學習 動機。馬斯洛認為,人類在心理上有兩股相對的內在動力,一則使人逃避退縮,

一則使人進取向上。人發現了自我內在那股進取的動力後,方能促使自己尋求超

一則使人進取向上。人發現了自我內在那股進取的動力後,方能促使自己尋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