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方式與學習風格、學習方法之間的差異

近年來,「學習方式的轉變」在中國被視為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目標,而由

「轉變」ㄧ詞不難發現,學習方式是可以改變的,甚至有優劣之分的。中國學者 龐維國認為:

「要想對它作出明確的界定,需要把握學習方式的三個關鍵特徵:第一,

它具有差異性,亦即有“質”的“優劣”、“量”的“是否充分”、“形 式”的“是否適當”之分。如果學習方式不具備差異性,也就失去了

“轉變”的必要性。第二,它具有可變性,亦即它可以隨著學習情境的 變化而改變。如果學習方式無法改變,也就失去了“轉變”的可行性。

第三,它具有多樣性,亦即有多種表現形態。如果學習方式只有一種或 為數極少的幾種表現形態,也就失去了“轉變”的可能性。」

(龐維國,2010)

因此,我們可以藉由以上所提到的三點:差異性、可變性、多樣性,來判斷其與 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s)和學習方法(learning approaches)之間的差異。

ㄧ、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s)

在介紹學習風格之前,首先要先知道什麼叫做「風格」。Sternberg(1997)

解釋風格(Style,或翻譯為式態)的意義,為一個人較喜歡使用其能力的方式。

1. 風格不是能力,而是使用能力的偏好方式;

2. 人具有多種風格的組型,而不是指具單一的風格;

3. 對於同一類型的風格偏好具有程度上的差異;

4. 人具有程度不同的風格變通性;

5. 風格是社會化的結果,是可以改變的;

6. 風格沒有固定的好壞標準,時間與場合不同,所得到的評價也不同。

而學習風格的研究源自早期實驗心理學上對於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的 研究,最初有關認知風格的研究僅著重於解釋個人在認知方面一些特質(例如知 覺、記憶、或資訊處理方式等等)的差別,但因這方面的研究很明顯地具有教育 上的應用價值,因此逐漸擴充演變,而在 1970 年前後逐有學習風格一詞出現 (郭 重吉,1987)。學習風格是描述一個學生在教育情境裡最有可能的學習方式,它 是指學生如何學,而不是指學生已經學到什麼(Hunt,1979)。也因此,許多學 者認為,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將對教育有相當大的幫助,Keefe(1979)就提 到,「學習風格的診斷使得個別化教學具有更合理的基礎。它提供了目前教育工 作者所能擁有的最有利的手段來促成他們對於學生的分析、啟發、和協助。以此 而論,學習風格乃是以真正現代化的方式來處理教育問題的基礎。」

關於學習風格的定義,各家眾說紛紜,每位學者所強調的重點不盡相同,因 此至今尚無明確的定論。綜觀各學者對學習風格的定義,大致可以分為策略取向、

情境取向、行為取向、以及多元取向四種。傾向策略取向的學者認為,學習風格 為「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慣用某一特殊學習策略的傾向」(Schemeck,1982);傾向 情意取向的認為學習風格為「學生在學習環境中對班級氣氛、團體人際關係、動 機因素、對學科的興趣,感覺輸入及對成功或失敗的預期」(Canfield,1988);傾 向行為取向的認為學習風格為「學生在他們的教育經驗中碰到問題時所用來解決 問題的方法」(Malcom et al. ,1981);而認為學習風格是「個人對物理、環境社會 和生理多方面的刺激所產生的偏好方式,也是說明學生如何集中、處理、內化、

記憶課程內容的學習方式」(Dunn &Dunn,1999)者,則是屬於多元取向。目前國 內學者大多是採用多元取向的方向進行學習風格的定義,林生傳(1985)認為學習 風格是個人所喜愛的學習方式,它代表影響個人如何去接受刺激、記憶、思考與 解決問題的一組人格與心理特性;張春興(1997)認為學習風格是指學生在變化不 居的環境中從事學習活動時,經由其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歷程,在外顯行為 上表現出帶有認知、情意、生理三種性質的習慣性特徵。由此可知,學習風格所 涵蓋的範圍非常的廣,Keefe(1982)更曾將學習風格分成認知風格、情意風格、生 理風格三大部份,不過雖然說法有百百種,從這些定義之中還是能發現一些不變 的特質,國內研究者吳百薰(1998)曾將這些特質做以下整理:

1. 學習風格為學習者的特殊偏好或傾向

2. 此偏好可能來自於遺傳或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產物 3. 對學習者本身而言具有個別性。

亦即每個學習者之間學習風格都是獨特的,彼此有個別差異。

4. 對學習環境而言具有一致性與穩定性。

亦即在短時間內不因學習情境的改變而有影響。

5. 對學習的內容而具有全面性。亦即學習風格為個人普遍的特徵,

在短時間內不因學習內容的不同而改變。

如此看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也是教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不過雖然都是 在探討學習者是如何學習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式」相較之下比較穩定、

不太會受到學習內容或是學習情境的變更而輕易轉變。舉例來說,習慣用耳朵聽 講並在腦袋裡思考的學生,並不會因為老師從講授式教學改成合作式教學後,就 轉變為習慣用抄的來學習;而習慣邊寫邊背英文單字的學生,通常也是會傾向邊 寫邊背國文,不太會因為科目或內容不一樣而有差異很大的學習風格。因此,了

學生硬是把公式背起來而不告訴他來龍去脈。但倘若我們想要藉由了解學生的學 習,來幫助他調整不恰當的學習動機或是學習方法時,學習風格似乎就不符合我 們所想要的「可變性」。

二、學習方法(learning approaches)

事實上,learning approaches 在中文的翻譯上並不是那麼的統一,也有學者 將其翻譯作為學習方式,因此在介紹學習方法之前,先解釋一下「方法」和「方 式」兩詞的差異。

若就我們的用語習慣來看,「方式」是一個比較概括性的、比較抽象的詞,

像是講話方式、生活方式、…等等;而「方法」則相對比較具體,像是使用方法、

解題方法、…等等。也就是說,「方式」一詞所涵蓋的範圍,應當比「方法」還 要來得抽象、來得廣。孔企平(2001)認為學習方式「不是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 法」,龐維國(2010)認為:「學習方式既包括學習方法,也包括學習形式。」以上 兩位學者都同意學習方式包含了學習方法,但實際上翻譯外來的研究時,孔企平 在《論學習方式的轉變(2001)》一文中將 learning approaches 譯為學習方式,而 龐維國在《論學習方式(2010)》中則是將其歸於學習方法。因此,我們可以藉由 學者對於 learning approaches 的翻譯,來判斷該學者將其定位於哪個層級。

Learning approaches 的研究起始於 1976 年,由 Marton 和 Saljo 兩位美國學

者,利用「現象描述分析學(phenomenography)」的方法對學生在語文閱讀時的 學習過程研究,提出了兩種 learning approaches:表層式學習(surface approach)、

深層式學習(deep approach);爾後,Biggs 在 1987 年提出了第三種:成就式學習 (achievement approach),彌補了表層學習和深層學習之間兩極化的問題,也研製 了學習過程問卷(S/LPQ),在全世界廣泛應用。以下簡介三種 learning approaches 的特質:

˙表層式學習(surface approach):學習者的學習由外部動機產生,為應付

教師而學習,主要採用機械學習策略,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 力去重複學習可能要考的內容和要點,是一種量的學習概念。

˙深層式學習(deep approach):學習者的學習由內在動機或好奇心產生,

為滿足興趣、探究意義而自發、主動學習,主要採用建構主義 的編碼和有意義學習策略,能持之以恆地進行廣泛的學習,是 一種質的學習概念,其學習結果水平也較高,能夠認識並監控、

管理自己的學習。

˙成就式學習(achievement approach):學習者的學習由成就動機產生,主 要為與別人競爭,爭取好成績而學習,會利用各種學習技能,

花費較多的時間和努力,遵從學校、教師的有關要求並制定相 應的個人計畫,去完成各項作業,獲取高分。

(黃黎明,高凌飚,2002) 學者們普遍認為,learning approaches 是指個體面對學習情境時的意圖和動 機差異以及所採用的相應策略,它是不同資訊加工水準的反應(Diseth &

Martinsen,2003)。但中國學者龐維國認為,learning approaches 還沒有學習方式 所需要的”多樣性”,在內涵上和課改中所提到的學習方式尚有些差距,故僅將其 歸屬於「學習方法」。

三、學習方式

那究竟課改中提到的學習方式是什麼呢?謝新觀(1999)認為「學習方式是 指學習者在學習知識和技能時所採用的途徑、形式和手段」;孔企平(2001)認 為「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它不是指具體 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而是學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徵」;桑

習任務而採用的策略和手段,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經常的或偏愛的基本行為 和認知取向,是學生連續一貫表現出來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而事實 上,「學習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學習者在學習時所採用的方式,只是當學者們必 須替它下個明確的定義時,每個人的切入點不同,就會產生出許多不同的說法。

本文獻探討主要以龐維國於 2010 年所提出的見解來進行探討,因為其在《論學 習方式》一文中詳細的將整個概念架構得很清楚,為的就是要從理論方面回應眾 多關於「學習方式的轉變」的疑惑與爭論,像是學習方式究竟是什麼?又要做什 麼樣的轉變?教學上又該怎麼搭配?而這也正符合本研究欲探究的部份,因此對 其他學者對學習方式的定義將不再多作贅述。(另外,因為 leaning style、learning approach 等詞都曾被翻譯為學習方式,為了避免混淆與誤解,以下也將不會提到

西方學者的見解。)

學習方式除了要有差異性、可變性、多樣性這三個特徵外,龐維國(2010)將 學習方式定義為:「學習者在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中所採取的具有不同動機取向、

學習方式除了要有差異性、可變性、多樣性這三個特徵外,龐維國(2010)將 學習方式定義為:「學習者在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中所採取的具有不同動機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