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內容看不懂」時,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往往會遇到內容看不懂的情況,尤其是在看課本的時候,

從裡頭的白話敘述,到用顏色框起來的定義,無不困擾著他們。以下將就此情境 進行學生學習方式的探討。

● 全體學生

表 4-1-1 是關於在數學學習中遇到「內容看不懂」時,學生的符合程度勾選 統計情形:

表 4-1-1 當「內容看不懂」時,學生的勾選統計

A 當你在閱讀數學內容時遇到

看不懂的地方,你會怎麼做/怎麼想

有效

個數 平均數 平均數與

2.5 比較

N M SD SE Cohen’s

d p value

A1

我會自己去翻課本或講義或查詢相關資料,

先設法自己弄懂 883 3.19 .690 .023 1.005 .000

A3 我會先跟同學討論,或請同學教我 881 3.14 .723 .024 0.880 .000

A4 知道怎麼描述自己的問題時,才會去問 882 2.77 .780 .026 0.342 .000

A2 我會去請教老師,比較能直接得到解答 883 2.59 .799 .027 0.118 .000

A6 看有多難,若感覺要花很多時間就放棄 883 2.51 .881 .030 0.010 .775

A5

我會把不懂的地方先背下來,

或許之後派得上用場 883 2.37 .864 .029 -0.154 .000

A7 我會直接跳過那部份,以後再說 883 2.28 .832 .028 -0.262 .000

A8

我覺得數學太難懂了,

不如把時間花在別的事物上 883 1.95 .884 .030 -0.627 .000

註 1 本表係依照平均數由高到低進行排序

註 2 若該項目的平均數與中立 2.5 的差距有顯著(p < 0.05) 且達到至少中等程度效果量(d 0.5),則以粗體表示

從表 4-1-1 中,研究者發現:

1. 在此情境中有三個平均符合分數與中立 2.5 分有顯著差異,且與 2.5 分的差 異超過 0.5 個標準差,達到至少中等程度效果量(effect size),可見的學生在 遇到內容看不懂的情境下,傾向符合「我會自己去翻課本或講義或查詢相關 資料,先設法自己弄懂」與「我會先跟同學討論,或請同學教我」,並且不太 會認為「我覺得數學太難懂了,不如把時間花在別的事物上」。

2. 承 1,此結果顯示大部份的學生在遇到有看不懂的部份時,學習態度還算積 極,且比較偏向自行研究或尋求同儕協助。

● 「努力程度」差異

圖 4-1-1 當「內容看不懂」時,以「努力程度」分三類的符合程度折線圖

● 「喜歡程度」差異

表 4-1-3 是以「喜歡程度」將學生分成三類,分別列出不同類的學生由符合 程度高到低所排列出的項目順序有何異同,也相對列出以項目為主,各類的符合 程度排名以方便做對照。圖 4-1-2 則是以折線圖呈現此三類學生在各個項目上的 平均數狀況,並於項目底部列出其顯著差異關係,藉此探討各類之間的異同。

表 4-1-3 (左)不同類的學生在遇到「內容看不懂」時,符合的傾向排序 (右)各個項目對不同類學生的符合程度排名wwwwwwww

不喜歡 普通 喜歡 不喜歡 普通 喜歡

請教同學 請教同學 自己用懂 請教同學 1 1 2 太難就放棄 自己用懂 請教同學 自己用懂 3 2 1 自己用懂 會問才問 會問才問 會問才問 6 3 3 直接放棄 太難就放棄 請教老師 太難就放棄 2 4 6 先跳過 請教老師 先背下來 請教老師 8 5 4 會問才問 先跳過 太難就放棄 先跳過 5 6 7 先背下來 先背下來 先跳過 先背下來 7 7 5 請教老師 直接放棄 直接放棄 直接放棄 4 8 8

註 1 若該項目的平均數大於 3,以深灰底粗字標示 註 2 若該項目的平均數小於 2,以粗字標示

註 3 左表中的粗線為中立分數 2.5 的分隔線,以上表示傾向符合,以下表是傾向不符合 註 4 右表的項目排序方式係以普通的順序為主

從表 4-1-3 中,研究者發現:

1. 不喜歡數學的學生,從符合程度第二名為「太難就放棄」、第四名為「直接放 棄」,不難發現這類的學生已經處於一種自我放棄的狀態,看到不懂的數學內 容幾乎完全不會想要進行了解,甚至連背下來都不太願意,且最不符合的項 目是去「請教老師」,可見的這類的學生已經對老師感到排斥。

2. 普通和喜歡數學的學生,比較大的差別在於「太難就放棄」和「先背下來」,

喜歡數學的學生比較會先試圖用各種方式去理解不懂的部份,若真的沒辦法 的時候才會選擇先背起來或是放棄、跳過;普通的學生則是在請教老師之前,

可能就會先選擇放棄,且沒有積極到要先把不會的部份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