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網路的方式

人們不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上,總是不斷重複著學習的行為與習慣,來更快速 的適應環境與增進工作、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在任何領域中的學習是無止境的,

也無年齡限制的,因此學習成為我們生活與生存的最重要的使命。本節以不同的

「學習理論」來探討個人學習的基礎,在學習網路的方式,分別討論以學校教育 為中心的直接學習、同儕間互相學習及自我導向的自我學習三個方向的基礎概念 與相關文獻探究。

壹、 學習的意涵

「學習」這個名詞在近百年來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也發展出不同的學習 理論與基礎。心理學家 Kimble(1967)定義:學習是由於增強練習的結果,而在 行為潛能上產生相當持久的改變(引自張新仁,2003)。這也就是說,個人在行為 上必需經由不斷的反覆練習,而產生行為潛能上長期性的改變。例如要學會彈鋼 琴這項行為技能,是經過長時間不斷的練習,而使得個人潛能意識上得到這項能 力,而這項能力並非只有短期的,而是經過一段時後仍不會忘記這項能力,這就 是「學習」。

人類學習的理論與學習方法,歷經長遠的歷史變遷而改進成為多元且多樣化 的,某單一的學習理論無法詮釋人類學習的發展過程。在歷經研究學者不斷的探 究與發現,在「學習」領域中產生了不少的理論學派,但各種學習情境與學習模 式,實際適用在教學與學習和範圍與應用也不盡相同,所獲得的學習效果在不同 的情境下也大不相同,張新仁(2003)依據學習理論學派,整理出以下表 2-6 列 出各家重要的學習理論的主要論點,本研究亦整理出其主要論點如下:

表 2-6 重要的學習理論的主要論點

學習理論 理論依據 理論學派 主要論點

制約學習理論 Pavlov,Skinner 行為學派 消弱、自然恢復、制約刺 激與反應間的連結,正增 強或負增強對行為改變的 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 行為與認知 觀察與模仿別人行為而獲 得學習

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 認知發展 智力隨著生理成熟與經驗 而改變

社會認知發展理論 Vygotsky 認知發展 社會互動與文化發展對認 知的影響

發現式學習理論 Bruner 認知學習 以學生為導向,強調學習 主動性與開放式教育 有意義學習理論 Ausubel 認知學習 接受式學習、有意義的學

習、前導架構、接受式學 習、講解式教學

學習條件理論 Gagne 行為與認知 訊息處理模式、學習條 件、學習階層、學習結果、

教學活動

後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 認知發展 從經驗獲得知識與對發展 限制條件,學習受限於先 天結構與領域知識、社會 和文化

訊息處理理論 Atkinson,Shiffri n

認知學習 人類訊息傳遞心理運作和 電腦相似

建構主義理論 Von Glasersfeld 認知學習 知識是主動建構而非被動 接收

續下頁

學習理論 理論依據 理論學派 主要論點 情境認知理論 Brown,Collins,

Dugid

認知學習 學習與社會文化情境關係 密切

合作學習理論 Johnson 認知與情意學習 小組分組學習,並採用精 熟學習方式或自行建構模 式來獲取知識

動態評量理論 Feuerstein 認知發展與學習 認知發展是在與他人協助 性互動的情境中不斷改變 和建構,並加入電腦科技 的融入

多元智能理論 Gardner 認知發展與學習 八種智能:語文、邏輯數 學、視覺空間、肢體動作、

自然觀察、音樂、人際、

內省

(資料來源:引自張新仁,2003:19)

在上表 2-6 所列的各家學習理論論點中,行為學派主要強調反射制約與連結 作用,刺激與制約反應對行為改變所產生的影響。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強 調觀察與模仿產生的學習效果,也強調社會環境的影響力。認知行為學派著重於 學習歷程與環境相關的經驗法則。Bruner 的發現式學習以學生為導向,提供鷹架 支持來協助學生主動與開放式的探索問題根源,及找尋策略與方法。Ausubel 有 意義的學習,強調先備知識的重要性,主張教學要與學生的先備知識與經驗相銜 接,使學生感到有意義,而對學習有興趣。

在 Gagne 的學習條件論中,認為每一種「學習結果」來自於不同的學習條件,

也就是不同的先備知識條件,這些條件存在於學習者的內部,則稱之為「內在條 件」,若存在於學習者的外部,稱之為「外部條件」(沈中偉,2005)。所謂的內在 條件指的是學習者先前已具備的能力,而外在條件是利用特殊及獨特的事件來刺 激學習者幫助學習。

接上頁

在學習理論中,訊息處理理論與認知發展理論同為廿世紀的兩大主流,學者 認為人類心理運作模式和電腦相似,故依照電腦訊息處理方式,可藉以了解人類 學習運作的結構與歷程(張春興,1996)。人們就像電腦一樣,透過視覺、聽覺、

觸覺等輸入的感官刺激後,人們會在大腦中的工作記憶區內進行操作過程,這如 同電腦的中央處理器處理訊息一樣,再把訊息送入長期記憶體內儲存,這也如同 電腦的硬碟運作一樣(岳修平,1998)。當所接收的訊息經過反覆的學習與練習,

訊息儲存在記憶體中獲得長期的保存,而訊息與訊息間得以互相連結,而隨時可 以從記憶體中獲得提取,這就是學習。

建構主義是一種理念,沒有固定與標準的模式,只要能符合建構的模式與精 神便是建構主義,其建構主義主張知識來源由個人的主觀性建構而成,這與訊息 處理論述所認為的學習過程是由主動積極而非被動傳授是有一致性的觀點。情境 認知理論主張學習是處於它所被建構的真實情境之中,透過真實情境來增強與刺 激學習的感官,就如學習語言方面,必需在實際的情境當中對話來增強,因此,

自然而然的就學會語言。

合作學習透過社會與同儕間的分組學習方式,以精熟學習來建構知識,合作 學習與社會認知發展理論、社會建構論和情境認知等都強調與社會互動的過程。

合作學習過程中,可以發展學生的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進而養成團隊精神與責 任感,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動機與學習成就,並培養出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張 春興,1994)。

動態評量理論雖然是以互動學習評量為理論依據,但其理論廣泛使用電腦作 為評量,是目前學習上很好的參考指標。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擁有語文、邏輯 數學、視覺空間、肢體動作、自然觀察、音樂、人際與內省等八種智能,雖然每 個人對每一項目有強弱之分,但也認為每一項目可以經過適當的刺激與學習而得 到增強。

學習是生命發展中最重要一環,數百年來的學習理論發展至現代,也呈現各 學派整合發展的趨勢,這也代表每一學派有著卓越的學習成效。每一個學習理論 立基與論點有所不同,適用情境也大不相同,當世界潮流不斷在改變,教學者與 學習者更應以開闊的心胸面對來各種學習理論,嘗試各種學習理論,找出最適合 自己與最有效果的學習方式,來提昇學習的效能。

貳、 學習的發展影響

獲得知識的方法,傳統是以學校教育透過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型態,而 逐漸轉變為以學習者自主的多元化學習(賴英娟、巫博瀚,2007)。在廿一世紀的 網路超時空的環境中,學習的環境也從單一擴大至多元,學習場所由校園擴大至 各地,學習階段也由學校擴大至終身,學習角色由被動轉變至主動,學習來源由 教師擴大至多元,以下對學習的發展做一探究。

一、 學習管道由單一擴大至多元

現今的學習管道伴隨資訊與溝通科技的時代環境,由單一的教室教學管道,

擴大至電台、電視空中教學,以至於新興的網路數位學習平台,更是結合文字、

影音傳播效能,現今學習管道藉由資訊科技多媒體輔助及網路通訊的傳遞,使得 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黃榮懷,2004)。

二、 學習場所由校園擴大至各地

學習場所由以往傳統的校園教室中,逐漸擴大至各地每一個角落。空中教室、

社區大學、網路學院、即時視訊會議與部落格等現象的熱絡發展,造成跨越空間 限制的區隔。學習場所即便是在家中、工作場所或網咖都能透過電台、電視或網 路的學習平台獲得傳遞,而成為學習的場所。另外,無線網路寬頻技術的突破及 國家積極建設無線上網 E 化城市,任何地方只需筆記型、平板電腦或手機等無線 網路設備,便可立即學習,因此,在目前環境下學習地點已變為無所不在。

三、 學習階段由學校擴大至終身

以往學習的階段都在求學階段,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學習不再是階 段性的任務,而是終身的責任(秦夢群,2002)。當出了校門之後,進入千變萬化 的職場,社會人士與上班族群必需不斷的掌握新知識,才能跟隨社會趨勢的脈動,

惟有透過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歷程,才有助於個人專業知能的提昇,並可提高 組織的工作效能(王文瑛,2005)。現今社會,終身學習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指標,

因此,教育部近年來也積極推動回流教育。然而個人的專業發展與能力提昇,必

需透過不斷的學習而獲得成長,如此在目前的社會型態下學習階段已經由學校階 段擴大至終身。

四、 學習角色由被動轉變至主動

伴隨科技的快速發展,知識累積的速度超過人類所想像。現今一年的出版量 可扺過兩千年來的總和,1950 年代,估計要花費十六年才使資訊量增加一倍,時 至 1990 年代,平均每一年資訊量就增加一倍。更驚人的是,2050 年以後,資訊 量是以每天增加一倍的發展速度變化(翟本瑞,2002)。然而,單純由學校教育被

伴隨科技的快速發展,知識累積的速度超過人類所想像。現今一年的出版量 可扺過兩千年來的總和,1950 年代,估計要花費十六年才使資訊量增加一倍,時 至 1990 年代,平均每一年資訊量就增加一倍。更驚人的是,2050 年以後,資訊 量是以每天增加一倍的發展速度變化(翟本瑞,2002)。然而,單純由學校教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