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聖賢經典並以身心體驗乃入德的要道

第三章 成德之學的總綱、要道與進程

第二節 學習聖賢經典並以身心體驗乃入德的要道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第二節 學習聖賢經典並以身心體驗乃入德的要道

朱子認為尊德性與道問學的關係必須是相資相應的,兩者是儒者在修德凝道 這一目標上,不可或缺的工夫進路之總綱領。因此,對於朱子而言,並不存在專 主哪一端而偏廢另一方的情況。當讀者有了這一認識後,便不會因為朱子對於學 習、讀書之必要的再三強調,而誤認為他只重道問學的工夫,因為事實上,尊德 性的工夫始終是他身為儒者的一個不可動搖的基本預設。有了上述的理解之後,

這一節將進一步說明:朱子對於學習的再三強調,用意乃在於指引學者一條進入 成就德性的重要道路,因為儒者所謂的學習,絕對不僅只是實然之知識的認知與 記憶,而是能幫助學者進入德性之域的具體而適切的引導。對於朱子的這一指 引,本文將它歸結為:學習聖賢經典並以身心體驗乃入德的要道。透過本節的說 明,將可以明白何以學習的活動對於成就德性是重要的,而為何在此中又以學習 聖賢經典最為核心,以及如何才能讓學習經典的活動真實有益。

(一)學習活動是成就德性的重要條件

在討論朱子關於學習聖賢經典這一修德的重要途徑之前,針對「學習」這一 活動的重要性先行予以說明,對於理解將是有所助益的,因為從中讀者可以看 見:朱子認為學習這一活動在修德凝道中具有著十分必要的正面作用,而學習聖 賢經典,則是在這一基本肯認下進一步濃縮化、具體化的一條最主要的修德路 徑。朱子對於學習之重要的相關論述頗多,底下以《論語集注》中的六則文獻為 材料,以說明朱子藉由注解孔子之語所表示出的某些重要提點。

請先看《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以及朱子的注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朱子注〕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 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

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

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

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 而不習。坐如尸,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264

依孔子的用語以及朱子的注解,則「學而時習之」的「學」與「習」二字是有所

264 朱熹:《論語集注.學而第一》,《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區別的。概要地說,「學」是第一步的效法,而「習」則是第二步的練習,但顯 然兩者又是有所關聯的,並且,當此一關聯是密切而適當的時候,對個體將能夠 產生良好的效用。先就「習」字來看,從朱子所引二程與謝良佐(1050-1103)

的言說可知,關於習字之義,朱子既重視抽象的思考,也重視具體的實踐,因此,

習既是將所學得的加以複習,也是將所學得的加以實習。並且,無論是對所學得 的加以複習或實習,都必須具有恆常性,如此才能產生「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

其進自不能已矣」的效益。換言之,儒者的成德之學,乃是知行兼備且持之以恆 的,若能將所學得的義理時常予以複習與實習,則道德境界將能不斷地升進。

接著,再專就「學」字來進行較詳細的討論。此處,朱子對學的注解,至少 可以概分為兩大層面:首先是「學之為言效也」,這是對學之字義進行一般意義 的界定。關於此,《論語或問》有更詳細而清楚的表述:「所謂學者,有所效於彼 而求其成於我之謂也。以己之未知,而效夫知者,以求其知;以己之未能,而效 夫能者,以求其能,皆學之事也。」265也就是說,學習是一種效法的行為活動,

而個體之所以須要有此一效法的行為,是因為自身有未知、未能的部分,是以須 要去效法那些已知、已能者的知見與能力,以使自身能具備這些知能。其次,「人 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這是 朱子在儒者的立場下,對於學之義理所作的詮釋。「人性皆善」是一個基本的肯 定,而這一肯定不僅替學習之活動奠定了實踐的基礎,同時也替學習所要達到的 目標立下了明確的內涵。就儒者的學習過程來說,其活動的主要表現是「覺有先 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而之所以必須如此,是因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 初也」,至於其之所以能如此,則是因為「人性皆善」。對於這兩方面的理由,讀 者都須要予以注意,否則將不免對朱子之意產生理解上的片面或偏差。換言之,

朱子並不是認為人本身沒有內在的道德本性,所以必須向外學習,而是在肯定人 有道德本性這一基本預設下,認為人必須向外學習。也就是說,朱子所關注的問 題並不在於人沒有道德本性,而是在於人固然有道德本性,但學習這一活動依然 是必須的。從這裡的表述來說,此中的關鍵在於「覺有先後」,因為現實的存在 個體雖然都有本然的善性,但在覺悟與否的層面,或覺悟的程度上,確實是有所 差異的。後覺者在體現本然之善性的層面上尚未達到或者說仍有不足,而先覺者 則是已經體現了本然之善性,是以他本身的言行便足以作為一種仿效的典型,這 是「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的重要原因。因為,既然是未覺者,則他對於所謂 的善惡是非,不見得都能正確地加以判斷,而這一效仿先覺之言行的活動,則能 使未覺者確保其所言所行為道德之善者。同時,雖然是透過向外學習,就經驗知 識的層面而言,當然會增加個體本來所沒有的知見與能力,但就道德本性的層面

265 朱熹:《論語或問》,《四書或問》,《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6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而言,因為「人性皆善」,所以實際上所謂的學習,並不是讓本性增加它原來沒 有的道德價值,而是讓本性本有的道德價值加以覺醒而恢復其本來面目而已,此 即所謂「復其初也」。簡要言之,就儒者成德的視角來說,人之所以能學習善行,

是因為人本有善性作為基礎,並且也以體現、恢復此本然之善性為目標,而其重 要途徑則是未覺者透過效法先覺者的言行來加以成就的,這是學在成德道路上之 所以必要的主因之一。

底下再看第二則文獻: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朱子注〕十室,小邑也。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 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

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266

在這一則文獻中,孔子明白地表示了自己是一位好學的人,而這既然是至聖之孔 子的自我陳述,那麼以孔聖為楷模的後世儒者,自然是不應忽視這一好學面向 的。對此,朱子的注解正是從自述進而勉人來給予闡釋。所謂「十室,小邑也。

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從天生的資質作說明,表示就一般狀況而言,即 使是小地方也能夠找到具有天生美質的人。當然,無論是孔子之言,還是朱子之 解,其表述的重點都不是在統計上的機率問題,而是在於:若以先天的美質與後 天的好學兩相比較,則好學是更難能可貴的,此是孔子之所以說「不如丘之好學 也」的重點所在。而朱子所謂「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正好 點出了孔子強調好學的用意:即使是生而知之的聖人,也依然好學,而既然生知 之孔聖尚且如此好學,那麼對於以孔子為師但資質遠不及聖人的一般學者來說,

學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朱子最後總結說:「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 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這點明了在美質與好學 兩者相比之下,好學之所以更為難能可貴的原因。本來,單就資質的層面而言,

在氣質參差不齊的眾人裡,具有美好資質的人實屬少數,也因此,無論就質或是 就量來看,擁有美好資質的人都顯得更加可貴。但是,如果參照的對象改變了,

則比較的評價也可能會隨之改變。因此,美質雖好,可是和好學相比,則美質僅 能算是天生而有,不是個體透過自身的努力得來的,相反的,好學則須要個體自 身的努力才能達到,因此,在相較的視野下,「美質易得,至道難聞」。而更重要 的是,無論資質如何,學都是必要的,因為學或不學是成為聖人或鄉人的主要關 鍵;不管天生的資質如何,只要通過學便有可能成為聖人,反之,若不學則難免

266 朱熹:《論語集注.公冶長第五》,《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只是一般的鄉人。由此,讀者可以明白:對於以成聖作為生命人格之理想目標的 儒者來說,學習這一活動是生命人格之造就與完成的重要組成因素。

與上一則之意相近,請再看第三則文獻: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迹,亦不入於室。」

〔朱子注〕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程子曰:「踐迹,如言循途守轍。善 人雖不必踐舊迹而自不為惡,然亦不能入聖人之室也。」○張子曰:「善 人欲仁而未志於學者也。欲仁,故雖不踐成法,亦不蹈於惡,有諸己也。

由不學,故無自而入聖人之室也。」267

依據二程、張載以及朱子的說法,則善人與聖人不但有所區別,而且這一區別對 於以成聖為目標的儒者來說,是十分關鍵的。朱子所謂「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 這是根據二程和張載之說而來的合理闡述。二程與張載的說法表達了善人的兩種 特質:一方面,他能夠「不必踐舊迹而自不為惡」、「雖不踐成法,亦不蹈於惡」,

依據二程、張載以及朱子的說法,則善人與聖人不但有所區別,而且這一區別對 於以成聖為目標的儒者來說,是十分關鍵的。朱子所謂「善人,質美而未學者也」, 這是根據二程和張載之說而來的合理闡述。二程與張載的說法表達了善人的兩種 特質:一方面,他能夠「不必踐舊迹而自不為惡」、「雖不踐成法,亦不蹈於惡」,